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073
第73章 073
宋寧端着碗回家去了, 院子裏的小桌子上已經擺好了飯,魏虎正拿着碗盛米飯了,“回來了。”
宋寧嗯了一聲把手上的豌豆涼粉給放在了桌子上。
今天晌午飯做得格外的豐盛,燒鴨, 筍子臘肉, 炒小青菜, 還有宋寧剛買的一碗涼粉。
陳翠花也從廚屋把湯給端了出來, “你虎子哥今兒特意去集市上買了只燒鴨, 都嘗嘗, 我也是好久沒吃了。”
“魏虎哥,你真好。”宋寧擠着魏虎小聲說了句。
這兩日魏虎都在鎮上忙活, 又陸陸續續從家拉過來不少東西,等過兩日他娘的鋪子開張了, 他打算進山多待上一些時日,快入秋了獵物正是肥的時候, 多打上一些大的獵物也好存下來些銀子。
宋寧在家吃了飯睡了一會兒又帶着蘭哥兒去學堂去了,好在學堂的小哥兒小丫頭都很乖巧, 宋寧帶着也不覺得多費勁。
轉眼到了休沐的時候,陳翠花的鋪子特意挑了這天開張,邀了白小雲父子兩還有秋哥兒他們。
秋哥兒來得早, 吃了飯就從鄉下過來了,孫婆子放心不下也跟着一道來了,怎麽說她和陳翠花也相識十來年了,今兒她鋪子開張呢,她也來慶賀一番。
秋哥兒現在月份大了行動不方便, 孫大壯一到村口就攔了牛車,三人坐着牛車過來了, 秋哥兒給宋寧帶了一吊肉還有一籃子雞蛋,繡花的帕子也帶了幾條過來。
秋哥兒有些時日沒見到宋寧了,一早就催着孫大壯趕緊做飯,不要耽誤了時辰。
秋哥兒還是頭一次來宋寧他們住的地兒呢,問了人才找到,怕找錯人家了看見門口卧着的黑豆花豆,秋哥兒這才進來了,“寧哥兒!”
“哎!”
宋寧今兒也是一早就起來了,這會兒正幫着他娘往背簍裏裝菜呢,到了晌午了就拿到了鋪子裏請客。
宋寧忙拉着秋哥兒坐了下來,“路上累不累,熱不熱呀?”
Advertisement
“不累也不熱,坐着牛車過來的。”
孫婆子見了陳翠花了也嘴上說着恭喜,“沒想到翠花你到成了咱村子裏頭一個開鋪子的,出息了,咱村子裏不知道有多少羨慕的呢。”
“我還不知道他們怎麽說得,好了,你也別說好話了,今兒在我家好好吃上一頓也嘗嘗我的手藝。”
幾人在院子裏坐了一會兒就去了鋪子,白小雲早在那等着了,還專門買了兩挂鞭炮熱鬧熱鬧。
魏虎點了鞭炮,陳翠花撒了兩把銅板出去,門口不少看熱鬧的擠着搶銅板。
“哦~搶銅板喽!”
小孩子擠成一團搶了起來,還有不少路過的大人也圍着看熱鬧,人群中宋寶珠拎着菜籃子眼神有些怨怼,沒想到宋寧都嫁到鄉下了竟然又回來了!
穿着件簇新的袍子,小臉白生生的,看着一點都不像吃了苦頭的,在看自己,這身上的衣裙還是她在娘家做姑娘的時候做得呢。
自從嫁給了趙青書別說給她做新衣了,能吃上頓好的就不錯了,如今她日子過得竟然還不如宋寧,都怪她娘,給她找的什麽人家呀這是!
宋寶珠拎着籃子走了,只盼着今年秋闱趙青書能考中舉人,那她這苦頭吃得也值了,她就是鎮上最風光的舉人娘子了。
陳翠花是賣早食的,這會兒也不早了,就象征性開了鍋,做了一鍋餅子也都給送了出去,熱熱鬧鬧開了門。
孫婆子在鋪子裏轉了一圈,又跟着一塊幫忙做飯,“陳翠花你可以呀,這鋪子整得不小呀。”
宋寧秋哥兒幾個小哥兒坐在前面說着閑話,魏虎和孫大壯照應着時不時端過來一些小食兒過來讓幾人吃。
白掌櫃看着人家都成雙成對的,還有一個都有孕了,哎了一聲立馬得了白小雲一個白眼,“老頭,大喜的日子哦。”
白掌櫃立馬閉上了嘴,這小哥兒如今說都說不得了。
陳翠花做了一桌子的菜,她手藝好,香味兒惹得門口路過的人都伸脖子看看,還有人問了聲,“老板,你家做啥的呀。”
“做早食兒的,酥油餅子包子都有!”
秋哥兒打趣道:“翠花嬸子,你要是做其他的我看生意也不會差了。”
“哪有,秋哥兒竟會說笑了。”
幾個人圍着桌子熱熱鬧鬧吃了飯,吃了飯一行人又回院子裏喝茶閑聊,該走到的時候陳翠花給兩家都送了一份點心。
宋寧牽着秋哥兒的手給送出了門,“下次等我回去看你。”
“成,我在家也沒個玩的人。”
陳翠花的鋪子熱熱鬧鬧開了張,魏虎打算過去幫上兩天忙也進山去,趁着這會兒天好多打上一些獵物。
夜裏睡覺的時候宋寧有些舍不得魏虎一個人在鄉下,如今他的學堂沒有什麽事,他娘的鋪子生意不差,宋寧有些不想讓魏虎在進山去了。
“魏虎哥,要不你就幫着咱娘做生意,都是自己家生意,也好忙起來再請其他人了。”
“你還怕咱娘照顧不了一個鋪面。”
“哪有,我是覺得進山打獵太辛苦了些。”
“過個幾個月天就要冷了,也進山不了多久了,到時候我在鎮子上找個活計,還是在一起的。”
魏虎想跟着人家走镖,他這些日子在鎮上也打聽了,若是走得遠的話一趟下來能掙個不少,若是在販上一些貨物掙得更多。
豐年鎮有個碼頭,平日裏船只來來往往,跟着一塊走镖的話比他打獵強上不少。
魏虎沒有和宋寧說,現在才剛搬到鎮上沒多久,等他家日子穩妥下來了再去走镖也不遲。
魏虎在鋪子裏幫了兩天忙就回鄉下打獵去了,離家三五日就能回來一趟,鎮上離他家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
家裏也沒啥事,宋寧每日帶着蘭哥兒一道去學堂,他娘起得比他早要去鋪子裏忙活,不到晌午就關了鋪子回來了,聽他娘說鋪子的生意挺好的,之前的老食客還會轉悠過來買呢。
魏虎走了之後家裏的牛沒有照應,都是陳翠花下午的時候牽着牛出去放牛,回來的時候還要背上一大背簍草料。
宋寧覺得他娘這樣太辛苦了,就和他娘商量着不如在找一個小孩幫他家割草,也省得牽着牛出來了。
陳翠花覺得可以,就是去哪找小孩呀。
“周娘子她家的小子我見過,個頭不低呢,看着也不小了,不如我去問問周娘子她家願不願幹這個活?”
“成,那你去問問。”
陳翠花做早食兒的,天不亮就要起來,現在鋪子就她一個人,賣包子酥餅還有雞蛋湯這些,生意還不錯,就是早上太忙了些。
宋寧從家裏拿了一些紅棗發糕,周娘子家裏有兩個小孩呢,剛好帶着蘭哥兒一道串串門,蘭哥兒在學堂裏和其他幾個小孩子玩得挺好的,就是回來了沒人玩,周娘子家的小哥兒和蘭哥兒差不多大。
這會兒天剛擦黑,宋寧想周娘子應該在家呢,就提着籃子過來了,他敲了敲門,裏面一道稚嫩的童聲問道:“誰呀?”
“我,隔壁的宋寧。”
周娘子正在洗碗呢,聽見宋寧的聲音忙擦了擦手開了門,“寧小哥兒呀,快進來。”
宋寧還是頭一次串門,周娘子家看着不大富裕,聽他娘說是個寡婦帶着兩個小孩子,但家裏卻收拾地幹幹淨淨的,兩個小孩子也白白淨淨的。
宋寧招呼了周家小哥兒過來吃棗糕,“叫什麽名字呀,這是我家蘭哥兒,以後你們兩個玩好不好?”
周家小哥兒性子有些腼腆,被宋寧問了一句話臉都紅了。
周娘子倒了碗熱茶陪着坐在一旁,“叫燕哥兒的,這孩子不愛說話。”
宋寧問了周娘子願不願意給他家牛割草,一天四背簍草,一背簍給三個銅板,“我娘一早上還要去鋪子,下午還要回來喂牛,我想着不如找人割草,她也好歇上一歇。”
周娘子一聽這話連連應下了,“我家老大都十歲了,能割草的。”
一天十二個銅板呢,不少了,小孩子在家也沒啥事,現在這麽小出去找活計都沒人要的,能掙上一些銅板也能補貼家用。
“那成,到時候割了草背到我家就行了。”
宋寧見蘭哥兒這會兒正好燕哥兒玩呢,就又坐了一會兒,和周娘子說了會話,等兩個小家夥玩得差不多了才帶着蘭哥兒走了。
蘭哥兒性子比之前活潑了不少,下午他出去送其他小家夥出門,蘭哥兒就幫着他打掃學堂,可勤快着呢。
周娘子得了這個活計特意囑咐了周小樹兩句,讓他早上割上兩背簍,下午再割兩背簍,周小樹挺懂事的,聽他娘的話早上趁着宋寧沒出門之前就給送了兩背簍過去。
宋寧去學堂不用起那麽早,他娘比他起得早多了,起來帶着蘭哥兒一道去早市上買些菜,再去鋪子裏吃上個飯,不緊不慢地在去學堂。
宋寧挺喜歡當夫子的,事情不多,小孩子也乖。
宋寧一早提着籃子準備買些菜,剛好碰上周小樹給他送青草,身旁還跟着燕哥兒,手上拿着鐮刀看來也是幫忙了。
“這麽早呀。”
宋寧把草料給接了過來,這草割的又嫩又新鮮,還帶着一股好聞的清新的味兒,宋寧給家裏的大黃牛抓了一些。
宋寧先把今天的銅板給了周小樹,要是他家沒人的話就先放他家,下午再送過來也成的。
周娘子家的兩個小孩子養得都很乖巧,周小樹得了銅板就帶着燕哥兒回家去了。
燕哥兒個頭也不大,拽着他哥的衣角蹦蹦跶跶走了。
兩個小家夥都挺讨喜的,宋寧笑了一聲也帶着蘭哥兒出門買菜去了。
他家的菜不用咋買,魏虎從鄉下回來會帶一些,宋寧就是路過集市的時候溜達溜達,這一大早的街上還挺熱鬧,吆喝聲起此彼伏。
宋寧見街邊那家的豆腐不錯,上前稱了一塊豆腐,又讓那娘子幫自己拿了一些黃豆芽,那娘子認得宋寧,這條街上新開了一家早食兒鋪子,是那家的兒夫郎,每天早上都會去鋪子裏。
“小哥兒,今兒來得也早呀,送孩子去學堂呢。”
宋寧朝人家笑了笑,“哎。”
宋寧接過放在了籃子裏,他身旁的蘭哥兒跟個小尾巴似的墜在他身後,身上還挎着小書包,一看就是送孩子去學堂的。
在往前走一點就是他娘的鋪子,宋寧帶着蘭哥兒過去了,這會兒正是人多的時候,陳翠花正在後面煎餅子呢,身旁幾個大蒸籠冒着熱氣,裏面都是滾圓的大白包子。
“兩個醬肉包,一個素餡酥油餅子,再來一碗丸子湯。”
陳翠花應了一聲,一扭頭就看見宋寧正拿着小竹筐給人家夾包子,“寧哥兒來了。”
“娘,今天人這麽多呀。”
“這不是那丸子湯賣得好。”
這會兒正是生意好的時候,不大的鋪子裏坐滿了吃早食兒的人,蘭哥兒也幫忙收拾桌子給人家端飯,有兩人搭把手,陳翠花這才松快了一些。
等人少了一些了,宋寧才帶着蘭哥兒吃飯,一人一碗丸子湯,陳翠花給小竹筐裏撿了幾個包子,“嘗嘗娘新做的排骨包子,還有這紅糖饅頭,專門給你兩留的。”
陳翠花的鋪子雖然才開了沒幾天,但漸漸多了回頭客,之前擺小攤的時候只賣酥油餅子和包子,現在有了鋪子了,陳翠花又做了一些八寶粥和素丸子湯。
她做得丸子湯一絕,湯底用的是大骨頭熬出來,炖上一夜熬得湯都是白的,丸子是素餡的蘿蔔芽菜粉條,有人要丸子湯的時候就抓上一把豆皮粉條放湯鍋裏燙一下,放入丸子蔥花香菜這些,一碗丸子湯看起來料下得很足。
宋寧也很喜歡他娘弄得丸子湯,他喜歡在裏面放一點醋和辣子,在配上包子,吃完胃裏都熨帖了不少。
蘭哥兒喜歡吃紅糖饅頭,裏面放了一些紅棗吃起來甜滋滋的,又松又軟的。
旁邊有個桌是個夫郎帶着小孩子,那不大的小孩看見蘭哥兒捧着紅糖饅頭吃呢也想要,扯着他小爹的袖子就要買,“小爹,我要那個饅頭。”
“老板,還有那個饅頭沒,來上兩個。”
陳翠花本來就沒做幾個,就是哄着蘭哥兒玩的,沒想到還有客人想吃的,陳翠花從後面出來了,“不好意思啊,做着給自家孩子吃的,就剩一個了,拿着吃就是了。”
陳翠花把最後一個送了那個小孩,小孩子得了甜滋滋的饅頭高興地直晃腳。
白得一個饅頭那夫郎也挺高興的,“大娘,我看你這紅糖饅頭做得也好,幹脆多做點,小孩子就喜歡吃些甜的。”
“成,那明兒我就弄一些出來。”陳翠花眉開眼笑了起來,無非就是早上多忙活一會兒。
宋寧也喝完了一碗丸子湯,把碗給收拾了後面,“娘,我去學堂了。”
“哎,路上慢些。”
宋寧帶着蘭哥兒出門去了,這會兒人不太多了,陳翠花就拿着抹布擦桌子,那位夫郎和陳翠花搭着話,“大娘,你家還送小哥兒去學堂呢,這一年得不少銀子吧。”
“哪有,我這兒夫郎弄了個小學堂,帶着幾個小哥兒小丫頭,我家孩子也跟着讀。”
“呦,你兒夫郎竟然是個夫子,了不得了。”
陳翠花聽人家誇宋寧也笑了起來,她家小哥兒哪哪都是好的,去學堂之前還幫自己忙活上一陣,倒是比她家虎子還貼心上幾分呢。
那位夫郎聽說宋寧是位夫子,和陳翠花說話的時候都客氣了不少,這小哥兒女娘就算是在鎮上識字的也不多,一年下來不少銀子呢,都是富裕人家才供得起。
宋寧和蘭哥兒去學堂去了,蘭哥兒背着小書包拽着宋寧的衣擺,兩人樣貌好,走在路上惹得不少人偷看了過來,這誰家的夫郎呀。
兩人來的時候已經有小孩子過來了,小蘿蔔頭看見了宋寧乖乖地作揖叫夫子,惹得宋寧沒忍住揉了一把人家的小臉。
“來這麽早呀。”
“我爹說一日之計在于晨。”
小家夥說話奶聲奶氣的,宋寧心情都好了起來,“好,夫子去給你們打一壺水過來,先坐好,夫子一會兒就過來了。”
宋寧臉上帶笑去打熱水去了,又去前面尋摸一些紅棗桂圓幹這些泡壺裏,小孩子喜歡。
“雲哥兒,你桂圓幹呢,讓我抓一些。”
“架子上呢,還有杏子幹呢,你拿一些。”
白小雲這會兒正在前面忙活着呢,有個書生想在他這找份抄書的活計,他拿了毛筆讓那書生寫幾個字出來看看。
寫得還成,就是沒有寧哥兒寫得好。
那書生聽見聲音了也擡起頭,看見是宋寧愣了一下,“寧哥兒呀。”
宋寧揚起的嘴角耷拉了下來,怎麽是他。
白小雲挑了一下眉,“寧哥兒,你兩認識?”
“趙青書。”
白小雲剛沒反應過來,在心裏咂摸了一會兒才想起來了,“原來是你呀!”
氣得白小雲一把奪過趙青書手上的毛筆,他用的紙也團成一團朝着他的臉丢了過去,“滾蛋,我家才不用你呢,寫得這是什麽呀!我家雞在地上撓得都比這好看!”
趙青書被白小雲劈頭蓋臉攆了出去,絲毫不給他讀書人的面子,趙青書突然見到宋寧還想上前,氣得白小雲一壺茶水潑了過去,“再敢過來,我見你一次打一次,讓你吃軟飯的醜事嚷嚷的大家都知道!”
白小雲嗓門大,這一嚷嚷對面鋪子的夥計立馬跑出來看熱鬧,趙青書不敢在糾纏了慌忙走開了。
白小雲抱着壺啧啧了兩聲,“浪費了我這一壺好茶葉。”
他又忙扭頭進屋安慰宋寧,“好寧哥兒別生氣,我已經把他給趕出來了。”
“沒生氣,他現在就和路邊的人差不多,我就是可惜我爹當年銀子都喂了狗了。”
“你爹眼光是不咋地,也就面皮白淨了一些,跟個弱雞似的,我是瞧不上。”
宋寧噗嗤笑了出來,“好了,你看着比我還生氣呢,別氣了,桂圓幹給我拿一些。”
白小雲從櫃臺後面拿了些出來,又啪得一聲拍在了桌子上,“不行,我得趕緊寫我的話本子,氣死我了!”
宋寧見他跟炸毛的公雞似的,順了一把毛回後院帶小孩子去了。
趙青書垂頭喪氣走了,他也不想回家,秋闱在即,他現在連盤纏都沒湊齊呢,鎮上其他秀才人家早早就去州府了,單是路程就要半個多月呢,還要租房子或者住客棧都是銀子,沒個十幾兩銀子哪裏夠的。
宋寶珠這幾日開始和他拿喬,明知道他秋闱要用銀子故意拖着不去,他老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連他也被支使地團團轉,宋寶珠就是不肯去娘家拿銀子。
他原想着找個書齋抄些書,等過幾日和人家熟了說不定能借一些銀子,他家附近那些他常去的書齋他是不敢去的,誰不知道他娶了米鋪子的大小姐。
找了個偏一些的書齋,誰知道恰好碰見了宋寧,雖然抄書的活計沒做成,但心裏又覺得他和宋寧是有緣分的,要不然怎麽能碰見呢。
趙青書心裏憋着一口氣呢,這次下場一定要考中舉人,到時候看宋家還敢看不起他。
趙青書回家去了,一進屋就看見宋寶珠歪靠在枕頭上,他滿頭白發的老娘正給她捶腿呢,宋寶珠吐掉了嘴裏的瓜子皮,“哪去了,這秋闱在即,你不安心讀書又跑哪去了。”
“我出去轉轉,出去轉轉。”
宋寶珠瞧不上趙青書那窩囊樣,誰家男人這樣的,又想起那日看見宋寧家在鎮上開了鋪子,心裏越發對趙青書不滿,那會宋寧明明嫁了個窮獵戶,這一轉眼人家又回鎮上了!
趙青書顧及讀書人的臉面不肯去宋家借銀子,讓宋寶珠去,宋寶珠這幾天正拿喬呢。
趙青書咬了咬後槽牙挪到了床邊,下手捏上了宋寶珠的腿,“寶珠,現在也不早了,人家早就走了,去了還要适應上幾日,你,你去找咱娘拿些銀子。”
宋寶珠更是高傲了起來,“我們宋家呀最不缺的就是銀子,那米堆成山,趙青書等你考中了舉人,到時候可別忘了我們宋家的恩情。”
“知道的,知道的。”
宋寶珠踢開了腿上的手,從腰間摸出來鑰匙打開了她的嫁妝箱子,她帶過來二十兩的銀子,現在也就剩了三五兩,好在趙青書快要秋闱了,她的苦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她拎出來一吊銅板給趙青書,“你想空着手去呀,想去不早點買些東西送過去,空着手打秋風啊。”
趙青書臉上挂着笑接了過來,“我忘記了,忘記了。”
趙青書扭頭出門去了,臉上的笑容也沒了,他能不知道借錢帶些東西過去嘛,他手上哪有銅板呀,家裏的開銷都是宋寶珠管着,早知道那二十兩的嫁妝銀子不給他,他作何還娶了宋寶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