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050章 第50章
第50章
楊惠妃的眼中, 萬宜妃這一回的損失可真大。
當然同情歸同情,楊惠妃心頭還是松一口氣。非友方落了下風,她這等旁觀的真心很輕省。
“嬷嬷, 你說的對。”楊惠妃贊同一回楊嬷嬷的話。
“可惜……”楊惠妃又感慨一回。
“娘娘, 您可惜宜妃的因小失大嗎?”楊嬷嬷小心問道。
楊嬷嬷真覺得宜妃是因小失大。得着太後娘娘的好感,救下三皇子四皇子又如何?
這一份救命之恩又哪裏比得上萬宜妃的親骨肉重要。特別是楊嬷嬷替楊惠妃跑腿兒,也聽着一些小道消息。
太醫那一邊沒全瞞着, 沒隐瞞到底。或者說一些藥調用了。
有心人想查,還是可以查到的。除非是被帝王下了封口令讓人不可知。
萬宜妃的情況不妙,不止不妙在失去親生骨肉。還在于太醫診斷出孕育子嗣艱難。
對于宮裏的嫔妃而言, 得子嗣不容易,再不容易懷上子嗣。豈不是難上加難?短暫的榮耀算什麽, 沒得根腳,這才是楊嬷嬷眼中的因小失大。
“不。”楊惠妃反駁楊嬷嬷的話。
“本宮又不是宜妃的親族, 本宮不在意宜妃的前程與未來。本宮替宜妃就不操那門子的閑心。”楊惠妃說這話時語氣淡淡。
“本宮更在意的還是壽康宮裏傳出來的消息。太後娘娘被落臉面。昭陽宮的宮權, 眼瞅着貌似握得更緊, 亦能拽得到更多了。”楊惠妃指一指昭陽宮的方向。
Advertisement
一聽楊惠妃的話, 楊嬷嬷的眉頭跳動一下。她說道:“娘娘, 您擔憂昭陽宮?”
“本宮哪能不擔憂。”楊惠妃對于昭陽宮越來越勢大擔心。宮權,想一想這二字, 楊惠妃豈能不在意。
“娘娘,二皇子沒被冊立為皇太子。大殿下的機會就多着。”楊嬷嬷的态度很堅定。
不觀旁的,就觀東宮未定。從這上面講,楊嬷嬷的信心比楊惠妃更大。
“不一樣。”楊惠妃輕輕搖頭。
在楊惠妃的心中,一切當然不一樣。皇後這一位中宮的權柄在宮廷內苑的自由度太高。
哪怕楊惠妃對于帝王的一些做法瞧在眼中, 知道皇後在暗中被一些帝王的手腳治衡。那又如何?
名份上的大義,只要握于掌中。有時候大義就能夠做很多的事情。
名正言順, 這四個字多重要。楊惠妃深有體會。
被齊王妃壓一頭,被賈皇後壓一頭。從齊王府到東宮,再到天子後宮。
楊惠妃吃着的悶虧挺多。有些事情楊惠妃是想故意張揚嗎?
楊惠妃是不得已,她走在天子期許的道路上。她有一搏的野心。
可這一份野心,明明從一開始也是天子暗許的。
昭陽宮。
賈皇後在被人腹诽時,她在椒房殿裏料理着宮務。或者說添補一些地方的人手。
高太後處置一些人,爾後,善後的事情就留給賈皇後安排。
這擺明着是高太後給賈皇後的臉面。或者說高太後覺得自己沒臉了,她就懶得插手一些事情。
權柄這東西,甭管在哪兒,從來不會消失。不過是一些人失了,一些人得了。
“皇後娘娘真辛苦。”婉嫔宇文若曦在拍皇後的馬屁。
“太後娘娘瞧着皇後娘娘辦事公正,信任有嘉,也難怪樂得讓您多挑一挑重擔。”婉嫔的眼中全是羨慕。
對于婉嫔一直的巴結,昭陽宮上下,人人都習慣了。
或者說賈皇後更習慣。當初長壽宮出事,賈皇後沒出頭。
待着事情平息後,賈皇後瞧着婉嫔更被帝王冷落。長壽宮那會兒跟冷宮沒兩樣。
賈皇後能做的就是公平公正,或者說給一點暗示,讓下面人莫要落井下石。
就是這一點恩也讓婉嫔記着。或者着婉嫔不止記着,還盼着借這一點關系越加拉近與昭陽宮的關系。
一個有想要攀附,一個樂着給梯子,雙方不過是一拍即合。
婉嫔往昭陽宮走的更勤快,賈皇後在一些小事上,她也樂得給長壽宮添一點體面。
人情往來是雙方都配着。一時間,婉嫔對于替賈皇後做棋子這一件事情,她是真認命了。
“不過是母後的擡舉。”賈皇後很矜持。
昭陽宮裏,賈皇後和婉嫔相處的不錯。至少二人都這般覺得。
宮廷內苑,丹若宮。
蓁蓁醒來,她頭昏沉沉,意識是迷蒙中慢慢的清醒過來。一睜眼,就瞧見旁邊的萬嬷嬷等人。
“娘娘醒了。”萬嬷嬷笑道。
可蓁蓁有一種感覺,萬嬷嬷的笑容裏隐藏着悲傷。那等傷感似乎想極力的隐藏,奈何就是隐藏的還不夠深。至少蓁蓁體會到了。
“嬷嬷,眼前有一些暈暈的感覺。”蓁蓁伸手拍一拍腦袋。
“……”一聲悶哼。蓁蓁這會兒拍一拍腦袋後,她又感覺到身上的疼。
“娘娘睡久了,一定餓了。”萬嬷嬷努力擠出笑容。
“奴婢差人給娘娘送上吃食。”萬嬷嬷轉身對殿內侍候蓁蓁的宮女姐姐吩咐話。
宮女姐姐離開,不肖片刻,熱騰騰的食物呈上。
顯然這食物早備好,一直在爐上煨着。就等着用餐的主人醒來。
瞧着美食當前,蓁蓁感覺确實餓了。哪怕身上疼,哪怕頭昏昏。天大地大,吃飯最大。蓁蓁應下萬嬷嬷的建議,她先填飽肚子要緊。
一餐後,食滿腹飽。也不是全飽,而是七分飽。
蓁蓁收斂進食的欲望。她簡單的漱漱口。
“娘娘,您要進補的藥湯。”飯食罷,就到用苦藥汁子的時候。萬嬷嬷又呈上一小碗的藥湯。
這一回蓁蓁沒拒絕。蓁蓁飲下苦藥汁子。再漱漱口。爾後,待萬嬷嬷遞上蜜餞時,蓁蓁就更不會拒絕。她壓一顆在舌下,就想讓嘴裏甜一甜。
“嬷嬷,我睡了多久?”這會兒蓁蓁跟萬嬷嬷問一問情況。
“娘娘睡了兩個時辰。”萬嬷嬷回道。
“兩個時辰啊。真久。”蓁蓁感慨一回,又道:“感覺沒睡足。”
“要不,娘娘再會兒?”萬嬷嬷問道。
“剛食飽,還不想入睡。”蓁蓁回道。
“嬷嬷,要不你撿一本書讀一讀,我想聽一些故事。”蓁蓁講道。不止是為着聽故事,而是蓁蓁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昏昏沉沉的過去,那四個時辰的睡眠裏,蓁蓁一直睡得不安生。她總做夢,醒來時,她又記不得。
偏生對于長長的一夢,蓁蓁有感覺,一定是不好的夢。
醒來時,輕省一口氣的感覺就讓蓁蓁心情更壞。
蓁蓁現在就想聽一聽開心的故事。入眠了,安夢了,蓁蓁也想做着美美的夢,甜甜的夢。
“諾。”萬嬷嬷應下。
“撿着開心的,能把人逗笑的。”蓁蓁補充一話道。
萬嬷嬷應下,便去尋書籍。不多時,萬嬷嬷歸來。
萬嬷嬷手中拿着的書籍,不過一些民間傳說。全是喜慶大團圓的美好故事。
這會兒萬嬷嬷給蓁蓁念一念。蓁蓁本來沒睡意。聽着聽着,蓁蓁就又睡着了。
待蓁蓁睡着了,萬嬷嬷才停下念書的聲音。這會兒萬嬷嬷瞧着萬宜妃的睡顏。她輕輕的,不讓人聽見似的一聲輕輕嘆息。
“唉。”
那般輕,輕的萬嬷嬷自己似乎都能忽略掉一樣。可聲音能忽略着,似乎沒發生一樣。在心頭的擔憂又哪能一樣。
對于丹若宮的宮人們,特是有了立場,一直親近萬宜妃的宮人們而言。她的前程未來跟萬宜妃綁定在一起。
宜妃失子,懷孕艱難。這一個結果,他們人人都不想。
得一份壽康宮的承情又如何?一旦丹若宮沒未來。沒一個皇嗣。宏治帝百年之後呢?那時候的丹若宮何去何從。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對于萬嬷嬷等人而言,遠慮有,近憂更有。
瞧着如今的陛下是心疼萬宜妃,将來呢?來年一旦大選,宮廷內苑再添新人。
萬一到時候,一代新人換舊人,丹若宮的前程怎麽辦。萬宜妃的位置又會擱哪兒。
這些問題,每一天貌似開開心心的萬宜妃不會操心。或者說也沒那一份心智去操心。
擔子落萬嬷嬷等人的心上,這是愁的食不香,寝難安。
冬日,年節将至。
帝王已經擱筆,朝堂諸事,也至新年。或者說朝臣們也是休沐年假了。
泰和宮,養心齋。
李子徹瞧着馬寶呈上來的秘報。帝王看完,他的目光有一點冷。
“就查出來這些?”李子徹問道。
“奴才無能。”馬寶趕緊跪地上,一臉請罪的模樣。
“起來。”李子徹開口說道。
馬寶磕一個頭,爾後,方才起身。此時的馬寶躬身侍立,靜待帝王的吩咐。
養心齋裏,氣氛凝固。李子徹一聲嘆息。
“唉。”帝王的一聲嘆息。良久後,李子徹擱下手中的秘報。
“有些人不得用,那就換着合适的。誰不得用,這些事情不用朕教你吧。”李子徹的目光落在馬寶身上,他問道。
“奴才這去辦。”馬寶躬身回道。
“讓下面人警醒些,莫要失了分寸。朕信你,也用你。瞧着你辦事有一份忠心。這一份忠心,那才是朕最看重的。”李子徹劃一條線。
馬寶當然懂。
或者說從帝王劃線的點上就能瞧出來。既然要忠心,有時候就得看開點。能幹又忠心,這等舉世無雙的人才,哪是那般容易匹配上。
只能說湊合着,忠心為上,能辦事,辦成事就挺好。
可同時嘛,辦事多了也得多漲進。不能一直吃老本。沒誰可以躺在過去的恩情上混日子。
這蘿蔔坑就那麽多,如今有人不合格,那就踢掉。總要給他們下面的人騰位置。
當然踢掉歸踢掉,忠心的,那還是要念一念舊情。
這裏面的分寸,或者說歸馬寶管的這一攤子事情。他這一位帝王跟前的貼身太監就得懂分寸。
更得懂帝王的心思。拿捏對了,這是本份。
一旦拿捏錯了,馬寶更懂,那就是消耗掉帝王眼中的情份。
帝王的情份最難,因為情份在,有些事情是可以開恩的。一旦情份消耗完了,公事公辦?
有些事情不上秤,那沒二兩重。一旦上秤了,萬來斤都可能打不住。
潛規則或者說人情嘛,那是不能搬臺面上。上臺面的,那是規矩。
“去辦事吧。”李子徹擺擺手。
“諾。”馬寶應話。
帝王一句吩咐,有些人事調整瞞不了人。或者說帝王一言決人生死前程。
宮廷內苑,已起過一場波瀾,如今不過是餘韻再來。
宮廷內苑裏應該得着消息的,總會得着消息。
壽康宮。
三皇子四皇子先後醒來。高太後去探望兩個孫兒。
兩位皇子殿下各有寝殿。高太後先去瞧四皇子。因着四皇子先醒來。
寝殿內,用過膳,又用過安神藥。
瞧着四皇子李濟成的氣色還成。高太後寬慰一番。四皇子的心神不定,在高太後跟前還有一點神不思蜀的模樣。
“可是哪不舒服?”高太後問道:“濟成,真有事就跟皇祖母講。”
“啊。”四皇子應一聲,又忙搖頭。
“皇祖母。”四皇子喚一聲,爾後,又道:“我沒事。三哥呢?”
“你三哥無礙。”高太後瞧着小孫兒說道:“你不信,那随皇祖母去瞧一瞧你三哥。如何?”
對于高太後的話,四皇子一聽,他趕緊應下。
正巧着,高太後和四皇子一起到三皇子的寝殿時。三皇子醒來。
丹若宮。
這一日,帝王駕臨。
宏治帝李子徹到時,蓁蓁正醒着。李子徹一進寝殿,蓁蓁準備起身向帝王行禮問安。
李子徹快步上前,他拒絕了蓁蓁起身的舉動。
“太醫說你當靜養,那便多靜養。”李子徹說道。
“好。”蓁蓁會起身,那是依着萬嬷嬷等親近人念叨。宮廷規矩,不可忽視。
至于帝王的美意,蓁蓁感覺得到是真心。于是她不拒絕。蓁蓁就聽從了她心裏“好天子”的話語。
“陛下,我要靜養,今年宮宴我不能參加了。對嗎?”蓁蓁問道。
“你想參加?”李子徹問道。
“聽說年節裏,宮廷內苑的宮宴會很熱鬧的。”蓁蓁有一點遺憾的說道。
對于愛熱鬧的蓁蓁而言,悶悶的在屋子裏靜養。其時她真的不喜愛。
“身子骨要緊。”李子徹伸手,他忍不住輕輕的撫一撫蓁蓁額邊的青絲。
這等突然的溫柔,一下子讓蓁蓁紅了臉。她輕輕垂低了神線。
“那我聽陛下的。”蓁蓁回道。
“往後的宮宴還多着。你喜熱鬧,往後讓你瞧個夠。”李子徹笑道。
“好。”蓁蓁應一聲。她心頭有一點小小的開心。
李子徹跟蓁蓁閑聊一會,帝王說的得多,蓁蓁聽得多。偶爾,也會插嘴問一問。算是跟帝王打着閑聊的配合。
聊什麽?
當然是聊着宮宴時,那等熱鬧的場景。對于蓁蓁而言,有人獻歌獻舞,那才是她喜歡的。
又或者是愛漫天的煙花。那等一瞬間的美麗,也讓蓁蓁喜歡。
人嘛,豈能不愛美好的一切。
“你有功,可想跟朕要獎賞?”李子徹話罷宮宴之事,他跟蓁蓁問道。
“啊?”蓁蓁擡頭,一雙眼眸子裏全然不懂。
“陛下是說救濟仁濟成的事情,您要獎賞我嗎?”蓁蓁似乎反映過來,她忙問道。
“對。”李子徹回道。
“不用,不用。”蓁蓁忙擺手。
“太後娘娘已經賞了我好多,還有陛下也已經賞過的,還有皇後娘娘賞的。嗯,還有惠妃和婉華們良人們贈的,我已經得着太多了,小私庫都填滿了。”蓁蓁覺得自己已經得的太多。她不能再貪心。
“那些不算什麽。”李子徹說道。
“不,陛下,我已經得了很多。”蓁蓁倒是挺滿足。
瞧着蓁蓁眼眸子裏的神色全然認真。李子徹輕輕點頭。
“朕懂了。”李子徹灑然一笑。
“你滿意,可朕還想給你許多。”李子徹伸手,他執起蓁蓁的手。
“朕想晉封你為貴妃。”李子徹說道。
“貴妃。”蓁蓁知道貴妃是什麽。她一聽帝王這般說,她忙點頭。
“好啊。”
“這一回不拒絕?”李子徹笑問道。
“貴妃的俸祿更多,我不拒絕。陛下是給我漲俸祿呢。”蓁蓁的心頭更計較着薪水增加一事,這是細水長流,不是一捶子買賣。
聽着蓁蓁的話,李子徹的唇畔含一抹笑容。帝王琢磨,是啊,多簡單的一件事情,不過就是漲一點俸祿。
可事情真這麽簡單嗎?
金粟宮。
這一日,晌後,楊惠妃在讀經。或者說她在修了靜禪功夫。
不為旁的,不過是念一念經文,也覺得自己超然許多。萬一,可能萬一修成了慈悲菩薩呢。
便是修不成菩薩,至少也能修了菩薩的一點“慈悲心”。
這等慈悲心,又或者說不是修成的。而是讓旁人以為的。
借假成真,只要大家夥覺得是真的。在楊惠妃瞧來,假的也便是成了真的。
真真假假,有時候也沒那麽重要。至少在楊惠妃的心裏,成王敗寇。贏家嘛,想怎麽裝裱都是理所當然的。
“娘娘,泰和宮傳來消息,兩刻鐘後,陛下要來金粟宮。”楊嬷嬷滿臉喜色的報喜訊。
“陛下要來。”楊惠妃沒心思念什麽經。
楊惠妃就想假裝自己有慈悲心,她又不是真的五谷不食,餐風飲露的以為自己要做神仙了。
“快,本宮要梳妝。等會兒本宮要親迎陛下。”楊惠妃吩咐話道。
“諾。”楊嬷嬷應話時的聲音都比平日高兩個聲調,這是開心的。
楊惠妃簡單梳妝一番。爾後,她領着親信去金粟宮的宮門親迎聖駕。
宏治帝到時,瞧着親迎的楊惠妃。
帝王剛下帝辇,楊惠妃就恭敬見禮,道:“臣妾恭請陛下聖安。”
“免。”李子徹笑道。
“先進殿內吧。外面天冷。”李子徹關心的說一句。
“諾。”楊惠妃應下。
此時此刻,楊惠妃的臉上全然的歡喜。進了殿內,宮人送上茶果點心。
楊惠妃接過來,她親自擺于帝王跟前。楊惠妃遞上的茶盞,李子徹接下了。
“坐。”李子徹說道。
楊惠妃應一聲,她落坐于帝王的身畔位置。
“近日濟民的功課不錯,很有漲進。”李子徹跟楊惠妃說起大皇子李濟民的功課。
“也是教學的師傅用心。”楊惠妃笑道。哪怕在心頭,楊惠妃很開心很得意皇兒李濟民的成績。當着帝王的面,謙虛一下還是需要的。
“上進就是上進。這是優點,朕當着你的面,也要表揚一番濟民。”李子徹笑道。
“不過當着濟民的面,朕卻要指出他的缺點。堅毅不足,還比不得濟泰。”李子徹又道。
聽着這話,楊惠妃的心情一下子壞了。哪怕心情壞。
楊惠妃也同樣不表現在臉上。楊惠妃說道:“二殿下聰慧,臣妾瞧着像陛下。至于皇兒濟民,臣妾一定多多督促。想必有陛下的指正教導,皇兒濟民一定會越加上進。”
聽着楊惠妃的話,李子徹颔首,以示贊許。
關于大皇子李濟民嘛,這是宏治帝跟楊惠妃的話頭。二人聊一番話也是對孩子的學業進步等等的關心。
聊罷這些,李子徹擱下茶盞。他的目光落在楊惠妃的身上。
楊惠妃側身而坐,她的坐姿裏,一如既往的讓帝王瞧着,就能瞧見楊惠妃最美好的側顏。
美,又有韻味。美,帶着朦胧。
李子徹瞧一眼,便又收回視線。李子徹說道:“朕瞧着皇後挺忙碌,朕有意讓你幫襯一二。”
“……”楊惠妃有一種天降餡餅的感覺。她知道自己沒聽錯。
依着帝王之意,這是要分皇後的宮權嗎?對,一定是這樣。楊惠妃在心頭跟自己講道。
“陛下,皇後娘娘辦事,滿宮上下,人人誇贊。特別是壽康宮的太後娘娘那兒,太後娘娘對皇後娘娘更多贊譽。您讓臣妾幫襯皇後娘娘分憂,這會不會讓太後娘娘誤會了?”楊惠妃一幅擔憂的神色。
“你不想替皇後分憂嗎?”李子徹問道。
想。這一個字眼在楊惠妃的腦袋裏浮現。她太想了。
宮權,楊惠妃日思夜想。哪能不想。
“臣妾願意替皇後娘娘分憂。”甭管太後開心不開心。楊惠妃的立場要站定,她是站天子這一邊的。這會兒楊惠妃趕緊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