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秋祀
秋祀
翌日卯時,天剛蒙蒙亮,素來安寧的南寧侯府門前已然車水馬龍,禮樂嚣喧。
各家各戶紛紛推開窗張望,卻見晨霧熹微的長街盡頭,一臉肅穆的禮官清點完禮器貢品,令旗一揮,前後琴瑟簫管齊奏。太子之駕并九九八十一名禮官,攜各色紛呈貢品,浩浩蕩蕩往城外趕去。
季秋重陽本就是登高望岳、祭飨祭祖的好日子,而今有太子同往,各中禮節流程更是馬虎不得。
因今次端華南下借得是犒軍之名,南寧軍之功又與南酉後人有關,有随行禮官提議,今次秋祀或可設壇于郊外,于兩國交界之地為上。
顧念雲華山上往來百姓過多,多方考量後,姬珣決意将祀壇設于少有人至的鳳鳴山下。
端華太子無有不可。
“拜——一叩首——再叩首……”
一個多時辰後,新日高升,朝晖灑落之時,紫煙自鳳鳴山間袅袅淩空。
臨時搭起的祀壇上,萦回不絕的松濤聲裏,端華太子領八十一名禮官,祭拜天地,叩謝先祖,三跪九拜,頌禱聲久久不止。
“起——”
祀壇下方,随行的禮官仆從中,一襲青灰色禮衣的宋晞正舉目眺望萬裏長川天高遠。
鳳鳴山間依舊雲遮霧繞,鳳鳴萦回。
禮樂之後,山間回聲不絕,仿佛當真有那葬身沙場的南寧英靈聽見了鳳鳴山下後人之祀,化作锵锵鳳鳴,徘徊山谷,流連不去。
“阿晞?”
宋晞正凝神遙望紫煙淩雲之景,祀壇之上,拜完天地與先人的端華太子先衆人站起身,回身瞧見人群裏的她,兩眼倏地一亮:“當真是你?!”
Advertisement
不等左右應聲,他提起衣袂,大步往階下走。
左右禮官面面相觑,臉上寫滿了不贊同,偏又不敢開口置喙,左顧右盼間,只得齊刷刷望向姬珣所在。
“殿下!”
祀壇下方不遠處,禮官與侍從候侍之地,端華正要穿過人群,急促的腳步聲匆匆響起,回身一看,不出所料,姬珣正三步并作兩步朝他而來。
“殿下三思!”
不等他開口,姬珣錯身攔住去路,緊擰的眉間凝着若有似無的郁郁,沉聲道,“于禮不合!”
“于禮不合?”端華劍眉微挑,冷眼睥睨着四下,唇邊忽然泛起些許笑意。
不等他多話,端華倏地錯身半步,擡頭朝不遠處的宋晞道:“阿晞?”
四下交頭接耳驟起。
宋晞眉尖微颦,福在腰側的雙手倏地用力。
今時不同往日,姬珣能借忠言直谏之名溫聲勸阻,侍婢“阿晞”卻依舊只有唯命是從的份。
若她表現出強烈的抗拒,姬珣自會設法推诿。可如此衆目睽睽之下,讓一衆南寧軍親眼目睹自家少帥為了一名入府不久的婢子開罪今朝太子……惹人非議不說,更可能渙散軍心,也未可知。
況且端華并非什麽大度的性子,少時連課業都要争個高下,昨日在席上鬧得如此不快,今日他竟能旁若無人和她打招呼……今日之舉,莫非本就是為激怒姬珣?
山間涼風習習,宋晞腦中思緒飛轉。
倘若端華當真在謀劃着什麽,暫且順了他的意,以退為進不失為一招良策。
他和他的父親一樣,平日裏最注重名聲,如是大庭廣衆之下,總不至于當真作出什麽太過出格的舉動……
“殿……”
“殿下!”
不等姬珣開口,宋晞碎步上前,垂斂着眉目,恭恭敬敬道:“奴婢見過太子殿下,見過世子爺。”
姬珣微微一怔,看清她躬身福禮模樣,臉色陡然暗沉。
端華的視線在他兩人臉上來回,眼裏噙着明晃晃的不悅,蔑然道:“阿晞,回程時可願與吾同乘?”
“殿下,如此恐怕……”
不等她開口,左右倏而議論紛紛。
以忠言直谏立身的州官剛要開口,端華一記眼刀剜去,左右頓然息了聲。
宋晞心一沉。
漫天浮雲彙聚,山間秋風如訴。
幾步之遙,端華的面容倏而變得陌生無比。
鳳鳴山陰,多少先人埋骨之地,而今祀禮方畢,禮樂未歇,他身為一國儲君,等不及回城便急不可耐地邀婢子同乘……南寧先人何安?他于心何安?
“阿晞?”
端華略顯不耐是聲音自頭頂上方落下,宋晞陡然回神,垂斂下目光,淡淡道:“奴婢遵命。”
*
“阿晞可曾來過鳳鳴山?”
五尺見方的辇車內,端華斜倚着軟墊,一邊接過宋晞遞來的茶,一邊一臉慵懶地望着窗外。
秋晖自窗口斜照而入,将車裏的一切照得敞亮而分明。
宋晞跪坐在及膝高的小木幾旁,聞言停下傾茶的動作,恭聲道:“回殿下的話,不曾。”
“既不曾,”端華眯起雙眼,微頓了頓,又道,“阿晞可歡喜楓葉?”
“楓葉?”宋晞順着他的視線望向窗外,想起鳳鳴山下的楓樹林,颔首道,“淩霜而豔,最是……”
“賀卿?”
不等她說完,端華倏地直起身,看清賀蘭之所在,招招手道:“吾記得來時經過一片楓林?”
賀蘭之飛快近前,拱着手道:“回殿下的話,是有片楓林,就在前方不遠,估摸着再過一刻鐘就到了。”
端華輕一颔首,眯眼看了看隊伍前後,又轉向他道:“今兒個大夥起得早,到現在不曾歇息片刻。你去和子晔商量商量,看能否找個地方,讓大夥安營生火,用過午膳再趕路不遲。”
“是!”
宋晞微微一頓,正不解端華何以突然轉了性,又見他不知看見了什麽,盯着隊伍正前方,曲起的指節不停叩着小幾,少頃,轉向她道:“阿晞,依你之見,淩霄比之忍冬如何?”
宋晞:“……”
一而再、再而三,端華太子當真十二萬分介懷。
宋晞眉心微擰。直至餘光裏映入幾串紫澄澄的葡萄,她淡淡收回視線,故作拘謹道:“回殿下的話,奴婢出身貧寒,見識實在淺薄,淩霄與忍冬再豔,都比不得今日之葡萄,好看又好吃。”
端華随同她的視線看向前方的果盤,唇角微微勾起,慢條斯理道:“阿晞通透。”
如是有一句沒一句閑談不多時,賀蘭之去而複返,說是依着世子爺的吩咐,南寧軍尋得一處緩坡,開闊平整,正适合安營紮寨,少歇片刻。
“如此甚好。”
端華挑起車簾遙望遠方,手裏摩挲着茶盞,眼裏閃動着秋晖,笑道:“告訴子晔,南寧軍先去紮營,我等随後就到。”
“是!”賀蘭之揚動長鞭領命而去。
不多時,潺潺的流水聲伴着悠悠旆旌蕭蕭馬鳴漫過車幔而來,等不及辇車停穩,宋晞探出身看。
秋光正盛的窗外,一灣與官道平行的淺溪乍然映入眼簾。
淺溪南面是個平緩而開闊的斜坡,坡上不遠處便是她曾和代巒曾造訪過的紅楓林。北面是片雜草地,離離秋草頹,一眼望去廣袤得仿佛不見盡頭。
淺溪兩岸,率先抵達的南寧軍早已松開愛駒,任它們自在漫步、飲水、吃草。
緊挨着楓林的斜坡上,一衆南寧兵已經依着疾風追影的吩咐,有條不紊得各司其職——或支起營帳,或升起炊煙,或取出弓與箭,只等少帥一聲令下,便能潛入林間追打起野味。
“阿晞,你先下去。”
沒等宋晞找到姬珣所在,一道天光落下,卻是端華率先掀起了門簾,颔首示意她下車。
辇車門外,洗馬南洛雙手高舉過頭頂,臉上堆着谄媚的笑,作勢迎她下車。
“是!”
宋晞收回打量的目光,朝裏頭不知何時正襟危坐的端華輕一颔首,旋即提斂起起衣袂,站起身,弓着腰往門外走出兩步。
擡起的手沒來得及碰到南洛,秋光傾落的遙處,鳥雀驚翅聲乍然響起。
宋晞下意識擡起頭。
日已上中天,紅楓推浪的遙處,一彎如練綠水映照着藍天白雲逶迤過層巒與群川。
漫天晴絲如瀉,原本安栖在蘆葦叢中的十數白鷺不知為何倏地掠過水面,又齊齊往高處飛去。
時近正午,漫天晴絲灼如流光,加之綠水如鏡,美則美矣,卻實在刺目。
宋晞下意識眯起雙眼,正欲收回視線,眼角餘光裏猝然掠過一絲冷芒,仿佛遙處的晴光伴着長風飛馳而至,片刻不歇。
“飒!”
“小心!!”
分明與晴絲無異,勁風聲響起的剎那,宋晞雙瞳驟縮,開口同時,身子仿佛本能般轉頭往端華所在撲去。
哐啷啷一陣響,車內小幾倒轉,杯盞落地,盤裏的葡萄滾得到處都是。
仿佛長了眼睛般,端華被撲倒剎那,一支泛着冷芒的流矢挾破風驟雨之勢,穿過被風鼓起的簾幔,刺破她沒來得及落下的衣袂,直追端華面門!
彼時的端華已摔倒在地,渾身顫抖,臉色慘白。等不及分辨利害對錯,破風聲落入耳際,宋晞下意識擡手一揮——
“阿晞?!”
呲啦一聲,衣袂斷裂,冷箭轉向,端華驚呼出聲的同時,一串血珠頓然揚入空中。
緩坡之上,正和疾風說話的姬珣猛地轉過身,看清車內情形,雙瞳驟然一縮。
“護駕!!”
長劍出鞘剎那,疾風追影目光交彙,齊齊躍身而起,往流矢飛來的方向急追而去。
各自忙碌的南寧軍立時停下手中活計,依照先前演練,飛快抄起刀槍,兵分兩路——
一路圍列成陣,将太子辇車連帶一衆驚慌失措的京官護在正中。一路圍列成牆,揮動着手裏的長槍,往楓林深處搜尋而去。
浮塵彌漫的辇車內,面無人色的端華癱軟在角落,扣着窗臺的手正微微發顫。
宋晞背抵着木牆坐在不見光的角落,聽見飛掠而至的腳步聲,顧不得臂上傷口,鬓邊冷汗,倏地擡起頭,朝飛身近前之人輕搖搖頭。
姬珣步子一頓,看清她被血洇染的右臂,倏地倒抽一口涼氣。
好不容易按下心上澎湃,他收回情不自禁伸出的右手,抵住劍柄許久,低斂下眉目,拱手行禮道:“殿下恕罪!殿下可還好?”
“咴兒!!”
不等端華應答,天光郎朗的遙處,又一道驚馬嘶鳴聲遙遙傳來。
手中劍陡然一翻,姬珣飒然轉過身看。
卻見緩坡之上,枝葉葳蕤的楓林間,一群大雁正争先恐後展翅而起。
沒等逃離,欻欻幾道劍芒掠過,展翅的大眼剎時七零八落,沒能淩雲,便怒瞠着不得瞑目的眼,悶頭往楓林裏栽去。
楓林上方霎時血霧彌漫。
不等血霧散去,十數身形利落的錦衣客不知從何處出現,舞劍如風,身形如練,方向直指太子辇駕!
“锵锵!”
一衆南寧兵倏地揚出手中劍,刀劍相擊,冷芒掠過四下,迎戰的刺客竟面不改色!
姬珣目光微凜,提劍在前的同時,側身朝左右道:“金影木影?”
“是!”
一望無垠的秋草間,應答自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齊齊響起。
不等錦衣客靠近,勁風掠過,坡上紅楓倏而搖曳。
沒等護在辇車四周的南寧兵動手,飛身而至的四大影衛已殺進一衆錦衣客中間,仿佛游戲般糾纏着他們越戰越遠。
“在後面!”
四散進楓林的南寧軍終于聽見坡上動靜,立時調轉槍頭,急奔而至。
“兄弟們,沖啊!!”
“一個都別放過……”
滿地狼藉的辇車內,不知是确信刺客大勢已去,還是旁的什麽,看清車門前沐浴在秋晖裏的身影,端華攥着窗臺的手微微一松,眼神漸漸清明。
他瞟了眼蜷在角落的宋晞,又擡眼望向短兵相接的遙處,目光倏地一凜。
“子晔?”
他撐着木幾坐起身,待姬珣回身望來,一邊整理散亂的衣袂,一邊沉聲道:“今日祀禮的路線是你親自制定,相随的護衛亦是你親自安排。”
車簾輕顫,透過門簾而來的光緊跟着一晃。
執劍在前的身影仿似突然被人點了穴,僵直着腰背,許久沒有動彈。
端華的目光掠過他,落向刀光劍影的淺溪彼岸。
南寧軍越是骁勇,他的神情越是黯淡。
“素聞子晔未雨綢缪,做事最是周全,今日祀禮方方面面皆由你親自督辦,不僅沿途護衛,甚至此處斜坡都是你南寧部衆的選擇。”
端華微微一頓,刺客被圍困之時,忽然冷聲道:“今日之事,子晔可有什麽要說的?”
左邊角落,捂着傷口的宋晞面色倏地一沉。
冷箭襲來時,他眼裏的惶恐和驚慌失措不似作假,而今刺客還沒抓住,為何就迫不及待論起對錯?
是渾不在意刺客是誰?還是另有圖謀?
“殿下息怒!”
确認一衆錦衣客只是困獸猶鬥,姬珣收劍回鞘,轉過身道:“待問明緣由,查明幕後之人,今日之事,臣定會給殿下和聖上一個交代!”
“子晔如此确定,”端華翻疊衣袂的動作微微一頓,掀起眼簾,淡淡道,“一定能從這些人口中問出些什麽?”
“殿下放……”
“慢着!”
“別!”“等等!”
話沒來得及出口,咻咻幾道劍鳴聲後,幾道驚呼聲齊齊響起。
姬珣心一沉,驀地轉過身。
烈烈秋光下,金影幾人維持着伸手阻攔的姿勢,眼裏浮出不可置信的駭然。
一衆錦衣客仿佛飄搖風中的紅楓葉,懷着滿目甘之如饴,揮動長刀引頸就戮,秋風一掃,便如枯葉般晃晃悠悠離了枝,沾了塵。
分明四下秋晖如故,望着不遠處轉眼橫七豎八的錦衣人,姬珣面色驟沉,心上倏而掠過一陣冷寒。
“若是問不清楚……”
蕭蕭長風裏,姬珣聽見端華太子不緊不慢,仿佛裹了寒霜的聲音:“回營之後,吾當親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