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048章 第48章
第48章
皇宮, 昭陽宮,椒房殿。
次日,嫔妃們請安之時。衆人有眼色的瞧見有人缺席了。
“瞧一瞧, 今個人不齊啊。”楊惠妃一到椒房殿, 剛落坐,她就感慨一回。
聽着這一番話,小嫔妃不言語, 這會兒沒誰多嘴的接了楊惠妃的話。
楊惠妃瞧着如鹌鹑一般安靜的小嫔妃們。她覺得無趣。往昔有婉嫔宇文若曦在,有人跟楊惠妃鬥一鬥。
瞧瞧眼下?婉嫔人不在,楊惠妃頗覺得無趣。
那當然了, 無趣歸無趣,楊惠妃是巴不得婉嫔落入淵底, 再不得翻身。
就在楊惠妃嚷嚷幾句,貌似是在炫耀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時。椒房殿宮人掀起珠簾, 賈皇後到了。
“臣妾參見皇後娘娘, 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衆嫔妃一道起身向賈皇後見禮問安。
“免。”賈皇後落坐後, 虛扶一下。
“諸位妹妹, 請落坐吧。”賈皇後客氣的說道。
“謝皇後娘娘恩典。”衆嫔妃再謝恩, 爾後,一一起身, 各自落坐。
“皇後娘娘,您請瞧瞧,今個請安,還有三位妹妹缺席了。也不知去着壽康宮時,萬一太後娘娘尋問, 又當如何做答的好?”楊惠妃一臉擔憂的說道。
賈皇後的目光在楊惠妃身上略略掃一眼。爾後,賈皇後收回視線。
Advertisement
“長壽宮婉嫔、宇文婕妤鬧出禍事, 陛下降下旨意,暫封禁長壽宮。”賈皇後對衆人解釋一回。
在場的嫔妃裏,有做為當事人的蘇婉華和江婉華。這二人一聽皇後之言,趕緊低頭。此時此刻,二人的神色有一點緊張。
雖然沒做被殃及的池魚,那就差一點啊。如今想想,二位婉華還是害怕的緊。
“至于宜妃妹妹,丹若宮的宮人來告了假,宜妃妹妹病了。如今起了高熱,丹若宮還傳了太醫去。”賈皇後又替萬宜妃解釋一回話道。
對于長壽宮的事情,楊惠妃不多嘴。
“宜妃妹妹病了,那确實得多多靜養,還是身子骨最要緊。”楊惠妃附合一回話道。
“冬日天寒。惠妃也對皇子所的侍候宮人們盯緊一些。皇長子功課要緊,身體康健更要緊。惠妃,你就多操心了。”賈皇後借着楊惠妃的話,還是關心一回大皇子李濟民。
大皇子李濟民是楊惠妃的心肝寶,命根子。一聽賈皇後關心大皇子。楊惠妃的心頭是一一個咯噔。
面上還是感激涕零,楊惠妃說道:“勞皇後娘娘關心,臣妾一定盯緊着。”
“說起皇兒濟民,那孩子是一個刻苦上進的。皇子所裏,不止濟民好,二殿下亦是多得陛下誇贊,贊二殿下聰慧過人,皇後娘娘後福無量。”楊惠妃又誇一誇二皇子李濟泰。
聽着楊惠妃的話,賈皇後淺淺一笑。
昭陽宮裏,關于議一議皇子的事情。這會兒能多嘴的就數楊惠妃。畢竟膝下有皇子的嫔妃,在場諸人,唯楊惠妃一人。
宏治帝膝下四子,三皇子四皇子喪母。
大皇子李濟民是楊惠妃的唯一子嗣。就跟賈皇後膝下就二皇子李濟泰一個親生兒子一樣。
不論是賈皇後又或是楊惠妃,二人心中,子嗣為重。特別是皇子的前程,二人都是關注的緊。
崔婉華一直安靜,不多言一語。此刻微低頭,崔婉華的心頭一聲嘆息。
崔婉華也盼着懷上皇嗣,她常去丹若宮巴結萬宜妃,念着的還不是多在陛下跟前露一露臉,總歸讓陛下念一個臉熟。
萬一能懷上皇嗣,崔婉華能磕頭謝恩,謝李氏祖宗們的庇護,謝崔氏祖宗們的恩蔭。便是漫天的神仙們,崔婉華也樂得酬謝一番。
可偏生就是入宮這些年,崔婉華沒懷上皇嗣。
壽康宮,鳳儀殿。
賈皇後領着一衆嫔妃們來請安。高太後态度和藹。
問安後,賈皇後先開口講一講關于缺席嫔妃們的未至原由。
“這些事情哀家懶得理會。皇後,你就多操心些。”高太後的态度是全由賈皇後做主。
“兒媳明白。”賈皇後應下話。
“倒是有一樁事情,哀家要跟皇後你商量一回。”高太後說道。
“母後,您請吩咐。”賈皇後态度恭敬的說道。
“上一回大選是宏治元年,來年就宏治六年。時間過的真快啊。可惜,這些年裏哀家沒聽着皇嗣降生的消息。”高太後一提皇嗣。
“皇後,你給哀家說說,是否又當大選一回?”高太後提選秀。
在場的嫔妃,有一人算一人,人人提起心神。
宮廷內苑裏天子就一人。僧多粥少,嫔妃裏得寵的就少。再添新人,舊人擱哪?
對于許多嫔妃而言,真不盼着大選年。奈何這等事情由不得小嫔妃們做主。
“為着皇嗣,來年大選,也是當然。”賈皇後不拒絕高太後的提議。
或者說做為皇後,賈皇後對于賢惠人設,這是舍不得損害半分。
擱本心而言,賈皇後坐鎮中宮。嫔妃多些,相互可制衡,比照着一枝獨秀,賈皇後還是樂意添一些新面孔。
新人新風氣,一代一新換舊人。流水的嫔妃,鐵打的中宮。這才是賈皇後的念想。
“好,好。皇後,有你贊同。這事情你就跟天子提一提。選秀,也不止為着充實宮廷內苑。天子的兄弟,晉王也到指婚的年歲。來年大選,晉王妃的人選也當定奪下來。”高太後又提一回晉王成婚的事情。
“母後提醒的太對了。十弟的婚事可不敢耽擱。”賈皇後贊同一回高太後的話。
大選,總要提前放一放風聲。
皇家選秀也不是什麽強買強賣。官爵合适的人家,年歲合适,未曾定有婚約的女郎皆可入宮參選。
真是有心疼閨女的,只要皇家沒暗示。提前定下婚約,不入大選即可。
至于想入宮,想謀求富貴,不過你情我願。
這世道裏有太多人是樂得飛蛾投火,自願奔赴一場富貴迷夢。
請一回安。待從壽康宮散場後,嫔妃們各歸各宮。
昭陽宮,椒房殿。
李子徹來一趟,聽皇後講一回關于大選一事。
“十弟應該指婚,不可耽擱。大選一事,皇後,你和母後商量着安排吧。”李子徹對于此事的态度,帝王表示知道了,由着皇後和太後定奪。
至于說流程?又不是頭一回選秀,按着宮規,循例照辦即可。
李子徹來一趟昭陽宮,來匆匆,去匆匆。
帝王不過是與皇後商量一些事情,小坐片刻,爾後告辭。
待帝王離開,賈皇後的目光悠悠。她身邊的賈嬷嬷勸道:“皇後娘娘,陛下已經走了。您……”
賈皇後擺擺手,示意賈嬷嬷住嘴。
“本宮想靜靜的坐坐。”賈皇後想享受片刻的安寧。
“諾。”賈嬷嬷應一聲,爾後,恭敬侍立一旁,不再多舌多語。
丹若宮,主殿內。
寝殿裏,蓁蓁半坐于榻上,她簡單用過一些吃食。算是墊一墊肚子。
待萬嬷嬷親自呈上一碗苦藥汁子時,蓁蓁覺得頭疼了,舌頭發苦了。
天微光,醒來時,蓁蓁整個人不舒坦。不止渾身疼,還高熱。蓁蓁覺得整個人像是泡在溫泉裏,泡得渾身無力發軟。
最主要是腦子昏昏沉沉,蓁蓁想一想事情時,她就迷迷糊糊,神不思蜀。
“嬷嬷……”蓁蓁不想喝藥。
“擱一擱,待涼些。”蓁蓁一早上已經被灌過小幾碗的苦湯汁子,那苦味一直從舌頭根子延伸到腦仁兒裏。
遭不住,蓁蓁真的遭不住。
半坐于榻上,蓁蓁又困了,她就想要睡一睡。睡着了,好似人就不難受。
就此時,外面傳來聲響。蓁蓁聆聽一回,又沒太聽清楚。不多時,宏治帝李子徹進了寝殿內。
這會兒的蓁蓁瞧見天子,她拉一拉錦被。她害羞了。
昨晚發生什麽?蓁蓁不知道。
迷糊的高熱裏,蓁蓁心頭什麽也記不清楚的。唯一還記得的,可能就醒來後的一點印象。
不能想,越是想,蓁蓁覺得腦子又開始發燙,就像要冒煙了,要燒着了一樣。
“陛下。”蓁蓁拉一拉錦被,半遮臉。她小聲的喚一聲。
李子徹走上前,他落坐在榻邊。
此時,李子徹瞧一眼呈上來的小藥碗,再瞧一瞧蓁蓁躲人的模樣。
李子徹的唇畔含上一抹笑容,問道:“不想喝藥?”多明顯的事情,不需要再問誰,李子徹瞧一眼就看懂。
“太苦了。”蓁蓁不想訴苦,她說事情真相。
“良藥苦口利于病。喝藥了,你才能早些好起來。”李子徹勸一回。話罷,帝王伸手拿起小藥碗,輕輕試一試藥湯的溫度。
“溫熱的,不燙了。趁熱喝,涼透了味更苦。”李子徹遞上小藥碗,他對蓁蓁說道。
“不想喝,要不,朕喂你。”李子徹一招手,又喚宮人拿一個小湯匙。
“不用喂的,我自個能喝。”蓁蓁拒絕喂藥。
一點一點的被人喂藥,味更苦。還不如一飲而盡,至少不用忍受着苦藥汁子慢慢吞咽入喉的苦頭。
“給。”李子徹遞上小藥碗。
蓁蓁瞧一眼,伸手,她接過小藥碗。這會兒的蓁蓁是皺一皺好看的小鼻子。爾後,蓁蓁拿起小藥碗就把碗裏的苦藥汁子一飲而盡。
“好苦。”望着空空小碗,蓁蓁想吐舌頭,太苦了。
“先吃一顆蜜餞壓一壓。”李子徹接過宮人送上的蜜餞碟子,他拿小筷子夾起一顆蜜餞遞到蓁蓁嘴邊。
蓁蓁張嘴,不拒絕了,她一下子含着蜜餞入口。
甜甜的味,蓁蓁覺得苦與甜摻雜一起,還是苦。至少有一點甜甜的感覺,比着純粹的苦,貌似好受許多。
喝過苦藥湯,吃一吃蜜餞。
蓁蓁嘴裏含着甜甜的蜜餞,她跟天子閑聊一二。
聊什麽?
蓁蓁問道:“待我病好了,陛下,我能去莊子上跑馬騎射嗎?”
“陛下,我想大莊子,那兒真不錯。”對于蓁蓁而言,丹若宮裏太小一些。射箭什麽的,哪有跑馬好玩兒。
“不需要去大莊子上,宮廷裏也有校場。能讓你跑馬騎射。”李子徹說道。
“能跑馬騎射。”蓁蓁呢喃一回。她的一雙眼眸子一下子明亮起來。
“我怎麽不知。”蓁蓁很懊惱,她浪費太多的美好時光。
“哈哈哈……”李子徹笑一回。
“回宮後,朕忙碌于政務,少些閑暇時光。倒是讓你感覺着無趣起來。”李子徹說道:“是朕疏忽。”
“陛下您忙碌的是大事。我這一點點小事,真不要緊。”蓁蓁比劃着小指頭的指尖,表示她這事真的太小。
天天聽着嬷嬷和宮女姐姐們的唠叨,蓁蓁太懂,天子忙碌的事情最要緊。
多想一想,天子要發放宮廷裏所有人的俸祿,天子也挺辛苦。
蓁蓁一個吃閑飯的人,讓她的心頭有一點小小的慫。當然是心裏暗暗的慫。明面上,蓁蓁不跟人講的。
每一個人都有小秘密,蓁蓁也不例外。
冬日,天晴。
一個難得的晴朗天。蓁蓁病好了。
宏治帝李子徹陪着萬宜妃去校場跑馬騎射。這事情避不開有心人的耳目。應該知道的,盡數是知道。
可這些事情,壓根兒不是最要緊的。
有一些人在萬宜妃病好前,就是無聲無息的殁了。
長壽宮。
婉嫔宇文若曦在梳妝。她坐于梳妝臺前,她對着銅鏡撫着自己的臉頰。
“嬷嬷,本宮美嗎?”婉嫔問道。
“娘娘貌若天仙,傾國傾城。”陪嫁嬷嬷贊道。
“傾國傾城?”呢喃着這一句話,婉嫔唏噓一回。
“當年在鎬京城時,本宮會信這話。本宮覺得自己絕色無雙。可如今?本宮不敢相信了。”婉嫔在燕京城的皇宮裏活得越久,越被打擊的沒了多少自信。
“再說本宮貌美又如何?不得帝王喜歡,不過一幅皮囊。”婉嫔苦笑一回。
“妹妹……”婉嫔想着堂妹宇文若雪,她嘆息一聲。
“罪人已殁了,娘娘,您請想開些。”陪嫁嬷嬷勸話道。
“罪人……。”呢喃着這二字,婉嫔的眼中含着淚光。
“妹妹成罪人,都說她謀害于天子,罪不可赦。長壽宮裏被妹妹牽連的無辜之輩,唉。”想着那些侍候過妹妹宇文若尋的宮人們,婉嫔嘆息一聲。
可憐人啊,這宮廷內苑裏多着可憐人。宇文若雪下手謀害天子。在知道真相時,婉嫔宇文若曦除着震驚,更有害怕。
她怕天子出事,她得陪葬。
好歹天子沒事,可妹妹宇文若雪卻是被貶成庶人,人病了,再然後,人殁了。
一切都發生的太快,就好像是在短暫的時光裏,物是人非。
宏治五年,冬,臘八節。
皇家宮宴,天子宴客,宴請朝堂諸臣勳戚。
宮廷內苑,皇後待客,熱忱接見宗親命婦與嫔妃諸人,共尊太後娘娘一起享樂佳節喜慶。
這一日,高太後見過娘家親人。
次日裏,高太後病一場。賈皇後做為兒媳侍疾。至于嫔妃裏,楊惠妃請求侍疾,被賈皇後駁回。
皇後親自侍疾,嫔妃們沒得皇後允許,也沒資格替太後侍疾。于是各宮嫔妃們各顯身手神通。
有人按舊例抄經祈福。更有甚者如楊惠妃刺血抄經,那等孝心傳于諸多人的耳目之中。
壽康宮裏,賈皇後說是侍疾,這照顧太後娘娘的宮人們不缺。
不過是由着皇後遞一遞藥碗,遞一遞帕子。就是顯一顯兒媳的孝順恭敬。賈皇後的表現嘛,高太後是滿意的。
至于楊惠妃的舉動,莫說賈皇後知了,病中的高太後亦知了。
壽康宮,偏殿裏。
三皇子李濟仁、四皇子李濟成,這二位皇子湊一起。
來年過六歲生辰後,二位皇子就要搬進皇子所去跟兩位皇兄做鄰居。
生活在壽康宮裏,二位皇子多得高太後的庇護。
皇宮裏的皇子,若沒生母庇護。哪怕有皇祖母的庇護,有些時候也容易多長一些的心眼兒。
“求佛主保佑,讓皇祖母無病無災,平安無恙。”三皇子李濟仁跪在壽康宮的小佛堂裏,磕頭,求話。
“佛主保佑。”四皇子李濟成跟皇兄一樣,也是磕頭,祈願。
二位皇子打發走侍候的宮人們。二人湊一起嘀咕一回。
“皇兄。”四皇子李濟成小聲說道:“你說我們祈願,佛主能聽見嗎?”
“能。”三皇子李濟仁肯定回道。
冬日,臘月。
高太後人老了,許就是老毛病。養幾日,精神頭便好些。
一旦好轉,賈皇後的侍疾就讓高太後免了。至于楊惠妃那兒?
高太後還特意差心腹高嬷嬷去重賞一回。可謂給足了楊惠妃體面。
當然楊惠妃都賞了,賈皇後亦然,昭陽宮的賞賜比着金粟宮自然是多上三成。
金粟宮。
楊惠妃得着賞,千恩萬謝。她想去壽康宮磕頭,被高嬷嬷婉言謝絕。
領着賞賜,當着高嬷嬷的面,楊惠妃對着壽康宮的方向又磕頭謝恩。這等做派,高嬷嬷回了壽康宮跟高太後禀明一二。
壽康宮裏。
高太後聽着高嬷嬷的禀話,她笑道:“惠妃是一個聰明人。”
“皇後同樣不笨的。這二人……”這二人一有長子,一有嫡子。在高太後瞧來,天子不早些定奪下皇太子,往後有得拉扯。
便是定奪了皇太子,奈何奈何,另一人怕是也難以心服。
難得的天晴日,太後娘娘又平安無恙了。這一日,蓁蓁開開心心的去校場。她歡喜,就想跑馬騎射。
張弓搭箭,騎射靶心。對于蓁蓁而言似乎有一種無以倫比的魅力在那兒。
于是嘛,蓁蓁玩得開心,她都有一點舍不得離開校楊。
不過瞧着時辰差不離,蓁蓁依依不舍的結束了在校場玩耍的美好時光。
蓁蓁準備回丹若宮後,先沐浴,再去昭陽宮請安。
過夾道,過蓮池。
蓁蓁遇上住壽康宮的三皇子四皇子。
兩位皇子年五歲。五歲的小郎長得讨喜極了。
“問宜母妃安。”兩位皇子身蓁蓁見禮。
“不必多禮。”蓁蓁走上前,她忙攙扶起兩位小郎。
“你們這是要去放紙紙鳶?”蓁蓁瞧着三皇子四皇子手中拿着的紙鳶,她問道。
“對啊,放紙鳶能祈福。”三皇子說道。
“我和皇兄一起祈願過,皇祖母康複,我們就放飛親自做的大紙鳶。一共十只,十全十美。”四皇子補充話道。
“二位皇子真孝順。”蓁蓁感慨。
這事情蓁蓁記下了。次日,李子徹到丹若宮陪着蓁蓁吃茶。蓁蓁挺熱心腸的把這一件事情跟天子講一講。
“皇兒孝順,母後添福。”李子徹蠻高興。畢竟哪一個當爹的都喜歡孝順孩子。
“兩位皇子真孝順,這事情讓太後娘娘知道了,她老人家一定很開心。”蓁蓁一本正緊的講道。
“太後娘娘開心了,能添壽添祿,還添福添喜。”蓁蓁學着萬嬷嬷說過的吉祥話,她繼續的叨叨一回。
對于蓁蓁的建議,李子徹沒拒絕。
哪怕這等事情一發生,肯定早有人禀明高太後。可做為親兒子,李子徹跟母後講了,天家母子二人細品一回。
那等溫馨,更暖人心。
事實也是如此,這事情讓天子講一講。高太後樂得當日多用小半碗的飯食。一旦胃口好,高太後的精神頭更好。
一遇三皇子四皇子,再遇三皇子四皇子,蓁蓁不奇怪。
對于兩位皇子堅持還願,蓁蓁挺是欣賞贊揚。
好孩子嘛,誰又會不喜呢。特別是好孩子還長得俊美可愛。那簡直讓人恨不能揉心窩窩裏。
那當然了,二位皇子在皇家地位尊貴,不可能任由蓁蓁揉心窩窩裏玩耍的。
丹若宮裏,蓁蓁能揉一揉的就數着她家的貍奴。
“喵喵。”貍奴被主人揉搓着,撸一撸,再喂一喂小魚幹。
貍奴開心,貓貓主人蓁蓁更開心。
眼瞅着臨近小年夜。
這一日,又是一個晴朗天。蓁蓁再去校場跑馬騎射歸來。
蓮池邊,蓁蓁又遇上三皇子四皇子這一對哥倆。
“問宜母妃安。”三皇子四皇子向蓁蓁見禮問安。
“兩個小殿下,你們太多禮。我們都熟悉了,快請起。”蓁蓁熱忱的攙扶起二人。
“你們今個還放紙鳶嗎?”蓁蓁笑問道。
“今天要放飛最後一個。”三皇子回道。
“宜母妃,您能陪我們一起放紙鳶嗎?”四皇子問道。
“好啊。”蓁蓁不拒絕,一口應下。
“太好了。”四皇子很開心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