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章
第 29 章
既然不需要去晨昏定省,林昭儀就也沒打算再換上繁瑣的衣服。
想到上次蕭祈派人送給她的那把琴,還沒有試過音色,便喊采月把那琴拿過來。
趁着采月去拿琴的功夫,林昭儀去淨了手、仔細擦幹淨,又讓采藍焚了香。
“聽聞當年端王給端王妃也定制了一張琴,那琴名叫‘梵音’,”難得見林昭儀有興致,采藍也和她多說幾句,“端王妃對那琴愛不釋手。”
林昭儀忍不住笑了出來,“你又知道了?仿佛親眼在端王府看見了一樣。”
“那些民間話本子都有寫呢。”正好采月過來了,接過話頭,“這琴,不也是定情信物嗎?”
定琴信物?林昭儀覺得這個梗有趣,暗暗記下。
“卻不知道這把琴的名字。”采藍替林昭儀拿過軟布擦拭,“應該很多年沒有人彈過了。”
林昭儀試了個音,果然如采藍所說,雖然音色上乘,但的确很久沒有被彈過了,“再好的琴,也是要越彈越好聽。”
既然能有緣擁有這上好的琴,林昭儀便決定要好好開開它的音色,才不算辜負了和這琴的緣分。
又想到這把琴形似綠绮琴,就随口道,“就叫‘綠绮’吧。”
“也挺合适。”采月合掌點頭。
林昭儀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坐下來,稍微放空一下思緒了。
總覺得從來了這裏之後,有太多的情感、太多的思緒,沒有機會沉下心來,把自己完全置于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裏。
這會兒擁有了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她也放松了許多。
Advertisement
一曲彈完,連好動的采月都聽呆了半晌,“原來昭儀你琴彈得這麽好,從前也沒聽你提起過,你是什麽時候學的啊?”
壞了。林昭儀一拍頭,剛剛光想着彈琴,忘了“自己”從前身在浣衣局了,也從沒表現過自己會彈琴,現在突然露了一手,也難怪采月奇怪了。
采藍望她一眼,替她說話,“自然是進宮前學的啊,想來,昭儀在進宮前也學了不少本領,上次宴會上編排的節目也受到了一衆好評。”
林昭儀感念采藍的善解人意,順着說道,“是啊,很小的時候,我住在偏僻的地方,有緣遇到一位雲游的師傅,他教了我一些本領。現在都有些生疏了。”
“原來是這樣。”采月不疑有他,“昭儀剛剛彈得那曲子真好聽,我原先也聽過一首好聽的曲子,不知道昭儀能不能彈出來?”
林昭儀來了興致,“什麽曲子?”
采月哼了幾句,又有些不成調子,有些害羞地笑了笑,“這曲子也是話本子裏提到過的,是端王妃作的一首曲子,叫什麽來着……”
“永顏。”
身後一道男聲說道。
林昭儀回頭,蕭祈不知道什麽時候站在她們身後聽她們說話,也不知道他站了多久。
對于他突然說的話,林昭儀還沒反應過來,“什麽?”
“那首曲子,叫《永顏》。”蕭祈解釋,順便揮了揮手讓周圍人去外面候着了。
林昭儀有些驚訝,“看來這曲子很出名?不僅采月也知道,連你也知道。”
“因為這首曲子是和隆順帝有關的,又是從前的端王妃作的,傳唱很廣。”蕭祈在她旁邊的椅子上坐下,“我也是聽晉王無意中說起過,也順便了解了一下。”
隆順帝……林昭儀在腦海中回想着這個名字,是了,隆順帝就是那位在位時間最短的暴戾君主,也是下令抄了林府的那位。
她說不上是因為這具身體的緣故對隆順帝有多少痛恨,只是隆順帝是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間也做了不少錯事,她對他的很多做法都是不認同的。
所以這會兒就好奇了,“他還有曲子?”
總不能是那位端王妃寫了嘲諷他的吧?但聽這名字也不太像。
“是關于隆順帝和他的一位妃子。”蕭祈一眼望過去就知道她腦子裏想的什麽,為了避免她天馬行空亂想,蕭祈和她解釋詳盡,“顏,是洛妃的名字,隆順帝除了洛妃之外,幾乎不寵幸後宮的任何人。可是洛妃是洛家安插在宮裏的棋子。”
說到這裏,後面的故事,林昭儀大概也能猜到了。
不過是再俗套不過的愛情故事,林昭儀便接着說道,“後來洛妃真的愛上了隆順帝,不願意再為家裏傳遞消息,最後左右為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這曲子說的就是隆順帝和洛妃的愛情故事?”
她說的也不算錯,蕭祈點頭,“差不多是這樣。”
“應該還沒完,我想,以隆順帝的性格來說,他是不會愛洛顏的吧?”林昭儀又問道,“他應該自始至終,都在利用洛顏,只是……洛顏是心甘情願被欺騙,還是被蒙在鼓裏,就不知道了。”
從女子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哪一種,其實都是自己騙自己。
蕭祈有些意外她這樣的答案,“為什麽說,隆順帝不會愛洛顏?”
“你說了啊,隆順帝生性殘暴,對後宮都不寵幸,這樣的人怎麽會輕易愛別人呢?他對鞠躬盡瘁的林将軍都能猜疑,又怎麽會相信別人家安排在宮裏的人呢?”林昭儀并沒有被表面的深情感動,反而分析得很理性,“而且,就算他短暫地愛過洛顏,帝王之愛,也是最不可靠的。”
蕭祈覺得有些好笑,“你人生的經歷不多,分析起別人的問題卻頭頭是道。”
林昭儀一攤手,“這大概就是平時人們說的,對于感情問題,雖然沒有實際經歷,卻能紙上談兵,還能為別人分析情感。”
一時之間沉默了一會兒。
林昭儀忍不住追問,“你還沒有告訴我,我剛剛分析得對不對。”
“你是對的。”蕭祈稍一合眼又睜開,算是肯定她的答案,“民間大多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實版本,只嘆息洛顏和隆順帝相愛相虐。宮裏的人是知道真相的。”
林昭儀這會兒有些不解了,“那端王妃寫這曲子是……?”
“端王妃原來并不知情,也是聽了民間話本上的故事有感而發寫的。”蕭祈解釋,“後來這曲子就這麽流傳開了,也算是符合民間的版本。”
林昭儀有些故作老成地嘆息一聲,“最是無情帝王家啊。”
蕭祈有些莫名,“你說這話的時候為什麽要看着我?”
林昭儀擺擺手,“沒有說你,我就是、随口一句感嘆。”
蕭祈沒有和她計較。
總覺得林昭儀最近和他說話比從前活潑一些了,大概也是和他漸漸熟了的原因。有時候,他也不會和她計較,哪怕她開了他什麽玩笑,他都覺得是好事。
“我原本是想着,你通音律,就把這把琴送給了你,還沒問過你喜不喜歡?”蕭祈的目光看向案上放的琴。
“很喜歡的。”林昭儀是真心實意地喜歡,“我剛剛還和采藍說,要叫它綠绮琴。”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蕭祈問道。
林昭儀有時候很喜歡蕭祈的一點就是,常常她說了什麽,蕭祈總能明白她的意思、她想到的那種情況,不用擔心她說什麽蕭祈都不會理解。
甚至,有時候,她什麽都不用說,蕭祈也能明白她的意思。
這樣的好處就是,減少了很多和蕭祈一開始相處時候的尴尬。
有時候也會覺得,蕭祈是懂她的人。至少,有蕭祈在的話,她在這裏也不會覺得孤單。
又聯想到,有關于古琴的另外兩個人,伯牙和子期。
也是不必過多言語就能明白對方的知己。
蕭祈……應該能算她的知己了吧?
可是轉念又一想,她當初讀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時,也深深嘆息。
當年司馬相如以綠绮琴挑文君,也是傳為佳話;可後來,他卻要納別的女子為妾,又給卓文君送了一封“無憶”的信。
最後二人雖然和好如初,可是在她看來,這段感情到底是出現過刺的。
有了這根刺埋在心底,誰又能理解卓文君當時的心情呢?
綠绮這兩個字,她聽起來又覺得和她的霓裳宮一樣,有些悲了。
林昭儀沒說話,正打算試試那首曲子,卻忽然聽到蕭祈說道,“我不是隆順帝。”
“我知道啊。”林昭儀不明白他為什麽忽然說了這麽一句,有些奇怪地側頭看他。
“我是想說,我不會像隆順帝一樣,不會猜疑你;也不會像你說的,他短暫地愛過洛顏那樣對待感情。”蕭祈說這話的時候,一直看着她的眼睛。
林昭儀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開口都有些結巴了,“什、什麽意思啊……”
好好地,突然說不會猜疑她,還說不會像隆順帝一樣短暫地愛別人,什麽意思啊這是……
蕭祈忍住了想脫口而出的話,總覺得現在說還不合适,又擔心會吓着她,便改口,“總之,你知道我和隆順帝不一樣就對了。也不用過多去思考洛妃的事情。”
對于這點,林昭儀倒是不擔心的,“也是,因為我不會在親情和愛情裏左右為難,畢竟我的‘家人’都被隆順帝處決了。”
她這話說的有些不倫不類,蕭祈微微皺了眉。
可是,聽完蕭祈這兩句話,林昭儀心裏那些、因為隆順帝曾對林家做的那些事、隆順帝和洛妃的故事、以及她聯想的雜七雜八的典故所帶來的煩悶、不滿,都奇異地消失了。
心裏湧上一種暖暖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在她曾經被蕭祈誇“做得很好了”、在蕭祈說會信她的時候,也似乎出現過。
她不知道這算是因為蕭祈的話帶來的溫暖,亦或是一種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