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學習荊軻刺秦的“優秀”經驗
第121章 學習荊軻刺秦的“優秀”經驗
天外人群體裏流傳出了新說法。
說的是漢王并非秦始皇所封, 而是秦始皇之子胡亥封的諸侯王。
胡亥早年用陰謀詭計害得太子長兄身體孱弱,等始皇駕崩後,又略施小計害死了病弱的兄長, 自己當上了皇帝,這才導致大秦二世而亡。
天外人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不少人都信了。
其實玩家群體內部也有些疑惑:
“這個故事是從哪傳出來的?不是說秦朝史料記載缺失嗎?”
其他人搖頭:
“不知道,好像是小道消息。”
玩家于是接受了這個說法。
小道消息啊, 那是真是假就無所謂了。反正只是個野史而已, 他們當故事聽聽就行,又沒人會拿它當正史對吧?
不明真相的各國國君:……
各國哪裏曉得在天外人的世界裏不僅記載缺失,天外人還特別擅長編纂虛假的歷史小故事。
他們連營銷號和洗腦包是什麽都不知道!
趙王不悅地說:
“寡人還以為抓住了秦王的笑柄,結果是他兒子幹的。”
趙國臣子安慰道:
“那胡亥在秦王眼皮子底下害了太子,秦王都不知道,也算是他無能了。如此野心勃勃又無甚本事的兒子, 他不曾提前防備,還被對方竊取了王位, 可見他和他的太子也不過如此。”
趙人可不管什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抓住一個點就狠踩。
趙王聽罷心情舒暢:
“秦國太子如今是否體弱多病?”
臣子答:
“傳來的消息似乎是不怎麽健康。”
趙王高興起來:
“哈!秦國有這麽一個太子,還有什麽未來可言?寡人聽聞秦王只有這一個兒子跟着他出現在了這裏, 只要太子死了, 他就斷子絕孫了!”
秦王的太子都這麽大了,秦王自己至少也有個小四十歲吧。雖說這個年紀還是能生出兒子的,但都過去大半年了,也沒聽說他後宮傳來喜訊。
秦王, 不行。
趙王覺得秦王這輩子也就這一個兒子了。
為了佐證自己的想法, 他還去找玩家打探了一下,歷史上秦始皇有多少孩子。
玩家哪裏知道這個。
就算是在歷史沒有斷代的位面, 除了史學愛好者,大部分人也不知道秦始皇有很多孩子。知道名字的也就扶蘇和胡亥,肯定有人以為他就倆兒子。
所以玩家聽到問題後不确定地說:
“應該只有扶蘇和胡亥吧?”
至于胡亥特別殘暴,把兄弟姐妹們都殺光了這一點。說實話,知道胡亥殘暴的人不少,知道他具體怎麽殘暴的人不多。
一般提到殘暴,對應的多是欺壓百姓,而不是虐殺親人。
趙王心滿意足了:
“果然,秦王他生不出別的兒子了。來人,去尋個伸手矯健的游俠來。只要将太子扶蘇殺死,秦國就會陷入争權之中。”
秦始皇沒了繼承人,下一代就得從穆公子嗣裏挑。畢竟秦始皇的其他親戚又沒來,現存的秦國宗室都是他祖宗。
如果讓穆公子嗣來争奪儲位,那可就有好戲看了。之前的秦共公據說是個昏君,其他兄弟必然不服他,偏他又是秦始皇的直系長輩,秦始皇估計要保他。
趙王幸災樂禍,等着看秦王如何抉擇,又要如何彈壓那些宗室。
最好是兒子一死,他就大受打擊一蹶不振。再加上宗室拖後腿,秦國休想再一統什麽天下。
趙王太興奮了,開口吩咐人的時候玩家還沒徹底走遠。
他自己壓低了聲音,以為這樣玩家就聽不見了。殊不知這個範圍還在附近頻道裏,所以玩家看見了趙王的打算。
這名玩家并非秦國陣營的,倒是沒有跑去告密的想法。但事情既然已經叫他知道了,那就沒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玩家立刻跑回來:
“你要刺殺秦王嗎?”
趙王:……
趙王恨自己嘴怎麽那麽快,就不能等玩家徹底看不見人影了再開口嗎?就缺這一時半會兒是怎麽的?
玩家見他不說話,想了想,覺得可能是關鍵詞觸發錯誤。剛才NPC說的不是殺死秦王,而是殺死太子,他不該這麽問。
于是玩家重新開口:
“你要刺殺秦國太子嗎?”
趙王見他緊追不舍,一副不問明白絕不肯罷休的模樣,只能無奈地回答了一個“沒錯”。
玩家興奮起來。
果然,換個關鍵詞就能觸發對話,這肯定是個重要任務,他得參與進去。
玩家追着趙王問能不能帶他一起加入,見趙王不太樂意的樣子,還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玩家說:
“我知道一個人,很擅長搞刺殺。他曾經刺殺過秦王,差一點點就成功了。”
趙王來了點興致:
“是哪位壯士?”
玩家信誓旦旦:
“他叫荊軻,是燕國人!燕國太子派他去刺殺秦始皇,這個事跡可有名了!”
荊軻:再說一遍,我是衛國人!
趙王看他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信了八成。只是故事裏的燕國太子應該是秦王政時期的,但如今的燕國不在那個時期,只怕找不到荊軻。
趙王有些惋惜:
“恐怕是尋不到荊軻了,這可如何是好?”
玩家說這有什麽難的:
“我知道荊軻是怎麽搞刺殺的,也知道他為什麽會失敗。我們只要吸取教訓,不就能成功了?”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
只是:“荊軻的事跡既然十分有名,焉知秦王不會提前聽說,早有防備?”
玩家:“你傻呀!我們可以改一改嘛!換湯不換藥!比如燕國是靠獻地圖、在地圖裏藏匕首,我們可以換成送別的。或者幹脆找到給王宮裏送東西的貨車,把匕首藏在貨物裏,自己假扮成送貨的,借機接近秦國太子。”
趙王緩緩點頭:
“這倒是個思路。”
等他安排的刺客混入秦王宮之後,肯定不能繼續假扮送貨人。送貨人可沒機會接近秦國太子,得叫他再打暈一個侍者,換上秦國侍者的服飾。
那些侍者平日裏都垂着頭,不許直視貴人們,正适合刺客假扮,小心點就不容易暴露。
不過——
趙王看了玩家一眼:
“寡人記得你們這些神使是可以憑空取出東西的,何須再将匕首藏在貨物裏?”
直接放他們那個什麽背包裏,不就能帶進去了?還不怕檢查。
還有就是潛入王宮,替換送貨人和侍者不太保險。有天外人在,讓他想辦法帶刺客潛入,然後偷一套侍者的衣服,也更不容易被發現。
玩家:“……對哦!”
雙方一拍即合,很快确定了操作方案。
幾日後,秦王宮中有侍者丢了一套衣服。但他并未放在心上,因為自從天外人出現後,大家總會莫名其妙丢點東西。
有些是天外人喜歡,就拿走了。有些是天外人可以自己用或者賣錢,也拿走了。
侍者的衣服也不是第一次被偷了,之前有過類似的情況。天外人做任務需要裝扮成侍者,幹脆借了一套衣服,後來也沒想起來要還。
還是玩家做完任務之後發現這個任務道具居然沒有自己消失,放在背包裏賣不掉又占格子,想不起來是從哪裏拿的,幹脆原地丢棄了。
被丢棄的衣服不會自動刷新掉,被路過的侍者拾取了。打聽了一圈才知道是誰丢的,好歹算是物歸原主。
這次又有人丢了一套,侍者只和親近的友人吐槽了兩句,沒往心裏去。
扶蘇最近因為熱衷吃瓜的關系,整日開着玩家號活動。NPC號就固定坐在亭子裏發布任務,應付來往的玩家。
這日也是如此。
扶蘇刷了半日的論壇有些坐累了,想着父親估計也累了,就拉着父親去園中散步。
這些天下來,大秦玩家們也習慣了有個玩家整日纏着美人秦王。雖然很嫉妒這家夥居然能把好感度刷滿,可大佬就是大佬,大佬的操作他們羨慕不來。
每日看看大佬的快樂日子,刷好感就更有動力了。遲早有一天,他們也能刷滿的,現在已經有人把秦王的好感度刷到了20呢!
玩家們私下裏議論,懷疑那個叫梓桑的大佬其實是GM小號。不然就是游戲公司安排的托,不然沒有這麽快的。
無所謂,他們還能肝。
游戲公司敢放出滿好感的賬號,就是自信大部分人能刷到,不然官網遲早被沖爛。
能刷到就行,別的都不要緊。大家現在日常看着他們相處,帶入自己幻想一下未來的快活日子。
父子倆聊着天往前走,忽略了周圍來來往往的玩家們。
走到亭子附近時,扶蘇腳步一頓。
始皇問兒子:
“怎麽了?”
扶蘇疑惑地看了前方兩眼:
“有個紅名侍者靠近了亭子。”
NPC互相之間看不到對方頭頂有名字,自然也沒辦法根據名字顏色區分友好度。但扶蘇現在用的是玩家號,他能看見ID和它對應的顏色。
梓桑這個玩家號在秦國的陣營聲望天然就是最高級的“尊敬”,并且它和NPC太子的好感度也是理所當然的200點爆表——只要是沒有自我厭棄這類心理問題的人應該都能爆表。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算,當出現一個對大秦太子有敵意的NPC時,對方的ID在梓桑眼裏也必然是作為敵對的紅色。
周圍有幾個賬號聲望和好感度高的玩家也發現了不對勁,萬綠從中一點紅,太顯眼了。
在NPC太子身邊接任務的玩家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直接發動攻擊,把那個紅名擊飛了出去。
那刺客都懵了。
他覺得他的僞裝天衣無縫,怎麽會暴露呢?下意識扭頭去看跟他一起來的天外人,天外人原本是不怎麽顯眼的黃名,随着同伴被攻擊,頭上的ID也變成了紅色。
扶蘇眼眸一冷:
“抓住他!他是刺客!他要殺太子!”
衆人嘩然,立刻撲上去。
玩家本來也打不死NPC,所以就算所有人亂成一團,一股腦往前丢技能,也不用擔心捉不到活口。
至于另一個被“誤傷”的紅名玩家,那就無人在意了。在秦王宮裏亮紅名,明顯來者不善,砍了就砍了。
扶蘇很快切換了賬號,以太子的身份命令侍衛押走了殘血的刺客。
用獎勵打發走了熱心玩家後,父子倆坐在殿中審問這個刺客。
刺客是游俠出身,并非趙王養的死士,倒不至于什麽都不肯說。游俠再講義氣,面對刑訊手段時,不少人的骨頭還是不夠硬的,輕易就被撬開了嘴巴。
刺客老實交代:
“是趙王派我來的。”
他把趙王的計劃複述了一遍,還忿忿地說本來計謀是很完美的,奈何遇到了天外人攪局。
刺客認定自己的僞裝很完美,這一路過來都沒露餡。直到接近秦國太子時,才被識破。
他不理解,為什麽自己會被識破。
扶蘇小聲和父親讨論:
“他一路走來,路上的玩家都沒和他打起來。如果他那個時候就是紅名,玩家不可能看不見。”
秦王宮裏突然出現一個紅名,太格格不入了,他們一定會察覺不對的。何況玩家還有游戲自帶的插件,會在小地圖裏将紅名目标的實時位置标注出來。
一個小紅點不斷地在小地圖裏活動,玩家怎麽可能看不到?
說明這人是接近扶蘇時,才轉變成的紅名。估計是之前沒有洩露出殺意,一直以僞裝後的黃名行走。
始皇颔首:
“幸而有衆多玩家在你身側。”
否則NPC刺客無人阻攔,AI太子不一定能及時躲開攻擊。他和梓桑今日是恰好出門散步才撞見,已經很走運了,但當時距離也非常遠,根本來不及營救。
始皇決定了:
“朕那個玩家賬號,日後随身跟着你。”
對始皇來說心分二用不難,他可以分個玩家號跟着兒子。不過最好還是把兒子帶在身邊,不要讓人離太遠。
之前始皇只想着讓扶蘇現在操控的賬號在自己身邊待着,避免兒子受傷。如今想來,即便是扶蘇沒在操控的賬號也要小心,NPC太子的身份死亡了對大秦百害無利。
扶蘇乖乖點頭:
“那梓桑的號也時時跟着阿父。”
NPC太子還要發布任務,身邊總是十分吵鬧。始皇非要把兒子帶在身邊保護,只能減少任務的發布。
扶蘇幹脆把發布任務的活分派了下去。
之後,他去打聽了一下趙王為什麽突然派人刺殺他。
但是沒打聽到。
任務失敗的那名玩家不是個喜歡在論壇傾訴的性格,自然也沒有跑去分享自己這個任務的前因後果。
從他這裏打聽不到,就更別指望從趙王那邊打聽到了。扶蘇不信邪,又派了玩家去探秘。
功夫不負有心人,玩家打聽到了。
“趙王是想學荊軻刺秦,結果學劈叉了。那個任務失敗的玩家不肯放棄,又和趙王琢磨起了別的辦法,這次說是要找個太子獨處的時候下手。”
白日裏太子扶蘇身邊都有人,但夜晚就不同了。太子單獨在卧房裏休息,身邊總沒有一堆玩家攪局了吧?
趙王靈機一動:
“哪有男人不愛美色的?不如尋個人扮成美貌的婢女,太子扶蘇定不會懷疑。”
夜裏有美婢爬床再正常不過,哪怕太子扶蘇是個柳下惠,也頂多是不肯收用,不至于直接把人當刺客拖下去。
而只要沒被當成刺客抓住,婢女就能趁其不備拔劍攻擊。
當然,如果太子扶蘇色迷心竅那就再好不過,寬衣解帶時正好取出匕首襲擊。
扶蘇聽完:……
就先不說找美女當刺客這個操作了,其實還挺合邏輯的,貴族男子大部分都會上這個套。
畢竟有錢男人的下半身節操是指望不上的,當過君王的還稍微好點,見多了美女眼光高。
但是,趙王為什麽要學荊軻刺秦?
荊軻是什麽很優秀的刺客嗎?
如果不是秦始皇過于有名,誰知道荊軻是誰啊!
他把匕首藏輿圖裏也不算特別機智的操作吧,若非秦國高官蒙嘉收了荊軻的賄賂,大概率還是能提前檢查出來的。
何況荊軻有心算無心,突然攻擊也沒劃破秦王的油皮。不僅秦王及時反應了過來,躲過了攻擊,後頭他跟秦王玩追逐戰也沒能追上人。
秦王一個每日絕大多數時間坐在屋子裏批改奏折的人,荊軻都追不上他,還有什麽好說的?
最後見大勢已去,荊軻還拼死反攻投擲出匕首。結果還是沒擊中人,戳到銅柱上頭去了,準頭也不怎麽行。
——荊軻他就不是個武力挂的!
別忘了,荊軻的本意是想入朝當官,一展抱負。
在荊軻之前,其實有個合格的刺客榜樣叫專諸。他将匕首藏在魚腹中,借口獻魚,趁吳王不備把吳王刺死了。
荊軻學他都沒學成功好吧。
扶蘇簡直槽多無口:
“趙王有認真打聽過荊軻的事跡嗎?”
始皇懷疑沒有:
“約莫又是一個被玩家忽悠瘸的國君吧。”
趙王派來的美女自然又被捉住了。
她去夜襲太子宮直接撲了個空,扶蘇那晚幹脆找阿父蹭住去了。太子宮中做出了太子仍在的假象,實則埋伏了不少侍衛,将她一舉拿下。
審問過後,拿到了趙王指使的口供。扶蘇将前後兩份口供放在一起,和父親商量如何反擊趙王。
始皇極為在意愛子的安全,絕不肯咽下這口氣。趙王要刺殺他兒子,那趙王就先下黃泉去見他列祖列宗吧。
始皇淡淡地說:
“趙武靈王不是寵愛王後和幼子?可惜他寵愛的幼子卻放任他被餓死沙丘,朕作為他的遠房親戚,少不得要替他複個仇。就讓刺客将此二人擊斃,也免得趙武靈王糾結為難了。”
趙王刺殺了他兒子兩次,他禮尚往來,也派兩個刺客出去。只不過他大秦的刺客不至于那麽沒用,想必是可以一擊即中的。
這些日子以來,趙武靈王哪怕聽說了自己的下場,也沒有狠下心對付小兒子。
因為孩子還小,小兒子繼位時甚至都還需要大臣輔國。更別提如今趙武靈王還沒退位,年紀只會更小。
而且這件事最後是臣子背鍋的,對外都說是臣子為了讨好君上自作主張,後來這一家子還在趙國受盡排擠呢。
誰知道是不是趙惠文王用完就丢。
反正趙武靈王是被嬌妻幼子沖昏了頭,愣是不肯收拾孩子。還說趙惠文王風評不錯,是個有為的明君,于趙國有功,不可随意處置。
全是借口。
扶蘇安撫了父親兩句:
“阿父莫氣,趙武靈王過兩年就是個死人了,何須與死人計較?父親若是派人去刺殺年幼的公子何,只怕為人诟病。”
趙惠文王現在才三兩歲呢。
始皇只是想叫趙武靈王感同身受一下,趙王要殺他愛子,他也以牙還牙,讓趙王知道沒事別動旁人的逆鱗。
何況都是兒子,怎麽他成年的兒子殺得,趙王年幼的兒子殺不得?他家阿蘇如今的形象也不過是十幾歲的少年人,同樣沒長大。
始皇冷酷地說:
“朕不在乎他們怎麽罵朕。”
扶蘇只好繼續勸:
“殺了公子何也不過是叫趙王痛苦而已,對我大秦并無好處。想叫趙王悲痛,只需殺了他的愛妻即可。待他痛不欲生,再将他殺了。屆時趙國只剩幾名幼年公子,趙國便可覆滅。”
趙武靈王一家肯定是不能留的,滅趙時遲早要殺,所以趙王夫妻早一步上路還是晚一步上路沒什麽區別。
扶蘇認為可以借機引起趙國內亂。
公子何是趙王次子,次子才兩三歲,長子自然也大不到哪裏去。趙王一死,幼主上位,趙國還有什麽未來可言?
王後孟姚肯定不能留,哪怕王後似乎沒什麽治國理政的才能,但以防萬一還是殺了比較好。
萬一這個孟姚是隐藏的宣太後式人物,把趙國救起來了,可就白折騰一場。
扶蘇還道:
“是趙武靈王派人刺殺我,又不是他兒子派的人。父親不如精準針對趙武靈王,第二名刺客就派去殺他好了。”
扶蘇倒不至于道德高尚地推崇什麽大人造孽不牽連孩子,古代不講這個,都是習慣性連坐和斬草除根的。
等趙國滅亡時,趙王之子大概率也得被處死,那時對方依然是個孩子。
扶蘇在意的一直是父親的風評和清譽。
始皇勉強接受了這個說法:
“也罷,那就放過趙惠文王一馬。”
趙王遣刺客來秦,秦國以其人之道還之,雙方扯平。是以當趙王後被刺死的消息傳出去時,各國風平浪靜,無人在意。
只有趙王獨自痛苦:
“秦王實在睚眦必報!”
結果天外人還誇秦王:
“秦王都沒殺你小兒子,他已經夠寬容的了。本來你殺他兒子,他殺你兒子,很公平的。”
随後又感嘆:
“王後真倒黴,無妄之災啊。無論秦王報複到她頭上還是她兒子頭上,都是她在遭殃,明明幹壞事的是她老公。”
論壇上為此還開了個帖吵架。
有人覺得王後享受了這個身份帶來的尊榮,就得承擔相應的風險。
也有人覺得王後就是個不插手前朝的無辜女子,除了以色侍人什麽都不懂,不應該對她太過苛責。
還有人站在原王後韓姬和原太子趙章的立場上,認為她不算什麽好人,死了活該。
不過關于後宮争鬥這一點,大部分人認為成王敗寇,孟姚也沒幹過什麽壞事。要是趙國因為廢長立幼搞得亡國了,還能稍微罵她兩句,否則人家追求更高的地位也是人之常情。
玩家們還在吵呢,趙王遇刺身亡的消息也傳來了。
衆人:……
原以為秦王只是想以牙還牙,讓趙王痛不欲生。結果秦王夠狠的,始作俑者趙王也沒放過。
現在再回頭來看秦王派人刺殺孟姚的事情,總覺得好像并不只是為了洩憤。
若秦王是單純睚眦必報的話,他應該會先殺公子何再殺趙王。但他現在精準殺了兩個成年人,一個是王後一個是國君。
這已經不是複仇行為了,這是政治行為。
東南四國還在争奪吳地呢,冷不丁一回神發現,九國裏已經死了一個國君了。熱血上頭的他們瞬間清醒過來,偏偏秦王是合理複仇,無可指摘。
燕王神色凝重:
“趙國要亂了!”
趙國臣子現在必須要做出抉擇,讓誰來繼承王位。
如果選前太子,那要不要考慮公子何未來的功績?如果選公子何,可公子何又實在是年紀太小了。
另有其他宗室虎視眈眈,說不準會趁機奪權。偏偏國內仍有天外人在協助秦國和齊國打經濟戰,國家本就風雨飄搖。
這一招釜底抽薪太利落了。
蘇秦嘆了口氣:
“秦王派人殺了現在的王後,偏偏将原本的王後放過了。先太子年長些還有母親庇佑,公子何則有部分朝臣支持,其餘朝臣被旁的宗室拉攏到手,趙國局勢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哪一邊的實力都差不多,這可就有的争了。
要是一方占盡優勢還好,可以及時決出勝負,解決趙國的亂象。可各家實力平均,反而會讓趙國陷入長久的紛亂中。
難怪秦王最後放棄了擊殺公子何,改為擊殺王後。
始皇到底是個理性大于感性的人,為了大秦,選擇接受兒子的建議,聽取了這條對國家更有利的方案。
各國一時間人人自危。
國君們紛紛開始加強自己身邊的護衛,免得步上趙王後塵。
也不知道趙王怎麽搞的,王後都被刺殺了,他還不曉得提高警惕,依舊被秦國刺客得手。總不會是沉浸在悲痛裏沒顧上,那就應該是秦國手段高超了。
只希望秦王不要嘗到甜頭之後,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往每一國都派個刺客去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