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喜兒
第26章 第 26 章 喜兒
喜兒不多時跟黑娃從窯洞裏出來, 身後跟着一個身形幹瘦,容貌周正,皮膚頗黑, 穿着一件補丁秋衫的三十來歲中年婦女。
這個婦女就是喜兒的母親——羅秀蘭。
羅秀蘭手裏拿着一張抹布擦着手上的水, 瞧見喬希瑤,倒是很熱情的走到她面前說:“喬知青,不好意思,額兩個娃子不懂事,說些背興(丢人)話,今天是我大女娃子的過啐(生日),你的魚額要了,你想換些啥?”
“原來今天是喜兒的生日啊。”喬希瑤把籃子裏接近一斤半重的魚尾, 遞給羅秀蘭說:“我就想換些瓜果蔬菜, 不用太多,夠吃兩頓就行。”
她說着, 又把籃子裏的兩個蘋果,塞到喜兒跟黑娃的手裏,“喜兒, 今天是你的生日, 姐姐沒什麽生日禮物送給你, 這蘋果你們拿着吃吧。”
那蘋果是陝北高原本土産的, 蘋果樹生長在黃土上, 因為長年缺水,蘋果都長得不大,只有拳頭大小,但因為日頭足,蘋果曬得紅彤彤的, 糖分十足,拿到手裏就有一股誘人的蘋果甜香味。
喜兒拿到蘋果,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到底記得她媽時常教導的,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食物,也不能不要臉皮的去讨人家的東西話兒。
她忍住想吃下手中蘋果的沖動,将蘋果放回喬希瑤的籃子說:“謝謝姐姐的好意,你的蘋果我不能要,這太貴重了,你留着自個兒吃吧。”
水果在這個年代的鄉下是稀罕食物,尤其在陝北澤化縣一帶,因為周圍的地貌以缺少水源的黃土高原居多,果樹難以生長,像蘋果樹這種果樹,很難大面積種植,有成活的蘋果樹,蘋果都是摘來賣錢的,一斤得賣上四毛二分錢,當地人寶貝的跟什麽似的,誰要是偷摘了一個蘋果,能把人打個半死。
黑娃就沒那麽多顧慮想法了,他正是調皮搗蛋的年紀,對媽媽和姐姐的話向來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壓根就沒記住媽媽說得不能亂吃別人的話兒,拿到蘋果以後,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上一口。
那蘋果輕輕一咬就脆裂開來,發出清脆的嘎吱聲響,脆甜多汁的果肉彌漫在舌尖,蘋果那特有的甜香讓黑娃瞪大了眼睛,嘴裏含糊不清地說:“好甜,好好吃。”
羅秀蘭看他拿到蘋果就吃,當即上去擰他耳朵,“你個背興玩意兒,媽平時是怎麽教你得?讓你不要随便吃別人的東西,你兒個腦子叫伢狗吃掉了啊。”
“媽,疼疼疼。”黑娃雙手捂着耳朵,嘴裏叼着蘋果,到底舍不得把這脆甜多汁的蘋果還給女知青,眼淚嘩嘩地說:“媽,額都記住了,可這蘋果也忒好吃了,額就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蘋果......”
“你還敢犟嘴,你知不知道什麽叫做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今天你随随便便吃了人家的東西,明天人家讓你幫忙去殺人放火,你能拒絕嗎?媽這幾年吃的虧還少嗎,你這狗記性,咋總是記不住咧。”羅秀蘭氣得往黑娃的屁股上啪啪打兩巴掌。
喬希瑤連忙攔住她道:“大姐,你別打孩子,蘋果是我拿給孩子吃的,又不是什麽金貴玩意兒,你別這樣。”
羅秀蘭收住手,嘆口氣道:“喬知青,你是城裏來的同志,蘋果在你們城裏人的眼裏不稀奇,在我們村兒可是金貴的東西,這一個蘋果至少得賣三分錢咧,都能買一斤紅薯了,這樣好的東西,你得留着自個兒吃,或者換糧食,別大大咧咧的随手給人,到時候餓着你自己,也是你自己難受。”
她說着,也不管喬希瑤是什麽表情,轉頭進屋拿了五個紅薯,六七個拳頭大小的土豆,一把翠綠的嫩白菜,一小籃子有些蔫噠噠的野苦菜出來,通通裝到喬希瑤的籃子裏。
“大姐,紅薯土豆我不要,我就要白菜跟苦菜。”喬希瑤一看,忙推脫。
石水村窮,每年分到村裏人的糧食是多種多樣,除了高粱、黃米、玉米之類的主要糧食,剩下的就是各種瓜果蔬菜,紅薯土豆之類的雜糧。
像土豆這種作物,在陝北人的眼裏,既是主食,又是菜肴,他們對紅薯土豆的喜愛,遠超于其他雜糧。
羅秀蘭一下拿這麽多紅薯土豆出來,喬希瑤深感愧疚,覺得她那一點魚尾,值當不了這麽多東西。
羅秀蘭堅持把東西都放到喬希瑤的籃子裏,苦口婆心道:“小女子,不是大姐說你,你們新來的知青,還不知道咱們陝北高原苦着呢,咱們這裏缺水少吃,村裏人年年都在鬧饑荒,要每戶人家都像你們這樣大手大腳,不知道輕重随手贈人食物,咱們村兒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你聽大姐一句勸,平時該省就省,你要想吃新鮮的瓜果蔬菜,可以自己去挖野菜。咱們村裏的自留地,種得菜自家都不夠吃,都喜歡去地裏挖野菜,那些野菜弄好了,味兒美得很,你何必為了換點菜,浪費好東西呢。”
喬希瑤知道她是一片好心,無奈收下紅薯土豆,“多謝大姐提醒,你真是好心人,我初來乍到,對咱們石水村還不大了解,以後我要是遇到什麽不懂的事情,我可以來找你解答嗎?”
她長得漂亮,身上帶着剛出學校的學生氣,看起來又年紀小小,跟知青點其他仗着自己是從城裏下鄉來得,有文化就看不起他們鄉下人的知青完全是兩樣。
羅秀蘭對她好感倍升,“你随時來都可以,只要是額能幫上忙的,額一定會幫你。”
“謝謝大姐,那我走啦。”喬希瑤眉眼彎彎,臨走前,将籃子裏的蘋果又塞回到喜兒的手裏。
在喜兒怔神之際,喬希瑤朝她眨眨眼,無聲對她說了生日快樂,拎着菜籃子,一溜煙走了。
喜兒握着手裏的蘋果,看她走了,才反應過來,喊羅秀蘭:“媽,那個知青又把蘋果給我了。”
“給你,你就拿着吧。”羅秀蘭愛憐地伸手摸着她的腦袋,“今天是你過十歲的整啐,也該吃點好的。”
“可是媽,你拿魚給那知青換的土豆紅薯,是我們一家人兩天的口糧。”喜兒低着頭,眼眶紅紅。
三年前,她爸得了一場大病,為了給他治病,她媽把家裏該賣的都賣光了,可爸還是病死了。
她爸病死後,村裏和其他村有不少媒婆和婆姨都來給她媽說媒,讓她媽不要她們姐弟倆,另外找個男人嫁了,過好日子去。
她媽舍不得丢下她們姐弟倆,推拒了所有人的說媒,這三年來,一直在地裏拼命的勞作掙工分,償還了大部分的債務,而她媽則累得又黑又瘦。
因為要償還債務,家裏的糧食都是數着頓過日子,喜兒已經三年沒吃過飽飯了,可是現在,她媽一下子拿出兩天的口糧跟那知青換,喜兒心裏有着說不清的難過和感動。
難過的是弟弟不懂事,吃了人家的蘋果,要強的媽媽就用蘋果抵糧,自己平時再怎麽幫媽媽幹活,也不能給媽媽真正的分擔負擔。
感動的是媽媽從始至終都愛着她和弟弟,即便家裏這麽困難,她臉上還有村裏小孩都嘲笑的胎記,可媽媽還是願意用糧食換一條魚尾,只為了給她好好過生日。
羅秀蘭安慰道:“別想那麽多,船到橋頭自然直,咱們現在是苦了點,不代表以後會一直苦,只要你跟黑娃好好讀書,用心做人,遲早,你們會帶上媽過上好日子。”
喜兒擡起頭,眼淚噙着淚花,鄭重點頭,“媽,額一定會好好讀書,将來考上咱們縣裏的初中,拿到初中文憑,到縣裏的廠裏工作,帶你和弟弟過上好日子。”
縣裏的工廠在66年精簡工人下鄉以後,現如今招工人的标準都是初中文化起,可是現在到處都在搞運動,強制工人返鄉,初高中的學校早關閉了,喜兒就算學習成績好,也讀不了初中。
羅秀蘭想到這裏,眼裏有說不出的憂愁,不過她什麽都沒說,拍了拍兩個孩子的肩膀,“走,媽給你們做紅燒魚尾去。”
村東一顆百年歪脖子棗樹旁,有一個四個窯洞口的窯洞房子,并一個很大的院壩,這是村裏最大的窯房,也是解家祖輩留存下來的祖宅。
時值秋季末,歪脖子棗樹上挂滿了拇指大小的酸棗子,但因為樹高達八米,大部分棗子都長在樹冠頂部,且那棗子太過酸澀難吃,村裏除了一些小孩兒嘴饞,會時不時t爬樹摘棗,其餘時候都是王桂英拿着一根長樹竿,打棗給孩子們吃。
這會兒王桂英正拿着一根長長的樹竿,站在酸棗樹下打棗。
她的身邊圍了村裏好幾個饞小孩兒,解嫣也在其中。
看到解堰挑着水回來,扁擔左側還挂了一條大魚,手裏拿着另一根樹竿打棗子的解嫣,立馬放下樹竿,小鳥一般飛到他面前,眼睛亮亮地喊:“哥,你打哪弄回來的魚?好大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