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淘寶貝 竟還有人比你思想更迂腐……
第32章 淘寶貝 竟還有人比你思想更迂腐……
翌日清晨, 雖不用上班,但受生物鐘影響,紀輕舟二人還是在八點左右就已自然醒來。
但醒是醒了, 被射進房間的朝陽暖融融地照耀着,兩人誰都不想起床。
于是一個就幹脆坐起身,靠在床頭畫圖,一個背着陽光躺在被窩裏, 在身旁傳來的鉛筆摩擦紙頁的“刷刷”聲響中打盹。
解予安有時也困惑,他本不是嗜睡之人,尤其在失明之後, 因思慮過多, 常難以入眠。
但自從紀輕舟到來,對方身上也不知具備着何種魔力,總能給他營造出一方安逸空間, 令他神經不自覺地放松, 睡眠質量也大大改善。
例如此刻, 他清醒沒多久,聽着那窸窸窣窣的筆刷聲, 轉眼又睡了過去。
兩人就這麽拖拖拉拉地在床上躺着,一直拖到了快九點, 紀輕舟繪制完陸雪盈的第一套禮服設計圖, 才慢悠悠地起床換衣。
而此時,沈南绮早已趕去學校上班, 至于解見山, 他所乘坐的早班火車估計都快到上海了。
吃完早餐,已是接近十點,距離下午一點的火車還剩三個小時。
原本在紀輕舟的計劃中, 既然都來蘇州了,那自然得去逛逛觀前街,吃吃茶食,再去本地的布料市場轉轉,看能否收獲什麽靈感。
不過顯而易見,他的時間來不及,便只能将“蕩觀前”、“孵茶館”的活動放到下次嘗試,這次就先去逛布料市場。
恰好,在他們起床後不久,駱明煊就帶着自己的行李箱跑了過來,說要同他們一起回上海。
聽聞紀輕舟想去逛布料店,身為本地人的他立即來了精神,自告奮勇做帶路人。
爾後,紀輕舟就被他帶去了泰明祥,即駱明煊自家的綢緞莊。
畢竟這家店是距離他們最近、規模最大的一家綢緞莊,就開在西中市大街上,離國學書齋不到百米。
Advertisement
“我算是知曉,你和邱文信、駱明煊,你們三個為什麽會成為發小了。”
隔着十幾米路,望見綢緞莊正門上方懸挂的紅底金字招牌時,紀輕舟不由得拉了拉解予安的袖子,扭頭湊近說道。
都住得這麽近,三個年齡差不多的男孩很難不成為朋友,況且還有駱明煊這個超級無敵自來熟從中調和。
解予安聽聞駱明煊說要帶路,便知目的地必然是泰明祥。
就這百步遠的地方,他本不想過來,卻被紀輕舟以飯後還沒散步的理由硬拉了出來,故心情不是特別美妙。
聞言,他口吻冷淡道:“解家祖宅在桃花塢東首,駱家在西首。”
言下之意,就是他們以前住得并不近。
“哦。”紀輕舟不是很感興趣地應了一聲,心想那又如何,桃花塢到西中市不就這麽一兩公裏路。
兩人閑聊的工夫,駱明煊已經跑進了自家店裏,和掌櫃打了招呼,并搬來了一張椅子放在大門旁太陽曬不着的地方,讓解予安一進門就能坐下休息。
紀輕舟雖說對泰明祥沒什麽新鮮感,不過在跨過店鋪門檻,望見寬敞空間內滿堂滿架絢麗多彩的絲綢錦緞時,仍是眼前一亮,心情随之躍動起來。
他将解予安安置在門口的座椅上,請掌櫃幫忙照顧,接着便在駱明煊的陪同介紹下,繞到櫃臺裏邊,近距離地觀賞挑選起面料。
泰明祥真不愧為蘇州數一數二的綢緞莊,比起上海的分店,這家鋪子的貨顯然顏色更全,花樣更多。
紀輕舟簡直被那懸挂的一匹匹绫羅綢緞晃得眼花缭亂,若非囊中羞澀,真想将喜歡的都扯個幾米樣料回去。
不過話雖如此,轉了幾分鐘後,紀輕舟還尚未看到令他特別鐘意的料子。
這店裏的綢緞雖華美,但顏色和紋樣上終究傳統古板了一些。
并非說這樣的料子不好,但确實難以激發他的創作靈感。
直到走進店鋪東側專供貴客的挑選區,他的視線頓時被懸挂于橫架上的一匹白色真絲绡吸引了。
這素绡本平平無奇,令他看中卻是那輕薄面料上自由散落的梨花刺繡。
細碎的白花、淺青的綠葉,一簇簇看似無規律又布局合理地裝飾于半透明的素绡表面,使這平淡無奇的面料在增添了幾分鮮活感與重量感的同時,也更為的清新秀雅。
看到這匹料子的瞬間,他就聯想起了春日清晨被盈盈朝陽籠罩的花園與草坪。
“這都是手繡?”紀輕舟拿起面料仔細查看上面的繡花。
斜向的線跡精細均勻,緊密而平展,正反面有着相同的緞紋效果,自然光下透着柔和的光澤感,看來是蘇繡。
“那自然是手繡啊!”駱明煊一臉的理所當然,“早幾年,我娘還買過什麽繡花機器,結果繡出來的那是個什麽東西,根本沒法細看。”
紀輕舟點點頭,摸着那繡花真絲绡思索了幾秒,接着便轉頭詢問掌櫃怎麽賣。
他想自己已經找到沈南绮那套禮服的主面料了。
掌櫃一直注意着他們的動靜,聞言就快步小跑過來,看了眼紀輕舟所指的料子,露出溫和笑容道:
“先生,這料子是按整幅賣的,若要裁開,難免會破壞了上面的繡花。”
“那這一幅是?”
“這一幅長約兩丈,幅寬二尺半,您要的話,給你八銀圓包下。”
“八元?”紀輕舟愣了下。
近九十的幅寬,七米長的手繡真絲绡,只要八元!
那差不多便是四角一尺,比駱明煊給他的蘇羅定制價還便宜!
紀輕舟簡直被這價格震驚,當即道:“我要了。”
因為前兩日才收到了沈南绮給的三十元零花錢,眼下他買起布料來也沒那麽摳摳搜搜了。
之後抱着淘寶貝的心态,他一層層架子、一匹匹布料地細瞧過去,結果還真被他又挑到了一匹好料子。
那是一匹淺藍色的喬其紗,沒有任何裝飾或印花,就是單色的喬其紗。
但它的藍卻是如今市場上少見的低彩度低純度的藍,是一種淡雅甜美的奶油藍。
紀輕舟記得解玲珑當初在他的畫稿本上一眼相中的就是一件天藍色的抹胸裙,故之後他給那小姑娘設計的裙子,主面料所想使用的就是藍色的真絲雪紡紗。
但因為一直未找到合乎想象的藍,他也就一直沒有動手,這回總算是被他給遇見了。
紀輕舟招呼掌櫃過來,詢問價格後,請他幫忙裁十尺的料子。
這一筆又花費了一塊半。
在等候掌櫃裁布包裝的時候,紀輕舟一邊朝門口走去,一邊問駱明煊道:“為何這的料子色彩花紋都要比上海的泰明祥齊全?”
照理說,上海的市場應該更大才對,而他去南京路的那家泰明祥選料時,就沒見到有這般色彩齊全的雪紡紗。
“還能為何,上海的市場都快被洋布擠滿了!你敢想象,那邊的倉庫甚至還有十年前的存貨堆積?诶,如今樂意買傳統絲綢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大家都喜歡洋布……”
駱明煊撇了撇嘴,一副無精打采的腔調,“但也沒辦法,誰讓洋布花紋又多又新鮮,價格比絲綢便宜,産量還大……”
紀輕舟略微蹙眉,問:“你們沒有考慮辦個印花廠嗎?”
“我大哥倒是有提過,被我父親否決了,說是要堅持傳統染印,實則就是怕投入大量資金買了機器辦了廠,結果還是幹不過那些洋人的廠子,最後虧得血本無歸。”
紀輕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據他所了解,國內至今還未有人投資創辦過機器印花廠,等于說這條道路上的創業前景對國人而言還屬于空白未知狀态。
尤其駱家又是百年老字號的綢緞莊,賣的就是傳統風味,對新事物有所顧慮也很正常。
兩人閑聊着走到了店鋪大門旁。
聽見兩人腳步聲走近,被冷落了足有十幾分鐘的解予安心情稍霁,剛想佯裝悠閑地端起茶杯淺喝一口,手裏的瓷杯便被一只手奪了過去。
紀輕舟正有些口渴,見解予安端着茶杯又不喝,便直接拿過來咕嚕兩口把杯裏的水喝了個幹淨。
他随手把空茶杯塞回了解予安手裏,側身看向駱明煊,接着方才的話題問:“那如果有比洋人更多更新鮮的圖樣,你敢于一試嗎?
“畢竟是蘇州第一綢緞業巨商,你也不想眼睜睜自家産業被時代抛棄吧?”
這次他用的不是“你們”這個稱謂,而是“你”。
“紀兄這是在慫恿我辦廠嗎?”駱明煊瞧着大大咧咧的,有些缺心眼,某些事情上卻是直覺敏銳,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紀輕舟的意圖。
“所謂更多更新鮮的圖樣就是你繪制的是吧?”
他笑了一笑,“不過你上次所給的圖樣确實新奇少見,連我們染坊的老師傅都說那匹羅染出來相當之漂亮。”
“那看來我們是有合作空間的。”紀輕舟說道,“你要是願意出資辦廠,我可以技術入股。”
“虧你也信我,我可從來沒自己做過生意……”駱明煊聞言勉強一笑,有些糾結地搔了搔後脖子。
随後一歪腦袋道:“這樣吧,回頭我去找我哥他們談談,若他們願意支持我,我就聽你的,去辦個印花廠。”
駱明煊确實對投資創業之事缺乏了解,但他自小就是個膽大敢于嘗試的性子,又有家人兜底,故敢于做出承諾。
“可以啊。”紀輕舟欣然應聲。
他本就是臨時想到此事就提議了一下,若成了,于他肯定有好處,不成也不損失什麽。
聊到這,掌櫃也将他要的料子包好送了過來。
紀輕舟便止住話題,将棉布包裹的卷成一卷的兩匹料子夾在了臂彎裏,滿足地回家。
·
下午,前往上海的火車上。
窗外景色流動不疊,不變的是籠罩原野的湛藍天空與絲絲舒卷的白雲。
回程因多了個人,紀輕舟四人正好填滿了一個包廂。
紀輕舟和解予安坐一側,隔着小桌,對面是駱明煊和黃佑樹。
駱明煊嫌無聊,火車發車後不久,就問乘務員要了份《滬上日報》,興致沖沖地翻到後面第四版快速浏覽,随即一拍報紙道:“诶!果不其然,這一期信哥兒評的是狀元樓美食。”
狀元樓也就是解予安上次請客吃飯的那家寧波菜館。
紀輕舟剛從包裏拿出未讀完的《福爾摩斯》,聞言好奇擡頭:“是嗎,給我看看。”
解家訂的報紙基本都是專注報道時事新聞的大報,而邱文信父親所辦的《滬報》則為小型報,專注于登載本地民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瑣事,內容包含短評、小說、劇談、笑話,以及一些名優名妓的八卦等。
還別說,這小報的發展相當不錯,銷量有時甚至能超過那幾個老派報社。
只能說民衆都是八卦的,越通俗的反而越受歡迎。
紀輕舟平時除了給解予安念報,自己甚少翻閱報紙,這還是他第一次拿到《滬報》。
翻到後面一瞧,果然看到了邱文信所寫的《談狀元樓》。
紀輕舟大致地浏覽了一遍,邱文信所寫的純粹就是對于當日所點菜品酒水之評價,沒怎麽提及同席的夥伴。
他的文字簡短而幽默,大部分是推薦,但也給其中兩道菜色做了犀利的批評和排雷,閑暇讀來其實還蠻有意思的。
紀輕舟正想着給某位請客的東道主念一念這文章,目光一瞥,卻被上面的一則短評吸引過去。
——【近日上海女子風行新裝,乃舊式旗袍所改。此新裝衣身既長且窄,衣袖緊束,腰身更是異常狹小,太太小姐們穿上此衣,則玲珑曲線盡顯,看似窈窕婀娜,斯文秀雅,實則胸凸于前,股凸于後,輕浮佻達,甚不雅觀,與妓家無異,殊非自重之道。
而此等不雅服飾,竟惹女學生紛紛效仿,委實有害風俗。吾以為,這等不良風尚,當局應嚴查禁止,否則恐變本加厲……】
“什麽玩意兒!”紀輕舟沒讀完,便忍不住咒罵出聲。
掃了眼短評作者的名字,“鞠謹欽”,一看就是個頑固不化的老東西。
“哪來這麽大臉,女士們愛穿什麽穿什麽,關他屁事。”
他直接将報紙拍在了桌上。
一看到這種老古董言辭,他便又想到了昨晚之事。
于是故意用左腿撞了下身邊人的右腿,嘲諷道:“竟還有人比你思想更迂腐,真是開了眼了。”
解予安偏過頭:“我惹你了?”
紀輕舟輕哼了一聲,沒有接話。
“哪呢?給我瞧瞧。”駱明煊見他神色激動,忙拿過報紙,掃了遍上面的短評。
随後附和說道:“哎那些死腦筋的冬烘先生,平日沒事幹,就愛管這些閑事。
“別說他們了,我家便有一個老頑固。就你給我做的這件皮衣,當日我從你店裏穿回家後,便被我老爹罵了一通,說我像個吊兒郎當的纨绔子弟,一點不正經,非要我穿回那花花綠綠的綢子長袍,說看着吉利。但我哥、我娘和我養的狗都說這一身好看!
“這說明什麽?我爹的審美連三旺都不如!”
駱明煊這不孝子顯然私下對他爹積怨頗多,罵起他爹來真是聲情并茂。
紀輕舟和黃佑樹一時間都被他的口吻逗笑。
也就解予安還老神在在的,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駱明煊見紀輕舟不再生氣,也跟着挂起了笑臉。
随即眼珠一轉,前傾身體道:“诶,你做的這件皮衣着實不錯,實不相瞞,它已成了我出席各種場合的戰袍,我一天不穿它就沒有自信。
“但戰袍只有一件不太夠穿,你能否再給我做上兩件,別的款式的也可以。”
紀輕舟聽到一半便知他的意圖,後靠座背搖了搖頭道:“排隊等着吧,反正這兩個月是沒空了。”
“兩個月都沒空?這麽忙啊,你都在給誰做衣服?”
駱明煊語氣有些失落,頓了頓又問:“你給元哥做過嗎?”
紀輕舟擡眸掃了身邊人一眼,輕笑了一聲:“他哪需要我給他做,整個衣帽間都是他的衣服。”
聞言,安靜了許久的解予安總算開啓嘴唇,道:“你便是做了,我也不敢穿。”
“放心吧,就沒想過給你做。”
“……”
話落,包廂內氣氛驟然間冷了下來。
連火車的噪音都無法掩蓋那令人尴尬的寂靜。
駱明煊眼珠轉溜着看了看紀輕舟,又看了看解予安,直覺告訴他,這兩人都有些生氣。
尤其他元哥,從他那微微下沉的嘴角與冷若冰霜的面色來看,估計氣得還不輕。
“額,哈哈,元哥你的頭發有些長了嘛,是不是回國來就沒剪過?”
為了緩和氣氛,駱明煊刻意岔開話題,提議道,“不若等會兒到了上海,就順便去理個發吧?我知道有家理發店師傅手藝不錯。”
話落,見解予安不理睬自己,他又看向紀輕舟,語帶笑意道:“或者幹脆讓輕舟兄來理,反正他手藝也好。”
紀輕舟一口拒絕:“我頂多給你們做個造型,剪頭這種事還得讓專業理發師來。”
而解予安聽着這話,注意到的卻是他言語中的“你們”這個用詞。
他也不知自己那股脾氣從何而來,就直接回絕道:“不必了,左右也不影響視力。”
嗬,還開始賣起慘來了……
“真不知道每天在嘴硬些什麽。”紀輕舟不由得吐槽了一句。
“我何時嘴硬了?”
明明火車行駛聲嘈雜得很,紀輕舟吐槽聲也不大,解予安還是清晰聽見了他這句話。
“得了吧,就你那張嘴,大炮都打不穿。”
“……”
解予安又不開口了,面色比剛才更為緊繃。
紀輕舟撐着下巴看向他,莫名其妙的,看見解予安這張不高興的俊臉,他又突然有點想笑,連帶着方才燃起的那股氣勁也一下煙消雲散了。
好歹相處了一個月,對解予安的脾氣,紀輕舟不說十分精通,也了解得七七八八。
對方什麽時候是真拒絕,什麽時候是“欲拒還迎”,他一看便知。
于是就故意作對般地朝着解予安說道:“等會兒就把你拉去理發店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