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無聲 “你昨日犯這一趟險,有幾分是為……
第42章 無聲 “你昨日犯這一趟險,有幾分是為……
半炷香後, 熹微的晨光照亮了北都的東半邊天,雨漸漸止住了,一匹剽黑快馬從侯府角門隐秘地竄了出去, 踩着污雪往岳将軍府的方向去。
長寧侯在外頭跪了一宿,明治殿內也沒閑着。
今日不必朝會, 那就用不着晨起早睡, 述職的官員壘上來的折子大都屁話一堆, 想要從中看出點兒真材實料,足夠一字一頓地研究到下個月,啓平皇帝處理了一夜政務, 其間也丢了幾封給陪同在側的蕭承玉,時不時問幾句他的意思。
鐘敬直早早地被遣回了自己府中休息, 嚴國舅摸不透皇帝的心意,膽戰心驚地接了研墨的位置。
一直到跟沈百戶耍完威風的鐘大監再次風塵仆仆地趕來伺候, 啓平帝瞥了他一眼, 在鐘敬直臉都要笑僵之後, 才收回視線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算是原諒他昨日“急搬救兵暗通款曲”的反水之罪。
做了一晚上鋸嘴花瓶的嚴國舅這才松了口氣,低眉順目地退了出去。
啓平皇帝給中州上報的折子批了個紅,突然叫住了他:“國舅啊,這幾日皇後身子欠佳, 憂慮過重,朕想着, 過幾日你讓夫人帶着懷逑入宮,多陪皇後解解悶兒,沒準解了思親之情, 她也能舒坦點,沒的整日裏放心不下。”
嚴豐張了張了嘴,呆着看了看啓平帝。
可見侍候禦前實在不是個輕松差事,嚴豐算不得聰明人,但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有今日,靠的就是當年皇後還是皇子妃的時候,啓平帝也算不得什麽前途正好的皇子,不然哪輪得到嚴家的女兒做正妻。
他心知肚明自家的前程全系牽挂在帝皇一人,哪怕是太子的東宮根基極穩,也遠沒有到他可以肆無忌憚的地步。
只這簡簡單單的一句家常,嚴豐聽出了啓平帝的暗示——太子之位依舊是牢靠的,可長寧侯想辦的事兒,那也是要辦的。
至于你嚴家,皇後也好,你那兒子也罷,都得給這兩件事讓位。
等想明白了其中的關卡,又下意識看了眼面上平靜無瀾,好似全無幹系的太子,嚴豐哆嗦了下,當即壯着膽子“撲通”一聲跪下,硬擠出幾滴混濁的老淚,算作表明态度:“聖人日理萬機,還能分出心神挂念皇後娘娘,如此聖眷,臣舉家深感聖恩浩蕩,不勝感激。”
啓平皇帝低低笑了下,嗓音裏透露出幾分疲倦,擺擺手:“行了,出去罷,難為你有心了。”
嚴豐心神不寧地跨出了殿門,登時被料峭的寒風凍了個激靈。
Advertisement
北都的氣候大多如此,一個倒春寒,抵得過南邊兒的十年隆冬。驚蟄過後,春雷驚雨,按理來說是該一日暖似一日,瓊州上報的批饷甚至已經要了上千件單衣,可蘇杭還是黏黏糊糊的潮濕,北都更是一場雪連着一場雨,濕答答的青磚混着不幹淨的泥。
北方的潮寒是能殺人的,冰霜仿佛是融在了長寧侯冰涼不似活人的軀體上,針紮似的鑽進了骨縫裏。
衛冶渾身浸透了春雪的寒氣,他看着像是昏迷了,蒼白失血的清俊臉龐上,一雙無神的眼緊緊地閉着,脊背卻還直挺挺地僵立着,如同寧折不彎的一柄槍戟——只是誰也弄不清那裏頭是不是幹脆斷幹淨了。
神色莫名複雜的嚴國舅甚至不敢多看他一眼,匆匆便離開了。
朝霞彌漫進九重宮闕,天就這麽一點點兒亮了起來。
等到嚴豐終于踩着晨輝到了宮門,與默不作聲,眼觀鼻鼻觀心徑自而過的衛子沅擦肩的時候,他暗嘆了一口氣,終于還是沒忍住壓低聲音說了句:“夫人,且去勸勸吧,侯爺看着不大好。”
衛子沅神色淡淡的,颔首道:“比不過嚴公子過得好。”
嚴豐哪能不知道衛家人怨他恨他,可如若不然,難道真萬事不管,任憑北覃衛将此事追查下去嗎?
那沈百戶的兒子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他就嚴懷逑這麽一個嫡子,皇後也就只有蕭承玉這麽個一個太子,哪怕是要了他自己的命來抵都行。
可這世間的賬,最怕就是冤有頭債有主。
嚴豐的确愧疚,但也只能是愧疚了。
也不知道衛子沅直接忽視了外頭凍得迷糊的衛冶,游魂似的飄進了明治殿裏,跟啓平皇帝究竟說了些什麽,總之一刻鐘未過,鐘敬直便快步出了殿,揚聲宣讀了口谕:“長寧侯聽旨——聖人有旨,長寧侯衛冶行事無狀,目無法紀,另禦前失儀,然上顧憐其赤膽忠心,至孝至悌,責令罰俸三年,于府內閉門思過,無诏不得出。”
衛冶先是愣了下——他沒想到北司都護的職權居然還能保住。
可緊接着大步流星走來,一把扶住他踉跄着起身的蕭承玉,便輕聲解釋了個中緣由:“衛夫人潛心禮佛多年,不問世事,這還是她第一次跟聖人開口求情。再者去年實屬多事之秋,北疆邊境不算太平,岳将軍回不來,聖人總要安撫京眷。”
衛冶沉默片刻:“臣領旨……謝恩。”
鐘敬直低聲吩咐了小太監去取了幹淨的衣裳,樂呵呵地上前,安撫似的寬慰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衆目睽睽之下,那樣大的陣仗,聖人也不好偏寵太過,容易惹人口舌不是?”
衛冶從沒怕過輿情,也不在乎名聲好壞,只是畢竟這個節骨眼上,衆口容易铄金,一個不留神,證據确鑿就成了恃寵而驕。
不管鐘敬直這老狐貍是出于什麽立場,可他在此事上肯賣這份好,衛冶就得盡數收下。他沖鐘敬直拱手示意,深深地看了一眼殿前的牌匾,在小太監的帶領下去往偏殿換了衣裳,清爽的暖爐烤去了潮氣,衛冶呵出一口冷顫,同心事重重的蕭承玉一道邁出了宮牆。
蕭承玉自幼身子弱,打娘胎裏就少了幾分氣力,比不得衛冶抗揍,只是坐在殿內愁了一宿,明顯就能看出疲倦。
衛冶有心緩和死氣沉沉的氛圍,半開玩笑:“你瞧你,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外頭凍掉一層皮的人是你。”
蕭承玉似乎是懶得搭理他,又忍不住瞎操心,欲言又止了半天,才絮絮叨叨地說:“我本以為你這幾年消失不見了,是在北齋寺裏養好了性子,去學着要命了,沒想到你是來讨債的!揀奴,你好歹也要學着給自己留神,聽太醫說,你身子骨愈發差了,別說是這麽跪一晚,連動武都是要命,你到底……”
衛冶似乎是不耐地哼笑一聲,踩在雪上的雙腿冰涼刺骨,他恍若未覺,不以為然道:“太醫的話你也信?三分的病說成七分,我從前身子多好,你是知道的,能為你下水捉螃蟹,也能給你爬樹摘飛鳶,連你大晚上的不睡覺溜出去玩兒都是踩着我的肩!怎麽,忘啦?”
說話間,兩人已經出了宮門。
東宮的馬車守在外頭,話音剛落,蕭承玉僵立了好一會兒,手指細微地緊繃成拳——然而只是一瞬。
蕭承玉:“揀奴,太傅怨我,你也在怨我。”
衛冶沒想到他會直接挑破,好半晌沒吭聲,一張看不出喜怒的臉涼得發青,也就那麽站在了原地,不出聲,也不粉飾太平。
衛冶面無表情:“所以你當年為什麽不攔呢。”
蕭承玉不敢看他,欲蓋彌彰地飛快移開目光,連忙說:“我那會兒實在是不知道,父皇什麽都沒跟我說,我……對不起,揀奴,我對不住你……”
“此番你是為我吧。”衛冶忽然道,“若不是你先一步發作了此事,只怕如今的境況遠不如此,哪怕是我姑母來也沒用。”
蕭承玉喃喃低語:“我想償的。”
衛冶忽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隔了厚重的布料,長寧侯的身上仍舊是一陣仿佛揮之不去的寒氣,又冷又硬,像三九天裏石上凍起來的冰。
他沒說別的,連言辭都算不得委婉。
衛冶只是松緩了語氣,平靜地說:“承玉,不論如何,我永遠記得咱倆的情誼,也承了你這份情。”
東宮的馬車有皇室禦貢的帛金燃燈,非蕭氏族人不可用,是以一路上,馬車駛得穩穩當當,沒有一點兒波折地到了侯府外的大街上。
幾口黃湯下肚,熱氣就騰了上來驅趕了寒意,然而衛冶讨人嫌的本事實在一流,府門近在咫尺,他還是閑不住,沉默了一路沒什麽話好說,只好沒事兒找事地問:“你一個太子,做得這般規矩,有沒有人說過你日子過得無趣?”
蕭承玉被愧疚壓得連眼眶都隐隐有些紅,但仍堅持自我:“不同你們這般花天酒地,潦草度日,就無趣了?”
“倒不是。”衛冶大笑着仰躺下來,單手掀開簾子,團了個卷兒溝在手裏,好叫外頭呼嘯而過的冷風直直沖着臉吹,方便他躺着醒酒。衛冶半阖眼,說,“至多不過半月,該來朝貢的番邦夷族就都到全了,聽他們的意思,聖人似乎是有意重開絲綢之路。”
蕭承玉點點頭:“确有此意,昨晚……父皇留我在殿內,也是商議的此事。”
衛冶偏頭看他一眼,頓了下:“那老太監也說了,眼下算不上太平,岳家軍不能亂動,踏白營得盯着金礦,其餘的這軍那營都得鎮守疆域,暫時挪不出空。絲綢之路事關重大,又幹系民生,這事兒交給我,你父皇肯定是放心不下——所以我猜這事兒,最後大概是要落到肅王手裏。”
蕭承玉神情有些恍惚,沒說話。
見狀,衛冶大概明白了自己沒猜錯,那難得敏感的細膩心思也終于讓他把“我就是憂心,怕你不痛快”咽回了肚子裏。
蕭承玉這近乎是認命的默認态度,讓衛冶心中的弦悄悄地震蕩了一下。
他自幼和蕭承玉一起長大,自然明白其中的苦楚。母妃不得寵的皇子,在宮裏總要過得艱難些,哪怕他是太子。蕭承玉循規蹈矩了一輩子,誰都愛偷摸耍滑的年紀,他就已經學會了一絲不茍地要求自己,不為別的,只為讨得啓平皇帝一絲贊揚的目光。
可有些事大抵不能盡如人意。
他事事要強,卻又事事不如蕭随澤讨人喜,只好自己跟自己死磕。
封十三從軍府被衛子沅态度強硬地押送回侯府後,周身上下的陰郁憤懑就幾乎要脹滿。那些不堪言說的淋漓妄念,像一頭無聲的困獸,又兇又野,快要化作一柄狠戾的匕首,敵我不分地刺傷自己。
饒是心知肚明,空口白話的寥寥一句“跪了一夜”,其間的苦楚是沒法感同身受的。可在看見形容狼狽,濕法貼着發青的耳骨,連下馬車都要人攙扶的衛冶,封十三還是呼吸猛地頓住,氣血急促上湧,頂得耳邊嗡鳴不止,鼻腔唇齒腥氣一片。
一時間,連震驚到失聲驚叫的陳子列都顧不上問責了,正要跑着上前接人。
封十三已經幾步作一步地奔了過去,不由分說地将手中的大氅厚厚地裹住了衛冶,将人一把環住擁在懷中。
指尖才一碰到冰涼得好似活死人的皮膚,封十三像是被燙着了,閃電般縮回了手,眼圈驀地紅了。
蕭承玉手中驟然空了,有點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看看也沒人想搭理他,同衛冶低聲交代了幾句,上馬車走了。
衛冶一向知道封十三對他感情深,可這人為數衆多的壞毛病之一,就是習慣将真心假意混在一起提,瞎話信手拈來。
于是那點兒幽微的遐思在他身上,終究沒有實感。
瞧見那變戲法似的,一見自己就紅得仿佛要滴血的眼,衛冶又是心中偎貼,又是頗感驚訝地挑起眉,一張血色盡失的臉不複往日的游刃有餘,反倒顯露幾分強撐着的無賴之氣。
衛冶笑眯眯地往裏走,任憑封十三一言不發地死死拖着自己。
“……這可真黏人吶。”衛冶半是無奈,半是嘚瑟地想,“怎麽一個兩個的都這副哭喪樣,我都還沒哭呢!”
直到封十三目不斜視地扒光了自己的外裳,又發着抖,親手将熱水填滿了浴桶,不容拒絕地将僅着內衫的衛冶丢了進去,沒心沒肺的長寧侯這才意識到事情是真大條了。
連小十三這樣沉穩的人,都被自己吓着了!
他罕見地有幾分過意不去,但怎麽想,都覺得明明倒黴了一整天的人是自己,怎麽也沒有道歉的理由,只好佯裝若無其事地開口:“氣完啦?舒心啦?看來李喧把你教得很好嘛,都曉得去給你家侯爺搬救兵了!真不錯,沒白疼你……”
封十三心疼得呼吸都困難了,一想到過去的幾個時辰裏,衛冶究竟經歷了什麽,對上現在還有閑心打诨插科的侯爺,封十三是氣得魂飛魄散,但半點也不敢像從前似的跟他撒氣了。
封十三竭力忍着揍他一頓的沖動,從嗓子眼擠出一句:“泡一會兒藥浴,暖了身就出來,任大哥方才已經把藥給我了,早點吃了早點睡覺。”
衛冶很有些新奇:“你什麽時候跟他關系這麽好了?連啰嗦都學到了十成十!”
封十三心裏煩,不願理會這些哄孩子的玩鬧話,皺着眉仔細端詳了他好一會兒,把向來厚顏無恥的衛冶都看不自在了,才聽見封十三神色凝重地問:“揀奴,你說實話,你昨日犯這一趟險,有幾分是為我?”
衛冶一頓,心知這坎兒如若不解,封十三這死心眼的孩子能犯一輩子軸。
他想了想,在“實話實說”和“甜言蜜語地哄人”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于是幹咳一聲,擺出一派正經的嚴肅端正,招招手,示意臉色難看的封十三把頭湊過來細聽。
……想也知道,這人嘴裏肯定沒什麽真話。
但哪怕是假話,封十三也無比迫切地想聽他腆着張臉說沒事,大尾巴狼一樣,成天一副“天下盡入我眼”的輕狂樣。
封十三緊咬着下唇,忍着對自己呼之欲出的滿腔譏諷,忍不住挨近了。
“對半吧。其實我本想一刀結果了他,可不知怎麽,忽然就想起府裏還有個你。”衛冶漫不經心地說着,突然就有那麽點不大好意思了,他揉了揉酸疼的鼻尖,好半晌,才低聲說了句,“我就想着,再怎麽樣……我也總該為你積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