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舉世皆濁
第58章 舉世皆濁
房間裏氣氛非常融洽,原煥開始時為了安撫周瑜和曹昂的情緒多說了幾句,等他們放松下來,沒有說話聲也不顯尴尬。
和顏悅色的人間谪仙唇邊帶笑,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不過短短一頓飯的時間,上首這位州牧大人溫溫柔柔的形象就在孫家曹家幾個孩子心中定住了。
小孩子不能飲酒,府上新送來了很多甘蔗,正好今天小家夥多,原煥讓廚房将甘蔗做成甘蔗汁,加熱之後給他們當飲品。
深秋天幹物燥,甘蔗汁解熱潤燥,多喝幾口對身體也沒有壞處。
孫權和孫翊在家時聽大哥說過好多次新主公府上的飯菜好吃,從廬江去兖州見父親時,他們爹也說新主公府上的飯菜好吃,父親和兄長都這麽說,就造成了兩個小孩子只要想到安國袁府,下意識就想到這兒的飯菜好吃。
他們兩個年紀小,有大哥在前面擋着,什麽事情都不用操心,跟着前面的兄長一起像模像樣的在食案後面坐下之後,注意力很快落在了那些盤盤碟碟上。
爹和大哥說的沒錯,這裏的飯菜的确好好吃。
孫權和孫翊可以自己吃飯,曹丕和郭奕差不多大,跟袁璟小家夥一樣都需要奶娘侍女幫忙,小家夥們安安靜靜吃飯,吃飽之後一人捧着一杯溫熱的甘蔗汁,小臉上滿是餍足。
等所有人都吃好了,天色也暗了下去,原煥沒有多留,讓下人帶上燈籠送他們回去休息,趕路辛苦,好好休息休息養足精神,然後再來他這裏領任務幹活。
年紀小的讀書認字,年紀大點的開始幹活,在府上人手稀缺的情況下,誰都不能閑着。
原煥站在廊下看着小輩們走遠,先是笑着搖搖頭,然後帶袁璟和郭奕回廂房,“以後玩伴多,念書習字不能馬虎,要另外找幾個先生才行。”
袁璟眨眨眼睛,仰起頭看向父親,“有阿爹教,為什麽還要找先生?”
原煥一手牽着一個,一邊走一邊解釋,“阿爹現在教你們,以後你們研習學問就不能只靠阿爹,等你們再長大些,或許阿爹就沒有時間親自教你們念書了。”
他給小家夥啓蒙還可以,讓他正兒八經的研究學問,怕是能把兩個小家夥全部帶歪到溝裏去。
現在不光這兩個小家夥需要先生,孫家曹家幾個孩子都不能放松學習,不求他們一個個都變成經學大家,至少不能太差勁。
Advertisement
成為文化人不光是認字而已,如果看到一篇文章,只能将文章從頭到尾念下來,不會像做閱讀理解一樣解釋其中運用的典故、作者抒發的感情等難題,在外人眼中和不認字也沒什麽區別。
就是說,想脫離文盲的範疇,要求還挺高。
這些孩子以後不管從文從武,至少出門不能被人當成文盲。
原煥将兩個小家夥送回廂房,囑咐奶娘讓他們別直接上床睡覺,剛才吃的東西有點多,消消食再睡,免得晚上睡着了難受。
月色如洗,夜風中帶着幾分寒意,天邊星子閃爍,入耳只能聽到瑟瑟風聲。
原煥裹緊鬥篷,穿過回廊來到書房,人剛剛來到書案後面坐下,陶姬就端着藥走了過來,“大人,藥煎好了。”
邵姬擡來燈架點亮燭火,書案上的竹簡絹布被照的亮亮堂堂,晚上看書習字容易傷眼,把燈點亮些才好。
原煥看着冒着熱氣的湯藥,抿了抿唇溫聲道,“先放下吧,待會兒再吃。”
他現在還不困,吃了藥困意上來就什麽都幹不了了,這個點不算太晚,先處理一些事情,過一會兒再吃藥睡覺。
陶姬将藥碗端下去溫着,然後走去窗邊往香爐裏添一勺香料,等香氣緩緩散到空中,才輕輕蓋上蓋子。
原煥攤開一份竹簡,提筆蘸墨,想了一會兒,這才落筆在竹簡上寫下什麽。
他找了河東衛氏、陳留衛氏、臨淮魯氏、東海糜氏以及中山甄氏,蘇雙和張世平這兩位馬商主動來投,為了草原上的駿馬,那二人也要為他所用。
剩下這幾位豪族大商,足以占據司隸、兖州、徐州、青州、冀州的生意。
司隸、青州和徐州他暫時管不到,鹽價能穩定就穩定,他挑了的這幾家都是史上評價不錯的家族,做到這一步已經仁至義盡,實在穩定不下來,就只能等以後再徐徐而圖之。
而冀州、兖州、再加上一個豫州,這三州不光要穩定鹽價,更要穩定糧價。
只要有糧有鹽,百姓活下去的希望就能變大。
他記不清漢末的連年大旱是什麽時候開始的,但是以各方諸侯互相攻讦的激烈程度來看,肯定就是這幾年之間,旱災、瘟疫的破壞力實在太可怕,糧價一旦上漲,沒有管束的話根本不會有上限。
——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
糧價漲到這中地步,百姓活得下去才有鬼了。
農忙結束之後,府裏的管事就提到過今年秋天涼的慢,如果冬天沒有大雪,來年就可能有天災發生。
他不懂農時,但是他知道如果冬天是暖冬,來年春夏再遇到水災旱災,秋收的時候就很有可能迎來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一來,地裏的收成什麽都別想落下。
蝗蟲過境,那是連草葉子都不會留下的恐怖場景,而且只要成災,那就不是一州的事情,大漢十三州,至少有一半要受到影響。
最先賣出去的鹽最好不要換成錢,在這中情況下,糧食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如果官府沒有足夠的糧食能穩住糧價,一旦物價飛漲,那就是人相食啖、白骨委積。
冀州和兖州豫州情況不會那麽糟糕,就算他們這一年接納了很多流民,從郿塢搬過來的糧食也能撐上一陣。
曹孟德和孫文臺在兖州的屯田事業幹的如火如荼,只要明年能有大豐收,兖州的情況基本就算穩住了。
前提是,沒有天災。
他手上有那麽多糧食尚且擔心顧不住,別的地方情況只能更差,尤其是朝廷掌控的司隸一帶,他怕即便沒有郭汜李傕作亂長安,小皇帝也依舊會落得食不果腹的境地。
如今不是和朝廷正面對上的時候,有王允等人把持朝政,他也沒有理由“挾天子以令諸侯”。
小皇帝年紀太小,王允把持朝政,那人已經不是那個卧薪嘗膽來除掉董卓的王司徒,沒了董卓那個心腹大患,他怕是已經忘了謹慎二字是怎麽寫的。
就算小皇帝想要振作,以朝廷目前的情況,他也沒辦法越過王允來發號施令。
小皇帝過的太慘,整個天下都會變動,朝廷再怎麽弱勢,只要臺子還能搭起來,擁兵自重的各路人馬就不會太過分。
不能讓小皇帝的情況太糟糕,他就得盡量穩住關中的情況,讓朝廷只在關中一地折騰。
局勢千變萬化,各路諸侯都在忙着鞏固根基,冀州的實力在各州之中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只要腦子不抽,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人主動來招惹他。
今冬要忙的事情不少,郭奉孝不能再懶散下去,那小子再把所有事情都推給荀彧,他就親自去議政廳盯着他們倆處理公務。
燭火閃爍,燈下美人皎然如璧,別有一番韻味。
陶姬看了看天色,感覺時間差不多了,将爐子上溫着的藥拿過來,催着他們家大人趕緊休息。
疾醫叮囑過大人不能熬太晚,現在已經到了時辰,再不休息明早又要難受。
原煥揉揉手腕,看着那一碗黑漆漆的湯藥嘆了口氣,這中難以下咽的東西,一口一口的喝最難熬,不如直接一口悶。
主院漸漸陷入沉寂,侍女仆從輕手輕腳退下,生怕打擾到主人家休息。
另一邊,荀彧和衛觊魯肅等人商量好販賣細鹽的條件,等他們簽下盟書,然後讓下人帶他們回去休息
夜色已深,他們卻完全沒有睡意,郭嘉和荀彧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回到議政廳,這個時候不好打擾主公歇息,正好再想想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郭嘉伸了個懶腰,回到自己的位子坐好,趴了一會兒才有氣無力開口,“主公遠在冀州,卻要操心關中的事情,陛下和王司徒不會因此嘉獎于他,何苦如此勞心費力?”
按照他的意思,現在最該做的是積攢實力,定國安邦不是他們該管的,主公有濟世之心,但是在此之前,他們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身。
若是連自保都做不到,又談何濟世救民。
天下将亂,朝廷已經沒有救回來的可能,中原的各路諸侯看上去只是小打小鬧,其實剖開了看,各個都有小心思。
劉姓宗親尚且對朝廷不管不顧,他們何苦操這個心?
現如今,劉虞在幽州和公孫瓒鬥智鬥勇,劉表在荊州對外面事情不聞不問,劉焉更狠,到了益州後立刻将益州通往中原的路給截斷了,朝廷政令什麽的全都過不去,他說是州牧,實際上和土皇帝也差不多了。
益州通往中原的路是張魯阻斷的,但是天底下誰不知道張魯是奉劉焉之命才占據漢中。
劉姓宗親尚且如此,他們家主公這真是出力還不讨好。
荀彧不贊同的看着他,放下手中的竹簡溫聲道,“不管朝廷如何,關中的百姓總是無辜。”
自董卓入京到現在,關中幾次三番遭受劫掠,百姓大多逃亡在外,土地無人耕中,良田一片荒蕪,長安朝廷無心安撫百姓,致使情況越來越嚴重,再這麽下去,整個關中都會和洛陽城一樣杳無人煙。
他們遠在冀州,不好對關中指手畫腳,但是關中那麽多百姓,總不能不顧他們的死活。
郭嘉托着臉,看了旁邊這一心為民的好友,想了又想還是忍不住說道,“文若,朝廷不是你想的那麽光明磊落,等朝廷知道主公願意将袁氏家傳的東西拿出來救世濟民,不出三天,讨要東西的旨意就要抵達袁府。”
他不是對朝廷有偏見,而是王允真的能幹出這中事情。
先前兖州情況那麽嚴重,剛剛得到冀州送過去的糧草,王允老兒就能讓鐘元常去要糧,明面上是沖着兖州,其實還是沖着他們家主公而來。
好在曹孟德機靈,看情況不對趕緊把人糊弄走了,不然以他們家主公的心軟程度,怕是受不了那老家夥的哭訴就要張口給糧。
如果主公在外人面前能有斷他酒水時那般冷酷無情,他不就不用這麽擔心了嗎。
荀彧跟着嘆了口氣,他不是不知道朝廷是什麽樣,當初兩次黨锢之禍,荀氏幾個長輩為了避禍幾十年都不曾回過颍川,朝廷是什麽樣子他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可他們跟在主公身邊,不就是為了讓天下恢複太平嗎?
“如果王司徒欺人太甚,主公也不是不會還手。”荀彧擡眸看過去,語速緩緩卻很是堅定,“奉孝,主公想要救民于水火,我等只是多耗些心力,對于百姓而言,能救命。”
他們家主公看上去溫和好脾氣,其實心裏很有主意,不然就不是只從鹽鐵入手,而是直接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了。
但遇天災,開倉放糧都必不可少,然而每遇天災,開倉放糧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朝廷再怎麽整饬貪官污吏,糧倉裏的糧食發調出去,絕大部分也落不到百姓手中。
郭嘉揉揉臉,坐起身來嘆道,“文若心懷天下,是嘉狹隘了。”
荀彧搖了搖頭,攤開旁邊的竹簡繼續道,“陛下年幼,王司徒涉政不能長久,若時機合适,當迎天子來冀州,若能奉天子以讨不臣,便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幹什麽都要遮遮掩掩。”
“各家關系錯綜複雜,文若不可操之過急。”郭嘉挑了挑眉,輕笑一聲說道,“不說別人,只朝廷那些老臣,如果知道我等意圖迎奉天子來邺城,一個二個都要撞死在宮門外來死谏,大漢天子,怎能輕易離開都城?”
當初被董卓脅迫遷都長安已經是奇恥大辱,如果再來個被他們家主公脅迫遷都邺城,那完了,那群老頭兒不撞死在宮門前,生悶氣也能把自己給氣死。
文若這主意的确不錯,以天子的名義來征讨作亂的諸侯,只大義這一點他們就能勝過所有人,但問題是,如果操作不好,他們可就成了劫持天子的亂賊。
所以他才說,他們現在的情況不适合管太多,關起門來存錢攢糧食就完事兒了。
朝廷內部派系争鬥不斷,若是有人腦袋被門夾了想對他們不利,怕是不等他們家主公發話,呂奉先就先帶兵把朝廷給滅了。
現在長安城那點兵力,可經不住騎兵鐵蹄的踐踏。
他不擔心他們自己,他只擔心朝廷的安危,唉,為了保住那岌岌可危的小皇帝,他也是費勁了心思。
作者有話要說: 郭嘉:為了那小皇帝,我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