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送走兄嫂 順帶做一筆買賣
第93章 送走兄嫂 順帶做一筆買賣
走進竈房,邬常順在屋裏轉兩圈,看一個盆裏淺淺地放着兩根狼腸,其餘的再也沒有了,他不由問:“二叔他們沒送豬腸和羊腸過來?”
“沒有,估計是打算自家人吃。”姜紅玉揭開鍋蓋舀兩瓢熱水遞過去,轉手拿碗盛粉條湯,說:“早上兩個堂兄弟吃羊腸的時候一口就是三四節,吃到最後一口湯都沒剩,看樣子實在是喜歡吃,回去了肯定是要自己試着炖一鍋的。”
“讓我白惦記一場。”邬常順接過碗坐下吃飯,粉條湯還燙,他不急着吃,轉頭問:“老三,你待會兒做啥?沒事做就幫我把狼皮上的碎肉刮一刮,我過兩天把狼皮帶走,得閑了給小核桃做身狼皮襖。”
“你要去哪兒?”邬常安問。
邬常順詫異,他盯着他,說:“去我丈母娘家啊?你忘了?還是你提起的。”
“我後悔了,當時該攔住你的。”邬常安沒忘,他故意問的,就是希冀他大哥改變主意了。他正色說:“還要去啊?山裏的野獸找不到食,你跟我大嫂走在路上可不安全。”
陶椿挾兩根酸筍喂嘴裏嚼,她看向大哥大嫂,沒有說話。
邬常順跟姜紅玉也沒說話,夫妻倆沉默地吃了一頓飯,到底是記挂孩子的心思占了上風,還是決定走這一趟。再一個,姜紅玉着實是想趁此機會回娘家多住些日子,一旦她懷了老二,又是兩三年離不了家,她爹娘一日比一日老,等不了幾個兩三年。
邬常安悔得想自扇嘴巴,他琢磨着說:“我待會兒去問問兩個堂兄,再喊上姐夫和青雲哥,我們四個送你們過去,隔日我們再結伴回來。”
邬常順擺手,“算了,勞師動衆的。”
但邬常安主意已定,爹娘離世,他只剩兩個同胞手足了,要是親哥再出事,他餘生都不安穩。
“大嫂,你們陵裏有沒有啥獨特的東西?就是我們陵裏沒有的,但又用得上的。”陶椿問。
在座的三人意會到她的意思,老大夫妻倆俱擰眉思索,末了,姜紅玉說:“我們陵裏水多,魚多,冬天有新鮮的魚,還有就是有個山洞,有新鮮的菜。”
“冬天能撒網捕魚嗎?”陶椿問,“我們陵裏拿粉條換。”
姜紅玉思索一下,說:“可以。”
Advertisement
陶椿聞言,她讓邬常安陪着,夫妻倆先去陵長家一趟。二人到的時候,陵長和年嬸子老兩口還睡在床上,老兩口年紀大了,在風雪天熬了半宿,身子骨受不了,病倒是沒病,就是沒精神也沒胃口,估摸要養三五天才能打起精神。
陶椿先關切一番,為了不打擾陵長和年嬸子,她長話短說,也沒有隐瞞,主動坦白過兩天邬老三要喊幾個好兄弟送他大哥大嫂去康陵,既然要走這一趟,要不要多喊三五個人,用粉條去康陵換些鮮魚和新鮮的青菜。
年嬸子跟陵長沒想法,目前糧食充足,又有豬羊肉過冬,他們對鮮魚和新鮮的菜是可有可無。不過這只是他們老兩口的想法,也不曉得陵裏其他的人有沒有別的想法,故而沒有阻攔,但也不主張,而是讓邬家兄弟倆去陵裏挨家挨戶問。
“粉條都分下去了,公中就不出糧食了,誰家想換誰家拿粉條給你們,不願意出人同行,那你們就收利錢,也算跑這一趟的酬勞。”陵長說。
邬常安應下。
過了明路,邬常安和陶椿就不打擾了,夫妻倆出門,先跟附近的幾戶人家打聽。
胡家全和胡家文兄弟倆不願意大雪天出遠門,但願意拿粉條換鮮魚和鮮菜,對于陶椿提出的十斤粉條收三成利也沒意見。胡老的兒子胡青峰一聽又要出遠門換東西,他争着搶着也要跟去,不僅自己去,他還拖上他姐夫,于是同行的人就多了兩個。
陶椿跟邬常安在陵裏轉了半天,問了二十家,湊夠了四個同行的人,也湊了二百三十斤粉條。
次日,邬家兄弟倆又出去半天,又拉了兩個同行的人,這還不包含他們的堂兄弟以及杜月和陳青雲。
下午的時候,邬家兄弟倆趕着刀疤臉拖個雪橇挨家挨戶收粉條,陶椿和姜紅玉則是在家抓緊時間熬牛油做火鍋料,昨天她跟邬常安在陵裏奔走的時候,陵裏的人見到她就催問火鍋料。
一整個白天加一個夜晚,妯娌倆就沒閑過,一口氣把兩筐牛油都熬成了油,做了四鍋火鍋料。邬常安做的五個木托盤壓根沒空過,盛上熱油端出去凍着,凝固了倒出來,再盛上熱油端出去。
月亮已上枝頭,邬家四個人點着油盞坐在竈房裏用竹箨包火鍋料,一直到竹箨都用完了,四個人才洗洗回屋睡覺。
隔天,邬家兄弟倆繼續出去收粉條,陶椿和姜紅玉喊上兩只狗,妯娌倆挑着擔子挎着弓箭去竹林剝竹箨,通往竹林的路覆滿積雪,雪地上除了鳥爪印再無其他。
二人耗了半天剝了四筐竹箨回去,洗洗刷刷,擦幹了繼續包火鍋料。
一塊兒火鍋料一斤左右,一共包了一百七十二塊兒,忙完這個事,姜紅玉感嘆說:“一斤火鍋料只換二斤半的米面太便宜了,這真是個費功夫的事,而且弄完這個,我們一家子的衣裳裏裏外外都要換,還要從頭洗到腳。”
“跟種麥子稻子相比,這個不算費功夫。”陶椿說。
姜紅玉一怔,“也是,種麥種稻一茬就是半年,從種到收都不輕省。”大概這三四個月得來的糧食太容易了,公主陵又有新的換糧路子,她一心惦記着換糧,竟忘了種地的苦和難。
“大嫂,我給你拿五十斤火鍋料,你帶回康陵賣,換糧換肉都行,你自己琢磨着來。”陶椿說,“盡量讓康陵的陵戶家家戶戶都嘗到這個味道,讓他們明年把牛油都給我們留着,我們拿牛油熬火鍋料,換陶罐裝着再賣過去。這一舉既幫陵裏把陶器賣出去了,我們從中也能換不少糧食。”
“行。”姜紅玉點頭答應,“再多給我拿二十斤,我在娘家待的時間長,等開春了,我試着往周邊的陵裏賣
一賣。”
陶椿欣喜,“多謝大嫂了。”
“我沒謝你,你還謝上我了,家裏的糧食我跟你大哥可沒少吃,說來還是我們占便宜了。”姜紅玉微微一笑,她攬住陶椿,說:“我這人不算機靈,嘴巴也笨,說不來好聽的話,好在心裏是清明的。弟妹,我喊你一聲妹妹,我這幾天一直想謝你,一直不曉得該咋說。我跟你大哥大雪天不顧安危要出遠門,換個人就要罵我作妖,罵我沒事找事,要是路上出個事,人家知道了也要跟着罵一聲活該。我也曉得這趟出門是冒險,但我心裏實在不踏實,孩子太小,她要是病一場就能要她的小命,我只要這樣一想,就忍不住害怕,怕我晚去一步她就沒了,我在家裏實在坐不住,夜裏睡覺經常做噩夢。妹妹,我謝你體諒我,也謝老三要找人護送我們,我不曉得該咋謝你們,我只能拿你們當親弟弟親妹妹待。”
說着,姜紅玉抹一把眼淚,不是心酸,是心暖,之前撇下孩子離開娘家的時候,她娘怨她嫁得太遠,人家的姑娘多走幾步路就回娘家了,她家的姑娘一兩年回去一趟,一趟就住十來天。她那個時候聽着爹娘的嘆息和孩子的哭聲不是沒生出後悔的心思,心裏還決定以後不讓小核桃外嫁。眼下那丁點後悔的心思徹底散了,丈夫能撐門戶,小叔子和妯娌待她沒有可挑剔的,有這樣的婆家人,她嫁過來值了。
陶椿摟着她拍了拍,說:“大嫂待我也好。”
以後待她要更好,姜紅玉暗暗決定。
外面有了聲響,是邬家兄弟倆回來了,粉條都收回來了,他倆今天出門是跟同行的人确定,免得臨行時人湊不齊。
“沒人改主意吧?”陶椿出去問。
“沒有,不過二堂哥不去,二堂嫂快生了,夜裏離不了人。”邬常安說,“加上大哥大嫂,明天去康陵的一共十一個人,明天去,後天做生意,大後天回。”
這都是之前說好的,無需再讨論,一家人不等天黑就端碗吃晚飯,早早歇下,次日早早起床。
邬家兄弟倆一大早去陵裏借牛和雪橇,還有裝糧食的麻袋,回來把四百八十斤粉條都裝麻袋裏摞在雪橇上,再用繩子捆結實,就能動身了。
十一個人各騎一頭牛,另外還有兩頭牛拉雪橇,都騎上牛了,胡青峰精神抖擻地吆喝一聲,帶頭先走了。
邬常安走在最後,他不擔心女鬼大人一個人在家會出事,但還是忍不住交代:“你一個人在家不要在屋外久待,晚上早點吃飯,天黑了就別開門了,夜裏更別出門。”
“曉得曉得。”陶椿擺手,“你快走吧,我不會丢的。”
邬常安“咂”一聲,她是一點都沒有舍不得他啊。
黑狼和黑豹跟着牛跑,陶椿喊兩聲,把狗喚回來,她扒幾桶雪倒鍋裏,把前後兩個鍋都裝滿雪,準備燒兩鍋水洗洗澡洗洗頭,再把衣裳和床單換下來洗了。
再過五天,巡邏的人要換一波,要輪到她和邬常安了,趁這幾天空閑,她要好好練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