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64章
十月,上奉皇太後駐跸盛京。
盛京即沈陽,是大清龍興之地,清太宗皇帝皇太極在此稱帝,并改國號為大清,中國最後一個王朝在此始。
既至盛京,皇帝及随行後宮自然要住進盛京老皇宮。但盛京皇宮畢竟建造于清朝開國之初,與紫禁城完全沒法兒比,說是皇宮,後宮居所其實就是幾座大套院罷了。
這是寧歡第一次踏入沈陽故宮,她瞧着四周比之紫禁城不知樸素多少倍的……瓦房,眼皮不由跳了跳。
這哪兒來的什麽東西四宮,五座宮殿——清寧、關雎、衍慶、麟趾和永福五宮全都在一處大院中,根本不同于紫禁城各宮隔開的模樣,說得直白些,就是一個大院兒裏的緊緊挨着的五間房罷了。
純妃嘉妃等人亦是第一次到盛京皇宮來,瞧着這緊挨着的五座“宮殿”,二人不約而同對視一眼,而後又面色如常地微微垂首。
皇後自然住入正宮清寧宮,純妃與柔惠居麟趾宮,嘉妃與陳貴人居關雎宮,舒嫔則與海貴人居衍慶宮,娴妃因着在南苑染了風寒,故而自木蘭始她便沒有接着随行,而是身子好些後便直接被送回紫禁城。
寧歡随着皇後住入清寧宮。
皇後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輕聲道:“此處人多眼雜,地方又窄,你自個兒留意些。”
後宮衆人皆待在這一個院落中,有個什麽動靜保管其餘四宮的人都能聽見,着實是人多眼雜。
寧歡聽懂皇後的意思,小聲哼哼道:“奴才就跟着主子。”
皇後莞爾笑道:“皇額娘那兒你就不管了?盼越嬷嬷才來催呢。”
寧歡面色一僵,忙轉移話題:“先伺候您安置。”
皇後輕笑一聲。
初至盛京,皇帝果真很忙,至少這幾日圓團兒都沒引着她去見皇帝。
Advertisement
寧歡也樂得清閑,趁着天氣晴好便去了太後宮中。
甫一踏入內室,寧歡鼻頭微動,不由輕輕嗅了嗅。
她半是驚訝半是不敢相信,快步走過去。
太後見到她,便溫和笑道:“來了?”
盼越等人對太後這般親昵随意的态度見怪不怪,朝着寧歡微微福身便默默退下。
說實話,她們就盼着姑娘來呢,太後主子桌上放的那玩意兒她們簡直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避之不及。
這般想着,她們退下的腳步都輕快迅速許多。
寧歡瞧着炕幾上放着的東西,睜圓了眼:“榴蓮?!”
太後難得帶着幾分期待的瞧着她:“喜歡嗎?”
寧歡用力點頭,又驚又喜:“喜歡!”
太後異常滿意地笑了,連忙拉着她坐下,遞了銀匙給她:“快來嘗嘗。”
寧歡期待無比地挖了一勺送入口中,感受到闊別許久的美味,她幸福地眯起了眼:“完美!”
太後樂呵呵地看着她:“你也喜歡便再好不過了,你是不知道盼越她們聞着這玩意兒那張臉都快繃不住了。”
想到方才盼越嬷嬷她們那逃似的身影,寧歡不由笑了:“吾之蜜糖,彼之□□。”
太後贊同地颔首,與寧歡一同享受這難得的異常想念的美味。
寧歡瞧着銀匙中絲滑甜蜜的果肉,有些好奇:“現在就有這玩意兒了?”
太後解釋道:“琉球進貢的。”
寧歡不由笑起來:“這就是宗主國嗎?下邊兒的附屬國有什麽好的都不忘獻與宗主國。”
若是她沒記錯,今歲二月琉球才上貢過一次。
“或許是吧。”,太後又促狹點了點盤中的榴蓮:“但你确定這在旁人眼中會是好東西?”
寧歡撲哧笑了。
她想到什麽似的,眸光一轉漫上幾分不懷好意來。
太後好笑地看着她,也沒點破。
管她呢,倒黴的總歸不會是自己。
寧歡一面品嘗着美味,一面漫不經心地打量着太後暫且居住的這處。
太後注意到了,便輕笑道:“這老皇宮是有些……”,她頓了頓,又道:“樸素。”
寧歡不由笑出聲,她放下銀匙,道:“是有些。”
“但是好賴也是處旅游地不是。”,寧歡支着腦袋道。
太後笑了:“可不,今年這下半年你該玩得開心吧?”
寧歡笑眯眯地點頭:“開心。”
一路從京城的南苑到直隸木蘭,又從蒙古到東北遼陽最後來到沈陽,她這也算公費旅游一回。
太後輕笑道:“日後還有些地方要去,倒也不錯。”
寧歡眸光一亮:“江南?”
太後颔首:“是,還有山東等地。”
寧歡支着腦袋,彎唇笑道:“那我就等着了。”
陪着太後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着,一個下午便悄然過去。
用了晚膳,寧歡便辭了太後。
她還沒踏出太後宮中,便看到了熟悉的狗狗祟祟。
她好笑道:“出來。”
圓團兒笑嘻嘻地給她打了個千兒。
寧歡看了看明月高懸的夜空,不自覺翹起唇角:“走罷。”
“嗻!”,圓團兒喜笑顏開地應了。
圓團兒帶着她一路繞到皇帝燕寝的保極宮。
皇帝正坐在西殿中,有一搭沒一搭地翻着手中的書。
寧歡甫一踏進來他便察覺到了,笑意柔和地朝她看來。
寧歡看着他,哼笑道:“喲,皇上還記得奴才呢。”
皇帝啞然失笑,連忙帶着她在榻上坐着。
他攬着她,輕笑道:“生氣了?”
寧歡看着他,眼尾帶着笑意:“若是生氣了你待如何?”
“唔……”,皇帝沉吟片刻,看着她笑道:“我跪搓衣板?”
“噗……”,寧歡忍不住笑出來。
皇帝抱着她,輕笑道:“這不是寶兒說的嗎?”
寧歡看着他,不由彎起唇角,故作淡然道:“此等小事,本姑娘大人有大量,不同你見識。”
皇帝有模有樣地抱拳:“多謝寧姑娘。”
寧歡着實被他逗得不行,笑倒在他懷中。
她乖巧地被他抱在懷中,仰頭看着他:“你忙完了嗎?”
皇帝輕輕颔首,眸光溫柔:“忙完了,如今總算得空能抱着我的寶兒了。”
寧歡不由輕笑,柔軟地靠着他。
心意相通的人,便只是靜靜靠在一塊兒,什麽都不多說也是惬意美好的。
寧歡瞥見桌上的金乳酥,這才想起什麽似的,眸中劃過一絲不懷好意。
她坐直身子,問道:“近日可有什麽新鮮玩意兒?”
皇帝思索片刻:“近日琉球倒是上貢。”
“不過……”,想起下頭呈上來的那東西,皇帝忍不住微微蹙眉。
寧歡瞧着他微凝的眉心,心中有底,她扯着他的衣袖道:“有什麽?”
她想了想,特意描補道:“可還有什麽新鮮果子?”
皇帝低眉看着小姑娘這激動的模樣,忽然想起她是從皇額娘宮中前來。
他笑着捏了捏寧歡的鼻尖:“不就是想吃果子嗎,我還能不給你吃不是?”
他只覺小姑娘是想找他要進貢的貢品卻又不好意思。
他笑着補充道:“你放心,都給你留了一份兒。”
寧歡霎時笑起來:“那我還要嘗嘗。”
皇帝卻略顯遲疑:“那果子……”
寧歡笑眯眯道:“我已在太後處嘗過,很是喜歡。”
皇帝一頓,略有些無奈地喚道:“李玉,呈琉球上貢的果子來。”
門外的李玉忙不疊應了:“嗻。”
沒過多久,李玉便周到細致地火速呈着一份果盤上來。
皇帝狀似不經意地看了看,唇畔悄然彎起滿意的笑。
李玉注意到皇帝的笑意,面上更是樂呵呵的。
誰料寧歡看了一眼後,便幽幽地看着李玉:“琉球進貢的果子都在這兒了?”
李玉一愣,忙不疊跪下,先請罪:“奴才該死!”,又接着解釋道:“但那琉球上貢的其中一種果子……”
他小心道:“味道甚怪,奴才怕污了小主子的鼻子。”
皇帝攬着她,溫聲解釋道:“那果子是有些奇怪,你未必會喜歡。”
寧歡看了他一眼,他面不改色地回望她。
寧歡心中笑得不行,面上卻是一片淡然。
“那果子可是叫榴蓮?”,她問。
李玉點點頭:“是。”
寧歡面上彎起笑意:“那就是了,我在太後宮中嘗過,味道很不錯。”
李玉低垂的臉霎時苦下去,這小祖宗居然會喜歡那玩意兒,要命咯。
皇帝聞言,只能無奈道:“快去呈來吧。”
“嗻。”,李玉又下去了。
寧歡偏頭看着他:“你不喜歡嗎?”
皇帝怕擾了她的興致,便面色如常笑道:“還行,談不上喜歡不喜歡的。”
寧歡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只看得他後背發涼,她才笑道:“那就好。”
她半真半假道:“我還等着有人與我一同分享這份兒美味呢。”
皇帝頭皮一緊,卻只能順從應道:“好。”
李玉呈了榴蓮來,他強行露出笑容:“小主子。”
寧歡看着盤中的金黃的果肉,眼睛都亮了。
李玉放下東西,忙不疊退下了。
不成,他要趕緊呼吸些新鮮的空氣。
皇帝瞧着李玉進來時便一臉苦大仇深,但寧歡看他時他又面色如常地笑着。
寧歡也顧不得他,自個兒挖了一勺嘗,而後滿意地彎起唇角:“好吃。”
皇帝看着小姑娘沉浸在美味中,滿意地笑彎了眉眼,就如同一只漂亮慵懶的貓兒一般,心中不免柔軟,連着這不大好受的味道似乎都能忍受幾分。
誰料下一秒,寧歡直接挖了一勺喂他,頗為期待道:“快嘗嘗。”
皇帝一頓,但看着少女美麗的眸中盛滿了期待與歡喜,這麽盈盈看着他笑,他真是什麽都想不了了。
他咬咬牙,囫囵咽下去,面不改色地誇贊道:“不錯。”
寧歡看着他,看着他明明難以忍受卻還是不得不微笑營業,又好笑又心軟。
她輕笑一聲,端了茶盞給他:“快喝些茶壓一壓罷。”
皇帝驀地看着她。
寧歡卻只是遞了遞手中的茶盞。
皇帝連忙接過,灌了一大口茶水。
待他好些了,便捉了她過來:“好啊,故意戲弄我是不是?”
寧歡笑着錘他:“我先前分明問過了,明明就是你死鴨子嘴硬。”
皇帝聽見這般俚語,怔了一瞬,又輕哼道:“這是為了誰?小沒良心的。”
寧歡笑着抱住他。
她問道:“這果子明明很美味啊,你真的不好好嘗一嘗嗎?”
皇帝霎時神色一肅,敬謝不敏:“你喜歡便多吃些。”
寧歡笑倒在他的懷中,等笑夠了又爬起來重新品嘗她心愛的榴蓮。
皇帝就坐在一旁看着她快樂地享用這來自千裏之外的稀奇果子,瞧她的模樣是真的喜歡極了。
他好笑又無奈。
寧歡挖起一勺,在他面前晃了晃:“真的不嘗嘗?”
皇帝微微後仰,堅定地拒絕:“不必。”
“好吧。”,她将榴蓮送入自己口中,不自覺舔了舔唇。
皇帝看着那粉嫩的舌尖,忽然覺着嘗一嘗也不是不行。
他不動聲色地靠近她:“寶兒真的願意讓我嘗嘗?”
寧歡不疑有他,哼笑道:“怎麽又變卦了?”
“唔,就是突然覺着這味道應該不錯。”
寧歡好笑地搖頭,好心地挖了一勺喂他:“來。”
“不用這個。”,他似是輕笑一聲。
寧歡略顯疑惑,下一秒皇帝便将這一勺喂給她。
她還沒來及問他到底是幹嘛,他的吻便落下堵住了她的話。
她沒想到他竟然打的是這樣的主意,完全沒有準備,還沒反應過來他清冽的氣息便已無孔不入地撲面而來。
“唔……”
他吻得溫柔,似乎真的在品嘗某種珍貴的美味,寧歡卻怎麽也招架不住,被他吻得七葷八素。
腦子一團漿糊間,她似乎聽見他含糊帶笑的聲音:“這榴蓮,确實甜美。”
寧歡嗚咽着錘他,混蛋!
與皇帝胡鬧一通後,桌上的榴蓮也沒了——皇帝嘗了一次還不夠,非得擒着她将剩下的榴蓮一同用完。
寧歡如今想着心愛的榴蓮便只覺舌尖發麻,少兒不宜。
她氣不過地擰他。
皇帝得了甜頭,抱着她溫柔地哄着:“乖,榴蓮還有的,莫生氣。”
“你還說!”,她羞憤地拔高聲音。
他笑起來:“好,好,不說不說。”
作者有話要說:
突然想起來滿人稱名不稱姓,應該叫寧姑娘才是,但是前面的魏姑娘懶得改了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