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緊張
第43章 緊張
春香得了老太太吩咐, 似乎覺得自個兒又得臉了,笑着應了,路過阿福将人揪着一道去了後門。
不多時, 就見順子跟在春香後頭進來了。
順子早在外面做足了戲, 眼紅腫似核桃, 見到宋媽媽, 立即站到她邊上,又聽宋媽媽吩咐撲通跪了個響, 頭在地上磕出個紅印。
“貴人好……我沒念過什麽書, 更沒見過這般大的場面, 貴人們都是金尊玉貴似天仙般的人物。”順子只哭的撕心,嗚咽着又吐出幾句話, “還望貴人見諒,我也不大曉得規矩。”
老太太一伸手,春香立即擠開秋棠, 到身前将老太太從椅上扶起來, 又叫順子起身。
周遭針落可聞,連臺上戲都歇了, 老太太朝順子看過去, 好奇問, “方才聽宋媽媽說了一嘴, 卻不知究竟是個什麽情況?”
順子拱手,哽咽地說不出話,手也在發抖, 不知道的只當他是沒見識過這麽大的場面,
“從前家中艱難,阿爺将姑母賣給人牙子, 我爹心裏一直想着這一樁事兒,臨終前才打聽到姑母消息,留下話叫我到觀南城來尋,定要将人找到好生孝順。可這城裏實在太大,高門大戶也多,鞋磨破了幾雙,嘴皮子磨薄了一層這才探聽到消息,前兩日可算見着姑母一面。”
順子又順勢跪下去,連磕了幾個頭,一番動作下來,額心已沁出血跡,老太太忙叫秋棠去将人扶起來。
“老夫人您發發善心,實在是我爹留下話來,叫定要将姑母找到好生孝順。”
“我曉得大戶人家規矩,我爹将贖身的銀錢都攢夠的,當年我祖父将姑母賣掉才得了三兩銀子,我爹這些年日夜辛勞這些年舍不得吃喝,攢下五十兩銀子,求老太太發善心,我願意将銀錢全給您,只求您讓我将我姑母接出去養老。”
一番話惹的老太太又是落了淚,唏噓道, “這侄兒尚且如此孝順,遑論親子。”
老太太掩淚,話卻猶如一記耳光扇在兩房臉上。
“母親!母親寬心”兩房上下撲通跪倒一片,“是孩兒不孝!”
“罷罷罷!将宋媽媽身契放出去吧,也是個苦命人,萬幸今後有親人了。”老太太嘆了口氣,忽又看向大太太,
“我倒忘了宋媽媽是老大媳婦兒陪嫁來的,這一家實在可憐,私自做了主兒……”
大夫人立即上前,皮笑肉不笑,“母親說的哪裏話,莫說一張身契,便是要剜下我一塊肉來我都沒有二話的。”
說罷便叫貼身的趙媽媽去取身契來,趙媽媽才拿着鑰匙離開,大夫人便走到二人身前,背對着老太太,兩眼無甚表情打量着着宋媽媽,
“宋媽媽是跟着我來的老人了,今兒這一出比戲臺子上唱的還好看呢!從前沒發現這般本事,若知道能逗得老太太高興,早就送到老太太跟前兒伺候去了——”
待大夫人說完,大老爺方才呵斥了她一句,老太太不動如山,重新坐回主座,冷眼看着下面心思各異的兒孫。
宋媽媽拉着順子磕在地上,半晌都不敢擡頭,今兒她也算是破釜沉舟了,若不能出府,這一出鬧下來,她也沒後半輩子可說。
趙媽媽很快就将身契取了過來,大夫人跟老太太向來不合,今兒事情已經擺到明面上,老太太話都落了地,孝道壓在頭頂,還真不能不給,更不敢不給。
順子接過身契,将荷包塞到趙媽媽手裏,這裏頭可是實打實的五十兩白銀,宋媽媽看向大夫人,大夫人又看向老太太。
“原是我不對,這宋媽媽本是你的人,叫我自作主張放出府,既然這孩子是個孝順的,早将贖身的銀錢準備好了,也不能叫老大虧了,這些銀子你便收下吧,回頭再用這錢添幾個得力些的下人。這麽些年宋媽媽介盡心盡力伺候着,如今年紀大了家人來贖,放出府去也算積德行善了。”
一聽這話,大夫人一口氣憋的險些沒上來。
這是刺兒她說出去的那番話呢,心裏也在暗悔方才嘴快,否則老太太承她一個情,現下這銀錢收下算是怎麽回事,難不成算兩清了?
當年将人買回來至多不過十幾兩銀子,如今出府反到還了五十兩,即便講沒還清都說不過去。
大夫人心裏氣的冒火,面上還是作出一副乖順的模樣,“老太太再善心不過,這奴才出去以後定要日日替老太太燒香祈福才對得起老太太一番善心。”
“奴婢定日日為老太太誦經保佑老太太安康。”宋媽媽臉依舊緊緊貼在地上,大氣兒都不敢喘。
老太太坐在上首,話聽的分明,沒接大夫人的話茬,面上也露出幾分倦色,叫宋媽媽起身,又從手腕褪下一個成色溫潤的玉镯,叫秋棠遞過去,“你在咱們伯府這些年盡心,如今上了年紀,又有侄兒這般孝順,好日子還在後頭。”
宋媽媽兩只手捧着秋棠遞過來的镯子,也是紅了眼,好生收好,拉着順子再跪了一遍。
老太太擺手叫二人不必多禮,“你姑侄二人便走吧,我這會子也乏了。”
春香跟秋棠立即過來扶老太太回去,老太太一走,一群人四下散了個幹淨,大夫人心裏煩躁,摔了桌上茶盞,看着老太太離開的方向險些咬碎一口牙。
故而這會兒竟也忘了跪在角落的宋媽媽二人,等人都走完了,宋媽媽跟順子才相互攙扶着起來,宋媽媽接過順子遞來的身契,捏在手裏,二人這才從後門出去。
宋媽媽生怕晚一步生出變故,才出了巷子就叫了個驢車,順子指着路二人一同回了桂花巷。
阿桃在家中心急如焚,上午攤上鹵食都沒賣光,實在沒甚心情,直接将車推回去了。門被敲響,阿桃心裏一激靈,待順子聲音從外面傳進來,她一顆心才緩過來。
“媽媽!”門一開,母女二人抱頭痛哭。
哭兩人終于脫離苦海,又哭從今往後便是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