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晉江首發 撒氣
第30章 晉江首發 撒氣
到了五臺山, 聽着禪禪佛音,讓康熙緊張的情緒緩解了不少。五臺山雖是清修之地, 但來往的香客甚多,倒多了許多凡塵俗世的熱鬧。
康熙不免想起胤礽,心道那小家夥定然會喜歡這場景,有些後悔沒帶着寶貝兒子過來看看。
不過康熙特地帶來了“礽”字玉佩,上過了香,康熙将玉佩交給了住持,“有勞住持為我大清太子祈福。”
住持将玉佩拿在手中默念了幾聲佛法,忽然睜眼,意味深長的說:“阿彌陀佛。太子殿下福澤深厚,是有大機緣, 大造化的人。”
康熙一聽, 心下大喜。
不多時, 有小沙彌快步而來:“師父, 行癡師叔已經歸山,現下在後院禪房中。”
行癡, 正是順治爺在五臺山出家的法號,康熙的心登時又緊張起來。
太皇太後聞聽消息也過來了, 問道:“福……行癡大師可願意見見哀家和皇帝?”
住持不敢怠慢,親自去後院禪房問了行癡, 沒多久, 住持将太皇太後和康熙引到了禪房外。
*
從茶樓裏出來, 胤礽徑直回了行宮。
胤褆一連問了幾次“咱們不去五臺山了?”都被胤礽給瞪了回去。
胤褆生了一肚子悶氣,不理他了,随手指了兩個太監和侍衛随他出去逛街。
胤礽終于得了空,在行宮裏尋了一處清淨所在, 盤膝而坐。他要好好想想今日皇瑪法說的話。
到了太陽西墜之時,康熙一行終于回來了。
Advertisement
胤礽靜靜打坐了小半天,只想通了一件事,那便是他并不想放下所謂執念,甚至今生今世,他要得到更多!
總歸是修不成正果的,他想。
一日不見,甚是想念。
康熙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寶貝兒子,而他的寶貝兒子卻一溜煙跑到太皇太後的房裏去了。
“烏庫媽媽,您可回來了,這一路可還好吧?保成都想您了。”
“好好好,都好,烏庫媽媽也想保成了。”太皇太後一見胤礽就覺得滿身的疲憊全都不見了,笑着把人摟在懷裏抱着。
胤礽觀察着太皇太後的神色,見她并無什麽異樣,稍稍放下心來,看來烏庫媽媽已經如願見到“故人”,也算了了一樁心願。
“烏庫媽媽定然累壞了,保成給您捏捏胳膊捶捶腿吧。”
胤礽有些心疼太皇太後這麽大年歲了還要為了皇瑪法奔波,便想盡盡孝心,手指剛碰到太皇太後的手腕處,就被什麽東西硌了一下。
“這是?”胤礽疑惑問。
“是一串佛珠,哀家從五臺山上求來的。”太皇太後翻開一小節袖口說,眼中的神色既是欣慰又是懷念。
胤礽瞧着,抿嘴笑起來。
這佛珠眼熟的緊,不正是今日在茶樓時,皇瑪法拿在手裏轉的那串麽。如今戴在了烏庫媽媽的手腕上,看來他的皇瑪法也并非那般冷血無情之人嘛。
胤礽呼出一口氣,徹底放下心來。
知道康熙定然想兒子了,太皇太後道:“好了,哀家知道你孝順,但捏肩捶腿的活計哪兒用得着你來做,快去找你阿瑪吧,哀家也好清靜清靜。”
胤礽點頭:“是,那您好好休息,孫兒告退。”
胤礽一出去,就被康熙給提溜到自己房裏裏。
“臭小子,朕一回來你就跑了,成心躲着朕呢?”
“怎會?”胤礽可冤枉了,他明明是擔心烏庫媽媽好不好。但他不好言說,更不能說自己今日碰到了出家為僧的皇瑪法,只得道:
“兒子這不是擔心烏庫媽媽一路勞累,去瞧瞧她老人家嘛。”
“哼,算你有孝心。”康熙沒和他計較,将那被住持開過光并祈過福的小玉墜重新挂回胤礽身上。
“好生揣着,可別丢了。”
胤礽看出康熙有幾分不對勁,以為是因康熙見過皇瑪法的緣故,卻不知康熙心裏想的都是住持對他說的那一句:
“因緣際會,父子重聚,聖上要好生珍惜啊。”
康熙原以為,住持所指是他與已經出家的汗阿瑪重聚一事,可當時,住持是将這玉墜子交還給他時才說的這句話,不容得他不多想。
當然,不管如何,他定會加倍珍惜與保成的父子親情,斷不會做出不可挽回之事。
康熙皇帝已離宮多日,既見過了故人,沒有再耽擱下去的理由,又休整一日,銮駕便浩浩蕩蕩地回京了。
回去的路程要比出來時快上不少,一個半月後,胤礽又回到了他的毓慶宮。只是當晚在乾清宮陪着康熙用了晚膳,便被康熙以天色已晚,不宜挪動為由,給拘在了乾清宮東暖閣。
胤礽思來想去,覺得康熙過于粘人了。
這回京的一個多月,他與康熙同吃同寝,早就膩歪了,本以為康熙回宮會急不可待地翻一翻寵妃的牌子,誰成想又把他給拘在身邊了。
他一個翻身背對着康熙,重重呼出一口郁結之氣。
康熙眼都未睜,伸胳膊重新把人撈回來:“怎麽越大睡覺越不老實?”
“阿瑪您不覺得熱麽?”
胤礽就寝前剛沐浴過,身上散發着淡淡的龍涎香的氣味,康熙聞着只覺得安心,哪還管什麽熱不熱。
胤礽又嘆了一口氣,康熙懲罰似的用兩指捏他的嘴:“朕說過多少回不許嘆氣,你身子本來就弱,時常嘆氣更會讓身子不爽。”
胤礽氣的想罵人,奈何嘴巴被人捏住了。
他嗚嗚兩聲,康熙才把人放開:“想說什麽,說。”
胤礽無聲罵了句,道:“阿瑪回來不召幸各宮娘娘,也該去看看幾個弟弟,您出宮幾個月,他們定然想您了。”只求別總拘着我了。
康熙聞言哼了聲:“朕回來也不見他們過來請安,還指望着朕親自去?不孝子!”說罷又摟緊胤礽:“還是朕的保成最得朕心。”
胤礽實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別以為他不知道,康熙回宮後以疲倦為由不許各宮嫔妃和阿哥們到乾清宮請安,說到底,康熙就是懶得聽那些思之念之的酸話。
*
康熙二十二年,胤礽又長大一歲。康熙對他的寵愛與日俱增,羨煞旁人,自然也引來諸多不滿。
這一年初,康熙特地下旨命人修繕文華殿,以便作為日後太子出閣讀書的地方。
為此事,大臣們又吵個沒完。無非是說皇帝過分寵愛太子殿下,恐太子恃寵生嬌,又說修繕文華殿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确無必要,斷不可過分奢華。
諸如此類。
明珠一黨抓着不放,整日的撺掇衆大臣上奏,索額圖也不閑着,進言說明珠等人不敬聖上,不尊太子,其心可誅!
胤礽日日将前朝的消息聽在耳裏,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不過他懶得管,左右康熙已經下旨修繕文華殿,斷沒有再将旨意收回的道理。且前世也是這般無二,最後明珠黨和索額圖黨也并未因此事争論出個一二。
胤礽沒将此事放在心上,可不代表康熙也如此。
康熙氣惱明珠的做派,在朝上訓斥了兩次,猶覺不夠解氣,在批折子時又把胤礽給召了過來。
胤礽來時,手裏還捧着一碗太皇太後特地吩咐人給送來的清涼解暑綠豆湯。
他喝的津津有味,也不請安,把康熙氣的直笑:“太子真是越發沒規矩了。”
胤礽把喝了一半的綠豆湯給了何玉柱,規規矩矩給康熙跪下道:“兒臣給汗阿瑪請安,汗阿瑪萬福金安。”
康熙:……
兔崽子!
他親自過去把人提溜起來,咬牙道:“怎麽,還嫌讓朕生氣的事情不夠多是吧!”
“瞧您這話說的,兒子規規矩矩給您請安,哪兒又做錯了?”胤礽擺出一副不解又委屈的模樣,康熙這個心吶,氣不起來了,便把兔崽子給提溜道禦案前。
指着整整兩摞奏折說:“看看,這些都是大臣們為你而上的奏折。”
胤礽可不背這口大鍋,直言道:“阿瑪休要诓兒子,這些明明就是因為您非要修繕文華殿而上的奏折嘛。”
“你……”康熙點他鼻尖:“朕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讓你在出閣讀書時更舒适自在些,你不感念朕的良苦用心就罷了,還将一切怪罪到朕的頭上來,朕真是白疼你了!”
胤礽一噎,剛要還嘴,就又聽康熙道:“你這個小沒良心的,朕要懲罰你。”
胤礽“啊”了一聲:“罰什麽?”
半個時辰後,胤礽看着還剩下的一摞奏折,怒火越來越盛。
康熙罰他親手批閱這些奏折,他看的眼也酸了,手也累了,奏折上的內容大差不差,多半是索額圖黨和明珠黨的,餘下的便都是各地上的請安折子,看的人煩悶無比。
康熙拿他撒氣,他自要把氣給撒出去。
他專門挑了明珠黨所上的奏折,但凡是有請求皇上不要過分寵愛太子言論的,統統被胤礽親手賜了藍批。
諸如——
「放屁」
「廢話真多」
「有事啓奏,無事不要亂奏」
「大人所言甚是,孤記住你了」
「你所言孤之事,孤怎不知?明日下朝後親自到毓慶宮說給孤聽」
「孤已親口念給阿瑪聽,阿瑪曰:這老家夥就知道給朕找不痛快!」
「……」
批閱完畢,胤礽終于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