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 喝湯
32 喝湯
◎沒花錢就多開了一家店◎
天晴, 謝家的鋪子正式開張了,貨品比較雜,暫時取名叫“賣吃的”。
店鋪的櫃臺是一張長桌, 橫向擋着門口一半的路, 陸楊跟謝岩擡着, 給它調轉方向,豎向貼牆,在上頭擺些淺口籮筐, 放上瓜子、花生、紅棗來賣。
長桌頂端, 靠門口的地方,留出一米多的距離,他放了爐子, 在爐子上架鍋,放着幾個蒸籠。
在竈屋蒸好的包子, 就拿出來放在爐子上溫着。爐子側後方有凳子, 人可以坐這裏看店、賣貨、烤火。
店門口, 跟爐子相對的地方,陸楊用兩只籮筐疊着放, 增加了高度, 在上面蓋着圓形簸箕,放上一些蘿蔔白菜,走過路過的人看得見。
陸楊布置好鋪面,就拉着謝岩在街上來來回回地走, 根據行走距離、視角方向, 對鋪子門前的東西進行了調整。
謝岩什麽都看不出來, 但陸楊前前後後把爐子、菜架挪了五六次, 又重新把菜都碼整齊, 看着舒心了,才回鋪子裏坐着,坐裏面不舒坦,又到外頭待着。
陸楊很開心,這是他家的鋪子!
掙的錢可以捏手裏,想怎麽經營就怎麽經營,想什麽時辰開門就什麽時辰開門。
他跟謝岩不怕風吹,兩個人戴着帽子,兩手縮在袖子裏,蹲在菜架子旁邊,望着路邊三三倆倆的行人,陸楊見了人就要招呼一聲:“賣菜啦!新鮮的蘿蔔白菜!”
有人理,他就“蹭”一下起身,忙活一陣。
沒人了,他又蹲回去,挨着他家狀元郎。
謝岩也嘗試開口了,實在喊不出來熱情。
他很想幹點活,陸楊跟他說:“馬上臘八了,出來趕集的人多,我們再去買一些紅紙,你寫些對聯、福字、喜字,你會不會剪窗花?會剪窗花也剪一些,到時候我去集市上賣。用不完的紅紙你拿來給我,我要貼在咱們鋪子外頭。一眼看過來紅豔豔的,多喜慶啊!”
Advertisement
陸楊以前拿一些邊角料紅紙拼湊過圖案,在陳家的豆腐坊外頭,拼出大大的“陳”字,把陳老爹樂得不行。
他自家的鋪子,他就不弄這種字了。
他要貼出經營類別,走過路過的人,看一眼鋪面,就知道他家賣什麽。
縣裏有識字的人,沒特地上過學堂,幌子、招牌看多了,這些字模模糊糊都能認。
他以後在門口吆喝的時候,還能教路人識字,告訴他們,那些字,哪個是“肉包子”,哪個是“瓜子”。這很有記憶點,他們鋪子很快就會熱鬧起來!
有了人氣,就有了生意。
有了生意,就有了錢。
有了錢,就把狀元郎送去學堂。
然後他就一個人睡大炕,他能在上面滾十八圈!
哈哈哈哈哈!
真是爽快!
他跟謝岩說一句話,思緒已經翻山過海,不知飄哪裏去了。
謝岩說了半天,沒見回應,就看陸楊望着前面突地失笑,笑得還挺暢快。
他等了會兒,見陸楊回神看他,他才說:“寫字可以,我回家就練練字。窗花我不會,我娘會。”
娘會就更好了,她在家裏可以剪紙,不然他們夫夫倆天天往外跑,娘一個人待家裏,難免多想。
忙起來好,忙起來沒空胡思亂想。
陸楊心情好,想什麽都好,開口說話全是“好好好”。
被他的情緒感染,謝岩也感覺各處都好,臉上浮出笑意。
陸楊賣菜是搭着賣,沒指望靠賣菜掙錢,想着能掙一文算一文,結果來買菜的人好多。
每個人還買得多,蘿蔔白菜都是五斤十斤的買。
每天都要吃的東西,越到年節越貴。
陸楊在縣裏長大,知道價錢。從小年夜開始,肉價菜價都會飙升。
那是最好掙錢的時候,只是他賭不起,萬一當天沒有賣完,謝岩的束脩就攢不夠了。
陸楊到縣裏,帶來的菜不多,他們還有人要坐車上。
幸好陸松幹活勤快,雪一停就收菜,送來一車,看他這邊走貨快,緊趕着又回村拉菜。
每家就那麽十幾二十斤,多一些的人家,有三四十斤。
今年有人收菜,大家都沒做多少鹹菜,都留着賣錢。
第二車送來的時候,陸柏來幫忙了,他找親戚借了輛驢車,兄弟倆一起拉了三車菜,鋪子裏的菜才有存量,可以招呼來往客人。
謝岩有眼力勁兒了,會招呼兩位哥哥去喝茶暖身子。
他還聽陸楊的話,給他們拿了肉包子吃。
陸松知道價格,一個肉包子五文錢,他拿着沒好意思吃,陸柏愣一些,啃了一口,吃到了肉餡兒,才驚呼道:“肉,這是肉包子!”
他這個傻愣勁兒,讓謝岩盯着他看了好幾眼。
陸楊常說他是呆子,謝岩不知道他的具體表現,現在是看到了。真呆啊。
陸松捂臉。弟弟都吃了,他也就不客氣了。
今天晚了,他們兄弟沒急着走,等着跟陸楊夫夫倆一起回村。
陸楊在前頭忙,每個來買菜的人,他都要跟人介紹店鋪的主營業務和副業。
主要是賣包子的,皮薄餡厚的大肉包子!再搭着賣些瓜子花生紅棗,這兩天就有米和面粉賣,和外頭一個價,住得近,圖方便,可以來他這兒轉轉。
他還說:“我夫君是秀才相公,過陣子也開始寫對聯賣,大家都是街坊鄰居,你們來,給個紙墨錢就行,不掙你們錢!”
開門做生意的,哪有不掙錢的?
秀才相公不掙錢,寫什麽對聯?
大家夥心裏這樣想,看陸楊把話說得好聽,都樂滋滋應了。
陸楊那邊沒一會兒就要補貨,他看陸松兄弟倆都在,就讓陸松和謝岩去外頭采買一趟。
瓜子花生紅棗都是同一家鋪子買的,陸楊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才拿到了低價,跟外頭的貨郎一個價,但他拿貨少,每樣就五斤。
這樣小氣,那掌櫃的給他稱重時,都在翻白眼。
陸松頭一次知道還能這樣,跟謝岩一起去看了回臉色,問謝岩這是怎麽談成的。
謝岩說:“放在我們鋪子裏賣,就算他沒花錢就多開了一家店。我夫郎是這樣說的。”
陸松:“……”
真行,還能這樣。
幹貨上了,陸楊看包子也要賣完了,心情之爽快無法言喻,笑得見牙不見眼。
他說:“那老板做生意不行,別人多買幾斤他都給人便宜,我這算是幫他賣,掙個薄利跟要了他的命一樣,他那兒還有核桃和栗子,死活不給我,桂圓也沒買着,下次得換一家談談。”
這次還要繼續合作一陣,他答應了,每一樣要拿夠一百斤,分批拿。
因有鋪面在,随時都能找過來,那老板才松口,同意讓他拿一些貨來賣。
謝岩讓他別氣:“他家生意沒有我家生意好,我跟大松哥過去,除了我們,都沒客人。”
陸楊笑他笨:“他這種鋪子,開在那裏,就是給人批貨的,散客才少。走街串巷的,誰都能賣瓜子花生,哪裏人多,他們往哪裏擠。我這個固定攤位,還是沾了這些菜的光,那些人出來買菜,恰好看見了瓜子花生,嘴上閑着,想吃吃東西,順道就買了。要是有人先叫賣到他們門口,他們就不光顧我的生意。”
冬季貨郎都少出門了,讓他占了便宜。
謝岩真是機靈,他一聽別人都是叫賣到門前,就問:“村子裏能賣瓜子花生嗎?”
當然能賣啦,回家就帶上!
他們提前一個時辰關門。鋪子裏暫時沒有留人看店,貨物都不留,沒賣完的菜,陸楊都帶走了。
沿街再叫賣叫賣,菜清得很快,他再報了店鋪位置,說以後買菜可以去鋪子裏。
瓜子花生也搭着賣了些,就剩些紅棗了。
陸松問陸楊:“菜這麽好賣嗎?我們以前上街,要轉好久,還有人壓價。”
陸楊揉揉臉,他笑多了,臉蛋發僵。
“那都是故意的,就像你們挑柴出來賣,也有人故意壓價。都知道你們是村裏來的,走了二十裏路,辛苦背過來,還能再原樣背回去?連個飯錢都沒掙着。拿捏了你們的心思,就想要便宜點。”
開了鋪子就不一樣了,賣不賣都行,愛買不買。
吃的東西不愁賣,尤其是菜蔬。這年頭,頓頓吃肉的人少,還得吃菜。就是鹹菜,也得買菜才能做。
陸松:“……”
縣裏人真陰險。
謝岩對此有點興趣,問陸松:“你們以前賣菜是什麽樣?”
陸松回憶了一陣,才道:“我家有一兩年沒賣菜了,家裏三個男人,飯量大,吃不起肉,菜管夠。實在吃不完的,我們來趕集,才會帶上一些來縣裏賣。那點東西,交錢去集市裏換攤位不劃算,走街串巷的要看運氣,有時候碰見真心想買的,看價錢過得去,二話不說買了。大多是柳哥兒說的這樣,要多走一些冤枉路,然後着急起來,自己降價賤賣了。”
菜價足夠低了,再賤賣,他們白種了。
陸柏接話說:“我之前賣柴火,一車木柴,那家人就開二十文錢的價格。”
一車木柴要九十文,再砍價,也得八十文。
十文錢過分了,跟侮辱人沒區別。
陸楊摸摸鼻子,略有幾分尴尬。
他以前在陳家也幹這種事,陳老爹舍不得花錢,這裏那裏的壓價,壓價的事全是陸楊去幹。買菜買柴,他不知受了多少白眼。
但都沒關系了,他現在有自己的鋪子了,進項花銷,都捏他手裏。
他今年沒法子,菜價也壓了些,過了這陣子,謝岩入學了,他壓力小了,就願意讓利了。
他說:“等回村,你們先到我們家坐坐,把錢分了,工錢結了。他們拿到菜錢,才好繼續摘菜。大松哥,你要是樂意,可以再走走陳家灣,還能到黎寨看看。”
專職收菜,工錢就不能開十五文錢了,要漲價。
漲價多少,陸楊要合計合計。
陸松應下。菜就那麽多,吃完就沒了。
蘿蔔拔出來就剩下坑,白菜割了就剩下根,不會像韭菜一樣,割一茬長一茬。
今天提早出城,進村時,天色見黑。
陸楊抓緊數錢分賬。
先算菜錢,陸松陸柏兩兄弟一起拉了三車菜,裝得滿滿當當,共有白菜兩百四十三斤,蘿蔔一百六十斤。
白菜按照五文錢一斤,蘿蔔是一文五一斤。稱菜有零頭,不好全算了,到手有一千四百五十七文錢。
陸楊早說好了,他要分一半。
多一文錢不好算賬,親兄弟也得明算賬,他說:“今天給你一文錢,下次多了給我。”
他點數七百二十九文的菜錢給陸松。他手快,銅板捏手裏就有數,邊數錢邊串麻繩,一起數了八串錢出來。七串是整一百文,餘下一串是二十九文錢。
一天就拿七百多文錢,陸松跟陸柏笑得樂呵呵的。
陸楊一句話給他們把喜悅勁兒澆滅:“回去還要分賬的,一家幾十文錢罷了。”
他倆:“……”
今天他們送了兩趟菜,不好再按照十五文一天的價錢算。縣城裏,勞力出去務工,是二十四文錢一天,一個月都掙不了一兩銀子。
陸楊窮着,不好耍闊,剛起步,先照着滿工一天的工錢算,給陸松二十四文錢。
陸柏跑了一趟,就按最開始的價格十五文錢給。
陸柏不好拿,他說:“我今天就是幫忙的,大哥說你們菜賣得快,怕不夠數。我閑着就去送送貨。”
陸楊讓他收着:“平常幫忙就算了,生意的事,幫一分拿一分,你應得的。”
他倆想要少一點,他們吃了肉包子。
陸楊笑道:“自家哥哥吃兩個包子算什麽?今天都沒請你們吃飯,回去還是餓着肚子,大伯跟阿青叔還要說我不知禮數。”
這哪裏會?大家都閑着,就他們兄弟倆掙了銀子回家,高興還來不及。
他倆不久坐,再坐坐,天黑透了,就不好回家了。
送走他們,陸楊把陸家屯的菜錢記賬。
分賬過後,刨除工錢,掙了六百八十九文錢。
他把些錢數出來串好,再算別的賬。
謝岩沒參與數錢,坐一旁看着他。
趙佩蘭看陸家兄弟走了,過來看看,見滿桌子都是銅板,驚訝得眼睛都睜圓了。
母子倆都沒出聲,等陸楊數完,他們才說話。
謝岩很自豪,滿眼都是溫柔笑意:“柳哥兒很厲害,今天一天該掙了一兩左右。“
陸楊高興得不行,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
“剛好過一兩!”
傻柱娘給收了一車菜,數量不多,合計賣了兩百六十二文錢,分一半,能掙一百三十一文錢。
陸楊暫時不給傻柱娘開工錢,他要攢攢,放個大招。讓這個錢,發揮應有的作用。
他愛恨分明,跟傻柱一家來往的目的明明白白,不會因為短暫的接觸忘記仇怨。該算的賬,還是要算的。
陸楊把這兩百多文分兩串串出來。
幹貨的錢好算,瓜子每斤能有兩文錢的利潤,花生和紅棗都是每斤一文錢的利潤。
花生瓜子都是十斤賣光了,紅棗賣了七斤,一起有三十七文錢的利。
這三十七文他單獨串一串。
再就是包子了,今天做得少,只有六十個,給哥哥們吃了兩個,他跟謝岩吃了兩個,餘下五十六個賣。五文錢一個,賣了兩百八十文錢。
面粉和肉,還有油鹽醬料等東西,算成本,約莫一百一十文錢左右。陸林兩口子的揉面工錢算十六文。
沒賣那麽多,但家裏揉了面。包子就掙了一百五十四文錢。
幾樣合計,一千零五十文錢。
陸楊沒被捧飄,他在陳家的豆腐坊長大,知道生意有好有壞,不可能每天都是這個收入。尤其今天的收入,是賣菜占了大頭。
說起來,賣菜真是意外之喜。
他還說這就是一點小錢,沒想到收獲這麽大。而且買菜的人,一家傳一家的,無形給他的鋪子做了宣傳,今天過後,附近街坊就都知道包子鋪裏還買菜了。
菜少,不長久,短期掙一筆,就要回歸正常的營業額。
包子還是穩當,客人上門,買了都說好,做的都賣了。
幹貨可以貼補收入,看起來就掙三十多文錢,可這才一天呀,一個月算少一點,掙個五百文應該沒問題。
他再催催羅大勇,盡快給他把米面的價格談攏,他這鋪子就穩當了!
改天他專門蒸幾籠包子,錢也不掙了,讓羅大勇帶着他衙門裏的弟兄們來吃包子。算他請客。
官差照顧生意,街頭小混混也不敢來招惹了。
除了村子裏這堆糟心事,各處都好!
店鋪開業第一天,開門紅。
晚上燒肉吃,慶祝慶祝。
一家三口吃完飯,陸楊跟謝岩回屋,還要吃頓雞湯慶祝。
謝岩都會耍小性子了,喝湯就喝湯,非要陸楊看着他。
要看,就不能吹滅燭火。陸楊這種大大咧咧的性格,都被他看得面皮發紅。
這讓雞湯更香濃了,喝了一碗還要續一碗。
【作者有話說】
來啦~
弟弟那章不用等哦,我可能要早上才能發上來qwq
貼貼寶貝們,我們明天見呀,晚安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