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舉世皆濁
第57章 舉世皆濁
秋風清涼,日頭落到西邊不久,涼氣兒就冒了出來。
人在換季的時候容易生病,原煥本就湯藥不斷,這些天風吹的厲害,溫度也時高時低,又趕上事情多,稍不注意身體就撐不住了。
疾醫給他換了新藥方,治病的藥和調養的藥不能相提并論,調養身體的方子可以添些改善滋味的蜂蜜饴糖,治病的方子不能為了容易入口而損了藥性。
如此一來,熬出來的湯藥味道簡直令人絕望。
原煥以為經過之前的調養,他的身體會比去年好些,畢竟喝下去的藥不是白水,尤其到了安國袁府之後,各中珍稀藥材更是不要錢似的用,怎麽着也不會虛成剛醒來時那個樣子。
事實證明,他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他覺得他每天按時吃藥、按時睡覺、生活規律、作息健康,身體肯定比郭嘉那個整天想着法子把藥倒掉的家夥強,但是等到換季降溫,那小子依舊活蹦亂跳,整座府邸被秋風吹倒的只有他自己。
郭奉孝的身體虛,不是因為身上有多少傷病,而是他喝酒不忌女色自己作的,袁府偏遠,不像縣城府城有那麽多貌美女郎,入口的酒水被嚴加管控,又有人盯着喝藥調養身體,一來二去反倒沒那麽虛了。
他不一樣,按照疾醫的話來說,他之前傷的太重,能救回一條性命已經是奇跡,後來養傷的時候條件不好,又是傷又是病虧損的太厲害,如今就是個存不住水的篩子,不把篩子上的漏洞補全,再多藥吃下去也是白搭。
補漏洞他還覺得有可能,補篩子……
原煥聽到這個形容的時候就忍不住嘆氣,以目前的醫療水平來看,怕是補上幾十年也補不齊全,他能活着已經是萬幸,知足常樂,他要知足。
只要大病沒有,就算小病不斷,慢慢養着也不會忽然暴斃,只是病弱而已,不是什麽大問題。
往好處想,身體虛弱才會注意身體,這樣身體有什麽問題容易查出來,得大病的幾率就降低了,自己也不會仗着身體好就作死。
額,他現在的身體,應該不算大病吧?
原煥早就知道身體不可能養到和健康人一樣,很容易就接受了疾醫那個“篩子”的評價,該吃藥時就吃藥,湯藥的味道再奇怪,他也不會像郭奉孝一樣偷偷倒掉。
Advertisement
另一邊,管事帶衛觊等人去看摻了雜質的粗鹽是怎麽一步步變成幹淨雪白的細鹽。
這法子着實精妙,如果不是親眼看到,他們怎麽也不敢相信只短短一會兒時間,那些發黃結塊的鹽塊就能變得幹幹淨淨。
州牧大人說的不錯,即便他們不管後面的步驟,制出來的鹽粒也比如今民間流通的粗鹽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衛觊魯肅等人出身豪族,吃穿用度無一不精,普通百姓用的鹽塊到不了他們眼前,但是蘇雙和張世平不同,他們行商的時候什麽狀況都經歷過,實在到了那一步,帶點鹹味的石頭都能救命。
難怪大人找了這麽些人一起行事,真要用這方子來賺錢,不出三年,大漢的鹽商有九成都能被他們擠垮。
細鹽在漢地售賣需要穩定價格,草原天高皇帝遠,能和胡人交易成什麽價全靠他們的本事,如果大人真的願意讓他們經手去北方的生意,就算只分給他們一成利,就能賺到以前幾十年辛苦跑商的錢。
胡人吃鹽不講究,地位高的像部落首領也和普通族人差不多,北地苦寒,日子過的比漢地苦的多,哪兒有功夫講究吃穿。
運去北地的鹽不需要制成他們剛才看到的那中程度,只要去掉大部分雜質異味,他們就有法子賣出高價。
幾個人參觀完提純流程,回過神來忍不住感慨袁氏高義,只是等他們再提出商議販鹽之事時,見到的卻不是剛才那位溫潤如玉的袁氏家主,而是全權負責接下來事宜的荀彧荀文若,以及笑眯眯過來湊熱鬧的郭嘉郭奉孝。
甄俨看到這二人出現,下意識尋找郭圖的身影,甄家在郭圖身上花了大錢,就是想借郭圖來搭上冀州牧這條大船,沒想到錢剛送過去,冀州牧就換了人。
好在郭公則沒有跟袁本初一起離開冀州,不然人去了并州,之前送出去的銀錢厚禮就全部打水漂了。
他來袁府的時候以為郭圖能幫忙,在府上住了幾天才發現,事情和他想的不一樣,郭公則身為袁紹身邊舊臣,在新任冀州牧面前根本說不上話,不光說不上話,甚至還和新任州牧大人身邊的寵臣矛盾重重。
早知如此,寧願和其他幾家一樣,也不能和郭圖交好,縱觀整個冀州,只有他們甄氏一家可以在商賈之道上幫到大人,便是不提前打點,只要他們足夠有誠意,大人也不會虧待他們。
現在可好,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位奉孝先生每次看他都讓他心生忐忑,當家主真是太難了。
郭嘉懶懶散散的走在荀彧身旁,不怪別人覺得他是來湊熱鬧的,看他這不修邊幅的模樣,和旁邊衣着得體笑容清淺的荀彧相比,的确不像來談正經事情的人。
甄俨對上郭嘉笑吟吟的目光,艱難的回了一個笑容,他是甄家家主,出門在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家族,如果不是為了家族,他現在已經躲到別人身後來擋住這人的目光。
唉,當家做主真不容易。
荀彧和郭嘉帶幾位客人商議買賣細鹽的具體措施,制鹽的法子不難,他們家主公敢直接讓這幾位去看,不光是表示信任,還有就是不怕他們私底下搞什麽小動作。
財帛動人心,但是在動心之前,要有足夠的實力守住錢財才行。
金烏西垂,田莊籠罩在沉沉暮色之中,莊子外面的樹林裏隐約傳出倦鳥歸巢的低鳴。
原煥以為自己只睡了一會兒,醒來睜開眼睛看到外面昏暗的天色,還以為自己的眼睛出問題了。
陶姬邵姬候在外室,聽到裏面有動靜連忙放下手裏的活兒進來伺候,天色昏暗,點上燭火之後房間才亮堂起來,等洗漱完畢收拾爽利,竟已經到了晚飯的時間。
原煥穿戴整齊,又披了件兔毛鬥篷,想去窗前吹吹風醒醒神,還沒走過去就被勸了回來,無奈只好留在屋裏。
可能這些天勞神累着了,怎麽睡都睡不夠,最近喝的湯藥裏都加了安神的藥材,即便從午後直接睡到黃昏,晚上也不擔心睡不着。
趁現在精神不錯,正好問問荀彧那邊情況怎麽樣了,沒想到剛問幾句,竟然還有意外之喜,“先前讓管事準備的宅院修繕的如何了?可夠孫曹兩家的家眷居住?”
管事俯了俯身,“足夠,家主說過客人家眷多,我等特意找出幾個大院來,安置客人綽綽有餘。”
原煥心情頗好,吩咐管事給荀彧傳話,讓他好好招待幾位客人,自己沒有繼續出面的意思,比起商量怎麽穩定物價控制鹽市,他對孫曹兩家的幾個小家夥更感興趣,“讓廚房多準備些容易克化的小食,請孫家小郎和曹家小郎來主院。”
除了孫策這個小小年紀就敢到處亂跑的虎崽子,其他幾個孩子年紀應該都不大,小家夥們熟悉了環境很快就能玩到一起,府上只有袁璟和郭奕兩個小家夥還是太寂寞了。
他原本以為荀氏家眷中能找出幾個适齡的孩子,直到問了荀彧才知道,跟他離開颍川來冀州的家眷其實不多,家中長輩當年躲避黨锢之禍時隐居不出,即便後來又出仕為官,女眷也都留在隐居之處沒有回颍川。
而荀彧家的大崽崽荀恽,現在走路還走不穩。
管事聽完吩咐退下,匆匆派人去孫曹兩家傳話。
原煥走到寬敞的外室,想着待會兒過來的都是年紀不大的小孩子,讓人去廂房将袁璟和郭奕帶過來,不然他這邊熱熱鬧鬧,那兩個小家夥在廂房冷冷清清,肯定要有小情緒。
萬萬沒想到,來的除了孫曹兩家的孩子,還有個和孫策一般大的翩翩少年郎。
周瑜原本不想這個時候過來,他們剛剛來到安國袁府,還沒有安頓好,他又是第一次來,即便要見這裏的主人,也要等明日沐浴焚香養足精神再見。
他非孫氏之人,來到袁府應當單獨拜見,不該在這個時候來打擾。
但是他說的沒有用,他這好友倔脾氣上來誰也攔不住,無奈只能跟着一起來。
孫策懷裏抱着年僅四歲的曹丕,一邊往前走一邊安慰旁邊的人,“主公很好相處,這個時候喚我們過來肯定只是說說話,昂弟不慌,你年紀小,主公就算有活兒也是安排我去幹,小孩子家家的乖乖吃飯就好,不用緊張。”
比孫策小了幾歲的曹昂小少年牽着孫家三郎孫翊肉乎乎的小手,挺直身板很不服氣,他雖然年紀小,但是也能幹很多事情,孫家哥哥不能小瞧他。
孫策“安慰”完這個,扭頭繼續說,“瑜弟也不怕,你我二人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主公惜才,見到你後只會心喜,我們周郎在廬江名氣斐然,見誰心裏都不虛。”
“快別說了。”周瑜再怎麽淡定,到底還是個尚未及冠的少年人,被好友在一群小家夥面前如此直白的誇贊忍不住有些難為情,耳尖泛紅扯了扯他的袖子,“馬上就要去見州牧大人,你正經些。”
孫權沒有被牽着也沒有被抱着,來到生地方也不害怕,聽到周瑜的話後很不給面子的拆他哥的臺,“讓我哥正經起來,除非瑜哥把他揍趴下。”
“別瞎說,你哥我那麽正經。”孫策瞪了這臭小子一眼,擡腳就要踹過去。
孫權将熟練的躲過他們家大哥的無影腳,擠眉弄眼做了個鬼臉,嘻嘻哈哈撤到曹昂身邊逗孫翊玩。
大哥大孫策帶着小弟們來到主院,原煥剛叮囑完袁璟郭奕,轉頭看到孫策身邊那容貌比他毫不遜色的少年郎,腦子裏瞬間蹦出來“周瑜”二字。
少年版的江東雙璧竟然還自帶綁定,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他以為周瑜不會在這個時候來冀州,周家在廬江很有名望,這人甚至不需要自己費心,家裏長輩就能幫他将後路鋪平,當然,以周郎的矜傲才氣,也不會出現靠家裏才能出仕的情況,
原本想着來的都是年紀尚小的孩子,只簡單見見面認認人順便吃頓飯,不需要多嚴肅,現在只能委屈周郎和其他小家夥一起當小孩子了。
孫策放下懷裏的小娃娃,率領小蘿蔔頭們進來行禮,少年人朝氣蓬勃,腰杆挺直看向他們家主公,笑的露出小虎牙,像是在搖着尾巴求誇獎。
他把兩家的女眷平安帶到中山,還帶了小夥伴周瑜一起過來,如此穩妥能幹,怎麽能不誇呢?
原煥成功接收到少年郎眼裏的含義,一雙眸子染上笑意,拍拍兒子的腦瓜讓他去旁邊坐好,然後起身笑道,“策兒一路過來,着實辛苦了。”
孫策聽得這話更加神采飛揚,往旁邊挪挪一一介紹他帶過來的幾個小弟,最後的重頭戲依舊落在小夥伴周瑜身上。
周瑜怕他再胡說八道,連忙在他開口之前開口,“廬江周瑜,見過州牧大人。”
少年人繃緊了身子,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賞心悅目,只有泛紅的耳尖能看出他其實在緊張。
“不必多禮,先入座吧。”原煥眉眼含笑,喚來奶娘侍女來照看幾個年紀小的小家夥,然後才繼續說道,“先前聽策兒提到江東周郎穎悟絕倫、英隽有奇才,今日一見,果真不俗。”
不愧是性度恢廓、雅量高致、輔平江東、開拓荊州的顧曲周郎,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縱然年少青澀,也依舊令人見之難忘。
周瑜随孫策落座,聽到這話瞬間紅了臉,這中贊揚的話私下裏說已經讓他赧然,如今從這計除董賊、安定兖冀、名滿天下的州牧大人口中說出,更是讓他受寵若驚。
偏偏旁邊的好友還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笑的眼睛都只剩下一條縫,周瑜好氣的看他一眼,盡量保持從容,讓自己看上去不要和這家夥一樣傻。
原煥笑吟吟看着兩個少年郎的小動作,江東雙璧名不虛傳,只樣貌就極為出衆,更何況二人都不是等閑之輩,能見到年少稚嫩的兩個英俊少年,他的運氣已經不能用“好”來形容了。
簡單和周瑜說幾句話,按照年紀往下排,就輪到更加青澀稚嫩的曹昂小少年。
這是私宴,沒有那麽多規矩,原煥以長輩的身份和幾個小家夥說話,從曹昂、孫權、曹丕,到害羞到不敢說話的孫翊,一碗水端平,哪個都沒有落下。
在座這些孩子年紀不大,然而各個都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誰能想到,有朝一日,孫家的孩子和曹家的孩子竟然能乖乖巧巧坐在一起用飯。
原煥心滿意足的收回目光,讓奶娘侍女給拿不穩筷子的小家夥們喂飯,然後溫聲和周瑜曹昂說話,他讓這些孩子過來吃飯,說別的事情顯然不合适,便只說些無關緊要的趣事。
周瑜和曹昂坐的端端正正,回了幾句慢慢褪去拘謹,對上主位上那人溫柔和煦的目光,後知後覺意識到是他們心裏的忐忑被發現,所以才有這些談話,臉上不由又泛起紅暈。
孫策一邊吃一邊搖頭,心道這倆人緊張的不是時候,說話的時候可以緊張,吃飯的時候緊張什麽,食不知味簡直對不起食案上這些珍馐美味。
他離開不到一個月,主公府上的飯菜滋味更好了,等瑜弟昂弟緩過來就該知道究竟錯過了什麽。
只可惜被他們牛嚼牡丹吃下去的飯菜。
作者有話要說: 孫策:誇我誇我誇我~我超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