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找到
第36章 第 36 章 找到
清語是沒空閑去搭理未來四姑爺那一茬事情的。她正忙着參加蔡家的宴請。
蔡相的妻子蔡夫人過七十大壽。她比蔡相還大了一歲, 老兩口和和美美幾十年,妻子過壽,蔡相自然大辦, 下帖子宴請京中官宦世家,常寧侯府自然也收到了帖子。
一時間蔡府熱熱鬧鬧的,開始為老夫人的壽辰做準備。
前些日子戶籍牽扯出的案子好似過眼雲煙, 蔡相的稱病仿佛也只是個幻象。京城又恢複了以往的熱鬧和平靜。
常寧侯不打算參加蔡相的宴請。而潘氏覺得四姑爺剛到家裏不久, 帶着他去參宴不合适, 不帶着他也不妥當。索性不去, 趁着三奶奶來到後宅的時候,和三奶奶商議。
“……姑爺這次也是悄悄來的, 住些日子就得走。不然回不到徽地耽擱接親更麻煩。”潘氏說着,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高興, “他特意來請安,我總不能撂下他不管,這次蔡老夫人的壽宴, 若三奶奶能去, 我便不去了。”
清語看她言語間帶着自豪,想來是姑爺對四小姐的重視讓她很開心。清語也喜歡這位小姑子, 就道:“三爺說過, 若我得閑就去。我那日剛好沒甚事情, 自然要到蔡府的。”
潘氏就很高興。
她也知道, 以老三的脾氣和三奶奶愛靜的性子, 其實平時不太出門。指不定今日自己來這一趟,才讓三奶奶決定過去的。便塞給三奶奶了一個裝首飾的匣子,小聲說:“這是我前些天剛買的一對金釵,好看得緊。給你了, 別張揚,免得朝婉那孩子嫌我偏心,再給我叨叨。”
清語收下,謝過了大夫人。
潘氏高高興興離去。
清語便遣了人把近日新做的衣裳拿出,看看穿哪件去做客更好。
就在逸昶堂正為了三奶奶的出行而忙碌的時候,冬梅園內,潘雪凝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打算。
潘雪凝自認不是記仇的。可旁人欺負到她頭上,她斷然沒有悶不做聲的道理。
逸昶堂密不透風的,她是無法插手過去了。暫時不與三爺和三奶奶計較。
Advertisement
潘氏卻不同。
身為自家人,姑母不讓她好過,她也定不讓姑母好過。
潘氏不是最疼自個兒那幾個孩子嗎?她動不了潘氏,卻可以動得了潘氏那幾個沒腦子的孩子。
潘雪凝知道,小少爺坤哥兒身邊總有人圍着繞着,她一個通房根本接觸不到。
但是其他人因着都年歲長了,就沒有防得那麽緊。
六小姐七小姐是庶出,潘氏根本不放在心上。故而只有嫡出的四小姐出事才能真正剜了潘氏的心。
偏四小姐近日來不是在閨中繡婚後送人用的荷包帕子,就是與大奶奶、三奶奶在一道,實在插不上手。
潘雪凝急得焦頭爛額之際,突然間,好運和機會同時降臨。
這天,葛家嫡長子葛雲廷來到了侯府說要暫住一段時日。
葛大人乃徽地布政使,已舉家遷往政地。上次葛雲廷春闱失利,這次特讓葛雲廷提前來京準備,順道可以向越三爺請教學問。
葛雲廷來京城,請教國子監祭酒學問,順道也想向常寧侯府的三爺請教學問,便暫住侯府。
他如今二十出頭已是舉子,課業不錯,雖上次春闱未過,文章卻也不錯,估量着下次春闱定然能出頭。
為讓課業精進,故而現在來京一趟。
請教學問的同時,順道提前把今年葛家給侯府的新年賀禮送到。
當然,葛雲廷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要見未婚妻四小姐一趟。不然他完全可以借住旁處,不一定非得在侯府。
未婚夫妻倆眼看着距離成親不太遠,住在一個屋檐下其實不太合規矩。
可有越三爺和三奶奶“珠玉在前”當個示例了,常寧侯府對這些事兒已經習慣了睜只眼閉只眼,權當不清楚就好。
且越老夫人和潘氏思量着,原本葛公子和越朝婉這個時候應當已經成親、夫妻倆和和美美了。
是侯府的一些破事耽擱了兩個孩子的親事,使得說好的期盼好的日子,結果推遲。
這事是越家對不住葛家。
故而長輩們對此默許,歡歡喜喜迎接葛雲廷到家做客暫住。
葛雲廷出身好,課業也不錯,前程一片大好。和四小姐成親後,夫妻倆琴瑟和鳴十分融洽。
這樣的好親事,大夫人潘氏是極其看重的。如今未來姑爺到訪,潘氏更是事必躬親的安排着,絕不假手他人,免得出了岔子。
越是這樣的看重,潘雪凝明白,越是計劃得手後能夠引起轟動。
還有一個月就要成親,葛雲廷此次在越家也只住七八天的樣子。就這樣,還是提前出發,待到離京,需得緊趕着回去,不然都要誤了在家中準備車馬來京迎娶的日子。
時機絕對不能錯過,找準後必須一擊即中,不然再沒第二次的機會。
潘雪凝知道,越朝婉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丫鬟,叫做杏兒,長得人如其名,杏眼桃腮很是漂亮。
婚後越朝婉有身孕後,她還未主動給杏兒開臉,杏兒就自己爬了姑爺的床。
後來杏兒還有了身孕,孩子只比越朝婉的孩子小幾個月。
葛雲廷一直挺寵愛杏兒。
潘雪凝盤算好後,計劃了各種細節,只待時機。聽聞三奶奶要出府參宴,她知道恰當的時候到了。畢竟三爺手眼通天,而逸昶堂所有人都聽候三奶奶差遣。
三奶奶如果在府裏,若有個差池,去逸昶堂求她幫忙,她或許會心軟管一管,豈不誤事。
故而等三奶奶離開家中,潘雪凝方才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清語并不知道這一切。
她一大早起來,先是安排好廚房各樣事務。如今這邊的人已經換了大半,潘氏的給打發出去或者辭退了許多,空出來的位置讓清語填。另外潘氏手底下那些沒能借機弄走的偷奸耍滑的一概不重用,安排到了閑散打雜的位置上。
廚房清語不想全安插自己的人,她不打算攬活那麽多,讓大奶奶方氏幫忙決定。
方氏是長房嫡長孫媳,她來安排比較合适。
清語并不在意侯府的管家權。有她的位置就行了,她不靠這個提高威望,也不靠這個來賺錢。
她只管好和三爺的院子就好。論富足論前程,三爺都是府裏頭一份,她沒什麽需要羨慕府裏其他人的,自然不在乎這些虛的。
故而現在廚房的人,大部分都是大奶奶方氏新來的可靠之人。
由于方氏是自己的親兒媳,潘氏對此也沒甚意義,很欣然的接受了。
清語将此處安排妥當,離開侯府,坐車徑直往蔡府去。
今日特意化了和上次參加宮中家宴時一樣的妝容,免得旁人發現了不對勁。衣裳穿得得體莊重而又不會太過搶眼,畢竟今日是蔡家人的喜事,她一個客人不好喧賓奪主。
車子一路前行,最終停下。
清語由馮媽媽扶着下來,周圍女眷已有看到她的,過來寒暄。
“三奶奶可是稀客。”有位官太太圓臉鳳眼,二十多歲的年紀,在旁笑着說道:“我家老爺與三爺同朝為官很是熟悉呢。”又自我介紹過。
原來是馬太太。
清語知道馬荻,也在宮裏見過。因着這層關系,覺得馬太太董氏親切得很,颔首示意。
兩人寒暄一陣相攜着往裏面去。
蔡家賓客衆多,清語只和蔡家老夫人略說了會兒話就找了個僻靜點的院角待着,并不和衆人摻和到一起去。
馬太太也嫌這處聒噪,何況護銮衛與蔡相一脈政見不和,故而兩人借了僻靜處喝茶吃果子,躲開了那些喧嚣十分惬意。
今日客人多,自然府裏伺候的下人們也多,便是護院和府裏養着的侍衛也都出來了,或是幫忙遞個東西,或是查看各處有無安全隐患。
清語正閑閑的和董氏說着話,突然臉色微變身體一顫,手裏拿着的果子掉到地上。
董氏順手讓旁邊丫鬟用帕子包裹着撿起來丢了,轉頭看越三奶奶神色不對,忙問:“可有哪裏不舒服?”
清語收回目光笑着說了句那東西不合我口味,剛剛犯了一下惡心,垂下眼簾又道:“方才過去的那幾個人看着兇巴巴的,也不知是什麽人。馬太太可認得他們?”
董氏擡頭遠望,正好看到五六個人排成列隊過去。因看護銮衛氣勢洶洶的習慣了,她倒是對這些沒所謂,順口道:“看衣裳像是蔡家的護衛。”
心想越三奶奶看着嬌滴滴的肯定容易吓到,忙安慰了幾句。
清語岔開了話題,心卻狂跳得厲害。
後面宴席怎麽樣的,清語已經記不得了。她滿手都是蔡家護衛衣料的觸感殘留,手心裏都是汗,額頭也冒着細密的汗珠。
幸而妝濃,一時半刻也看不出她的面色改變,只挂着微笑和衆人說笑就好。
目測宴席就快結束。她忙遣了人去叫三爺,讓他來接自己。待到越崚非來接她時,叫了越崚非同在車子裏,也不管旁邊的太太們如何打趣了,随口說笑幾句就糊弄過去。
越崚非本在都察院辦差,聽她喊得急就丢下了手頭所有事情來看她。不料見到的是她有些恍惚的神色,忙細問究竟。
旁人瞧不出她神色有異,他卻看得出。即便妝容在臉上,他依然可以分辨得清清楚楚。
“我知道是誰了。”清語想起剛才看到那侍衛的一剎那情形,忍不住再次渾身顫抖。
不同的是,這次三爺在旁,她無所畏懼,只管把真心話講出來就好,再不用遮掩。
越崚非初時沒聽明白,下意識問了句“什麽是誰”。而後看到她神色和狀況不對勁,恍然間明白了什麽,即便知道外面聽不見依然壓低聲音:“和你家的事有關?”
“對。”清語主動靠到了他的身邊,縮在了他的胸前,借着他的體溫來溫暖自己,“那時候我隐約看到了幾個人的樣貌,看不清楚,但能看到。”
當時天色暗卻還沒黑透。有濛濛細雨,也無法完全遮住視線。
“不會錯的。”清語感受到三爺有力的臂膀環住自己,心下愈發踏實,輕聲說:“就是蔡家的侍衛。”
只是為什麽蔡家要對她家下手?
簡家和蔡家八竿子打不着的關系。甚至蔡相都不是父親的老師,當年父親中探花的主考官并非蔡相。
……會不會正因為不是蔡相,很多事情才更順理成章?
清語想到了母親塞給自己的那些東西,思量許久,拉着三爺衣袖說:“三爺,我想出門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