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Chapter55
第055章 Chapter55
Chapter55
十點整, 展示會準時開場。
階梯演出廳內,現場觀衆約兩百人。
人手一張節目單,上面刊印着今日展會的五個主題,預計展會總時長90分鐘。
第一場, 是由英國工程師威洛比·史密斯帶來的實驗。
今年, 他發現了硒的光導性。
當場向觀衆們展示硒晶體在光線照射下導電性變大的現象, 說明光的強度、光量與硒的電導率息息相關。
目前,這個實驗結論看不到太多實用價值,但說不定未來某天憑此現象會誕生了不起的發明。
部分觀衆們回以掌聲,但不夠熱情。
原諒他們的想象力有限, 想不到假設中的“未來大發明”是什麽,更想不到它什麽時候會來。
莫倫在後臺等候室, 旁聽了“硒與光”實驗。
她知道“大發* 明暢想”在後世真的實現了。
上輩子,19世紀末, 光電效應被發現。
進入20世紀後,愛因斯特從量子物理角度第一次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
再後來, 以此為理論依據,半導體發展、太陽能産業等等都逐步壯大起來。
Advertisement
彼時彼刻, 卻非此時此刻。
第一場“硒與光”的展示沒有收獲太多的觀衆熱情。
第二場緊接着開始。
演出廳兩側的窗簾被拉上。展示臺上的幕布被拉下,同時開啓幻燈機。
第二位演講者來自美國, 他用幻燈機圖片展示了一款新産品——蒸汽式冷凍機。
這是今年的新發明。以氨為制冷劑,使用蒸汽機驅動壓縮設備, 當氨受到反複的壓縮又蒸發, 其過程中發生了制冷作用。
因為這種制冷設備比較大, 只适合工業制造, 在美國已有釀酒廠使用。
觀衆們也回以掌聲,随後提問家用制冷設備什麽時候能出現?
莫倫也期待家用冰箱早日問世。
就聽第二位演講者許諾, 再過四五年,一定讓冷藏食物的機器走進大衆家庭。
不論觀衆們信不信,第三位演講者登場。
克裏斯蒂安·彼得斯來自德意志,他帶來人類第130顆小行星的發現報告。
在今年的2月17日,彼得斯發現這顆小行星,命名「艾麗卡」,它位于土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如今,人們對天文觀測頗有興趣。
今年是1873年,而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推測,在四年後的1877年将會發生「火星沖日」。
到時候,從地球上觀察火星,可以看到火星異常明亮,格外利于觀測。
比起對四年後火星沖日的期待,今天聽到第130顆小行星被發現,人們的反應是略顯平淡。
誰叫「艾麗卡」暫時沒有表現出特殊之處,它又不是第一顆被觀測到小行星。
大衆希望能在火星觀測中傳出一些特別消息,最好是非專業人士能聽懂的內容。
如果是太專業的書籍,沒幾個人能看懂。比如二十多年前,莫什麽蒂寫的《小行星動力學》,據說是又一本純數學理論的天才之作,但大衆連作者的名字也記不清了。
前三場展示沒有讓觀衆們心潮澎湃。
第四場,輪到展示魯米諾反應。
莫倫與阿洛卡·阿曼女士等三位助理登臺,先在講臺上有條不紊布置好實驗設備。
“首先,讓我們配置魯米諾溶液。”
在莫倫的解說下,阿洛克三人不急不緩地開始了今天的魯米諾發光實驗。
觀衆席上,夏洛克頓時坐直了身體,微微前傾。
今日從劍橋到倫敦觀展,他主要是沖着這場展示來的,前來見證化學的魅力。
被選中登臺的三位女醫護經過五天的預演訓練,手穩到不見一絲緊張。
她們透出一股從容氣度,又不會過分冷漠。滴管、燒瓶、玻璃棒、量杯等化學實驗器皿,在她們手裏變得非常聽話,完全不必擔憂因為實驗員的手忙腳亂而發生試劑爆.炸。
每一步精準到位。
五分鐘後,四只燒杯先後發出藍色熒光。
這四只燒杯被分別注入人血、漂白劑、糞便混合物與動物血液。
展會主辦方的大學生助手幫忙把窗簾拉上。
昏暗的環境更利于觀衆席的後排看見講臺上的試劑發光情況。
“哇哦!”
“它真的會亮!”
“我想買點魯米諾,去我家雞圈裏測一測了。”
……
第四場展示終于引起觀衆們躍躍欲試的讨論聲。
比起日常生活很少接觸的硒晶體、不知何時才有的家用制冷機與遠在火星邊緣的130號小行星,這次觀衆們終于有了自然而然的共鳴。
藍色熒光非常直觀地出現在視野範圍內,而且這場化學實驗的被檢測物——血液、糞便、清潔劑都是人們熟悉的事物,讓觀衆們都有了參與感。
莫倫卻不會一味誇大魯米諾試劑對檢測兇案現場血跡的作用。
今天特意選取不同的被檢測物,就是要提醒刑偵人員避免誤判。
她說:“從四只燒杯發出相似藍光可知,用魯米諾試劑檢測犯罪現場也存在局限性。
如果兇手用清洗劑抹除犯罪痕跡,再用魯米諾檢測時也會發出藍光,是對判斷血液軌跡造成幹擾。另外,這種發光反應無法區別被檢測到的是人類血液或動物血液。”
觀衆A:“那也很神奇了!”
莫倫一直注意着觀衆席的動态,這位觀衆剛剛說了想對雞圈試一試魯米諾試劑。
她不低估人們的好奇心,特意提醒幾句:
“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我必須強調魯米諾雖非化學危險品,但配置魯米諾試劑的過程中,對皮膚、眼睛、呼吸道有一定刺激性。如果各位非常渴望在家中配置試劑,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比如佩戴手套、護目鏡。可以參考今日實驗員的裝備。”
展示臺上,三位進行實驗的女醫護是十分專業地穿戴了防護設備。
臺下,麥考夫環視了四周一圈。
今日展示會即将過去五分之四,但他不曾發現任何人疑似神秘魔術師『M-蛋糕』。
看到莫倫登臺,他沒有絲毫驚訝。
之前讀了節目單,已經大致推測出今日的演講者與實驗人員名單。
因為他讀過新一期《柳葉刀》,還沒有老眼昏花到看不清《魯米諾發光反應原理》的作者是誰。
今日的發光實驗,莫倫貫徹了「嚴謹」的實驗基調,沒有搞任何花裏胡哨的操作。
麥考夫想起夢境世界裏的那場魔術,「M-蛋糕」高度渲染了神秘氣息,其演出風格與這場魯米諾實驗可以說走向兩個極端。
如果是「M-蛋糕」導演魯米諾發光實驗會怎麽做呢?
麥考夫猜測,對方或是會讓全場熄燈拉簾,讓散發幽幽藍光的活人突然從觀衆席後方竄出來。
以這種“閃亮登場”的方法,平等地吓倒在場的每一個觀衆,讓衆人的心髒顫一顫。
不過,夢境任務的注意事項提到任務者不能在故事結束前暴露真實身份。
麥考夫就很少在生活裏駕駛馬車,更不提炫技飙車。
那麽有沒有一種可能,「M-蛋糕」在夢境裏是神秘的魔術師,但在現實裏嚴謹的實驗員呢?
麥考夫凝視講臺。
假設這種假設成立,「M-蛋糕」可以是莫倫,也可以是倫敦大學的衆多老師學生之中的某一位。不論是誰,都會隐藏夢境任務的遭遇。
展示臺上,發光實驗沒有到此結束。
莫倫:“對很多普通人來說,在家中進行化學實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今天我們安排了互動環節。
觀衆朋友可以參與實驗中來,你們獻出一點點血液,實驗員将為你們的血做現場檢測。時間有限,只能邀請男女觀衆各一人登臺。不知大家有沒有興趣?有的話,請舉手。”
互動環節是讓觀衆們的讨論變得更熱絡。
“哎喲,不行。我看到自己流血會暈。”
“被抽血,會痛吧?”
“我想試試。萬一我的血不會發藍光,是不是反向證明我與衆不同。”
……
議論紛紛裏,不少人都舉起了手。
觀衆C看向鄰座的觀衆D,“你怎麽也舉手了?剛才不是說抽血會痛嗎!”
觀衆D一臉無辜地解釋:“我喜歡體驗痛的感覺,不行嗎?”
這種情況不只在一處發生。
全場多處上演麻痹對方,減少搶票對手的騷操作。
夏洛克也舉手了。
與其他觀衆被背刺不同,他能确定一點,不必擔憂哥哥與他争做實驗對象。
轉頭,果然看到麥考夫保持紋絲不動的姿勢,絲毫沒有舉手的想法。
莫倫望着臺下,觀衆們的反響比她預計得積極很多,約有一半人舉手。
兩個實驗者的名額是百裏挑二。為了公平公正起見,她肯定是随意一指,不可能徇私開後門。
莫倫當然看到了麥考夫與他身邊舉手的年輕男人。
兩人的座位靠前,在第三排中間位置。
在講臺上,她能清楚觀察兩人的長相,眉宇間有一些相似,應該是兄弟或親戚。
區別于麥考夫的端坐不動,他身邊的那位舉手舉得很積極。
莫倫先點了一位面容和藹的夫人上臺,在選擇男觀衆時視線又掃過麥考夫的位置。
兩人恰似互不認識,神色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四目交接之際,麥考夫卻對莫倫眨眨眼。
下一刻,他又朝右手邊的夏洛克方向,飛速瞥了一眼。
莫倫微微一怔。
這真的是罕見,麥考夫在這種場合下向她發出了“通融一下”的眼神暗示。
行吧,又不是什麽原則問題,也完全不幹擾實驗進度。
莫倫當即選擇了第二位實驗者,“最後一排的夾克衫先生,請您登臺。”
莫倫:向上帝發誓,真不是暗箱操作,她本來就不打算選熟人或熟人的親朋登臺。
夏洛克感覺到實驗主理人的目光從自己身上不經意地掃過。
差點以為自己将被叫上臺,卻沒想到是幸運兒成了最後一排的男士。
夏洛克不失落,反正回到劍橋後可以自己做實驗,只是對自己的運氣推論有點小失望。
原以為今天麥考夫像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一樣陪他來看展,是會讓自己的運氣發生不同尋常的波動。現在看來,是他想多了。
麥考夫不動聲色掃視夏洛克,又泰然自若地收回目光。
剛才什麽也沒做,才沒有故意坑弟弟,才沒有回敬夏洛克之前看他像看外星人的目光。
他可以發誓,這不是徇私,只是很好心地确保莫倫今日的化學實驗順利收尾。
從劍橋傳來的消息,夏洛克入學八個月,已經炸了三次化學實驗室。
今天如果讓他登臺,誰敢保證他不會誘發奇怪的實驗事故?為了實驗雙方的安全,他要出一把力,把危險掐滅在源頭。
麥考夫:又是做好哥哥的一天。
等展示會結束,午餐的餐後甜點獎勵自己一塊小蛋糕。
或許,也能請莫倫吃一塊?贊美她讀懂了自己的暗示,達成聯手坑人,哦不,是保障倫敦大學展示會順利進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