第36章 醫學·先秦及秦
第36章 醫學·先秦及秦
【刑律大概就是這樣了——梳理知識好費時間啊, 時間不早了,還不太想學習,所以我們再來看一道題吧】
【标志着我國中醫理論走向成熟的著作是()
A.《傷寒雜病論》
B.《諸病源候論》
C.《格致餘論》
D.《醫宗金鑒》】
秦, 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李斯換了份竹簡,寫下“醫家”兩個字,讓他看看, 醫家在儒家的打壓下是怎樣存活的吧。
【天吶,又是這種考察得非常細致的題目,用排除法根本做不出來,能做出來要麽基礎知識紮實,要麽運氣好, 來吧,選一個考驗大家的知識儲備或者運氣】
[C]
[選d吧]
[看運氣?本非酋來試試, 選個B]
[選A]
[永遠C]
[B]
【我選A, 看一下答案, 耶,做對了。我能做對這道題的原因屬于第三種情況, 做過好幾遍把答案記住了。】
[非酋果然是非酋,25%的正确率啊]
[所以抽卡肯定要抽保底的]
[我恨大保底!120抽啊!要命!]
[氪不改命, 玄不救非]
[刷真題管用嗎?]
【有用還是有用的吧, 不然大家為什麽都刷真題呢?我這才第三遍,我舍友跨考中文, 現在都到第七遍了, 她說就是要刷到把原題記死為止, 我有點懶, 沒她那種沖勁兒,這不就來跟大家聊天兒了?】
[學中文需要勇氣]
[中文也是卷生卷死]
[感覺一直刷真題真的沒什麽用]
[對呀, 就那麽幾道,背都背下來了]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明,1494年(弘治七年)。
邱濬扯出一個冷笑,學習還需要勇氣嗎?學習不需要準備,它本應該是一種生活态度,應該讓人享受。天幕的種種說法都令人看不下去,真是太令人羨慕了,甚至羨慕到嫉妒,如果他們大明能像後世一樣能夠那麽便利地學習就好了。
不過邱濬也只是想想,如果後世世界的各種東西真的出現在大明的話,對大明來說,将是滅頂之災。後世是沒有皇帝的啊,而且如果人人能學習,也沒有皇帝存在的必要了。後世真是一個可怕又令人向往的世界。
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想法,邱濬愣了一愣,無聲嘆了口氣,他老了,變得勢利又現實,時光帶走了他的赤子之心,放在他年輕的時候哪裏會想這麽多?
【好啦,我們把視線回到題目上來,這道題這道題就是關于古代醫學的,有個成語叫做“行醫問藥”,醫學和藥學不一樣,我們學校就有醫學院和藥學院兩個院,但分開是不可能分開的,少一個都是對自己這條小命的不尊重,我們通常合稱其為醫藥學,我們現在就來梳理一下這部分的內容。】
明,1381年(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嘆了口氣,醫藥确實少一個都不行,但現實是找來大夫開了藥方也買不起藥,醫藥實際上是分離的。不過苦日子過去了,現在多好,朱元璋自豪極了,他的子孫後代以後絕對不會沒錢看病沒錢買藥。
【還是按朝代來看,原始社會和夏、商、西周都沒什麽好說的,基本處于一種治病靠天的蒙昧狀态,巫醫巫醫,當時的巫和醫是分不開的,生病了怎麽辦?叫位巫來看看,巫給弄點兒神奇的藥水喝一喝,不管用就用更神奇的辦法——跳大神來解決,如果還不管用,那就是老天不讓你活,收拾收拾準備死吧。】
[有種從容的赴死感]
[老祖宗真不容易]
[有本小說就是寫楚巫的,文筆太好,看不懂]
[我好像知道你說的是哪本,看下去就覺得有意思了]
[年代太久遠,最遠只看穿秦]
[+1]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眉心一跳,巫醫哪怕到現在都常常被混為一談。
漢,前198年(高祖九年)。
劉邦撇嘴,始皇帝就那麽招人喜歡?不管,反正他們大漢肯定比秦國強。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醫學進步顯著。這時候,曾經在課文中出現過的神醫扁鵲出場啦!之所以說是曾經,是因為現在那篇《扁鵲見蔡桓公》已經被移除課本了。】
[耶?小學課本上沒了嗎?]
[好像早沒了吧]
[現在課本變化可大了,我以前用的人教版書是那種小小的,比A4紙的一半還小]
[B5吧]
[內容也變了不少]
[內容變很正常,但是“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怎麽還變讀音了呢?以前老師教的就是xiá]
[不一直是xie嗎?]
[還有那個鄉音無改鬓毛衰(cuī)、一騎(jì)紅塵妃子笑,天知道我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有多麽崩潰]
唐。
杜牧、賀知章看着天幕沉默了,天幕上出現的字和他們現在所用的根本不一樣,尤其是那些顯然是用作讀音标記的奇怪的圓乎乎的字,因為天幕的神奇,能看懂是能看懂,但依舊不理解。
【“扁鵲”在各種文獻記載裏面跨了四百多年,所以很多學者認為“扁鵲”很可能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稱號,不然這人也太能活了,而且忒玄幻,忘了是哪裏記載的了,說扁鵲有一種藥讓人吃了能讓肚皮變透明以便看到病竈,這不就跟神農一樣了?有趣,但離譜。我用的考研教材裏寫得挺嚴謹的,說在當時出現的名醫有秦的醫緩、齊的秦越人後面跟這個括號裏面寫着“號扁鵲”。醫緩是誰沒聽過,秦國的醫生我只知道夏無且。】
[無且愛我,kswl]
[我秦王太會說情話了]
[cao!差點以為你說我家二鳳]
[醫緩怎麽能沒聽說過呢?病入膏肓說的就是他治病的理論呀]
[夏無且活得老長了,如果祖龍不亂吃丹藥,跟着他學養生該多好啊]
[對呀,還有一個叫趙佗的也活得可長了]
[趙佗那個是真牛,在南越那疙瘩活了漢朝好幾個皇帝,漢武帝時期才死]
[話說豬豬身體素質是真不錯,不是在求仙就是在求仙的路上,居然還活到了快七十]
[有長壽基因吧?]
[別搞笑了,漢朝那麽多皇帝,活過五十的也就四個,劉邦、劉徹、劉秀、劉協,算上蜀漢的那父子倆也才六個]
[好玄學呀!]
[乾隆皇帝的母家鈕祜祿氏的長壽基因還挺好的]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心情好了許多,沒把天幕的調侃放在心上:“召夏無且、趙佗。”
夏無且有些茫然,他感覺自己還不是很老,暫時沒想那麽以後的事情,所以他居然那麽長壽嗎?
趙佗更一臉懵,他現在還年輕的很,能征善戰,希望再升幾級爵位呢。可是按照他對陛下的了解,陛下必相召,夏無且是個大夫,說不定真有什麽養生妙法,但他就是個武将啊,他真的不知道怎麽就活了那麽長,趙佗一點都不想去面對這要命的難題,陛下相問他應該怎麽回答啊?
漢,前198年(高祖九年)。
劉邦感覺不太好,他不太明白“基因”是什麽,但他知道長壽啊。天幕說的已經很明白了,很顯然他們老劉家是沒有長壽基因的!!!
漢,前148年(漢景帝中元二年)。
夏無且想起年輕時候在始皇帝身邊随侍的日子,深覺人生如夢。天幕說他長壽,也不知道他還能活多久,他活的其實已經夠長了,活過了始皇帝,活過了殘暴的秦二世,活到了改朝換代後的第四個皇帝。
也許人老了就好胡思亂想,喜歡回憶之前的生活,想當年他在鹹陽的時,因為秦王服務,日子過得相當舒暢,後來秦王成了皇帝,然後皇帝駕崩公子胡亥上位,鹹陽一下子就亂了。新朝建立,他歲數也上來了,熄了争名奪利高官厚祿的心,人吶還是要安安穩穩的,朝廷哪兒有安生的時候?他一個當大夫的沒什麽可追求的。
倒是前一段時間認識了一個叫董仲舒的小友,天幕還曾經提過他,也許他願意聽一聽那些陳年往事吧。
遠在南越的趙佗心中郁郁,并不為天幕所說他能長壽一事高興。南越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天幕的,經過排查,能看到天幕的都是依舊眷戀大秦的人。趙佗嘆了口氣,他以為他已經忘卻了那些追憶與遺憾,原來他不曾忘啊。
自立為王的感覺很不錯,但如果能選擇的話,他還是想在秦國當一位能征善戰的将軍,可惜大秦已經沒了,該死的胡亥!想起來就令人生氣。南越這塊兒破地方有什麽好?還是大秦最惹人留戀。人也許就是這麽矛盾,讓他為大秦戰死可以,但前提是秦二世不是那個腦子有疾的蠢貨;讓他為秦二世效力,不如反叛拉倒;讓他降漢也是萬萬不可的,一是當王當久了不想俯首稱臣,二是至少在他有生之年,為麾下的老秦人留一處落腳之地吧。
漢,前129年(元光六年)。
劉徹摸了摸胡子,既然他可以活那麽長的話,有些事情可以慢慢來做,不必着急。天幕破碎的白光讓他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健康,他就不信他活不過天幕所說歷史中的那個他。
漢,前91年(征和二年)。
劉徹惶恐至極,不到古稀之年?也就是說他只剩下三四年的壽命了?
清,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
弘歷看懂了,長輩長壽他就長壽。
弘歷掐指一算,他額娘今年八十五,郭絡瑪法享年九十,郭絡瑪嬷享年八十一,瑪法聖壽六十九,幾個舅舅壽命也不短。
弘歷滿意地點點頭,很好,他還能再活三十年。
【扁鵲到底是個什麽情況現在還沒得出結論,但可以确定的是扁鵲行醫反對用巫術治病,這一點進步性非常大。他還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給蔡桓公看病的故事起碼在看病手法上很符合歷史。扁鵲還精通婦、兒、五官等科,非常擅長推究病的根源。雖然當時醫學和我們現在差得遠,但學醫的人都特別牛,更別提這種精通許多科的了。】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也不知道這句話從哪裏來的,三觀不正但還挺有道理的,醫學生那幾十本厚厚的小藍看着就令人崩潰。我們那一棟宿舍樓有兩層是醫學生,每次離期末還有一兩個月,樓道上就出現了許多抱着小藍往死裏背的醫學生,就感覺還挺安心的。】
[真的挺安心,希望以後給我看病的醫生上學的時候都這麽努力]
[天知道要做手術,主治醫生是大學班裏挂科同學的恐懼]
[知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但真的挺害怕的]
[主打一個看命]
[不學醫,穩妥]
【從扁鵲我們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不止出現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還出現了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等較多的分科。內科婦科兒科就不說了,我們的老中醫都能看。外科這個我是真不知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醫學家就已經懂得人體解剖,知道內髒、血管和血液循環的情況了,孤陋寡聞的我大為震驚。】
[孤陋寡聞的我大為震驚]
[孤陋寡聞的我大為震驚]
[+1]
[+1]
[儒家罪惡深重啊]
[真是,放下碗罵娘]
[古代醫生是下九流诶]
[也沒那麽落魄,中九流,和舉人相當]
[我怎麽記得醫生是賤役]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儒醫不少吧?]
[拉倒吧,要不是考不上科舉誰當醫生啊?]
[太醫院最高也就三品,危險系數那麽高]
[管以前呢,反正我準備重新高考學醫接手家裏的小破醫院]
[複讀啊?好好學習吧,別刷視頻了]
[本碩連讀,研究生馬上畢業了,天知道我多久沒學過語文了!!!150分啊!!!]
[一時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這種操作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
【春秋戰國時期醫療器械也改進了,有“針”、“石”、“熨”等,《扁鵲見蔡桓公》那篇課文裏也有,“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扁鵲,治病小能手。】
【另外,有一本學中醫必讀著作在戰國時期成書了,這本書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跟王陽明的《大學問》一樣都是以問答的形式寫成的,問答雙方是黃帝、岐伯,誰問誰答不知道,我感覺應該是黃帝答吧。這本書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各九篇,共十八篇。這兩部名字還都怪好聽的。】
[不知道咋想起來我花蘿的太素九針]
[可能都帶着一個“素”字吧]
【《黃帝內經》以醫學理論為主,兼及針灸、方藥和治療:《素問》講脈理和病因,還有養生防病和人與自然的關系;《靈樞》講經絡和針刺。相信大家小學的時候都被反義詞近義詞折磨過,所以既然有講理論的《黃帝內經》了,肯定還有講實踐的《黃帝外經》,不過外經早就失傳了,跟《禮記》一樣,就剩下一個書名。哦,對了,重點啊,這句話要記住:《黃帝內經》闡述了中醫的基礎理論、辯證論治規律等多方面內容,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醫藥學是個小知識點,但考到了就是這麽折磨人。】
[最讨厭背這種地位、影響了]
[還好,感覺就是套路]
[就是因為都是套路才不好背,動不動就背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