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些古怪的歌單
第114章 一些古怪的歌單
使用這個軟件的用戶, 專業音樂人居多,他們通常只在乎人耳聽得見的東西,即頻率範圍在20至20000赫茲之間的聲音。
這款叫“查看人耳不可聽頻率音頻信息”的功能還在beta測試階段, 估計是開發者純屬開發了讓人探索着玩的, 而非實際使用。
看起來,這個功能平時不會有人打開,界面設計極其簡陋, 按鈕和上面的文字都沒對齊。
幸好田潼曦沒有強迫症。
出于好奇,她點開了這個功能, 選取“超聲波頻段分析”功能。
結果顯示, 幾乎一片空白, 只在歌曲中間出現了不到兩秒的超聲波音效, 強度也很低。
但是,換成“次聲波頻段分析”,田潼曦立刻有了重大發現。
她發現,這首歌單裏的每一首曲子, 在播放15秒之後,介于10到15赫茲之間的次聲波強度陡然提升!
田潼曦好像意識到,她離撞破某個隐藏的真相越來越近了。
雖然中考過去不久, 還保有一些初中物理聲學知識的殘存記憶,她還是決定嚴謹一點。上網搜索,“低強度次聲波對人體有什麽危害”。
大多數網站都表示,次聲波在人類聽覺之外, 強度不高的情況下危害較小。一些舞廳、夜店會使用能發出頻率低于100赫茲的“低音炮”音箱,産生震蕩人心的效果。而這些“低音炮”也可能夾雜低于20赫茲的次聲波, 一般來說強度不大。
然而,長時間暴露于低強度次聲波下, 依然可能會對人的內耳造成一定損傷,導致頭痛、焦慮、疲勞、眩暈,甚至影響到人的平衡功能。
田潼曦心下駭然。如果繼續使用這樣的音樂,每天午休給學校當成催眠曲播放,同學們每天都要受到次聲波的影響。
雖然一次午休鈴聲不過幾分鐘,或許無法達到網上所說“長期暴露”的條件,但是在長身體的高中階段,睡不好覺,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
這份歌單上傳在“動聽音樂”上,播放量、收藏量還都不低。
點開歌單創建者的檔案,田潼曦發現,這份歌單是由一個網絡昵稱叫“幽靈DJ”的人創建的。
除了這份《寧靜催眠的純音樂》歌單,“幽靈DJ”還制作了另外一些歌單,從标題看,走的都是同一個路線——《有助睡眠的放松樂曲》《幫助提升記憶力的舒緩音樂》等等。
懷着忐忑的心情,田潼曦在《寧靜催眠的純音樂》歌單界面點了“舉報”選項。
在舉報理由中,她填寫了自己的發現——“幽靈DJ”在歌曲中插入了大量低強度次聲波,與歌單所宣揚的“助眠”等功能相違背,屬于虛假宣傳。
一開始,她還有些擔心,這樣會不會冤枉好人?也許這個“幽靈DJ”使用的音頻制作軟件有問題,才導致此人上傳的所有樂曲都添加了次聲波?
轉念又想,國內最大的音樂網站肯定是專業的,“幽靈DJ”的歌曲是否違規,“動聽音樂”應該能夠判斷出來。
第二天回到家,她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舉報結果就出來了。
“尊敬的會員您好,暫無法判斷您所舉報的用戶違規。原因:未發現任何歌詞中有違禁詞語或虛假宣傳廣告。感謝您的支持,祝您聽歌愉快!”
又看了一眼音樂網站給自己發消息的時間,田潼曦有些失望。
好嘛,昨天舉報完就在媽媽的要求下關電腦了,三分鐘不到,網站就給出了判斷。
看來,音樂網站方面根本沒有仔細看自己的舉報理由。對于違規行為的審核,也只局限于歌詞內容,而且多半是機器審核。
沒有歌詞的輕音樂,網站很有可能審都不審,直接通過。
為了解決心中的疑慮,田潼曦咬了咬牙,從自己寶貴的零花錢中,又抽出50塊,買了“動聽音樂”的網站會員。
這樣,她就可以不受限制下載音樂了。
她決定,把“幽靈DJ”的所有歌單裏的所有樂曲全都下載下來。
這些曲目中,不乏貝多芬、莫紮特等古典音樂家的作品,由“幽靈DJ”或者別的演奏者重新演繹。另外一張标有“催眠”的歌單中,還赫然放着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把這些曲子導入分析軟件中一看,她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十多秒後,次聲波強度急劇上升。
為了驗證這一點,她在曲庫裏找到了其他用戶演奏、重新編曲、直接重新上傳的《搖籃曲》,并沒有出現相同的情況。由此,田潼曦得出初步結論:這高強度的次聲波,的确是“幽靈DJ”自己使用軟件加的。
不過,昨天一時上頭就舉報後,今天她稍微冷靜了一些。她謹記着高老師的教導,“不要用第一印象判斷人”,調查清楚之前也不要輕易下結論。
班裏坐在田潼曦斜前方的女生王笛,人如其名,是個吹笛子的藝術特長生。
面對田潼曦的問題,王笛也覺得一頭霧水:“次聲波?正常情況下,編輯音樂時,應該不至于有人特地加這個吧。當然,我也不太懂編曲的知識,也許加入次聲波,能營造某種特別的氛圍?就像一些現場演出時,那種連地面都在震蕩的感覺?”
眼見王笛幫不上忙,田潼曦想和媽媽彙報自己的發現。
還沒等一聲“媽”喊出口,她就住嘴了。
跟媽媽說這事,媽媽肯定不會當回事,反而說自己不是在睡覺,就是在胡思亂想。
甚至,媽媽還會怪自己“別的正事不做,就知道多此一舉,整天怎麽琢磨怎麽才能提高睡眠質量”。
田潼曦也沒好意思再去打擾流行文化社的社長陳樹山。
第一,陳樹山都高三了,打擾人家不好;第二,他選這歌,很可能就如他所說,只在網上随便找了一首平靜舒緩、也許可以催眠的曲子。
把自己還不确定的發現告訴人家,總有一種無端責難的味道。
看了看時間,教室裏的晚自習已經開始了。田潼曦靈機一動:不是還有班上同學什麽閑事都愛管一管的高老師嗎?
她便給高松然發了一條短信:高老師,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不是每種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每個班主任老師都有幸收過田潼曦的短信。
在學校的時候,田潼曦保持清醒的時間本就不多,加上她的性格本身又有點內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田潼曦很少主動和人交流。
收到田潼曦的短信,高松然倒沒有田潼曦那樣緊張。他知道,田潼曦家庭和睦,倘若真出了什麽大事,肯定由她的父母率先聯系自己。
多半是女孩子的一點小心思吧。
不過,每一個願意主動對老師敞開心扉的孩子。高松然都會認真對待。
他立馬回了消息:“什麽事,需要打電話說嗎?”
田潼曦還以為,高老師會利用晚自習的時間補補覺呢。卻不曾想,不是所有人都像她那樣永遠缺覺,永遠睡不醒。
根本沒意識到高松然會秒回,田潼曦竟隐隐感到一絲受寵若驚:自己這樣一個上課只知道睡覺的孩子,何德何能受到班主任如此重視?
她趕忙回複:“如果高老師方便的話,電話裏說比較清楚。”
高松然來到走廊上。
電話接通,田潼曦忙把自己這兩天的調查發現告訴了高松然。
講到一半,她自己都覺得無聊了,這麽點小事,也虧得高老師在對面聽的還挺認真。
說到最後,田潼曦不好意思了:“高老師,你也別太當回事兒,午休預備鈴這事,你就當我在發癫,冤枉了好人。你要是覺得無聊,就無視今天這個電話好了……”
高松然怎麽可能無視這個電話呢?連系統都明确提示他了,論“躺平”,沒有人能夠比過田潼曦。
讨論起什麽音樂适合催眠、什麽音樂擾人心亂,改寫一下米國前總統的名言,“沒有人比田潼曦更懂睡覺”。
只不過,高松然對樂理并不熟悉。次聲波什麽的,也都是十年前的提了一嘴的知識點,身為文科生的高松然,早還給初中物理老師了。
一時間,他也不知該如何回應,但田潼曦勇于調查的精神必須鼓勵。
“好的,你說的事情我會放在心上的。同時,明天我會和學校負責人溝通,讓他們把音樂換掉——如果發現什麽合适的,你可以推薦哦。”
田潼曦對“幽靈DJ”的身份并不感興趣。本來,做了這一番調查,最初的出發點就是這段午休音樂她聽得不爽,想換掉。
只要高老師能和校方溝通,換成一段真正有助睡眠的樂曲,田潼曦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正在高松然糾結,那什麽“幽靈DJ”該從哪裏入手調查時,冷不丁的,腦海中傳來一聲系統提示:
【學生[朱家榮]在天賦項目上取得初步成就,獲得春雨點150點,“天眼”一次。“天眼”限1小時內使用,過期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