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扶疏
扶疏
“排好隊!”
“可有通關文牒?家住何方,離家幾歲?來扶疏城所為何事?”
“……”
鄀國扶疏與祈國南州隔河相望,是鄀國北境一座偏遠卻繁華的小城。
在祈鄀兩國交好的年歲裏,兩國百姓自由出入,扶疏城門于祈國百姓形同虛設。
今時不同往日,自清晨的第一縷朝晖掠過蒼雲山,至日暮西斜的當下,扶疏城樓下依舊大排長龍,入城隊伍行進得很是緩慢。
“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好不容易輪到扮作兄妹的宋晞兩人,聽校驗官開口,追影假作粗鄙,将肩上鼓鼓囊囊的包袱用力砸向地面,等不及抹把汗,拽着“幺妹”,朝案後兩位“官爺”抱拳道:“回大人的話,小人允影,小妹允拂衣。我二人自小随父母北上,久居祈國琳琅後巷。而今父母仙去,老家在何處,卻實在說不清,只記得時常聽父親提起,說扶疏老家門前有條河,河邊有顆兩人合抱粗細的垂柳樹。”
兩張全新的文牒遞至校驗官手中,看清文牒上的姓氏,校驗官眼神驟凜:“雲?”
“是!”追影面不改色,陪着笑道,“不瞞大人,我二人本姓允,父母親初去祈國時,兩國商路不似今日通暢,怕惹出什麽不必要的麻煩,去縣衙登記時便謊稱為雲。只父母親一刻不曾忘卻母國,纏綿病榻之際,便将前因後果悉數告知了我二人。”
“如此說來,”如有實質的凜冽視線寸寸掃過兩人周身,校驗管面色肅然,執着文牒道,“在那之前,你二人一直以為自己是祈人,此前也不曾來過鄀國?”
“小人……”
“籲——”
追影正要應話,忽聽城門裏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進城的隊伍霎時一片騷亂。
見校驗官站起身,兩人舉目望向聲音來處。
卻見餘晖鍍金的城樓下,一名身形魁偉如山、面容冷峻如雪的少年将軍身騎棗紅色高頭大馬,長槍銀甲,氣勢浩浩而來。
所經之處,百姓侍衛次第躲避退讓,不敢迎視。
眼見那人擡眼望來,追影眼疾手快,倏地拉住宋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聽聞扶疏城守将是鄀國二王子允烈。”
兩人躲在人群之後,小聲交頭接耳。
“聽聞這二殿下自小喜歡舞刀弄槍,身體底子是一衆王子裏最好的。此次元琅君親征,我還以為他會随父出軍,竟不想還在這扶疏城。”
宋晞眸光忽閃:“來人是鄀國二王……”
“怎麽回事?”
話沒說完,槍風掃過頭頂上方,男子的聲音緊跟着響起。
宋晞心一空,倏地擡起頭。
衆人雖退避躲讓,城樓外空曠之故,四下并不算靜寂,他兩人只附耳低語,聲音亦不算分明,如何會引起他的注意?
來人的“耳聰目明”不容小觑。
“回殿下,”沒等她思量分明,校驗官恭敬的應答音于耳畔驟然響起,“他兩人雖是鄀人,此前只以為自己是祈人,且從不曾回過鄀國,亦不知家住何方,下官不知……”
校驗官微微一頓,下颌微擡,只等允烈示下。
高頭大馬于前方空地踱了兩圈,很是不耐地噴了兩記響起,随同背上主人一道睥睨四下。
宋晞兩人跪坐不動,心下直打鼓,不知這鄀國二王子眼神如何,待擅入之人是殺還是罰。
“如此……”
一絲涼風拂過城樓下。
宋晞兩人身子僵直,正有些拿不定主意,只聽頭頂上方傳來啪的一聲,允烈合上校驗官遞上的文牒,兩眼冷冷盯着宋晞兩人,淡淡道:“既不知家住何處,步大人,不如把人交給我,如何?”
校驗官神情悚然,連忙傾身作揖:“下官遵命!”
宋晞兩人目光交彙,叩首道——
“民女、”“草民,”“謝大人!”
允烈垂目睨她一眼,勒住缰繩,轉向同時,厲聲道:“帶上你們的東西,随我來!”
“是!”
追影背上行囊,眼神示意宋晞萬事小心,率先跟上允烈往城樓方向趕去。
鬧街之前,城門之後,一片開闊的田野間,宋晞正揣測不知允二王子要将他兩人帶去何處,一條彎彎繞繞的小河邊,“籲”的一聲,允烈倏地翻身下馬,拍了拍馬脖子,示意它自去河邊吃草。
“大人這是?”
追影假作惶惶,提了提肩上的背囊,小心翼翼舉目四顧。
最近的村莊已在數裏之外,此地人跡罕至,最适宜……
“飒!”
紛亂的思緒被直擊面門的勁風聲驟然打斷。
“看槍!”
允烈手持銀槍飛撲而至。
冷芒掠過眼下,追影雙瞳驟縮,倏地扔下行囊,錯身後退三步,口中急呼:“二殿下,誤會!”
允烈攻勢不減,左擊右叩,一招比一招狠戾。
追影慌不擇路,一時心急如焚。
直至餘光裏映入河邊的垂柳樹,他掉頭往小河邊狂奔數步,順手撸下一串柳葉,借樹杆為支,倏地調轉身形反守為攻,撲向允烈同時,手中柳葉作匕,齊齊飛射而出。
漫天柳葉作飛花,片片追魂奪命!
允烈神色大變,倏地收回手中長槍,錯身閃避。
“誤會?”
等不及穩住身形,只聽锵的一聲,銀槍被重重刺入地面。
允烈一手叉腰,一手握着嗡鳴不止的銀槍,瞪着兩人道:“你敢說你兩人不是祈人?你二人混入城中,不是別有居心?我九弟不是死在祈國?你且說說看,哪一件是誤會?”
“我……”
追影站定在原地,正要開口,又是飒的一聲,允烈趁其不備,再度調轉槍頭,方向直指宋晞所在。
“雲姑娘!”
追影手腳冰涼,臉色剎時蒼白,說出口的話倏地變了調。
“小心!”
宋晞這廂,眼見槍尖破空而來,宋晞只覺腦中嗡得一聲,沒等思量,身體已經發乎本能得朝斜側方一歪。
“允烈,住手!”
追影一聲怒喝,被直呼其名之故,允烈手裏的槍驀的一歪。
“嘩啦——”
下一瞬,衣帛撕裂聲響起,河邊幾人齊齊一頓。
“那是?!”
窺見衣領下方若隐似現的鸾鳳紋,允烈瞳仁一縮,倏地收起長槍,大步上前道:“你是靡音族人?”
宋晞神情一怔,不等開口,追影已飛身而至,替她披上外衣同時,怒道:“允烈,你做什麽?”
允烈熟視無睹,又朝前邁出一大步,滿目希冀道:“姑娘是靡音族人,可曾聽聞人去魂不消之術?我九弟……”眸光倏地一顫,他道,“姑娘可有法子救回我九弟?”
緊攏衣襟的動作微微一頓,宋晞轉頭看向允烈。
都說皇家無手足,眼前這位二殿下眼裏的切切倒不似作假。
只是,即便靡音族真有什麽不外傳的秘術,而今的“雲裳”亦是有心卻無力。
少作思量,她提步上前,端着幾分方外高人之姿,徐徐道:“殿下與九公子的情意令人動容,只是……殿下若是信得過我二人,能否帶我二人去見柳後?”
“母後?”
滿目熱切倏而消散,允烈一杆長槍橫前,冷聲道:“兩位今日前來,是為見我母後?”
“是!”
宋晞并不隐瞞,看着對方的眼睛,颔首道:“殿下身為鄀王之後,三師之首,想必比我二人更清楚,元琅君今日之舉不僅換不回九殿下,更會讓祈鄀數十年邦交毀于一旦。受苦者唯有百姓,無有他人。”
動辄家國大義……允烈怒從心起,手中長槍嗡的一聲,怒道:“姑娘身為靡音族人,字字句句卻皆是為祈國考慮。本王還以為,自子虛谷被毀,靡音族與祈人早已水火不容,而今看來,倒是本王小人之心了!”
“與祈鄀之交無異。”宋晞神情不變。
“什麽?”允烈劍眉高挑,“祈鄀之交?”
“正是!”
宋晞再度近前,沉聲道:“一人之禍,非百姓之過!因子虛谷被毀而遷怒萬千祈國百姓,非族長所欲,更非我族人所求!二殿下鄀王之後,所思所慮本不應限于一城,只今日殿下一葉障目,你我便不論天下,只論扶疏城!”
“扶疏?”允烈收起長槍,盯着宋晞,冷聲道,“姑娘何意?”
宋晞面色不變,看着他道:“自此經年,扶疏百姓的日子平靜不複,被困在祈國的鄀人必定日日夜難安枕……如此可是二殿下所求?”
“放肆!”
允烈雙目灼火,提槍就要上前。追影錯身擋在宋晞面前,沉聲道:“殿下,三思!”
“不礙事!”
宋晞眼裏浮出些許笑意,搖搖頭示意追影讓開,兩眼看着允烈,好似在勸慰追影,又似不知說與誰人聽。
“你莫不是忘了九公子昔日所言?他二哥胸懷天下,性子雖然急躁,給他些時間,他總能思量分明。”
“你們認識我九弟?!”
允烈頓然收回長槍,眼裏顫動着希冀。
不忍欺瞞,宋晞倏地收回目光,轉頭望着炊煙袅袅的遙處,許久,幽幽道:“不瞞殿下,我二人不僅認得九殿下,還與他交情匪淺。民女今日前來亦不為其他,只為完成九殿下昔日所托,将幾樣小物轉交給柳娘娘。”
遙處炊煙又起,薄暮西風夜涼。
不知誰家牧童,吹着牧笛,趕着黃牛,穿過宿麥蒼蒼,遲遲不願還家。
吚吚嗚嗚,幽幽咽咽……風中散落別離曲,喚不回千裏之外,游子還鄉。
許久,直至日落月升,直至那牧童伴着笛聲遙去,允烈驀然回神,望着脈脈昏黃下的兩人,沉聲道:“若叫我發現你二人口中有半句虛掩,我必讓你二人有來無回!”
宋晞眸光一顫,倏地傾下’身,神情鄭重道:“二殿下高義!民女代祈國萬千百姓,叩謝殿下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