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堂會(下)
堂會(下)
紛亂的腳步聲遠去,這從一早開始便好戲接連登場的郡守府衙,終于有了短暫的平靜。
經過前後種種,樊統心下隐隐有些明白:今日這案子是結不了了。
他有些難以言說的遺憾,只因今日之事對他來說絕非只是斷案這樣簡單。雖說那康仁壽也是藥堂掌事,但聽聞只是康家養子,并不那麽有份量,如今又只是下落不明,實在請不動他這尊大佛。
樊大人心裏揣着的是另一樁事。早前瞧邱家那小子對蘇二小姐那般上心,他當下便留了意,回去後尋了靠得住的人細細打聽一番,果然教他發現了不得了的事。卻原來是那蘇家不知何時已經搭上都城王府,如今做得可算得上是天家生意。而聽聞那斷玉君是從都城而來,定是一早覺察了這一層,這才表現得這般積極,而他絕不可落于下風,更不能成了為他人蓋廟的冤大頭。
康仁壽的案子不論是吉是兇,他都要擺出個樣子來,按下一兩個小賊做個交代,一來是給那回春堂一個順水人情,二來也可趁機拉攏一番蘇凜。邱家看樣子是結交不下了,能撈個蘇家也不是壞事。
思及此處,他又不死心了,上下打量着那布衣少年,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便判斷出這村夫同秦九葉一樣,是個沒錢也沒權的小角色,當下斷言道。
“方才蘇二小姐的話只是旁證,你的證詞也說明不了什麽。何況你們是一家人,當然可以撒謊為對方作證。”
李樵終于轉過身來,似乎是走上堂來後第一次真正望向樊大人。
“樊大人想必忘了一件事。九臯城門酉時一過便會關閉,康先生若是離府後遇事,我家阿姊不僅要在短短半個時辰內頂着宵禁當街作案,還要趕在亥時督護徹查村莊時回到住處,想必不僅需得成為這龍樞一帶數一數二的高手,還要習得一些通天遁地的法術才行。”
這話終于有人替她說出口了,秦九葉邊聽邊在一旁忙不疊地點着頭,就差沒跳起來拍案叫好了。
那樊統怎麽也不會想到,今日就連個不知哪裏冒出來的鄉野村夫都能在這胡攪蠻纏一通。他正要發作,可下一刻對上那雙淺褐色的眼睛,心中卻莫名一抖,出口駁斥的話聽起來有些無力。
“那也有可能是她将人擄到城外犯的事……”
這回少年甚至不再看他,只一字一頓地說道。
“既是如此,那不知樊大人可查明白了,這康大人究竟遇到了什麽事、如今又身在何處?”
樊統終于不說話了。
Advertisement
他今日這出大戲本就是要唱個“無頭案”的,真要是找到了“頭”,那還有什麽可唱的呢?
秦九葉站在一旁,知曉眼下已到了撤退的最佳時機,連忙恭順道。
“我這阿弟心直口快,還請各位大人不要怪罪。只是不知樊大人和督護今日是否還有其他事要問?在下家中藥堂無人看顧,确實也是急着回去照料生意……”
方才一番“速戰速決”的定罪沒能得逞,樊統對她暫時也只得作罷,只想着日後再算賬,正要擺手示意她趕緊滾蛋,冷不丁邱陵的聲音卻再次響起。
“這位小兄弟先前倒是未曾見過,平日也待在果然居嗎?”
怕什麽來什麽,他終究還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李樵身上。
自從昨夜邱陵敲響了柴門,如今她只要聽到他的聲音,下意識便會冒出冷汗來。
方才她的心思全在那蘇家二小姐身上,如今回過神來才想起身旁那“不請自來”的少年。聯想起昨夜她遭遇的種種,再看眼下康仁壽的神秘失蹤,秦九葉心中突然産生了一些不好的聯想。
那康仁壽,該不會是被……
秦九葉方才消退的冷汗又冒了出來,但脫身要趁早。眼下她已經不可能同李樵撇開關系,只能想盡辦法抗過這一關。
調整了一番心緒,她不動聲色地将身旁的人拉近了些。
“我這遠房表弟身子不好,我幫他調理一下,順便讓他平日在藥堂裏幫手。”
少年安靜地貼着她站着,像一只聽話懂事的家犬,時不時擡頭去瞧她的神色,将那種涉世未深的簡單拿捏得剛剛好,結合方才他闖到公堂上來、又開口頂撞樊統的那種莽勁,似乎并不是個有城府之人。
這等功力若是用來對付尋常人等,怕是對方早就深信不疑。可如今他們面前的是“昆墟四君子”之一的斷玉君。昆刀斷玉,無情果決。傳聞這位斷玉君只講公理不講人情,就連屬下家中年愈七十的老賬房,都能因為瞞下些燈油錢而被送官,所以才會被冠上這樣清冷卻令人生畏的稱號。
但從秦九葉的觀察來看,這人并非對公理有着多麽狂熱的追求,他只是天生對人情不敏感罷了,自然也不會被人情所蒙蔽。
眼下年輕督護正将審視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腳下又近了一步。
“昨夜我探訪果然居時,你也在院內嗎?”
李樵沒說話,秦九葉見狀,便接過話答道。
“正是。村野之地不似城中,向來沒什麽可供消遣的,入夜便都回家歇息了。”
邱陵瞧了她一眼,又将視線挪回到李樵身上。
“為何昨日我登門的時候沒見你出來?”
秦九葉還未來得及再插嘴,卻聽李樵低着頭開口道。
“阿姊要我将第二天給客人的藥提前備出來。雨來得急、活多做不完,就沒出門迎客了,督軍莫要介懷。”
不錯不錯,這個借口好。
秦九葉很是滿意,幾乎要忍不住伸出手摸一摸對方毛茸茸的腦袋瓜。
下一刻,邱陵的聲音卻再次逼近。
“昨夜我看院中漆黑一片,倒是不知這分藥、揀藥、配藥,都不用點燈的嗎?”
這回少年終于擡起頭來。
這是邱陵第一次看清對方的眼睛,那是一雙煙雨迷蒙、令人有些看不清情緒的眼睛,但放在那張臉上又讓人覺得很是單純無辜,不像是藏了心思的樣子。
“督護出身大戶人家,想必吃穿用度都沒緊着過,定是不知這九臯的燭火今年又漲了□□文錢,村裏不少人家都舍不得點呢。至于這分藥、揀藥、配藥,熟練了不用一一去細瞧也能做到。”
這一番話不僅将邱陵的問話推了回去,甚至還加上了一兩點不甚明顯的嘲諷,言外之意是在當着所有人的面宣告:新來的督護治城手段雖嚴厲,實則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筆杆子将軍。
邱陵頓住了。
他不善體察人情,但多年行軍追寇的生涯令他對那些身負肮髒秘密、亡命天涯之徒有着敏銳的直覺。
那是豺狼對狡兔的直覺、鷺鳥對游魚的直覺、獵犬對野狐的直覺。
他可以肯定,他方才從這雙眼睛中感受到的那種複雜并非錯覺。只是如今他還不能肯定那複雜背後藏着怎樣的秘密罷了。
“燭火價貴,不比長夜難度。”他突然便上前幾步,伸出手慢慢放在對方的右肩上,“你年紀尚輕,還不知這世道險惡。近來九臯城外常有盜賊出沒,入夜若不明燈,賊人便會以為家中無人或主人已歇下,翻牆而入行惡事,此時若是撞見多數時候便要見血了。”
邱陵語畢,手卻并未收回。
他昨夜趕到紅雉坊時,那被砍傷的花樓打手告訴他,兇徒身手雖然不錯但顯然有傷在身。而從他尋着血跡追出城的種種跡象來看,也可以得知那人傷得不輕,此刻應當走動都有些不便,身形上應當可以看出一二,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善于僞裝。
同那些江湖客比起來,對方實在太過清秀,低頭不與人對視時甚至有幾分腼腆。但他與各式各樣的惡徒打過交道,不是所有惡人都長着一張醜陋猙獰的臉。相反,他們往往謙遜有禮、甚至惹人憐惜。
手掌暗中使力,五根指骨牢牢扣在對方的肩胛上,而那少年并沒有太多掙紮,只是有些驚訝地擡頭看向他,然後便被他的力道微微壓彎了身體。
這舉動看在外人眼裏好似一位兄長在耐心勸告他的弟弟,只有身在局中的幾人知曉這假象之下的暗流湧動。
“督護,草民、草民有話要說!”一直站在旁邊沉默不語的女子突然開口,語氣有些不易察覺的急促,“督護肩負九臯城安危、日理萬機,上到命案城防,下到防盜治安之事,愛民之心可謂人盡皆知!我這阿弟年紀尚小、不懂事,還請督護不要同他計較。草民全家也曾深受黑月軍恩惠,此番定全力配合查案,願助督護早日捉到那賊人,也好讓我們這些九臯百姓能睡個安穩覺。”
年輕督護的面容有一瞬間的凝滞,望向秦九葉的目光沉如寒鐵。
“黑月軍”三個字,他已有些年月沒有聽到過了。
而這三個字,二十多年前的時候,本是這片土地上最常被提起的名字。
那戰無不勝、所到皆是大捷的黑月軍,那擊退西境赤狄人三十萬悍騎、守住襄梁邊境整整十年的黑月軍,那築起過九臯十數丈高牆、從未讓狼煙燃起的黑月軍……
這些年軍營中的各式稱謂在他身上如流水般輪轉而過,可不論他立下怎樣的戰功、奪回多少座城池、殺盡多少奸邪逆賊,那三個字卻永遠不可能再冠與他。
身上那件黑甲突然變得沉重起來,令他的呼吸都粗重了不少。他盯着眼前女子的臉,似乎在揣度她提起那三個字的意圖和原因。
但這起了風浪般翻湧的情緒,終究只在他眼底停留了短暫的片刻,短暫到在場除了眼前的女子,再無其他人察覺。
“督護?”
她又望着他喚了一聲,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話語中的不妥,正要找補幾句,那一直察言觀色的樊統忍不住站了出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你這賊婦定是有什麽心虛之處才會如此,督護千萬莫要被她蒙混過去,還是要好好審一審她才是……”
秦九葉方才那番話說得确實有些谄媚,乍聽之下似乎并無太大不妥,但若結合她先前那急于脫身的言行态度來看,便大有古怪了。而這樊統本已打算作罷,但又憂心邱陵借機徹底将這事攬了過去、壞了他的好事,這才費勁心思地拆着臺。
可邱陵的心思此刻已不在女子身上,他望着自己那只按在少年肩膀的左手上。
少年穿的是淺色的粗布衣裳,衣料單薄,若有傷處,重壓之下必定綻開、血流不止。
但手下衣料依舊幹燥,看起來并無異樣。
邱陵終于緩緩收回了手。
“秦掌櫃與此事暫時還脫不開幹系,按理來說除去必要的詢問,其他事宜應當要避避嫌才是。”
秦九葉的心仍突突地跳着,舔了舔發幹的嘴唇,忙不疊地點頭應道。
“督護說得是,是我唐突了。”
眼看自己就要脫離苦海,不料對方話鋒一轉、又繞了回來。
“不過你有這份心,也是難得。”
如果回春堂下個月的熱賣藥是“後悔藥”,秦九葉覺得自己能立刻找到那失蹤的康仁壽、然後向他讨上一顆。
對方見她沉默不語,又微微湊近些,語氣半真半假地說道。
“如今入夏,雨多道險,平南将軍如今又入駐焦州,龍樞周圍方圓百裏都有其麾下督軍鎮守,秦掌櫃同你那阿弟若無要事便不要出遠門了,不若安心守在家中等天氣好些再說。若我當真想起什麽要你從中協助,還請秦掌櫃随時配合,不要以藥堂生意等緣由推脫才好。”
方才說要避嫌,現在又将她拉出來,還非要提什麽平南将軍吓唬她,這斷玉君簡直是折磨人的一把好手,不知那青重山中是否酷吏當道、刑官為師,當真是教出個好徒弟來。
她不動聲色地同邱陵拉開些距離,繼續點頭哈腰地應下。
“督護說得是。督護若有要事,随時吩咐便可。”
公堂上,樊統冷眼瞧着這一幕,默不作聲地摸着肥厚的下巴,不知在想什麽。
一陣簡短倉促的告退行禮過後,公堂上便只剩下了這府衙的主人和他的随從。
樊統目送年輕督護的身影徹底消失,因久坐而發麻的腳瞬間就擡上了一旁的小案。
曹掾史察言觀色,連忙湊上前揉起腿來。
“大人,咱們要不要……”
“着什麽急?”樊統哼哼着閉上眼,聲音裏透着悠閑,“督護要查案立威,我等配合就好,豈能僭越搶功?你說是不是?”
曹進忙不疊地點頭。
“大人說得是。下官這不是想着若能表現一二,将來那平南将軍若是入城,也能落個好印象。都說這斷玉君是九江一帶最年輕的督護呢,年不過廿七就被賜了兵符……”
“你懂個屁?!”樊統不耐煩地睜開眼,兩腮上的肉因為激動而堆到了一起,“那沣河下游都要打翻了天,地方的兵符發了沒有上百也有數十,我看還不如城裏十歲小兒手裏紙糊的刀劍值錢。這郡守的位子我還坐在屁股底下呢,你不要想着踩過我去巴結他,若再讓我逮到,就把你發到居巢去充苦役!”
聽到“居巢”二字,那曹進瞬間面如金紙,哆嗦着抱住樊統的大腿告饒道。
“都是小的昏了頭、才說出這胡話,郡守英明神武,怎會讓那毛頭小子騎到頭上?都是權宜之計罷了。這點是非小的還是分得清的。”
樊統方才發洩完,胸口的氣順了些,又恢複了那副懶洋洋的樣子。
“你說的不錯,正是權宜之計。是我先前對這邱家人有些摸不清、又有些小瞧了那蘇家,若非私下托人打探了一番,得罪了蘇凜那小鬼也就罷了,驚動了他背後那位可怎麽是好?”
曹進順着樊統話中之意、忙不疊地點頭道。
“大人英明。依下官所見,這事倒也好辦,咱這邊若有什麽進展,及時和蘇家通個氣便是了。”
“自當如此,只不過本來是想借着此案送個順水人情給回春堂和蘇家,如今倒是不美了。”樊統言及此處聲音一頓,随即眼一眯、又計上心頭,“不過青天白日之下,可也不能督辦了冤假錯案。就算這案子再要緊,咱也不能好心辦了壞事、做了惡人,你說對不對?”
“大人的意思是?”
“明日一早,便将那送菜的老頭還有先前逮的那幾個跑船的都放了吧。就算是個督護,審問的流程也要按我們這府衙的規矩來,他到底還是繞不開我這個郡守。架子擺得再高又如何?有本事就讓他自己滿大街去抓人去吧。”
樊統說完,同那曹進對視一眼,兩人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笑聲在縣衙的石頭間回蕩,聽起來鬼哭狼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