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得賞
第41章 得賞
“因我如今擔着這差事, 除了老太太每日念經去小佛堂,我自己是不好到老夫人面前,不過如今差事辦的不算差, 老太太見着我也愛同我說幾句話, 在她老人家眼前過一遭, 出府的事兒就好辦不少。”
宋媽媽今年不過四十幾歲, 細看已經生出一頭白花花的銀發,怕叫主子不喜, 特地還要壓在黑發下面。
時間又緊, 過會兒老太太也要去小佛堂了, 宋媽媽不能久留,阿桃也不必多說, 只叫宋媽媽往後有話叫人帶到槐花巷順子家中,往後順子就是她老家侄兒。
宋媽媽看了順子一眼,然後點頭應了, 邊上有人經過, 宋媽媽轉身離開,阿桃也低了頭帶着順子走了。
幸而如今攤位已經固定下來了, 不必再趕着開市的點兒去, 這會兒來的也不算晚, 街上三三兩兩人并不多。
她攤子已經擺了近兩個月, 來的多是熟客,逢家中有事兒街上那些攤主也會提前定,要個鹵鴨鹵雞或是稱上一斤鹵肉, 若有人預訂,這都是多出來的收入。
客人穩定了,阿桃想開個食肆的心也愈發急迫, 當然,能在中大街開鋪子最好,不過這兒租金也貴,哪怕最小的鋪子一月少說都得二十兩銀子打底,她如今的身家租不起不說,也怕撐不開這麽大的攤子,故而她想的還是在南市尋一家靠譜的鋪面。
也不用太大,一步一步來。
想的事兒多,一早算錢還出了兩回錯,還好都是熟悉的人,玩笑般提醒過後将少的銅板又遞給她了,阿桃自然不好意思,笑着多送人家一串豆幹。
常平安自打從山上搬下來,進城的次數也愈發多起來,一時關于犁田要問一下阿桃意見,一時又問阿桃愛吃什麽菜,因除了那十畝上等水田,屋後還有半畝開荒開出來的旱地,趁這時節正能種些菜。
能省些錢阿桃也願意,叫他多種些辣子,餘下看着買,常平安聽了便樂颠颠買了不少菜籽。阿桃院子不大,不過也能空點地出來種兩壟菜,于是常平安便也給阿桃院裏撒下菜籽又澆了肥。
“村裏有人家中老母豬下了崽兒,你要不要養?”常平安撸起袖子,露出有力的胳膊,鋤頭舞的虎虎生風。
阿桃無語的看了一眼院子,也沒有豬圈,心道抓個豬回來難不成放養?
常平安似乎也覺得不靠譜,憨笑着收回話,“也是,你這院子忒小,回頭真養豬怕是院牆都能被拱塌,我回頭去抓幾頭回去養着,等年下殺了給你送來,你也不必愁着年底豬肉價兒貴。”
這話說的阿桃心裏格外高興,“你也別在院裏養,朝屋後砌個豬圈,屎尿還能做地肥,既養也能多養幾頭,到了年底不管是賣掉還是留着吃都比買肉劃算不少。”
常平安點頭應了,又跟阿桃話家常,“回去我就砌個圈兒。家裏田地找了幾個短工,兩日功夫田就犁好了,只等秧苗出頭,趁時候把秧苗插了。”
肥田裏先撒了稻種,蓋了厚厚的稻草等着秧苗出頭,秧苗長到手掌長就能插秧了,也有人能家裏為了收成多種苞谷,但常平安愛吃米飯,他看阿桃也愛吃,故而十畝田地都種了水稻,留夠交上去的地稅,十畝田地留着自家吃綽綽有餘,多的能賣掉或者換些旁的糧食。
這年月糧食産量并不高,這上等肥田一畝頂天不過四百來斤收成,等磨成米只能留下二百來斤,因此糧店裏頭最貴的莫過于白米。
“手裏既有餘錢,若有人家裏賣田地也可以買幾畝,如今世道太平,官府已不準開荒種地,家中有田畝的都是當傳家寶似的不願意出手,碰着合适的價兒也不高,直接就買下,百姓日子好過,觀南縣田地也一年比一年價兒高。”
“我都知道了。”常平安願意聽阿桃教,即便有時候他已經會了,但阿桃得說一句,他心裏也開心。
要叫阿桃知道,必定要罵他一句賤皮子。
“田地進項都不錯,我已經聽你的不再往山裏跑了,原先山上留下的東西也盡拿下來了。”常平安忽然扶着鋤頭站直,連水缸他都搬下來了!
他一雙眼睛頗為熱切地盯着阿桃,似乎在等她一句表揚。
阿桃哭笑不得,一身牛勁使不完,只好誇了一句“那自然最好,家裏田間地頭事兒多,你一個人都怕忙不過來,山裏往後都不必去了,我這幾日還怕你忍不住往山裏跑,春日裏山中動物本就躁動,沒遇着便罷,遇着了恐生危險。”
得了一句不算誇獎的話,常平安心滿意足繼續揮鋤頭。
“對了,你回頭看村裏誰家小狗下崽兒,幫我留意着了。”
“行,我一定挑個好的給你送來。”常平安動作不歇。
日子過得快如流水,轉眼就到了四月,這中間宋媽媽托人送了兩回口信到槐花巷子,順子聽後立馬就來報給阿桃了。
一回是宋媽媽說她得了老太太賞,她在府裏這麽多年,自然也有些本事,被人壓着翻不了身便罷了,既能起來,便有法子得人青眼。還有一回就是她已将各路關節都打通了,萬事已安排妥當。
今兒是初一,明兒就是老夫人壽辰,宋媽媽心裏也繃着弦。
春香跟秋棠面上看着都是老夫人身邊的一等大丫頭,二人私下也暗裏叫勁,老夫人面上更滿意春香一些,說了幾回将她指給大老爺做姨娘,奈何大夫人不接茬。
春香自認雖都是大丫頭,可她就要處處比秋棠高一階。
這些時日她得了宋媽媽好處,手頭銀錢寬裕,擦脂抹粉也講究了不少,人堆裏一眼望去獨她最顯眼,府裏發的衣裳叫她改的格外合身,頭上簪的身上戴的也是時興款式,走路都會帶起一陣香風,她人有些刻薄,雖得了宋媽媽好處,可對上宋媽媽總一番主人家作态,故而宋媽媽面上對她親熱,私下裏卻同秋棠要好一些。
各人想法不一,春香有當人上人的想法,秋棠只想跟在老太太後頭,她是個實在性子,爹娘都是老夫人身邊老人了,她承爹娘惠,故而升了一等。如今也沒旁的心思,只一門心思伺候老太太飲食起居。
要宋媽媽說,老太太人老成精,自然心裏有數,面上對秋棠好,心裏怎麽想的可沒人知道。
這回老太太壽辰,處處都是由秋棠安排妥當,宋媽媽求到她面前,明兒戲班子來想點一出劈山救母的戲,秋棠人好,聽了她家侄兒找來的事兒都抹了淚,知道她想出府,連好處都不肯收便應下了,又說明兒她侄子來,會幫着在老太太跟前說好話。
宋媽媽千恩萬謝,上回得了老太太親眼,老太太賞了東西,如今老太太過壽,她繡了一副百壽圖,又托人在靜安寺內供奉了七七四十九天,只等明日春香秋棠說說好話,叫她能将這百壽圖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