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 團聚(捉)
66 團聚(捉)
◎來年計劃◎
正月十五, 元宵節。
陸楊跟謝岩收拾東西,準備回陸家屯,給兩個爹拜年, 留宿一晚。
年節開始忙, 拖到現在, 不得不回了。
村裏過日子,家裏人少,刨不出糧食, 就會被人瞧不起。
兒女嫁娶則可以改改運道, 看與誰家結親。陸楊跟謝岩不回家,兩個爹可以理解他們忙,外人理解不了。說起來不會有好話。
回來得晚, 也就十五當天,陸楊等陸林兩口子到了, 就跟謝岩跑了一趟東城區, 先買了兩只豬崽。
豬崽到家, 前頭的事都可以淡化。
他早說過,天塌下來, 鋪子也不能随便關門。
趙佩蘭就不願意跟他們走, 勸說一番,沒有作用,恰好陸林跟張鐵商量過,今晚陸林會留在縣裏住一晚。
不管怎麽着, 這兩天的生意不能耽擱了。
元宵節是大節氣, 陸林要撇下家裏熱鬧, 到鋪子裏看店, 把陸楊感動得不行。
陸林笑道:“我早聽說縣裏有元宵燈會, 長這麽大,我也沒見過,今天正好看看。”
他們縣裏的元宵燈會,只有一條街裝點了,在衙門附近。
商戶挂燈籠,張燈結彩,別處的商戶湊熱鬧,門前多挂幾盞燈籠,看起來比平時亮堂。更多的東西沒有了。
Advertisement
有的商戶可能會弄個彩頭,大多數都沒有。
元宵節這天夜裏,只是比平常更亮堂罷了。
只是亮堂,陸林也想看看。
他在村裏長大,村裏入夜以後,都黑漆漆一片,家裏油燈舍不得點,蠟燭多燒一會兒都心疼,家家戶戶黑燈晚,他還沒見過亮堂的夜晚。
話說到這份上,陸楊就不勸了。
張鐵不留宿,鋪子裏住不開。
陸楊跟謝岩是夫夫倆,他跟陸林兩口子不好在他們炕上睡,陸林留宿,就在趙佩蘭屋裏湊合一晚。
過了中午,他們在鋪子裏吃一頓元宵,陸楊就跟謝岩帶着豬崽和兩壇子醬回家。
這陣子炒的醬,賣得少,送得多。
陸楊天天炒醬,都不夠送的。
走在路上,他跟謝岩說:“不知柳哥兒元宵節回不回家,我跟他碰面,要好好說說這事。離得太遠,說一個消息,好久等不到回信兒,實在不方便。”
謝岩挑着陸楊愛聽的話說:“肯定會回啊,幾個村子之間又不遠,黎峰還有騾子車,跑一趟的事。”
陸楊聽高興了,心裏明白,跑一趟的事,說得輕巧,人活着,哪能得閑?跑一趟簡單,難的是沒空跑。
他們用馬拉車,比以往進村子快。
到陸家屯的地界,陸楊就沒跟謝岩閑聊了。
進村開始,陸續有人跟他們搭話,說怎麽這時候回來。
陸楊都好聲好氣的答:“初一的時候不是搬縣裏去了嗎?還勞大松哥和二柏哥幫了幾天忙,後來緊跟着開市了,在鋪子裏忙得脫不開身,就前幾天,我們還上公堂,把之前的糊塗爛賬解決了,這才空出手回家。”
前頭的事,村裏人差不多知道了。
沒誰家大過年的還出工,陸松跟陸柏兩兄弟見天兒的往縣裏跑,他們都看着呢。
這事他們不咋在意,就覺得陸楊心野了,都鑽到錢眼裏了,再緊要的事,能比給親爹拜年重要啊?
聽到後面,發現他們都上公堂了,一個兩個的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幾乎所有人都重複反問,再才知道确實報官了。那幾天不方便回家,要在縣裏等着官爺傳喚。
好家夥,這兩口子悶聲不響幹了大事。
公堂之上,是謝岩贏了。這件事說出來,是他們家有本事。
如今人少,任何可以造勢的事情,陸楊都能擡出來。
今時不同往日,他們家再不是可以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了。
年前,他往外放話,縣裏有人脈,以後去縣裏幹活,他能指條路。
這條路沒多少人指望,都盼着他真能帶回豬崽。今天豬崽也回來了。
車上放着兩個竹編的籠子,籠子裏鋪着厚厚稻草,小豬崽就趴在上面呼呼睡着。
怕凍着它們,陸楊把平常蓋馬車的草簾拿過來搭在了籠子上。
村民走近一點,可以看見一點豬崽的樣子。
陸楊願意跟人聊天說話,極有耐心,一次說不完,還會停在路上多說一會兒,但豬崽的事,他只字不提。
看見的人,按捺不住心思,開口問一句,他才笑眯眯道:“今天先拿回兩只,下次再去。”
要看豬崽,那也是不行的。
看豬崽,要去他們家裏看。
走走停停,說說笑笑間,到了陸家那間小破屋子。
王豐年跟陸二保手上閑不住,都在屋裏坐着編草席。
這東西能賣錢,他們下回就讓陸松一起捎帶去縣裏,賣錢就貼補家用。
過年過節,就講究一個熱鬧。
兩口子沉默寡言,熱鬧不起來。
他們等了又等,還以為陸楊今年不回家了。
前幾天,陸松去縣裏賣席子,帶回來消息,說他們鋪子裏生意很好,他們也不敢多問。
今天陸楊跟謝岩熱熱鬧鬧的回來,家裏只有熱茶喝,熱飯還沒準備。
王豐年高興得不行,抓着陸楊的手就把他往屋裏牽,這一抓,他發現陸楊的手腕兒好瘦一根,低頭撸袖子一看,沒感覺錯,真是好瘦一根,這一看,眼淚止不住。
“怎麽瘦成這樣了?”
陸楊還是那副笑臉,眉眼都有股張揚的勁兒。
他說:“最近身子不爽利,到醫館抓了兩副水藥喝。藥湯一碗一碗的喝,我吃不下去飯,自然就瘦了。阿岩心疼我,這又拿銀子去抓了丸藥,過幾天制好,我就有肚子吃飯了,養一養就胖了。”
王豐年又追問他:“哪裏不舒服?怎的病了?”
陸楊自然不會說是老毛病,只說是前陣子風雪裏跑來跑去做生意,一時不慎,着涼了。
着涼的事,可大可小,若是發高熱,久咳不愈,命都能拖沒。
有錢就多吃兩副藥,病好了,也要再調養調養。
王豐年又看謝岩,眼神充滿感激。
他怕孩子生病,以前陸柳生病,都差點沒了。
看病費錢,謝家這孩子直愣了些,心腸是好的。
陸楊今天帶了些面粉回來,上次過來送年禮,說要拿面粉,謝岩給忘記了,他是從黎峰那兒買了米。
他們這裏米面都吃,一般米是中午吃得多,早晚則是稀粥或者面餅吃得多。面粉儲備不能少。
再有兩壇子醬,三斤糯米。
因帶回來了豬崽,肉蛋糖酒之類的,陸楊給省了。
年節走動一趟,差點把他的家底掏空。這又忙過一陣,鋪子裏也需要補貨,他實在拿不出銀子了。
元宵節縣學休沐,謝岩也沒法去領月銀,要過幾天才有點錢捏手上。
兩個爹不會嫌他們禮少,陸楊就跟他們說:“這回兩只豬崽,我們家留一只,給大伯家送一只去。原先說好的,一家一只,我跟阿岩到他們家坐坐,順道把糯米碾了,待會兒我們做元宵吃。”
糯米是在鋪子裏泡好的,用盆裝着。
米泡時間長了會發酸,出門之前泡着,一路過來,米吃透了水,剛好碾粉。
王豐年想給他們做肉餡元宵吃。他們兩口人,平常省慣了,一斤肉吃好久。
黎峰年節送得多,割一些做餡兒正好。
陸楊不要肉餡的,他鋪子裏包子都是肉餡的,早都吃膩味了。
他說:“就弄素餡的就行了。”
王豐年念着陸楊生病了,吃素餡也給他整好的,回屋把棗子都拿出來洗洗蒸了,做棗泥餡。
紅棗不多,他們又再剝花生,想着再做點花生餡的補補數量。
做餡兒要不了兩個人,陸二保跟着搭把手,心裏惦記着豬崽,又出去給豬崽挪窩。
他們空閑時早把豬窩做好了,都不往後院搭窩,就在前院裏。
在前院,他們好看着豬。
不大的院子裏,中間一條小道,隔開兩邊,一邊是雞窩,一邊是豬圈。
靠近房子的地界,留出方寸土地,他們平常洗衣洗菜就在這兒。
晾曬就去後邊,劈柴之類的也是後院。
他把豬崽抱到豬圈裏,又去屋裏拿出食槽。
食槽是他拿木頭挖出來的。木頭還是黎峰送來的,他挑了根大的來挖槽。
正蹲豬圈外看豬崽呢,陸柳跟黎峰也回來了。
他們是吃過元宵後回來的,還帶了一些,是花生芝麻餡的生元宵,下鍋煮煮就能吃。
進院子,陸柳不好喊爹,到屋裏,才敢喊。
他們看見停在外頭的馬車了,他問王豐年:“爹爹,哥哥回來了嗎?”
王豐年應聲:“他倆去大伯家送豬崽了,你們吃了嗎?”
陸柳跟黎峰吃過了,黎峰在這間屋子待着憋悶。
陸家實在小,他個子太大了。以前還到院子裏透氣,這院子也被折騰得擠擠的。
他留陸柳跟爹爹說話,到外頭去找陸二保。
“爹,你這院子這樣擺,以後晾衣服都不方便。”
陸二保也沒法子:“院子小。”
村裏住着,前屋後院都有界限,不能超出太多。
陸家左鄰右舍都把地基往他們家擠,留出來的道道不夠過人的,再擴也就前後的擴。
前頭大路齊整,擴出去,村裏人要罵。
後面倒是能收拾,但他怕看不住豬崽。
黎峰到後面去看了眼,腳步丈量,又看茅房的位置,回來說:“還是挪個窩,就在後院養豬。”
他講話很有幾分匪氣:“我看誰敢來使壞。”
趁着只有一只小豬崽,今天收拾起來也快,黎峰脫了棉襖,撸起袖子就幹。
他幹活是把好手,家務忙不轉,外頭這點活簡單。
豬崽裝籠,拎到一邊去。他跟陸二保回屋,拿出斧子就出來挖木樁。
陸家鐵器沒幾樣,不如黎峰的家夥齊全,一把斧子又當錘子又當鐵鍬,挖地又錘樁。
黎峰挖得不耐煩,仗着力氣大,順着木樁,一路搖松了土,一手拔一根,看得陸二保一愣一愣的。
豬圈簡陋,暫時就隔出窩。等着豬崽來了,再搭棚頂,這倒省事,今天少個棚頂。
他們扛着木頭去後院做豬圈,忙得熱火朝天。
王豐年跟陸柳在屋裏做餡料,也閑聊。
陸柳沒算到哥哥會回家,拿來的元宵就夠兩人份,棗泥蒸出來,去核以後,約莫一個人份。還要再剝點花生。
王豐年跟陸柳說:“你哥哥病了,瘦得厲害,我把他手一抓,全是骨頭。”
陸柳急了:“怎麽病了?”
他上次見哥哥,還都好好的。
陸柳回想一陣,發現見面以來,都是哥哥牽着他,拉他走,他是挽手臂多,一時沒發現哥哥瘦了很多。
他倆都是身上瘦叽叽,臉上不太顯的人。要瘦脫相了,臉才會凹出骨頭。
王豐年也是,前陣子見陸楊都好好的,所以陸楊說是風寒,他就當風寒:“謝家小子挺好,願意拿銀子給他抓藥吃。”
陸柳對謝岩的印象也好了些。
再問旁的,王豐年也不知了。
陸楊急忙忙的,回家沒坐一會兒,就去大伯家了。
此時此刻,陸大河家。
陸楊送了豬崽來,他們一家都出來看。
陸松跟謝岩去過義莊,勉強算家裏跟謝岩最熟悉的人,一窩人都擠過去圍着陸楊了,他不好把人冷落了,就留後面跟謝岩說話。
“還能有更多豬崽嗎?”他問。
謝岩點頭:“想要就能有,你們能養幾只?”
這些事情,他聽陸楊念叨多,心裏有數。
要陸松說,那肯定是越多越好。
他夫郎,二弟媳婦,他爹爹,這三人都不會下地幹重活,在家裏正好養豬。怎麽說,也能養個三頭吧?
謝岩腦袋連點:“可以,要錢。”
豬崽也是拿錢買的,屠戶那邊開價是一百五十文一只豬崽。
陸松攢了錢,他們賣了席子,正好買豬崽。
他看謝岩答應得爽快,又問:“再多兩只行不行?”
謝岩毫不猶豫拒絕了:“不行。”
問他最多可以養幾只,他說:“三只。”
陸松:“……”
早知道一開始說多一點。
這是陸楊算過的數量,屠戶那邊只給八只小豬崽。
兩個爹也就養三只,大伯家最好是兩只,強烈要求,那就三只。
餘下兩只,他要給陸林留一只,再在陸家屯拉拔一家族親。
黎寨那邊就不給了,他們不需要養豬。
謝岩不閑着,讓陸松帶他去碾糯米,待會兒要做元宵吃的。
豬籠旁邊,苗青拉着陸楊說話,問他:“這豬崽養肥了,可以自家殺年豬嗎?”
陸楊搖頭:“今年別這樣,屠戶指着你們養大肥豬呢,來年自家配種了,有小豬崽了,你們愛賣誰就賣誰。”
殺年豬以後,可以在村裏擺攤賣豬肉。
這肯定比賣給屠戶掙錢,價格都不一樣。
但這樣是搶生意,不厚道,合作一回,屠戶不會考慮第二回。哪天沒有小豬崽養了,再想去抱崽就難了。
苗青略有失望:“想也是這樣,今年我們村子有人殺年豬,我們都搭着買了豬肉,現殺現宰,新鮮得很,比去縣裏買的肉好吃。”
陸楊笑道:“豬崽都養上了,殺年豬的日子近在眼前了。”
苗青也笑了:“這日子真是有盼頭。”
豬崽送來,就要收銀子了。
陸楊沒客氣,銀子少不了,該是什麽價就是什麽價。
今天一次把三只豬崽的錢都拿了,下回過來,再送兩只豬崽來。
陸楊不一定有空回來,他說:“到時我讓林哥哥帶回來也一樣。”
陸林還要在鋪子裏幫一陣忙。
說起陸林,苗青臉上笑容有光:“我上次見他,覺着他成熟了許多,他以前在我這兒說話,很孩子氣。你別看他像模像樣的,沒當家做主過,也就是個孩子。”
鋪子裏人來人往,各處打交道,跟着陸楊學這這那那的人情關系,把人練出來了,回來說話都中聽了。
陸楊跟他對着捧,再寒暄幾句,他們夫夫倆就拿上糯米粉,結伴回家去。
到外頭,見着黎峰的騾子車,他倆愣了下,陸楊往屋裏瞧,果然看見弟弟跟爹爹在剝花生。
他喊了聲,滿是揶揄:“哇,這不是陸夫郎嗎!你怎麽一個人在這兒啊?你男人呢?”
他倆一個姓,一個陸夫郎,可以叫兩個人,偏他臊不到自己,把陸柳說得小臉通紅。
黎峰在後頭搭豬圈,都要抽空回一句:“我在後院!”
謝岩一聽他的聲音,就左右瞄。
前院拆除豬圈的痕跡還在,他心中大為警惕,問一聲:“你在後院做什麽?”
得回複:“搭豬圈!”
謝岩的心哇涼哇涼的。
怎麽會這樣,他這次回陸家,都記得帶禮了!
黎峰又跑去搭豬圈,顯得他好沒眼色,眼裏沒活。
他是閑不住了,也想去幫忙。看陸楊一眼,陸楊擺擺手,讓他去了。
謝岩去後院怎樣幫倒忙暫且不提,陸楊回屋裏,放下糯米粉,洗洗手,也過來幫忙剝花生。
陸柳盯着他仔細看:“哥哥,你還好嗎?”
陸楊好得很,說起這事,他心裏甜滋滋的。
“謝岩最近掙了點銀子,都給我花了。”
大方得很,一文沒留。
陸柳又不是問銀子,是問他身子怎樣。
陸楊也說挺好:“壯得像頭牛。”
王豐年接話茬:“哪頭牛瘦成你這樣,莊稼漢心疼死了,都不舍得讓它下地!”
這是實話,耕牛在農家地位很高,平常要好好伺候,才好讓它下地幹活。
哪天吃草少了,家裏人都心慌慌。
陸楊也不惱,臉上笑容不改,說:“我這也遭人心疼啊,看看你倆,眼圈一個比一個紅,這是做什麽?本來我不覺得有什麽,你們再掉兩滴眼淚,我要矯情了。”
話是這麽個話,生病了,去看病了,舍得銀子抓藥,藥也吃了,人瞧着只是瘦了些,已是萬幸。可心裏疼,哪是兩句話的功夫就能打發了的?
陸楊惦記着掙錢,自行轉移話題,問陸柳:“你試過炒菌子醬嗎?”
陸柳試過了,他是聽話照做。
以前陸楊教他做醬肉餡餅、炖羊湯的時候,都是讓他少弄一點試試看,他做菌子肉丁醬的時候,也是少量試試看。
他手上功夫有,相較于陸楊的好手藝,他更難能可貴的是對調料比例的掌控能力,在家少量嘗試過數次,每一回的結果都更好。
因量少,這次出門沒帶。
他跟陸楊說:“家裏都泡好菌子了,我說今天要多炒一些,把空盆都拿出來泡了菌子。順哥兒說想去新村看燈籠,我們一起出來玩,順道給爹送元宵吃。”
本來是送了就回,不費事。
這一天耽擱了,得明天才炒醬。
陸楊對他的進度很滿意:“大量制,不要怕,我那兒生意挺好,買過醬的都說好。我等醬多了,就會開個試吃攤子,任意消費,都給挖一勺。頭兩個月,辦個三五回,嘗過的人多了,喜歡的自然會來買。”
他這醬,也是用大醬炒制的,只是加了別的料,和大醬的味道相似,回家一樣的炖菜用。也是實惠的。
這種自家做的東西,有人工成本,陸柳在寨子裏炒制,也不拿鋪子裏的貨,陸楊跟野味一樣,貨賣出去,抽半成的利。
陸柳覺着太少了,半成怎麽掙錢?
“不然抽兩成?”
陸楊搖頭:“不,就半成。我這鋪子,要貨多、量大,用小利攢大錢。我掙錢的東西,不是看每一份抽成多少,是看能穩定供多大量的貨。”
他怕陸柳多想,又笑道:“民以食為天,自古賣吃的,哪怕是賣煎餅都能發家。利薄也是掙。我不靠這個。”
他想當大商人,靠小吃是不行的,攢些本錢差不多。
之前跟烏平之聊過以後,他也有了想法。
要是謝岩的書可以大賣,他會拉魯老爺子入夥,問烏平之願不願意入股,他們三家搭夥,第一期的科舉答題手冊,顧念着金師爺的恩情,他們後續會找俗話書齋合作。
但書齋的金老板不厚道,合作僅此一次。第二期的書,他們就該攢足名聲與銀錢了,可以合作大幹一場。
有了大本錢,陸楊就可以再做考慮,規劃一下前程。
所以賣吃的這點利錢,陸楊可以舍。
他也不會掙到弟弟身上,差不多就行了。
陸柳聽得好生佩服,他還在為每天賣出去幾斤酒而高興呢,哥哥都想當大商人了。
但半成的利,真的太少了。
花生弄完,他們碾碎了滾湯圓,炖煮時,陸柳抽空去後院看看,把黎峰拉到一邊說小話。
黎峰也覺得半成太少了。
野味抽半成,他沒話說,山裏險,不會每次都是好收成,野味有大有小,價格壓下來,獵戶們不會來,會找老主顧,再是集市散賣,哪怕是累一些、麻煩一些。
但炒醬可以多抽成。山菌不麻煩,出個人工都是銀錢。他們也準備找人搭夥,請人出工,自家不費勁,那點工錢,幾壇醬就回來了,不算事。
他說:“等會兒我跟他談談。”
陸柳放心了。
忙不過一會兒,元宵出鍋,一家人吃元宵。
各種餡料的元宵,陸楊一鍋煮了,吃到什麽口味的,全憑運氣。
村裏做元宵,都會多滾幾圈糯米粉,個個都不會露餡兒,從外頭看不出來餡料。
陸柳跟黎峰都吃過了,這回陸柳加兩個,黎峰加五個,将就着吃個味兒。
陸楊跟謝岩也在縣裏吃過回來的。陸楊最近都是少食多餐,盛了六個添補。
謝岩才幹了體力活,累得慌,滿滿一碗,十二個。
陸二保跟王豐年碗裏都是十五個,把碗都堆滿了。
席間說話,多是來年的計劃。
陸二保明天就要開始積肥、翻地,菜園子也收拾出來。
王豐年則是想好好養豬,再等一個月,去縣裏捉些雞苗回來。
陸柳也要捉雞苗,約好了日子,他們一起去。
謝岩明天就要去私塾上學了,來年沒什麽計劃,好好讀書,考個舉人回來。
黎峰跟他們透了個底,“我想尋摸個營生做,我娘給了個建議,打年糕、炒醬、養兔子都能做,到時在寨子裏拉人入夥。”
陸楊贊同:“入夥的人要少少的,幹活的人要多多的,早點來縣裏也盤個鋪面,一個月多掙少掙的,攢個五六兩銀子不成問題,跟你上山打獵差不多。更安全,你跟柳哥兒再要個孩子,家裏熱鬧。”
順道,黎峰跟他說:“我們賣醬,你抽一成的利吧?半成真太少了,我都沒臉去。”
陸楊不想跟他掰扯,給了區間:“每個月抽一次,賣夠五兩銀子,我抽一成。不夠五兩,我拿半成。”
掙少了,抽什麽抽。不虧本都不錯了。
黎峰對成本有數,垂眸想想,答應了。
飯後,陸柳舍不得家人,又留下說了會兒話。
他們父子三個在編紅繩玩,聊些家常。
後院父子三個,搭個豬圈雞飛狗跳的。
黎峰受不了謝岩的笨拙,讓他一邊待着去。
“胳膊腿都使喚不明白,幹什麽活?”
謝岩臉上無光,跟黎峰說:“你學認字挺久的,給我寫兩個字瞧瞧?”
這回吵架,又是兩敗俱傷。
【作者有話說】
來啦~
晚上22:00有一章~
貼貼寶貝們,我們晚上見呀,晚安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