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Chapter69
第069章 Chapter69
Chapter69
兩個人的即興慶祝不必搞得太複雜。
選擇意式海鮮面作為主食, 再添一道烤蔬菜,外加餐後的熱奶布丁,足以飽餐一頓。
敲定菜品,莫倫先回家一趟。
她将昨日新出爐的糖果分別裝盒, 捎上一大一小兩只禮盒, 前往麥考夫位于蓓爾美爾街的住宅。
此處與白廳很近, 步行只需七八分鐘。
莫倫暗道麥考夫的事務官工作具備錢多、活少、離家近的潛力,是很多人的夢中情職。
他從外交部調職到檔案館,是能實現提前養老的終極目标,卻不知為何又接起了出差任務。
疑惑一閃而逝。
晚上七點, 莫倫敲響大門。
“歡迎。”
麥考夫親自開門迎接,“您的到來讓此地蓬荜生輝, 我倍感榮幸。”
他以不能更标準的禮儀性語氣說着客套話。
客套話,卻不一定只是寒暄。有時, 靜默到清冷的房間多了一個人,能瞬間從冬天變為春日。
麥考夫神色平靜, 自認為客觀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正常時節交替,他沒有覺得如沐春風。
Advertisement
十月, 倫敦進入秋季。
位于蓓爾美爾街的住處應該被秋風吹拂,不會因為莫倫的到訪就氣溫突變。
莫倫也只當聽了一句普通客套話, 以做客禮儀遞出禮盒。
“今天來得突然,您維持大學展會秩序的回禮小蛋糕還需等到下次。請先笑納這些。”
莫倫簡單說明:“大的這盒是說好的方糖, 感謝您據理力争, 為我争取到豐厚調查經費。”
重點是小的這盒。
莫論:“它是我随手送您的糖果盲盒。如您所願, 讓生活有些挑戰。每顆的外包裝一樣, 但滋味各不相同。
我請廚師特制了一些辣味糖,為您制造意外的驚喜。等您嘗到時不必懷疑它是毒.藥, 它只是有一點辣而已。”
麥考夫微笑收下,“謝謝您的禮物,我很期待。”
這次真的是客套話。
能被莫倫特別說明的糖果,誰敢期待?那不可能只是「一點」辣,恐怕是「億點」辣。
話雖如此,麥考夫還是想要試一試究竟多辣。
他沒有當場挑戰,至少不會在今日的慶祝晚餐前刺激自己的味蕾。
麥考夫:“晚餐已經準備好了。上樓,可以馬上開席。”
莫倫:“好的,謝謝。”
兩人一起上樓,前往與起居室相連的餐廳。
家居布局會反映出個人偏好。
從大門到二樓起居室,裝潢上沒有繁複裝飾物,但又不失一些有趣巧思。以一句話形容,這棟房子給人化繁為簡又靜水深流的感覺。
這與福爾摩斯先生表現出的行事風格吻合。
莫倫随意觀察分析着,又不經意地掃了一眼,瞥見餐桌旁窗邊櫃上的透明玻璃魚缸。
魚缸內沒有活魚。
有的是四條陶瓷魚,與一只趴在魚缸邊緣上的骷髅貓擺件。
長長的貓尾巴下* 垂至缸底,它就像是一根別致的釣竿。
“骷髅貓很有意思,它是您的設計吧?”
莫倫誇贊着詢問。雖是疑問句,但語氣篤定,造型特別的貓貓一定是出自麥考夫之手。
麥考夫卻沒能立刻回應。
他的記憶力很好,瞬間想起莫倫曾經請他“學貓叫”,但被他成功回避的舊事。
如果承認骷髅貓是自己的設計,會引發莫倫什麽樣的聯想?
有時,沉默不答就是肯定回答。
莫倫無需聽到對方親口招供,微笑着緩緩點了點頭。
她很善解人意,也不追問,但眼神說明了一切。
「原來您是這樣的福爾摩斯先生。人前堅決不學貓叫,人後設計貓擺件。所以說,拒絕是害怕暴露真實的喜好?」
麥考夫:……
不,他真的沒有愛得深沉。
不能倒果為因。
那一夜,如果莫倫不曾提議他學貓叫,他不會發散思維去設計骷髅貓。
解釋卻會掉進另一個坑中。
貓的靈感可以歸于學貓叫,但骷髅的靈感又源自誰的形象?不喜歡貓的話,難道更喜歡骷髅?
麥考夫終是回以無言微笑。
越解釋,越容易陷入自證困境,不如當他是喜歡貓。
兩人都微笑着落座,開始享用起慶功晚餐。
不似往日為了追求工作效率而全程食不言,這頓飯可以邊吃邊聊。
繼續『甜甜屋咖啡廳』的話題。
麥考夫推測本輪美股大盤暴跌的後續:
“至少一半的鐵路公司會倒閉。之後,部分銀行也逃不過破産命運。華爾街即将迎來一次大洗牌。接下來幾年,鐵路股會持續性低迷,但貨物運輸又需要一張四通八達的鐵路網。”
瘋狂投機帶來的泡沫式繁榮崩塌了,但鐵路業的建設不會完全停止,即将回歸符合實際需求的建造數量。
新的投資機遇來臨。
在上一輪崩盤中的贏家,如果有足夠資金與魄力去重構鐵路修建秩序,這時入場是能壟斷美國鐵路系統。
麥考夫:“不僅是鐵路業,與它息息相關的鋼鐵業,也可以被納入其商業帝國版圖的一部分。”
莫倫想起上輩子的金融業傳奇人物JP摩根。
JP摩根抓住了19世紀美國鐵路瘋狂投機崩塌後的混亂,進行了一場摩根化的整合,締造了“鐵路托拉斯”。那個過程中,JP摩根不乏與歐洲財團、投資人的聯合。
莫倫尚未在這個世界聽聞摩根商行,但毫不懷疑會有類似商業頭腦手腕的人物出現。
她沒有對金錢的過度執着,沒有對商業巨頭取而代之的興趣,成為合夥人之一就好。不用在一線厮殺,但能拿到可觀的分紅。
莫倫:“假設有人想要一統美國鐵路,勢必來到歐洲尋求合作。很快就到考驗眼力的時候,選擇押注哪一家能夠掌控美國鐵路網。”
麥考夫認同這個判斷。
如今,美國沒有一家投資銀行或家族企業能夠獨自吞下美國鐵路網。
華爾街股市的本次崩盤會造成長期美股低迷,再想依靠美國股市融資,恐難募集到足夠資金。何況,華爾街半數的投資背後都有歐洲游資的身影。
麥考夫:“将來某天,或是進入下一個世紀,紐約會取代倫敦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但不是近十年。
現在倫敦金融城仍是華爾街股指的晴雨表,不論是誰對壟斷美國鐵路有興趣,都離不開歐洲資金的注入。”
莫倫:“如果您對投資未來美國鐵路之王感興趣,可以重啓「奶酪」投資小隊。雪莉準備在美國久居,她能夠搜集當地鐵路公司相互厮殺的最新進度。”
有人助力搜集當地情況是不錯。
莫倫卻說了一句實話:“做出最終選擇前,還是有必要親眼去美國看看。”
麥考夫微微颔首:“您說得對,确實需要實地考察一次才行。”
兩人對此有相同看法。這不是疑心病犯了,不信任合作夥伴。只因信息在經人轉述後,難免與其原貌有所出入。
比起一個月的短線炒股,長期投資鐵路實業建造更需做足前期調查。
然而,莫倫的大學課程與麥考夫的白廳工作,讓兩人無法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美國之行。
莫倫:“這事不急,可以先在倫敦觀望一段時間,再找個合适的機會去美國。”
麥考夫點頭,他也不會本末倒置地過度壓榨自身精力。
如非為了解決人皮書的麻煩,他本該在檔案館做一位平平穩穩的公務員安度餘生。現在也不求坐擁金山銀山,搞點小錢即可。
賺錢,是為了花出去。
麥考夫轉而分享起他的花錢金點子。
“我準備用部分的華爾街獲利,去打造一個閱讀俱樂部。會員只需遵守一個基本守則——除了會客室,不能在俱樂部的其他房間說話。”
這個世界太嘈雜,太多話沒有聽的必要,都是幹擾他的垃圾消息。
麥考夫很早就有了打造不說話俱樂部的構想,現在是到了能夠落實的時候,但與最初設想有了一些差異。
在原計劃中,第歐根尼俱樂部與時下衆多俱樂部相似,只面向紳士開放。
眼下做一些調整,不論性別,只要遵守規則,都可以成為會員。
麥考夫沒有提起這種變化。
僅存于他腦海的計劃方案,只要他不說,就無人知曉發生了哪些細節變動,也不會有人好奇他做出調整的起因。
“很棒的俱樂部創意,我很期待它早日開放。”
莫倫也不喜歡嘈雜,曾經才會偏愛待在解剖室或實驗室,那裏能屏蔽無意義的社交雜音。
莫倫想到來時對蓓爾美爾街的觀察,問:
“您家斜對面的77號大門緊閉着。它原先是一家歌劇愛好者俱樂部,似乎在今年年初解散了。您是不是選了77號作為保持安靜俱樂部的活動場地?”
麥考夫笑了:“聰慧如您,猜得真準。”
莫倫也笑了:“是您一直擁有不浪費時間的可貴品格。”
有些話不必直說。
把“不浪費時間”翻譯一下,就是懶得走遠。可以離家一分鐘,絕不再多走三十秒。
麥考夫謙虛表示:“這是湊巧。”
簡略說明77號用作歌劇俱樂部時,實則在暗中經營地下賭場。
前幾個月,老房主賭輸了,将這塊地也賠了出去。
它的新主人希望這棟房子一改往日風氣,如果繼續做俱樂部的話,其主旨風格越低調越好。
麥考夫:“我對第歐尼根俱樂部的構想,恰好與新房主的理念相合,不必舍近求遠地再尋找別的活動場所。”
莫倫:“恭喜您,您的運氣不錯,也是您擅于把握住時機。”
好,她就當做這是湊巧。
太陽底下,巧合的事情太多了,當然可以輪到福爾摩斯先生享受一二。
兩人給對方一個恰到好處的互誇眼神,對選址的真實理由是心照不宣。
晚餐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結束。
19世紀的英國,星期六不休假。工作黨上班,學生黨上課。
莫倫沒有多停留,稍稍回味餐後甜點的美妙香甜滋味,提出告辭。
“今天多謝您的款待,下次慶功晚餐可以選擇我家的芝士燴飯,歡迎您的到來。”
麥考夫掃了一眼座鐘。
今夜,地球是不是轉得快了一點,加速了時間流逝?
不知不覺間,居然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分鐘。指針馬上要指向夜八點。
麥考夫保證他沒有覺得意猶未盡,毫不留戀地起身,卻在送人離開前說:
“正好您今天來了,我不必再跑一趟。八月,我從奧地利回來的路上順手為您訂了一份開學禮物。前兩天,貨剛到倫敦,這會請您順路帶走。”
“給我的開學禮物?”
莫倫略感詫異。雖然兩人有過大額資金合作,但她沒想到麥考夫會直接送禮。
麥考夫:“它不貴。而且對您來說,應該挺實用。”
這就将莫倫帶向一樓儲物室。
儲物室內放了一只兩米高的大紙箱,包裝一看就很嚴實。
麥考夫:“當時,「格魯貝爾古董店」在清倉大甩賣,我看到了一男一女的仿真人體骸骨模型。
您去醫學院讀書,或許需要它們。如果不便放在家裏,您可以借給學校實驗室,反正它們現在由您全權處置。”
莫倫必須承認這份開學禮物送得不錯。
哪怕她本人用不上,但放到教學樓陳列室,也能便于其他同學認識人體骨骼構造。
不過,好的模型售價都很高。
「格魯貝爾古董店」為什麽用骨折價出售,是在做慈善?
莫倫忽然想到一件事,“「格魯貝爾古董店」是奧威·格魯貝爾經營的?”
麥考夫:“是的,這家店在八月被證實了出售假古董的醜聞。為了挽回客流損失,才有了促銷式的清倉售貨,讓我撿漏了。”
“撿漏?”
莫倫怎麽就不信呢?不是不信低價清倉甩賣的情況發生,而是不信麥考夫恰好經過那家店。
她當然記得在調查被害人阿布之死時,奧威說過什麽。
——“阿布的缺點就是天性浪漫,福爾摩斯先生,您肯定懂的。”
結合語境,那不是善意調侃,而是對她與麥考夫一起出現在調查現場的暗諷。
奧威即嘲笑麥考夫在假公濟私,又完全否定她的調查能力。
莫倫找到謀殺阿布的真兇,以實力證明奧威的錯誤認知。既然奧威沒繼續蹦跶,也懶得再多給他眼神。
現在再回想,麥考夫在法國抓到杜克後他說去奧地利處理一些個人私事。其實就是給奧威帶去一些出言不遜的教訓,也讓奧威安分一些。
莫倫看着麥考夫,“您真是去奧威的古董店撿漏?不是去教導奧威為人處世的道理?”
麥考夫:“位卑如我,哪有本事教導別人如何做一個好人。只能為維護古董市場盡一份綿薄之力,匿名揭發有人制造出售假古董。”
這話說得不能更謙遜。
麥考夫又說:“現在卻被您猜到了內情,還請您為我保密。兩具骸骨模型就當是我給的您封口費,您會笑納的吧?”
莫倫找不到不收的理由了。
這不只是開學禮物,也是福爾摩斯先生替她出了一口氣,讓奧威賠償的精神損失費。
莫倫煞有介事地回應:“好吧,看在封口費的份上,我為您保密了。”
話音落下,兩人相視而笑出了聲。
莫倫由衷贊美:“福爾摩斯先生,幹得漂亮。”
“您客氣了。”
麥考夫不認為他是專程為莫倫去找奧威的麻煩,主要是為給自己出氣。福爾摩斯的品格不是随便誰都能踩一腳的。
“走一趟奧威古董店,我也給自己選了幾件便宜好物,那就不算浪費時間。”
麥考夫喚來男仆先把大盒子搬到馬車上,他再将莫倫送出了門。
此時,另一輛馬車駛入蓓爾美爾街。
夏洛克望向車窗外,他一直有觀察街景的習慣。
倫敦無時無刻不發生變化,小到入秋後樹葉從哪一天開始變黃,大到……
忽然眼神一凝。
上帝啊!他看到了什麽?!
倫敦發生驚變了嗎?!
二十米之外,麥考夫的家門敞開着,他正送一位女士走出大門。
劃重點:這位女士很眼熟,是在四月倫敦大學展示會上見過的莫倫·海勒。
誰能告訴他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麥考夫也會有邀請到家中做客的朋友,還是一位女性朋友?
夏洛克第一次覺得腦袋有點不夠用。哥哥與海勒小姐早就認識?自己沒能成為幸運觀衆,不會與哥哥有一點關系吧?
麥考夫在家門口目送莫倫的馬車遠去。
突然,他覺得背後一涼。
轉身,正對上夏洛克的标準微笑臉。
麥考夫面不改色,沒有一絲心虛。
他一本正經地問:“夏利,你這是準備明天逃課?”
夏洛克:!
先發制人,倒打一耙,颠倒黑白,瞞天過海。親愛的哥哥,還有什麽是你玩不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