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怎麽有種令人不安的感覺……
第113章 怎麽有種令人不安的感覺……
午休結束的鈴聲變成了一段較為歡快的樂曲, 不是《泉水叮咚》,節奏和旋律都像幼兒園裏教的兒童歌曲。
星期四,下午第一節是地理。
作為高考九門課中大概最不受重視的一門副科, 王雨姍老師也沒指望10班能打起精神好好學習。
今天, 當她踏入10班教室時,卻覺得班裏彌漫着一股說不出來的……怨氣。
倒不是什麽鬼東西上身的怨氣,而是因為群體睡眠不足導致的大量情緒低氣壓。
每天午休後, 負責将陷入沉睡的田潼曦拎起來,已經成了趙華楓的必修課。今天, 她自己就昏昏沉沉的, 喚醒田潼曦的路上, 居然還踉跄了一下。
等田潼曦回到座位, 趙華楓随口抱怨:“我好想念你啊。你不在了,感覺瞌睡蟲也跟着你跑了。”
坐在她們前方的王笛聽了,也轉過頭來:“班班,我和你感同身受啊!田田, 你跑了,好歹留兩只瞌睡蟲在我們身邊,幫我們入睡嘛。”
王笛的同桌、“雷神”靳文蕾聞言也回過頭來:“別說了, 光是瞌睡蟲不管用。我覺得,我還需要點兒鎮靜劑。不知為什麽,今天午休的時候,我感覺身體裏血液流通特別快, 讓我總想打人!”
王笛笑着調侃:“這樣吧,要是田潼曦明天再把瞌睡蟲全都卷跑了, 你負責揍她!”
田潼曦知道她們都在調侃,卻同樣有苦說不出。
雖然有了躺椅, 可她今天也覺得睡得不踏實。
接下來的幾天,同學們明顯感覺到,午休質量變差了。中午回宿舍休息的住校生聽不見新的鈴聲,在班裏睡覺的走讀生卻無一幸免。
早就意識到危機感的田潼曦分析起來:自己從座位搬到了躺椅上,如果有什麽異樣,睡眠環境和睡眠姿勢的變化,好歹可以算成一些變量。
可別的同學呢?自己不在趙華楓身邊,按理說,她可以睡得更舒服,不用擔心胳膊肘撞在一起;
那王笛和靳文蕾呢?她們都不是什麽上進的好學生,怎麽也突然抱怨起了午休睡眠質量?
而且,都是從這個星期開始的。
排除自己真把瞌睡蟲全帶跑了的可能性不論——因為這實在太扯淡了——兩相對比,似乎唯一的變量,只有午休開始和結束的鈴聲。
又過了一天,田潼曦照例躺在教室後放的躺椅上,看似閉着眼睛,其實只是假寐。
別人看到她,肯定以為她像往常一樣睡着了。只有田潼曦一人知道,她選擇假寐,只是在等待午休正式開始那段大提琴音樂的響起。
節奏舒緩、氛圍平靜,大提琴曲好像冬日裏溫暖的風,拂在每個人心上。
盡管如此,表面平靜和諧,聽了沒幾秒,田潼曦已經感受到了一絲微妙的不安,或者說,不穩定感。
對于從不失眠的她來說,這種感覺就像雜技演員踩在稍稍超出他們能力極限的高跷上、第一次無保護嘗試新動作一樣,危險尚可把控,卻讓人心驚膽戰。
而這種奇妙的不安感,卻和樂曲本身的旋律無關。田潼曦覺得,這更像是伴随樂曲的、某種人耳聽不出的東西在搞鬼。
依稀記得,初中被她睡過去的物理課上,物理老師曾經說過,人耳聽不見次聲波,但卻高強度次聲波依然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從趙華楓那裏,田潼曦了解到,負責更換學校鈴聲的是音樂組的老師。
不過,都是成年人了,誰有精力每個月悉心尋找合适且配套的樂曲組合?也只有孩子有熱情幹這種沒有任何實際回報的小事。
于是,搖滾社、流行文化社、電臺廣播社輪流肩負起了更換鈴聲的任務。每個月,負責找歌曲的社團,将上下課、早讀午休晚自習的鈴聲發到音樂組老師那裏,老師批準就行了。
一般來說,不是争議性特別大的樂曲,比如價值觀不正、髒話遍地、帶有性暗示的歌詞,老師哪有不批準的道理?
至于純音樂,就更沒有審核的必要了。
這三個社團的成員,田潼曦一個都不認識。社團報名小冊子發下來的第一時間,她就找到了瑜伽冥想社,毫不猶豫選擇加入。
原因無它:環境安靜,适合睡覺。
班裏有哪些同學在這些社團,田潼曦也不清楚。平時耽于睡覺,很少社交,她只記得趙華楓,靳文蕾,王笛、陳默、朱家榮這些同學在哪個社團,因為他們和她座位靠得比較近。
田潼曦拍拍腦袋:不對,咱們10班的杜寒同學就是電臺廣播社的。
只不過,杜寒在運動會上那件事鬧得沸沸揚揚,被社長副社長開着麥當着全校師生的面罵了一頓。
田潼曦平日裏也不怎麽關心同學,杜寒現在還在不在電臺廣播社都不清楚,更別提通過杜寒找一個跟他不對付的社長了。
要想去別的年級找人,其實也不一定非要通過同學,只不過田潼曦這人本來就社恐,巴不得不跟人打交道,主動找陌生人了?饒了我吧!
她忽然想起,自己的前桌靳文蕾在高二有個關系不錯的學姐,聽說兩人還組團揍跑過一群小流氓。
聽說田潼曦想找這三個社團的社長,靳文蕾也表示愛莫能助。不過,她為田潼曦指點迷津:“大部分社團社長應該都是高三的同學吧。我們班高詩靜,她在高三認識的人多!”
找高詩靜,還真找對人了,她就是流行文化社的。
只不過,流行文化社的社長,和高詩靜在高三最不想見到的一個人同班。為了減少可能的交集,高詩靜并沒有直接聯系社長,而是把社長專用于社團工作的社交媒體賬號給了田潼曦。
流行文化社社長名叫陳樹山。田潼曦消息發出,一節課後就得到了回複。
以為聯系自己的學妹是因為太喜歡這首歌才來問自己的,陳樹山抱歉道:“這歌單是我随便在‘動聽音樂’找的,搜索關鍵詞是什麽‘舒緩放松的輕音樂’吧。我想,這種曲子适合當午休預備鈴,聽了十幾秒還不錯,就加進歌單了。”
“動聽音樂”是華國最大的音樂網站之一,不光擁有海量版權歌曲,用戶也可以将自彈自唱、以及将修改後的公版內容上傳,做成歌單。
按照這個關鍵詞,田潼曦搜了一下,卻沒找到相同的曲子。
正失望之際,放學後,陳樹山又發來信息。
“對不起,搞混了,我發給你的關鍵詞是錯的。回家在歌單裏搜了一下,是這個——”
他附上了一個鏈接:寧靜催眠的純音樂。
好嘛,和“舒緩放松的輕音樂”比,就對了“的音樂”三個字。
難怪田潼曦根本找不到。
田潼曦的家長并不反對她使用電腦。女兒能用電腦,說明她不在睡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件好事。
這份歌單裏的每首曲子沒有标題,只按照“1、2、3”的标號排列。并不知道自己要找的午休預備鈴是哪一首,她只能一首一首挨個點進去聽。
标號為1的曲子是鋼琴曲,旋律輕盈緩慢、節奏穩定溫和,營造出一種悠遠而安靜的氛圍。
正當田潼曦覺得,這首曲子并不是自己要找的,準備跳過之時,她忽然聽到,十幾秒後,這首鋼琴曲就變了樣。
旋律和節奏沒有改變,但伴随着鋼琴曲的好像多了點什麽……
這種感覺很熟悉,就是午休預備鈴帶來的那種不安感!
田潼曦皺起了眉頭。點開第二首,還是一首鋼琴曲。而且,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麽,十幾秒過後,那種奇怪的、讓人惴惴不安的氛圍又出現了。
害怕因為自己先入為主導致誤判,田潼曦又随機點開了另一個用戶的歌單。這是個标題帶有“輕松催眠”的純音樂歌單,她在裏面随便選了兩首曲子。
兩首曲子聽完,并沒有産生可疑歌單裏的曲子帶來的那種不安感。
田潼曦媽媽路過客廳的電腦,也不是故意窺探隐私,随便往女兒屏幕上瞄了一眼。
這一瞄不要緊,田媽媽大驚失色,立即站定,往女兒額頭上一摸:“你什麽時候還需要聽催眠曲了?”
弄得田潼曦哭笑不得,連忙解釋說:“媽,不是這樣的。我們學校每個月不都是要換一批鈴聲嗎?這個月新換的午休預備鈴,音樂還挺奇特的。我想自己找來,聽聽那首曲子。”
害怕媽媽擔心,田潼曦并沒有告知實情,說她覺得這曲子“奇特”。好在田媽媽也不甚在意,見女兒沒有什麽異常,更沒有發燒,便又走回去幹自己的事了。
要麽睡覺,要麽寫作業。
其實,田媽媽覺得女兒生活挺無聊的,偶爾有什麽能夠吸引她注意的事,讓她像今天這樣,專心地在電腦前鑽研一陣子,田媽媽居然覺得很欣慰,也不催着女兒趕快去寫作業了。
事實上,田潼曦的确鑽研的很是用心。
為了從科學角度解釋自己那奇怪的不安感,她咬咬牙,從零花錢裏拿出五十塊,買了一款據說是音樂制作人愛用的音頻分析軟件。
專業音樂人用它來分析當下最流行的曲子都有什麽共同點,以适應市場需求,進行作曲。
而田潼曦,則把那首奇怪歌單上的每一首曲子都下載下來,放進了這個軟件。
就旋律而言,好像沒什麽奇怪的,從平平無奇的前十幾秒,到田潼曦覺得有問題的十幾秒往後,這軟件并沒有給出任何旋律上的差異。
田潼曦有些失望,但并沒有死心。
她猜測,可能是自己第一次用這軟件,許多高級功能還不熟悉,便把軟件裏每一個可以打開的菜單都打開看了一遍,菜單裏的每個可調整的選項都調整了一遍。
終于,她發現,在非常不顯眼的角落有一個功能——“查看人耳不可聽頻率音頻信息(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