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章
第 18 章
紫宸殿的菜肴的确比霓裳宮的精致許多。
李公公帶人把菜上齊後,就在蕭祈的示意下退下了,雖說不解,但也不多問。
大概是覺得,自家主子最近奇怪的舉動是越來越多了。
反正,他是看不懂,也不敢問……
等到只有他們二人的時候,林昭儀就有些忍不住想要仔細看看這些擺盤,甚至有些好奇地湊近了些,想看看禦廚的刀工。
蕭祈有些好笑地問道,“你是打算光看不吃了?”
林昭儀連忙坐直了身體,“您先請。”
不管怎麽說,她在蕭祈這裏蹭飯,還是要客氣一下的。
“這幾個應該會合你的口。”蕭祈用公筷往她面前的碗裏夾了幾道菜,在她疑惑不解的眼神中說道,“我看你下午吃了一大碗甜品,想着你應該喜歡甜口。”
不得不說蕭祈觀察人的能力一流,林昭儀也就不客氣了,拿起筷子點點頭,自言自語道,“你猜對了。”
沒有別人在場,自然也沒有了什麽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蕭祈怕兩個人光面對着面吃飯不說話會尴尬,偶爾也會說幾句話緩解一下。
林昭儀不喜歡那種尴尬到需要自己絞盡腦汁想話題的冷場,亦不喜歡他人左一句右一句問太多問題到不耐煩的聒噪。
蕭祈的這種度就把握得剛好。
他沉穩、果斷,這種時候似乎又有幾分溫和、耐心。
“你……诶?注意袖子!”蕭祈瞥見林昭儀擡手時袖子要将茶杯帶倒了,連忙伸出手把她的袖子拎起來,免得茶杯遭殃。
Advertisement
“你從前也是這麽冒失的麽?你多大了?”蕭祈忍不住問道。
有時候表面看起來還挺穩重的,有時候又好像有些冒失。
林昭儀自己接替蕭祈的手,把袖子卷了起來,“和這位阿儀姑娘一樣,也是十八。”
十八歲……蕭祈默默算了算,那的确不算大,應該也是沒有什麽社會經驗的,也難怪他有時候覺得林昭儀有些天真。
但轉念一想,放在古代來說,這個年紀可不算小了。佑朝雖不至于像有的朝代誇張到女子十一二歲就出嫁,但多數女子十六歲左右便也嫁人了。
像林昭儀這樣的年紀還未嫁人的,确實不多。
後宮裏的那些女孩們,有的年紀比她小的,也都有了在宮裏熬着的經驗了;像是莊氏、衛氏的那些女孩兒,更是從小就被當做送進宮的嫔妃、或是未來的當家主母培養。
若是遇上了什麽事,林昭儀可不見得能占到年紀的優勢。
想到這裏也就不自覺微微皺了眉頭。
“你也是嗎?”林昭儀回問他。
如今是祯元六年,按照國號來算,蕭祈應該是二十六歲。
蕭祈點點頭,算是肯定了她的想法。
“那你從前是做什麽的?”林昭儀又追問道。
蕭祈言簡意赅,“刑偵。”
聯想到今天下午蕭祈審問章晔時候的表現,林昭儀覺得不奇怪了。
蕭祈那叫一個有進有退,有張有弛,心理戰打得好,該有的套路也有,該有的狠厲也足。
又想到之前蕭祈問過她小字叫什麽,林昭儀又問道,“那你還有什麽別的名字嗎?還是你原來也叫蕭祈?”
“是。”蕭祈點頭,算是肯定了她這個問題,“恰好我也有個表字,字寒祭,祈寒的寒,祭祀的祭。”
“寒祭……蕭寒祭……”林昭儀默默地念了念這個名字,覺得很有意思。
古人取表字多是會取和名字相關的字,蕭祈既然名字裏有個祈,那用寒字不奇怪,只是為何叫寒祭?
蕭祈哪裏會不明白她在疑惑什麽,解釋道,“古語裏的‘六祈’就是指祈禱鬼神以期消除災異的六種祭祀。”
林昭儀略一思索,再聯系一下蕭祈的原先的專業,覺得這個表字取得還真是恰到好處,他剛剛又那麽解釋一通,林昭儀就道,“想不到你文學造詣還挺高啊。”
如今的年代,哪裏還有人再會去取表字這樣的東西。她原以為自己母親給她取了個表字已經算是很稀奇了。
不過她小字“鳶”,和她的名字實在沒什麽太大關聯,也沒聽母親說過有什麽說法。
蕭祈的表字卻是十分有內涵,又和名字非常般配。
蕭祈再一次言簡意赅,“母親文學造詣比較高,這表字也是她取的。”
聽蕭祈提到母親,林昭儀頓時覺得心口好像缺了一塊什麽似的。
“母親”這個字眼讓她一瞬間有熱淚好像要從眼眶流出,有太久沒有聽到這個字眼了,也似乎有太久沒有見到想見的人了。又或者,說不定從此以後都見不到了。
蕭祈問道,“怎麽了?”
她搪塞道,“大概是和阿儀心意相通了,所以想起了……林将軍吧。”
蕭祈明白她是思念親人,林昭儀所思念的,也是他所思念的。可如今,這的确是他們二人都面臨的、卻也無能為力的一種失去。
林昭儀離開之前,聽到蕭祈和她說,“其他的我也無法預料,但我承諾,我會盡力保你平安無事到出宮。至于以後能不能回去……只能再做打算了。”
***
毓妃尚若安的父親尚元嘆是赫赫有名的骠騎大将軍,在早年佑朝動亂的時候立過赫赫戰功,這些年年紀偏大了就一直鎮守潼關。和尚元嘆齊名的還有一位姜沉将軍,也就是姜雲清的父親。
這二位将軍原來是端王手下的青年将領,當年跟着端王在潼關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後來西戎敗了,西戎王承諾,他在位的一天就不會再挑起戰事。端王也就卸下重任和他的王妃雲游四海去了。
因着當年在潼關膠着的時候,端王遭人暗算受了重傷沒法起身,便讓較為沉穩的尚元嘆替他坐鎮軍中。合慶帝也因為這個緣故,便在端王離開之後一直讓尚元嘆駐守潼關了。
而姜沉則是為了保護幼年的蕭祈去世,這才有了後來蕭祈照顧姜雲清的一事。
按理說,經歷了端王那一戰之後,西戎也就收心了。可那老西戎王去世後,西戎內部争鬥也是極為混亂。前些日子又有人趁亂襲擊潼關,當時也是來勢洶洶。
然而尚元嘆憑借其豐富的經驗與英勇的作戰水平便輕易取得大捷。
據說骠騎大将軍尚元嘆回朝時不可謂不熱鬧。
燕京十裏長街百姓夾道歡迎,家家戶戶都出了門想目睹一下這個神話般戰神的風采。皇宮裏也是千官迎駕,蕭祈更是親自迎接了他。
尚元嘆常年鎮守邊關,風吹日曬,此次戰役不算什麽太大的戰役,蕭祈讓他回朝也是想讓他借此機會休息整頓一番,順便與他商議一下今後。
當然,這些都是聽說而已,後宮女眷是無法親眼目睹這些畫面的。只有到了晚上的宮宴,後宮嫔妃、親王及部分文武廷臣才一并出席。
按着宮規,大臣與親王平日裏不得與妃嫔見面或聚會,只有些重大節慶宴會才可例外。而今天尚元嘆回朝的宮宴卻不計較這個,可見蕭祈對尚元嘆的重視。
設宴的地方在淩雲閣。
早就有宮人将淩雲閣裝扮過了。帝後端坐在主位上,右手邊是後妃,左手邊則是親王大臣,林昭儀如今也得出席這樣的場合了。
雖然在晨昏定省的時候見過了蕭祈的後宮諸位,可朝裏的其他人,林昭儀也是頭次見到。
林昭儀和陳昭媛并肩坐在一桌,借着和她小聲聊天的機會,林昭儀也把對面那些人的身份姓名套了個七七八八。
蕭祈的親兄弟并不多,只有安王蕭祉和晉王蕭祤兩位。
蕭祤是林昭儀那次就見過了的,對面和他坐得近、又有六七分相似的自然就是蕭祉了。
安王蕭祉長得一臉正氣,眉寬臉正,棱角分明,看上去還有些嚴肅,而他旁邊的安王妃則是眉眼溫順,柔情似水,時不時低頭溫柔地說些什麽。
這兩人看着倒也有種英雄美人的般配;
“那些燕京的夫人們,沒有不羨慕安王妃的。”陳昭媛适時地在林昭儀耳邊做解說,“燕京裏都傳安王對王妃那是極盡寵愛,而且,安王府上只有安王妃一人,太後想給安王指幾個女子,通通都被他拒絕了呢。”
“那真是稀奇。”林昭儀邊用衣袖掩着嗑瓜子的動作,邊附和陳昭媛,“真沒想到,在這裏……我是說在皇室,也有真愛呢。普通人家男子還三妻四妾,而安王只有王妃一人,難得難得,可歌可泣啊。”
陳昭媛想了想,“不過這麽一說,從前的端王,還有豫王,也都只有一個王妃,難道說,皇室的真愛比民間多?”
陳昭媛如今和林昭儀熟了許多,也能開些玩笑了。
晉王蕭祤則恰恰和蕭祉相反,左右手邊各依偎着一個歌姬模樣的豔妝女子,邊喝酒邊談笑,看上去豔福不淺。
上一次林昭儀并沒有仔細看他,只是打了個照面。這回面對面地看着,發現蕭祤長了一雙桃花眼,再配上他那玩世不恭的笑,當真是魅惑衆生。
“三弟啊,你如今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了。”蕭祉對着正在飲酒的蕭祤老生常談,“你年紀也不小了,堂堂晉王府沒個女主人也不行啊。”
蕭祤擡手将酒杯一飲而盡,“大皇兄,臣弟還想再玩幾年,王妃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蕭祉只得無奈搖搖頭,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