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8
03-8
- 入住小屋一天前前任見面
穆子平和祝餘對立坐着。
穆子平的神情像氤氲着要下雨的天氣。
他膚色白、眉色淡,眼睫毛垂下的時候就像那将落未落的雨滴,是用素描描出來的畫像。
不過穆子平和祝餘都沒有想哭。
祝餘在春夏秋冬都鐘愛長袖,袖口到手腕,微微露出腕骨。
修長的手指輕撫着咖啡杯的側壁,指腹的溫度從熱到溫。
他的手指甲修剪得幹淨圓潤,手上的氣味也純粹。
祝餘的味道是咖啡豆的味道。
他們坐在那裏,沉默得像風,像空氣。
穆子平拿起咖啡,加了奶也不甜,加了糖也苦澀。
[祝餘剛在小屋登場的那晚,公布嘉賓個人信息的那時候。
祝餘看向楊枝和穆子平所在的那個角落,其實穆子平也在期待着。
穆子平在楊枝旁邊抿着唇,聽着楊枝問祝餘在看誰,他也在緊張地等待着。
祝餘看的人不是他,他還是會失落。]
Advertisement
[穆子平:“想起前任的感覺是……難過。”]
明明知道不可能,還是會期待。
一次次期待,一次次落空。
這咖啡不如祝餘做的好喝。
這也有可能只是穆子平的錯覺。
穆子平擡起眼看祝餘,在視線對上的那一刻,還沒來得及說什麽,心裏就起了波瀾。
難過是一層,一層,一層地湧上來。
穆子平才21歲,他的氣質才剛剛成熟起來,與31歲的祝餘相比,他顯得太藏不住情緒。
祝餘太冷靜,冷靜得像個旁觀者、局外人。
穆子平碰到他的目光的時候總會難過,總會慌亂,不知所措。
[穆子平回顧他和祝餘的開始:
“我第一次見到祝餘是在高考畢業後,我在城外迷了路,走到了祝餘的咖啡店所在的那個山上。”
“山不高,其實山上不止一家店,但是每家店的距離都比較遠,我當時就只看到了他的咖啡店,我出于好奇就走了過去。”
“要經過一條小道才能走到祝餘的店門口,青石板路,小道一側有欄杆,木質的,原木,可能是随便找了些木頭做的,随着風化還掉了兩根,但是木茬都被處理得很好,沒有木刺。”
“大概要走二十來步吧,就到門口了,木樁的盡頭挂着一個咖啡店的招牌。”
“店面挺大的,我進去之後,左邊有一個露臺,上面放了桌椅,從那露臺上能看到很遠很遠,一望無際的平原。露臺上面挂着的風鈴飄帶都有些褪色了。”]
“露臺底下有一個很大的房間,不怎麽開放,名義上是祝餘的休息區,但祝餘也不怎麽過去,裏面只是空空蕩蕩的。”
“他做咖啡的地方反而很小,十來平米的一個空間。”
“那天下雨,又是工作日,店裏剛好沒那麽多人。”
“店裏咖啡的味道很醇,沒那麽苦,反而有點兒甜。店裏放着的音樂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小衆歌手的歌。”]
店裏的裝修其實也特別對穆子平的口味。
很難說穆子平他喜歡的是什麽,喜歡這個東西,碰見的時候就知道了。
咖啡店的裝修大多都弄得很漂亮,簡約之中帶着點兒格調。
祝餘的店可能比起其他人的店多了點兒粗犷和自然。
[穆子平:“店裏的書架上有三分之一是我看過的書。”]
那些書有點兒雜,咖啡、美學、哲學什麽的,什麽都有。
那不是祝餘刻意放在店裏的,那些就是祝餘自己本身在看的、看過或者準備要看的書。
[穆子平:“菜單是手寫字,字體很漂亮。”]
穆子平總容易從這種細節而開始對另一個人好奇。
穆子平對祝餘是一見鐘情。
一場從眼睛到靈魂的強烈共鳴。
穆子平第一次到祝餘的店裏,離開的時候,就把心也留在那裏了。
[祝餘:“我在那個雨天第一次見到他,之後每天都見到了他。”]
[穆子平:“我每天下午過去喝一杯咖啡,呆到晚上。”]
穆子平在遇見祝餘之後才真正去喝咖啡,在那個暑假,他把祝餘店裏菜單上有的咖啡都點過了。
[祝餘:“他在店裏也不說話,點一杯咖啡,坐在店裏,有客人來了,就到露臺,我以為他走了,可是等人少了,他又回來了。”]
[祝餘:“他有時一天要喝兩杯咖啡。”]
穆子平坐着,就是光坐着。
一杯咖啡從熱放到涼,喝完了一杯,又喝一杯。
穆子平只是要找個理由呆在店裏。
[穆子平:“我去了十天之後,祝餘主動和我說話了。”]
穆子平還記得祝餘主動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要嘗嘗這杯特調嗎?”
那天下午人也是挺多的。
穆子平去那之前有點兒事情耽擱了,去到那裏就晚了一點兒。
他沒一到那就湊到祝餘身邊——他一直都沒有粘得很緊,他想等到人流量少的時候再去點單。
人少了,他坐在窗邊,想等祝餘休息一會兒才過去點單。
祝餘主動和他說話,捧着一杯咖啡放到他面前。
那一刻,穆子平心動得也很明顯。
不知道手該怎麽放,不知道話該怎麽說。
看着祝餘的眼睛在顫動,心髒也在悸動着。
連一句“謝謝”都說得七零八碎,思緒停頓、斷片之後才想起回答:“好,好的,我想試試……謝謝。”
連把咖啡拉過來的手都好像在輕微地顫抖。
奶油和咖啡分成兩層,青檸皮細碎落在上層。
穆子平喝的第一口是甜的,學着大口再喝下去,青檸的甘、酸奶的醇,咖啡的苦慢慢多層次地湧入口腔。
穆子平問祝餘那杯咖啡叫什麽名字。
祝餘告訴他是:“春野。”
穆子平想:春天蓬勃生長的野望。
穆子平其實後來不太記得喝到那杯咖啡是什麽口味了,只是再後來多次回想起來,總覺得他和祝餘的感情也就像這杯咖啡。
心動是甜蜜,酸苦如影随形。
可他的感情比那杯咖啡苦多了。
[穆子平:“我一開始再去咖啡店只是憑着一股莫名的沖動。”]
也許是因為那天柳暗花明又一村,迷了路又忽然在鄉野山上遇見一家咖啡店的驚喜。
也也許是因為喜歡那家咖啡店的裝修,喜歡那家咖啡店的味道,喜歡店裏書架上的書,喜歡咖啡店老板一擡頭看他時候的那個眼神……
在另一天,穆子平終于确定,他是因為喜歡咖啡店的老板,才一直留在他本來只是要路過的郊外,一直去那家在半山上的角落的咖啡店。
穆子平的心動太明顯,以至于祝餘捕捉到那一瞬間的眼神波動之後就明白穆子平過來不是為了他的咖啡、只是為了他這個人。
祝餘變冷淡了。
祝餘是一直都很冷淡,對穆子平和對其他客人一視同仁。
從見到穆子平的第一天,到後來的許多天。
[祝餘:“換做是其他人,我也會在一個客人連續來了十天之後遞出春野。”]
祝餘在後來對穆子平也向來沒有避諱過這個事實。
穆子平也知道這個事情。
他知道當時祝餘對他的态度和對其他人沒有什麽不同。
他其實沒有期待什麽,又或者說,他期待的遠遠比這更多。
而祝餘可能只是發現了有一個一直在他店裏呆着的客人,發現他每天都過去,祝餘可能會覺得他奇怪,可是他也不知道應該怎麽辦。
穆子平自那天之後,再也沒有嘗到過祝餘主動調的手沖特調。
他在想是不是那天他給出的反應太平淡,還是太慌亂?所以祝餘才沒再給過他咖啡。
要怎麽辦呢?
穆子平沒有追人的經驗。
[穆子平:“我笨拙地愛着他。”]
[祝餘:“他的喜歡很青澀。”]
祝餘在城外,但是找到祝餘的人一直很多。
沖着祝餘的咖啡店來的,沖着祝餘的手藝來的,也有沖着祝餘這個人來的。
很多人喜歡祝餘,可祝餘就只有一個,愛不了那麽多人。
穆子平在店裏都見過好幾次有人向祝餘表白,平常也時而看到一些健談的客人調侃祝餘的感情生活。
不過,像穆子平這種一連來好幾天的客人不少見,但能一連來十天的人就很少,一連來兩個月的人就只有穆子平一個。
[穆子平;“我知道追到他會很難,我只是不想放棄。”]
穆子平用最笨拙的方式去喜歡祝餘。
他只是每天到祝餘的店裏喝咖啡,絞盡腦汁想和祝餘說上兩句話,想為祝餘撐傘,下雨的時候想要陪着祝餘走回去。
他怕他做得太多,會讓祝餘感到不自在。
又怕他做得太少,祝餘會感受不到他的心意。
穆子平在開學前向祝餘表白,祝餘禮貌卻也不留餘地地拒絕了穆子平的心意。
祝餘:“對不起,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穆子平急問:“那你喜歡什麽類型?”
祝餘只是問:“你幾歲?”
穆子平回答了年齡,他比祝餘小十歲。
祝餘回答:“我不喜歡年齡那麽小的。”
穆子平不甘心:“除了年齡,我們真的不能在一起嗎?”
“我是真的喜歡你,不是一時興起,”穆子平極力想向祝餘證明自己,“我已經成年了,我有獨立負責自己的能力,你如果擔心我們離得太遠,沒關系的,我學校離這邊也不是很遠,我很快就畢業了。我已經準備在考駕照了,我會很快拿到駕照,到時候我就能常常開車來這裏,我有一點兒積蓄,我不需要你來照顧我的……”
其實原先穆子平在高考畢業後就要去考駕照的,因為意外碰到這家咖啡店,喜歡上了咖啡店的老板,于是他把他暑假的時間全都留在了這裏。
“不是錢的問題,”祝餘冷靜地打斷穆子平的表白,“是我不喜歡你。”
所以其實年齡也不是問題。
只不過年齡差距是拒絕別人最簡單也最沒有辦法改變的客觀因素。
[祝餘在來到小屋之後的後采:“年齡不是問題,身高不是問題,我只看眼緣。”]
第一次表白被毫不留情地拒絕之後,穆子平就收了聲,眼神也急劇落寞起來,心裏酸得能擠出汁。
當時的他也做不到被這樣拒絕還死皮賴臉地向對方讨一個喜歡。
可穆子平回去之後,也忘不了祝餘。
還不到半個月,穆子平又去咖啡店了。
穆子平認識祝餘兩年多,追了祝餘兩年多。
他見過祝餘換過幾任男友。
他離開過咖啡店,又回來。離開,又回來。
始終就是放不下。
遠遠地看着祝餘。
近近地看着祝餘,也像很遠。
穆子平就沒有弄懂過祝餘,也沒有得到過祝餘熱切的對待。
他在無望中等待。
[穆子平在後采裏反而紅了眼:“我在他店裏點了上千杯咖啡,坐過數千個小時。”]
在祝餘三十歲生日那天,穆子平帶着一束鮮花在所有人面前再次和祝餘表白。
他喝了酒,情緒看起來分外洶湧,臉頰和眼尾都紅紅的。
在那之前,穆子平也好幾次再次向祝餘表白過,都是以失敗告終。
他其實不抱希望,對祝餘的喜歡像是變成了一種習慣,表白是他忍到受不了了才放諸于聲的冰山一角。
好多人在看着他們。
穆子平沒想過太多,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在乎在那麽多人面前再次被祝餘拒絕。
可是那一次,祝餘答應了。
穆子平起初還沒有反應過來,一張嘴,眼睛先紅了。
他湊過去親吻祝餘,祝餘沒有躲開。
蜻蜓點水的一吻,穆子平已經超滿足,幸福得快要爆炸。
等到人散了之後,祝餘和穆子平說:“我可能不會太愛你,你确定要和我在一起嗎?”
當時穆子平連“既然不會愛我,為什麽和我在一起”的疑問都沒有,滿心只有能和祝餘在一起這個選項。
但聽到這句話,還是會心酸。
[穆子平苦笑:“他總是這樣,他從來沒有給過我任何希望,只是我自己願意往他那邊走。”]
一次又一次。
“我要,”穆子平在祝餘的詢問之下沒有任何猶豫,“我想要和你在一起。”
為什麽不呢?
他上萬次和祝餘見面,終于也打動了祝餘。
那他再和他創造上萬次見面就好了,祝餘也會更愛他的吧?
穆子平都不需要祝餘太愛他,只要能喜歡他就很好了。
他們在一起。
一起出門。
一起上山。
祝餘做咖啡的時候,穆子平看着他做咖啡。
一起牽手。
一起親吻。
一起聽音樂,一起看音樂會。
一起看書,一起去書店挑書。
穆子平和祝餘有相似的音樂品味。
兩個人在咖啡店裏聽着歌、看着書、喝着咖啡的時刻是穆子平想要一輩子珍藏在心底的回憶。
在一起之後,祝餘有變化嗎?
牽手,親吻,擁抱都做了,可是聽着一樣的歌、喝着同一杯咖啡,也還是覺得沒有辦法靠近彼此呢?
[穆子平:“我像是在捂一塊捂不熱的石頭,祝餘在戀愛的時候是個完美情人,可以做到任何情侶之間該做的,但是沒有愛。”]
穆子平有時候也在懷疑愛到底是什麽。
既然祝餘什麽都做到了,為什麽他還會覺得那麽空虛?
對了。
祝餘好像從來沒有向他索求過什麽。
對他的所有都像是虛假的責任。
穆子平提出分手,祝餘也沒有挽留。
穆子平因為祝餘變得不像穆子平。
他為了祝餘牽腸挂肚,患得患失。
祝餘還是那個祝餘。
沒有了祝餘的穆子平還是在想念祝餘。
沒有了穆子平的祝餘還是在做咖啡,看不出來有多傷心。
穆子平不敢去看祝餘的消息——祝餘其實不會給穆子平發消息。
穆子平是不敢打開祝餘的朋友圈去看祝餘的近況,連祝餘的工作號的消息也不敢看。
不敢看,也悄悄看過好幾次。
看一次,傷心一次。
[穆子平難過又茫然:“為什麽我那麽愛他,卻打動不了他?”]
穆子平在提出分手之後就後悔了,好多次打開和祝餘的對話框,想說要和他複合。
他一直在想他和祝餘還有沒有再在一起的可能。
還能夠在一起嗎?
以前是哪裏不對,以後能做得更好嗎?
穆子平對這個沒有把握,打開對話框,也只敢向對面發出過一次消息。
無關痛癢的話語,收到無關痛癢的回複。
他想,至少祝餘并沒有删除他好友。
苦中作樂。
品嘗到的也還是全是苦澀。
[穆子平:“要是愛情是游戲就好了,今天我通不了關的,明天我再來努力。看着攻略讓我知道我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怎麽樣才能獲得對方的好感度。”]
[穆子平:“上這個節目是因為,我想再努力一次,就算飛蛾撲火,也要試一試。”]
[穆子平:“也想看看,祝餘是否也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喜歡上一個人。”]
穆子平在沒有見到祝餘的時候想過很多,以為自己已經可以很理智地對待和祝餘的感情。
可是再見祝餘,他依然還像當年十八歲第一次見到祝餘那樣,像第一次接到祝餘給的咖啡那樣,慌亂,又還是,心動。
在咖啡店和前任見面,心動。
在小屋裏坐着,看到祝餘從雨幕中走來,心動。
愛他。
恨他。
愛是真的,恨是假的。
[穆子平:“我從來沒有真正恨過祝餘,只是因為他不愛我,我才恨他。”]
穆子平只是太愛祝餘了。
前任見面的場合裏,穆子平那杯咖啡又放涼了。
祝餘那杯咖啡喝得只剩下三分之一。
穆子平怔怔的,怕看祝餘的眼,也還在期待從他眼裏看到些什麽。
祝餘看向他的眼神永遠那麽平靜,游刃有餘得令穆子平沒喝幾口咖啡都苦澀入喉。
“你愛過我嗎?”穆子平垂下眼睛,聲音很輕。
“對不起。”這是祝餘自始至終想給、能給穆子平的答案。
穆子平和祝餘——
在一起七個月,分開七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