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舉世皆濁
第59章 舉世皆濁
孫曹兩家結伴而來,住處也安排在了一起,田莊比不過縣城府城精致奢華,兩家女眷來時還擔心住不慣,到地方後看到院子,看出主人家對他們花了心思,這才稍稍松了口氣。
袁府的管事辦事穩妥,派過去的下人伺候的也周到,盡可能讓女眷們在莊子上住的舒适。
孫策帶着小蘿蔔頭們去主宅,吳夫人和丁夫人卞夫人等人都不太放心,把年紀太小沒能跟着一起去的小家夥哄睡,然後站在門前等孩子們回來。
他們來時帶的行李不多,初來乍到,袁府也沒有女主人,陡然過去拜見也不太方便,來之前聽聞莊子裏住着颍川荀氏一族的女眷,明天先去那邊拜訪一下才好。
吳夫人和丁夫人都是爽利的性子,孫堅和曹操常年在外,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家,她們在家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性子軟了還真不行。
孫策帶着弟弟們吃飽喝足回來,看到他們娘親都在門口站着連忙加快腳步,“天都黑了,外面那麽冷,娘怎麽不進屋?”
曹昂把曹丕送到卞夫人懷裏,轉頭朝丁夫人露出笑容,“阿娘用飯了嗎?”
“用過了,夜間風涼,快回屋休息。”丁夫人看着個頭已經比她還高的兒子,朝旁邊的吳夫人點點頭,然後才帶卞夫人和孩子們回他們的新住處。
吳夫人目送他們回去,将傻呵呵的大兒子拍到一邊,然後拉着周瑜的手一起回去,“瑜兒見了州牧大人感覺如何,策兒可有添麻煩?”
周瑜揶揄的看了好友一眼,順從的跟着吳夫人進去,“大人溫和可親,待我等如同後輩,夫人放心。”
孫策摸摸鼻子,聳聳肩很是無奈,拉過旁邊兩個弟弟,一邊走一邊晃腦袋,“嗚呼~哀哉,有瑜弟在,我們在阿娘心裏都要往後排。”
“大哥,往後排的只有你自己,不包括我們。”孫權掙脫他們家大哥的手,招呼着三弟孫翊往旁邊跑,“阿娘,大哥說你偏心。”
孫策眉頭一豎,撸起袖子開始追,“臭小子,你找打。”
吳夫人無奈的看着一點兒也不穩重的大兒子,任他們在院子裏吵吵鬧鬧,自己親自帶周家小郎去房間休息。
他們家的人口沒有曹家多,這座院子房間不少,足夠将所有的孩子都安排的妥妥當當。
Advertisement
袁氏不愧是傳承已久的世家大族,即便只是個田莊別院,給他們安排的住處也尋不出半分差錯,他們家幾個小子從小皮實,周家小郎自幼養尊處優,被他們家那臭小子硬拉到這兒來,也就是兩個孩子感情好,換個人來那就是鬧翻的前奏。
他們一大家子在廬江的時候被周家照顧,現在周家小郎孤身一人随他們來中山,不把人安置妥當她于心不安。
吳夫人帶周瑜離開,院子裏只剩下吵吵鬧鬧的三兄弟,孫策仗着個子高腿長,沒一會兒就一手一個把人給摁住了,“天不早了,趕緊洗漱休息,看你們兩個折騰的跟泥猴似的,讓娘看到就等着挨罵吧。”
孫翊被拎着後頸,手腳不着地張牙舞爪的撲騰,被拎習慣了一點兒也不害怕,“有、有大哥在,阿娘才、才不會罵我們。”
“你們趕緊洗洗睡。”孫策沒好氣的将人放下,讓侍女帶着兩個臭小子回屋洗漱睡覺,有他這麽好的大哥還不知道感謝老天,等什麽時候他出門幹大事,臭小子們就知道他這個大哥有多重要了。
沒有他在前面擋着,被阿娘教訓的就輪到孫權這臭小子,傻小子不知道珍惜,等挨罵了再哭也沒用。
大哥大把兩個不省心的弟弟打發走,探頭探腦等他們家阿娘離開,然後蹑手蹑腳過去敲門,“瑜弟瑜弟,我是策哥,我知道你沒睡,快開門。”
房間裏,周瑜笑着搖搖頭,就知道這家夥不會消停,“進吧,門沒關。”
孫策做賊一樣迅速閃進房間,把門一關轉過身來,立刻放肆的叉起腰,“我說的怎麽樣,來中山肯定不會後悔。”
周瑜披上外衣溫聲道,“盛名之下無虛士,大人的确令人嘆服。”
雖然方才只是簡單一頓飯,席上沒說幾句話,卻也足夠讓他對那位大人有些認識,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從別人耳中聽到再多贊賞,也不如自己親眼來看一看。
他們之前在廬江的時候就聽過這位大人的名字,當時只知道他計除董卓,得了官職之後立刻被外放出京,還以為朝廷容不下他這等異軍突起之人,後來才發現,這不是什麽異軍突起的無名之輩,而是袁氏家主安國亭侯袁基。
以他的身份,莫說一個太守,就是州牧也給得。
或許當時不是朝廷給他官職讓他外放出京,而是他自己要求離開京城,畢竟董卓已死,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麽人能脅迫他讓他幹不願意的事情。
關東聯盟以讨董的名義起兵,打到一半就分崩離析各自為政,所有人都以為董卓要在長安紮下根,誰也沒想到呂布會忽然動手。
聯盟裏的人互相攻讦的時候就撕破了臉,各地兵禍連綿,冀州和關中河南一帶相比安穩許多,只要袁紹和公孫瓒不會展開大戰,幾乎就沒有什麽兵燹之災。
結果沒過多長時間,冀州牧袁紹就成了并州牧袁紹。
周瑜來之前以為這位新上任的冀州牧會是個殺伐果斷的性子,他畢竟年紀小,縱然少有才名,也只在揚州江東一帶薄有名氣,對朝廷的事情不算太清楚。
若不是今天見到,他也不敢相信從董卓的屠殺中活下來的安國亭侯會如此溫柔和善。
小孩子對情緒最敏感,連垂髫稚童在他面前都能放得開就足以看出他是什麽樣的人,在大人面前或許可能是僞裝,但是在小孩子跟前,僞裝到這麽完美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烏程侯先前投靠袁術,後來又到兖州,他當時還覺得如此輕易将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托付出去有些草率,現在看來,倒也不盡然。
而且以剛才的情況,那位大人似乎沒有在意他的身份,言語間也只當他們都是後輩,在汝南袁氏面前,沒有多少身份能讓他看在眼裏。
周瑜放松下來,面上的笑容更加明顯,“深秋景色頗好,冀州和揚州的景色風格迥異,瑜自幼長在江東,還從未見過黃河以北的風景。”
“這有什麽,主公這兒好像沒什麽要緊事需要我們做,到時候我帶你出去玩。”孫策上頭有個能幹的親爹,他自己又是家中長子,習慣了幹什麽都先往前沖,反正就算出了差錯也有親爹幫他兜底,他自己又不是傻子,捅不出連老爹都描補不了的大簍子,“別看這莊子不起眼,周圍幾個大營全是溫侯呂奉先麾下的精銳騎兵,今兒晚上好好休息,咱們明天早起,避開那幾個小子偷偷去軍營。”
他對并州鐵騎神往已久,上次來沒來得及見到,這次一定不能錯過。
聽說溫侯的赤兔寶馬乃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神駒,怎麽着也得見識見識,就算騎不了,能摸摸也是好的。
孫策在周瑜的房間裏說着悄悄話,好一會兒才回自己的房間,上次只倉促住了一晚,接下來應該是長住,激動的有點睡不着,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睡過去。
月落日升,晨霧朦胧。
原煥醒來時,外面天色已經大亮,洗漱好用完早飯,得知荀彧和郭嘉都在議政廳等他,于是加了件鬥篷,又揣了個手爐,這才走出房間的門。
熟悉農時的管事說今秋天涼的慢,只怕冬天會不太冷,他是一點也感覺不出來,畢竟在他身上,什麽樣的冷都是冷,其中的那點差別完全感覺不出來。
郭嘉昨晚睡得晚,早上精神卻難得不錯,看到他們家主公早早就穿上冬衣裹上一層又一層,像模像樣的行過禮,然後嘴賤的說道,“天寒地凍,主公體弱,可不要忘了吃藥。”
原煥緩步走過去,在主位落座,笑意盈盈聲音溫柔,“天幹物燥,奉孝的火氣似乎也有點大,稍後便提醒疾醫,讓他多給奉孝開幾副敗火的藥。”
別的可以少放點,黃連必須不能少。
嘚瑟成這樣,真當管不了他了?
荀彧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從竹簡底下找出昨日簽訂的盟書交給他們家主公,“中山甄氏、河東衛氏、陳留衛氏、東海糜氏、臨淮魯氏,這五家共同簽訂盟書,保證冀州、司隸、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的鹽價不能過高,且第一年售賣所得需有五成換成糧食運往冀州,主公看看可還有不妥?”
“文若辦事,自然無不妥可言。”原煥接過絹布,看完上面的一條條條件,對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滿意。
先穩定鹽價,繼而穩定糧價,有這五家名聲不錯的豪族來運轉,大漢的半壁江山都在他們的經營範圍內,至于更遠處的益州荊州,暫時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劉焉劉表都不是好相處的人,他還沒有好心到幫敵對方積攢實力。
況且沒有人幫忙,劉焉劉表都能将益州荊州治理的很好,再有外力相助,遲早養虎為患。
即便荀彧心懷天下百姓,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過于心善,荀文若溫文爾雅、淡然無求,他的手段卻不像看上去這麽溫和,真要是個軟乎的面團性子,他也壓不住底下的人。
天子手中無權又能如何,就算大漢天子的地位在各路諸侯心中已經一落千丈,他也還是天子,能夠代天巡狩、治理萬民的天子。
董卓擅自廢立、強行遷都,雖然人已經死無全屍,但是卻給天下人開了個壞頭,沒有董卓廢少帝立新帝之舉,袁紹和韓馥也不敢把請立劉虞為帝的話放到明面上。
如今這天下,漢室宗親有能力者,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心裏有沒有想過成為至高無上的帝王,而非劉姓的諸侯,讓他們自立為帝他們肯定是不敢,但是和董卓一樣另立新帝,求個從龍之功未嘗不可。
只要從劉姓宗親中找一個資質平庸肯聽話的小孩兒來,他們未必不能像董卓一樣成為朝廷的實際掌控者,只看如今的司徒王允就知道,只要把持住小皇帝,他說的話就是聖旨。
荀彧不敢對他們抱太大希望,就算要保百姓,同時也要防備着周邊的人。
郭嘉似笑非笑看着他們家主公,悠哉悠哉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他不敢說對他們家主公有多了解,但是他覺得他應該想的比荀文若明白。
大廈将傾,漢室難扶,如今的朝廷想要鎮壓住此起彼伏的叛亂難于上青天,他們家主公要是想救漢室,就不會來中山了。
主公在董卓入京之前已經官至九卿,太傅袁隗已死,主公誅滅董卓有功,以功晉封三公完全沒問題,若主公想留在京城,如今把持朝政的絕對不會是王允。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1】
漢室難興,主公怕是不想費心培養小皇帝,與其将希望寄托在年紀尚小、不知會成長成什麽樣的小皇帝身上,不如他自己來使天下免于生靈塗炭,來立這不世之功。
畢竟伴君如伴虎,古往今來,功高蓋主基本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現在說什麽改朝換代還太早,他們家主公從來沒有表現出這種意思,他自認為眼神不差,卻也不知道他們家主公究竟是想圖謀天下,還是只想平定叛亂,像周公那樣匡扶社稷青史留名。
萬一真的想當周公呢?
就算只有很小很小的可能,那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主公從來沒有明說,也沒有表現出別的意思,那他就只當什麽都不知道,畢竟這話說出去實在有點大逆不道,如果讓文若知道,只怕就不只是昨夜那樣語重心長的念叨,而是嚴詞訓斥,甚至要和他斷絕關系。
郭嘉想到這裏,面上忍不住帶了些郁悶,他現在就這麽發愁,如果将來真的走到那一步,主公和文若之間會變成什麽樣子?
總不至于絕交吧?
荀彧察覺到落在身上的目光,轉過頭看向郭嘉,“奉孝?”
郭嘉揉了揉臉,眼神飄忽嘆道,“如今天下大亂,朝廷在縮在長安茍延殘喘,想讓關中百姓安穩過冬甚至只能靠大商豪族,嘉每每想到這裏,心中就忍不住感慨萬千。”
荀彧看他表現的奇奇怪怪本來有些莫名其妙,聽到這話後頓了一下,也忍不住嘆息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2】”
商湯滅夏桀,武王伐殷纣,盛衰枯榮轉瞬即逝,天命不可違。
大漢自高祖建國,光武中興,誰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迎來下一個中興。
原煥放下盟書,看着兩個人忽然開始悲春傷秋,心念一動笑道,“陛下在長安好好的,有王司徒主持朝政,又有楊司空盧中郎等人從旁協助,我等只要治理好冀州便是報效朝廷了。”
郭嘉坐起身子,言笑晏晏,“主公所言甚是,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我等當穩住自身,以不變應萬變。”
先立足冀州,再尋機和小皇帝打好關系,不管主公想幹什麽,如今穩住總不會有錯。
原煥:???
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小子在琢磨什麽危險的事情。
郭奉孝敏銳刁鑽,觀察力更是不可令人小觑,若是他沒有猜錯,這人怕是已經知道他的打算。
無外乎,廣積糧,然後,緩稱王。
面色略帶蒼白的青年擡眸看過去,對上那雙玩世不恭的眼睛,心照不宣的回了個笑容。
鬼才郭嘉,以後如果再将公務都推給荀彧,他就親自過來盯着,有這麽大的本事還整日懶散,簡直就是浪費人才。
作者有話要說: 郭嘉(驕傲):我家主公是幹大事兒的人!
原煥(微笑):幹活!
郭嘉(呆滞):……
——————————
【1】《孫子·九地》
【2】《荀子·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