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Chapter56
第056章 Chapter56
Chapter56
兩位被抽到的幸運觀衆上臺。
落座, 卷起衣袖,被抽取極少血液,再用棉球按壓針眼位置。
然後在展示臺椅子上穩穩坐好,近距離觀看自己的血液被分成兩份。
一份直接與魯米諾試劑混合;
另一份先滴到玻璃皿中, 被毛巾擦拭到無法用肉眼看見。又拿清水清洗玻璃皿一次, 再注入魯米諾試劑。
臺上臺下, 一時安靜。
觀衆們全神貫注地注視實驗樣品,只見兩人四份血液樣本均發出藍色熒光。
這讓觀衆席再次爆發議論聲。
四份樣品都發光,說明即便是微量的血液也能被魯米諾試劑檢測出來。
“我的上帝!這種試劑好靈敏。它比我的鼻子管用多了。”
“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又是用毛巾擦又是用水沖, 看起來幹淨的玻璃皿其實不幹淨。不!我不敢想自以為洗幹淨的刀叉碗碟是殘留了什麽。”
“只有我的關注點不同嗎?女實驗員們的抽血動作好快,沒看到臺上觀衆喊痛, 她們一眨眼就取好血了。”
……
人群讨論不休。
Advertisement
莫倫先請幸運觀衆下臺,還向兩人各贈送了一套定制明信片。
明信片主題是「魯米諾」, 正面印着它的化學式、發光圖、實物照片等。謹以此感謝兩位觀衆獻出的血液。
“本輪實驗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的欣賞。”
莫倫毫不留戀在臺上的感覺, 與阿洛特三人利索地收拾好實驗物品,立刻下場。
觀衆們:……
“哎, 別走啊!我還想問明信片哪裏買?!”
“該不是非賣品吧?只有幸運觀衆才能獲得?”
“完了,我收集瘾上來了。我買不起工業用的蒸汽制冷機, 一套明信片,還是能閉眼入的!”
再響亮的求購聲也喚不回莫倫。
她腳步不停地進入後臺, 就聽主辦方主持人的聲音從講臺方向傳來。
主持人:“大家稍安勿躁。等今日展會結束後, 可以去一樓禮品處咨詢各項周邊産品的售賣方式。”
莫倫暗道, 你再怎麽咨詢也就是限量發售20套。
這個數字是取魯米諾化學式C8H7N3O2的各原子原子數相加。
物以稀為貴。
她足夠厚道了, 不是只限量發行兩套明信片且絕版不再刊印。
嘈雜議論中,今日的最後一場展示開始。
演講者是美國雷明頓公司的代表, 他帶來一臺新機器。
乍一看有點像縫紉機,其實是公司出售的最新款打字機。『Sholes&Glidden 打字機』,它首次采用了QWERTY式26字鍵盤。
四五十年前,美國誕生了第一臺排字機。
自那以後,出現了不同款式的打字機,卻都不曾在商務辦公領域被大面積推廣。
有人說是因為鍵盤字母的排位糟糕,有人說是打字機內部結構太複雜,各種原因導致連接杆卡頓。
這次的新式打字機換上一種全新的鍵盤排列方式。
雷明頓公司代表宣稱新鍵位分布合理,當場抽取五位幸運觀衆輪流試用打字機。
試用者們都是第一次接觸這種鍵盤。有人表示不喜歡,但也有人覺得它挺新奇可以一試。
不過,這樣一臺打字機的售價不低。
不計關稅,在美國售價125美元一臺,折合約26英鎊。
除非是高收入的文字工作者,個人購買這種設備的需求性不大。
當主持人宣布今日展會結束,大家可以自行離場時,大半觀衆前往一樓禮品處。
很快,收藏癖受傷的世界出現了。
二十套「魯米諾」明信片,每人限購一份,居然在短短兩分鐘內一售而空。
麥考夫沒有搶購的念頭。
慢悠悠地下樓,走到一樓大廳時,仿佛錯位踏入莎士比亞悲劇演出的散場時刻。
多數觀衆一臉痛心惋惜。
今天卻不是恨不得把莎翁從棺材裏挖出來改結局,而是要沖到後臺讓莫倫加印明信片。
很快就聽一位觀衆小跑傳來消息:
“我跑到後臺問了,校方說參展團隊已經離開。等海勒小姐下次攜新實驗內容再度參會時,會限時返場今天的定制款明信片。大家散了吧。”
麥考夫環視一圈,沒在密密麻麻的人群裏看到弟弟。
再看遠處,就見夏洛克已經出了展會大樓,隔着玻璃門對他招了招手。
麥考夫微微眯眼。
瞧弟弟的樣子,是不能更一本正經,更像是迫不及待地要離開。
确定了,先走幾步的夏洛克憑着矯健身姿與靈活身手,已經成功地搶購到一套明信片。
麥考夫穿過人群,推門而出。
一門之隔,戶外噪音降低十幾個度。
夏洛克輕輕拍了拍大衣口袋,主動說:
“我運氣還是不錯的,搶購到了最後一套。還以為今天有你同行會遭遇一些特別的事,現在看來是我想多了。”
麥考夫微笑,“你認為的「特別」指什麽?誰給你的錯覺展示會可能出現突發事故?”
“肯定不會有事故。”
夏洛克堅定地搖頭,否認檢票時的奇思妙想。
麥考夫:“有時,你就是想太多。我陪你周日看展,因為下個月我們的固定聚餐要取消。我要去中歐出差兩三個月。”
即将出差是真話。
至于它是真實的看展理由,或是信手拈來的借口,那不重要。
上周,麥考夫去巴黎取出第二次通關獎勵。
這次的獎品幾乎可以簡單粗暴形容,是滿滿一盒的純金金條。
說是“幾乎”,因為盒內還附贈了一張老舊羊皮紙,上面寫了一句意味不明的話
——[1]白色巨人默默矗立,遠望懶鬼與怪物的狂歡。
标號“[1]”是否意味着類似羊皮紙消息另有下文?是否需要把所有語句連起來,才能讀出解開謎團?
麥考夫不确定地做出一些猜測,而前天接到了再去奧地利的外派工作。
上次是為觀察“三皇同盟”是否将被簽訂去奧地利,這次是觀察維亞納交易所是不是出現了異常。
假.鈔團夥盯上了英格蘭銀行與德意志銀行,是想借兩國發鈔現狀的不完善,以假亂真牟取暴利。
假.鈔危機被扼殺在搖籃裏,卻不代表中歐的金融局勢穩定。
自從德意志在普法戰争中獲得法國的大筆賠款,這兩年奧地利交易所的交易熱度飙漲。
盛極必衰。
麥考夫此行的主要任務,研判交易行情發生轉折的時間點。
明天動身。
臨走之前,他将一盒小蛋糕送到『花園街6號』。
管家朱莉說主人不在家。
麥考夫的重點不是見莫倫一面,而是送出聊表感謝的小禮物就好。
莫倫回家時,看到香甜可口的紅絲絨蛋糕在誘惑她。
随盒,是一張麥考夫手寫的感謝卡。
「謝謝您的援手,助我達成兄友弟恭成就一次。一份甜點,聊表謝意,請笑納——MH」
莫倫将感謝卡片收入抽屜。
不必留到下一頓,請傭人上一壺紅茶,馬上把小蛋糕全都吃掉。
聯手坑人的罪證當然要盡快消滅。
也能說得好聽些,把禮物快點吃到肚子裏,是對送禮人的尊重。
莫倫确定了福爾摩斯兄弟的感情不錯。
近期卻沒有機會向麥考夫請教維系兄弟感情的秘訣,她準備出一趟遠門。
在九月開學之前,借着去瑞士取第二次夢境獎勵的契機,放緩腳步在中歐轉一圈。
觀察十九世紀的中歐,體會不同的風俗人情,順帶收集各國家在刑偵與法醫領域的不同發展現狀。
短期游學,預計時長四個月。
為了旅程更舒适,自帶兩位車夫、一位女傭與一位助理。
之所以要兩位車夫,是考慮到行李的數量。
莫倫購入了今年新款的照相機。
它是笨重的大家夥,量詞不能用一臺,而該用一箱。
外加玻璃底片、碘化鉀、火棉膠等配套攝影裝備,想要外出拍好照片,給照相工具單獨配一輛馬車并不誇張。
找一個助理同行,主要也是讓她負責攝影。
本次同去的助理不是別人,正是參加展示會的女護士阿洛特·阿曼女士。
阿洛特憑借一手熟練的打針技術入選展示會的實驗員,她卻對醫學或護理學不太感興趣。
有人在醫院做了護士萌生學醫的想法,也就有人發現自己的喜好與醫學無關。
阿洛特更想從事行政管理類的工作。
莫倫給了阿洛特一個機會,如果她能在五天內速成攝影術,就請她做助理實習生。
接下來的四個月遠游也是阿洛特的試用期,她表現好的話,回英國就能轉正。
阿洛特學得迅速,通過了莫倫對照相标準的考核。
4月29日,一行五人乘坐輪船渡過英吉利海峽。
計劃線路:法國→瑞士→奧匈帝國→德意志→荷蘭→回到英國倫敦。
前一個半月,行程很順利。
莫倫抵達瑞士,非常順暢地取出第二次夢境獎勵,是一盒黃金金條。
唯一的小插曲,藏金盒內有一張古老羊皮紙。
上面寫了一句話:[2]霧氣深處的小木屋,巫師剛剛離開,千萬不要打量他的坩埚。
莫倫看到了“[2]”,猜測有人獲得了其他編號的羊皮紙。
如果把所有羊皮紙收集到手,是不是就能解開夢境任務的起因之謎?
疑惑歸疑惑,繼續前行,抵達了奧地利維也納。
來都來了,勢必要去中歐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瞧一瞧。
6月4日,維也納刮起大風。
莫倫正要去往咖啡店等待股票經紀人,看到轉角出現一個熟悉身影。
“福爾摩斯先生,真巧,竟是在這裏遇見您。”
麥考夫颔首問好,“确實很巧。您來奧地利旅游?”
莫倫:“是的,抓住大學入學前的空閑時光,四處走一走。”
不等兩人繼續寒暄,街頭忽然起嘈雜聲。
“快看,天上有東西!”
“上帝,怎麽會有一只熱氣球被風吹來了?附近,沒有氣球放飛點吧?!”
“不好!它是在快速下降。大家快往屋檐下躲,別被它撞到!”
“上面沒人嗎?怎麽不操控繩索呢?!”
短短一分鐘,維也納交易所上空被一團急速下降的暗影籠罩。
莫倫與麥考夫站在交易所的一條街之外。
兩人在咖啡店的屋檐下,近距離圍觀了熱氣球的墜落。
只見吊籃先觸碰到了交易所屋頂,然後氣球完全洩了氣,整個球坍縮成一團。
這卻不是結束。
下一刻,吊籃側翻。
籃內物品從交易所屋頂滾落。
羊頭與牛頭各三只,鮮血淋漓從屋頂砸到地面,濺起一攤血跡。
“啊!”“救命!”“我的上帝!”
一時間,交易所前方大街的驚恐叫聲此起彼伏。
莫倫與麥考夫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露出标準微笑。
剛剛異國相逢,立刻目睹天降獸頭血雨,這不能說明兩人是倒黴蛋。
莫倫:“巧合而已,這必定不能是給準備我的「歡迎來到維也納之倒黴蛋版迎接儀式」。”
麥考夫認同:“您說得對。以我們的站位是在一條街外,完全沒有被血色熱氣球波及。是充分體現了恰到好處的幸運。”
這話,誰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