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044章 第44章
第44章
天微光, 未大亮。
蓁蓁醒來。她發現榻邊多一人。蓁蓁仔細一瞧認出來是天子。
“咦。”蓁蓁有一點驚訝。天子怎麽偷偷的睡在她的床榻上?
“你醒了。”李子徹睜眼,他瞧見面前的蓁蓁一直盯着自己的臉瞧。
“陛下,你怎麽搶我的床。”蓁蓁鼓着嘴。她不開心的很。對于擁有屬于自己的屋子, 自己的大床, 蓁蓁可歡喜了。
住進福利院的日子裏,蓁蓁跟很多小夥伴擠在一間屋子裏。每一張床上是兩個小夥伴一起擠一回暖和。
蓁蓁的夢想就是自己一個人有一間大屋子,她想幹嘛就幹嘛。
住進大莊子後, 蓁蓁發現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哪料想着,美夢就是美夢。天子一來,她的夢像是泡泡一樣的被戳破了。
蓁蓁不開心, 她的壞心情表現在臉上。
“這也是我家。”李子徹故意說道。
“啊。”蓁蓁反映過來。
“對,這是陛下的家。不是我的家。”蓁蓁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下來。
哪怕住在這裏許多日子, 可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桌, 一飯一食等等的一切全是天子的。
Advertisement
略略的想想, 蓁蓁好失落。
“哼哼。”小聲哼哼兩聲, 蓁蓁擡頭, 她仔細問道:“陛下, 我有俸祿了,我能不能自己買小房子, 我想有自己的家。”
自己的家,自己的窩。
蓁蓁想起媽媽在時,媽媽對自己唠叨過的話。一切恍然在眼前,蓁蓁對于有一個自己的家渴望起來。
瞧着蓁蓁認真的眼睛,那一雙眼眸子裏全是期待。
李子徹坐起身, 他執起蓁蓁的手,笑道:“我家就是你家。”
“蓁蓁, 你跟朕進宮,你往後是朕的宜妃。”李子徹繼續說道:“丹若宮就屬于你一人所有。”
“朕是天子,金口禦言,不可改也。”李子徹說道。
“丹若宮是我的?”蓁蓁驚訝,回道:“這不成的,我的俸祿一定不夠買下丹若宮。”
“哈哈哈……”李子徹笑了。
“不用買賣,朕予你的。”李子徹伸手,撫一下蓁蓁的頭。這會兒的李子徹挺喜歡面前有事說事,一板一眼兒的蓁蓁。
“……”蓁蓁在仔細思考。
“我不能收下。”蓁蓁輕輕搖搖頭。
“為什麽?”李子徹問道。
“花錢買的,才是我的。不花錢的,不是我的。”蓁蓁十分認真的回道。
蓁蓁的态度堅持。
“我進宮當娘娘,陛下給俸祿了。我不能一直占着陛下的便宜。”蓁蓁覺得天子人真好,供她吃喝,給她錢花。
天子太好,蓁蓁倒不意思。她挺想自己掙小錢錢。這樣就能回贈天子。一直白占天子的便宜,蓁蓁挺不好意的。
瞧着蓁蓁回話時,還是害羞的低下頭。
“哈哈哈……”李子徹暢快笑一回。笑罷後,他說道:“蓁蓁,你想差了。”
對于哄着稚子一般的蓁蓁,李子徹的理由多多。
雖然蓁蓁咬着一根底線,她信奉着公平二字。
可被忽悠嘛,稚子一般的蓁蓁太容易被忽悠住。
特別是李子徹想忽悠時,他瞧見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蓁蓁時。李子徹突然發現愣住的蓁蓁,還有仔細思索他話時的蓁蓁,都是挺可愛的模樣。
從郊外的大莊子,再到燕京城的皇宮。
蓁蓁坐在馬車裏,她的身邊有嬷嬷宮女姐姐們陪着。
蓁蓁一直聽着萬嬷嬷的唠叨,她沒有掀起車窗簾子瞧外面。蓁蓁只是湊近些,在微風吹起時,偶爾的驚鴻一瞥。
“外面真熱鬧。”蓁蓁又想念起從街頭吃到街尾的美好。
對于小饞貓一般的蓁蓁而言,吃吃喝喝,人生大事,還是快快活活的人生大事。最讓人開心舒坦。
“喵。”小貍奴在蓁蓁的懷裏叫喚着。
小貍奴長得可愛,據說是蓁蓁以前喜歡的一只小貓貓。黑色皮毛,油光水滑。
小貍奴被人從晦明道觀送來時,蓁蓁一眼瞧中,她喜歡的不得了。
如今抱在懷裏,撸一撸小貓貓。
“你也贊同我的話,對吧,貍奴。”蓁蓁一邊撸貓,一邊問話道。
“娘娘,貍奴再通人性,它也不會說話。您啊,這是打趣貍奴呢。”萬嬷嬷笑道。
“嬷嬷,貍奴會說話。你聽,它會喵喵叫。”話罷,蓁蓁學着貍奴“喵喵”喚一聲。
貍奴配合着主人,也跟着“喵嗚”的叫喚一回。瞧着宜妃和貓貓之間,一主一寵物配合着“喵喵”叫。
萬嬷嬷的眼角抽動一下。她只能笑笑,誇一誇貍奴真聰明。
“對啊,嬷嬷,你瞧,我家貍奴是天下最最聰明的貓貓。”蓁蓁很開心。她的快樂總是簡簡單單。
燕京城,皇宮。
天子回宮,領人入宮,便先到高太後的寝宮去。這等消息瞞不了人。于是像一陣風一樣的吹遍宮廷內苑。
昭陽宮,椒房殿。
賈皇後聽着陪嫁嬷嬷的禀話,說道:“讓人認臉了,真是那一位萬宮女?”
“禀皇後娘娘,錯不了,就是那一位在禦前當過差,在壽康宮當過差,還被高二公子求娶過的萬宮女。”
聽罷賈嬷嬷的回話,賈皇後沉默片刻後,她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陛下,還真是長情呢。”賈皇後給出一個評價。
“罷了,既然是陛下太長情,本宮哪能做了壞人。本宮從來是喜陛下之喜。”賈皇後嘴裏似乎在誇。
可真相如何?唯皇後自知。
長壽宮,婉嫔宇文若曦的消息也不慢。她也聽着風聲。但是嘛,對于婉嫔而言,宮廷裏添不添新人?她真的不在意。
反正沒有聖寵,又一直在巴結着皇後娘娘。如今的婉嫔當然是繼續觀望。
長壽宮的隔壁,金粟宮。
楊惠妃聽着楊嬷嬷的禀話,知道天子迎了萬宮女入宮,還領去壽康宮。
“萬宮女倒是好能耐啊。”楊惠妃感慨一回。
“想當初皇貴妃娘娘在時,就一心想拉攏着這一位萬宮女。如今皇貴妃娘娘不在了,萬宮女倒又是冒出頭來。真是世事難料。”楊惠妃啧啧兩聲。
“罷,罷,當初的皇貴妃娘娘都要拉攏。本宮又不是什麽驕橫人物。當然也要交好這一位萬妹妹。誰讓陛下歡喜了萬妹妹,本宮當然也要歡喜了萬妹妹。”楊惠妃念叨一番話道。
“嬷嬷,你說,本宮得按着什麽品級給萬妹妹備賀禮?”楊惠妃的目光落在楊嬷嬷身上,似是随口問道。
“娘娘的意思,丹若宮是給這一位萬姑娘準備的。”楊嬷嬷小心開口,試探的尋問道。
“瞧着陛下的熱乎勁兒,十成就是,一定錯不了。”楊惠妃回道。
“娘娘的意思,萬姑娘保底是一個從二品的尊位。”楊嬷嬷回道。
“究竟是嫔,還是貴嫔,本宮哪裏料得準。”楊惠妃回道。
“就是陛下太熱乎的勁兒。這一位萬妹妹一入宮肯定要冊封尊位,一宮娘娘,太張揚了。”楊惠妃評價道。
“仔細琢磨,本宮真想知道崔婉華聽着這等消息時,又會是何等的吃味。”楊惠妃的心中再不爽利。
只要一想着崔婉華的尴尬心态,楊惠妃的心情就好起來。畢竟有人比她會更有落差,想一想,比一比,楊惠妃的心态平衡起來。
壽康宮,鳳儀殿。
高太後見着天子,見着萬氏。對于親兒子,高太後的态度親切和藹。
對于道姑萬氏,高太後的心裏始終有一個疙瘩。可想着親兒子的态度,高太後強打起精神。
高太後待萬氏的态度不錯,語氣和善。
“宜妃,免禮。”高太後既然同意天子的安排,如今便是開口稱一聲宜妃。
蓁蓁福一禮,才起身。
對于進宮當差,還要學了諸多規矩。蓁蓁被萬嬷嬷等人一再叮咛。
蓁蓁覺得自己可聰明了,她一學就會的。于是蓁蓁還是帶着一股子的沖勁。
真進宮後,瞧着五步一崗,處處顯現威嚴的宮廷。還有那高高的宮牆,一眼瞧不着外面的模樣。
蓁蓁的心裏一下子小小的慫起來。越是慫,蓁蓁越要昂起頭。
蓁蓁不想讓人知道,她慫了。
“宜妃,落坐吧。”高太後說話客氣。
蓁蓁再福一禮,爾後,才在太後指的位置落坐。
蓁蓁板正的坐好,規整的擺着小手。蓁蓁就像聽課的小學生,她努力認真,又嚴肅聽講。
瞧着蓁蓁略微緊張的模樣,高太後突然笑了。
笑罷,高太後在心裏想着,天子讓這等若稚子的宜妃上位,就真的好嗎?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唉。高太後心頭一聲嘆息。
奈何親兒子是天子,高太後不想在一點小事上跟親兒子起沖突。
罷,罷,随天子心意。天子開心就好。高太後是人老了,心老了,她就服老,安心頤養天年即可。
壽康宮裏,一派祥和。
天子在時,太後娘娘最好說話。落蓁蓁眼中,天子的母親真是一個好人兒。
壽康宮裏拜過,蓁蓁離開時,高太後又賞賜諸多。蓁蓁可開心了,可開心的同時又有一點擔憂。
“陛下。”在出了壽康宮後,在天子要坐上禦辇時,蓁蓁小心的湊上去,小聲問道:“太後娘娘給了我好多的禮物。我沒有太多錢,沒法子回禮了。怎麽辦才好?”
蓁蓁煩惱了。
瞧着蓁蓁真的很煩惱的樣子。李子徹笑了,說道:“無妨,母後是長輩。長輩賜,不可辭,你收下便是。想回禮,待母後生辰年節,你再送上誠心誠意的賀禮,便足矣。”
“哦,原來如此。”蓁蓁點頭,表示懂了。
生辰年節,那是什麽時候?蓁蓁知道的。還早着呢。她可以慢慢準備給太後的回禮。
時間充足,蓁蓁不煩惱了。
一旦不煩惱了,蓁蓁又是揚起開開心心的笑容。對于蓁蓁而言,沒有煩惱時,那真的高高興興,歡歡喜喜。
發現每一處的美好,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蓁蓁就有這樣一雙的眼睛。
坐在辇轎上,蓁蓁又有一點不習慣。可萬嬷嬷教導了。宮廷規定大。蓁蓁忍着。她努力的板正身子,她裝着嚴肅的模樣。
好累。
蓁蓁心頭就這樣一個想法,當大人好難。蓁蓁又想偷懶了。
可想一想,她得了俸祿的。蓁蓁又努力起來。她要做了好娘娘。不能讓天子白花花的花俸祿。
萬一她做的不好,天子不讓她當娘娘,不給俸祿咋辦?
沒俸祿,光想想,蓁蓁搖一搖腦袋。
不成的,不成的。蓁蓁在心頭叨叨,她需要了俸祿,她還要攢很多很多的小錢錢。
昭陽宮,椒房殿。
賈皇後這兒人多,諸位嫔妃皆聚齊。人人都等着天子駕臨。
或者說在壽康宮那一邊差人送來的口信,天子會來。
不止天子會來,那一位宜妃也會露面。
宜妃。
賈皇後在心頭念叨一回,這一個聞過名,不曾打過交待的女子。
想一想,前面泰和宮的馬寶太監來傳聖旨時,那滿宮上下的驚訝。
不止賈皇後被震驚,其餘嫔妃亦然。畢竟天子不冊封便罷,一冊立就是擡出一位宜妃。
想着這些時,賈皇後的目光略略一掃。瞧一眼楊惠妃。楊惠妃貌似安坐。可楊惠妃的心裏如何想?
賈皇後不探究,可免不得有一點好奇。
楊惠妃是天子潛邸舊人,膝下有一位大皇子。如此,楊惠妃晉位惠妃。
宜妃呢?膝下無嗣。宮婢出身,滿宮嫔妃裏就數着宜妃的出身最差。如今在坐的嫔妃有一人算一人,誰的出身都能狠狠的壓宜妃幾頭。
宜妃,宮婢出身,無父無母,流民兒的身世。說一句黎庶都擡舉。畢竟宜妃沒親人,沒娘家。
哪像是在場的嫔妃,誰的背後都有一個家族。誰都有娘家可依仗。
賈皇後想着這些時,她的眸中神色淡淡。對于宜妃,賈皇後很想稱量一下。
賈皇後會琢磨着,宜妃是否能拉攏?
“禀皇後娘娘,陛下聖駕起行,已往昭陽宮來。”宮人小步快走,進殿後,忙向皇後見禮,禀了話道。
“知了。”賈皇後擺擺手,示意知道此消息。宮人識趣,得話退下。
此時的賈皇後掃一眼殿中諸人,她笑道:“諸位妹妹,且随本宮一起迎一迎聖駕。”
“諾。”在場嫔妃,沒誰會拒絕。
有皇後領頭,諸嫔妃随在後面。一衆人往昭陽宮的宮門處去。
帝駕未至,坐于帝辇上的李子徹就瞧見一衆的嫔妃們。坐于妃辇上,在帝駕後面的蓁蓁也瞧見一衆的女眷。
蓁蓁被萬嬷嬷唠叨過,她會識衣認人。
雖然不知道皇後娘娘長什麽模樣?可皇後娘娘穿的朝服吉服常服,這中宮娘娘能繡的紋樣與服色,蓁蓁知道。
“臣妾恭請陛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李子徹走上前,他攙扶起賈皇後。
得天子恩典,衆人謝話,方才起身。落在後面的蓁蓁這會兒走上前,她向皇後福禮。
“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蓁蓁參拜大禮。
“宜妃妹妹,快快請起。”賈皇後虛扶一下。
蓁蓁一聽着讓起,她不客氣,利落起身。瞧着衆人望來的目光,蓁蓁又對皇後笑笑,再福一禮。
蓁蓁很坦蕩。賈皇後瞧着笑得開心的蓁蓁,似乎蓁蓁是沒有煩惱一樣。賈皇後愣神一下。
此時,李子徹開口,說道:“先進殿內。”有天子開口,沒人反駁此話。
進昭陽宮的殿內,天子安坐于首坐,皇後陪在身側。
楊惠妃瞧着蓁蓁一屁股坐下,坐得結實。還是板板正正的坐着,一幅安靜聽講的态度。瞧着這一切,楊惠妃有一點牙疼。
“朕信任皇後,宜妃的冊封大典,勞皇後費心。”李子徹一開口就說了宜妃之事。
“應該的。”賈皇後笑道:“便是陛下不提,我也要替宜妃妹妹提一提。”
這會兒的皇後說話好聽。至少聽在天子耳裏,這真不錯。
略坐一坐,來這目的,在李子徹的眼中也達到。
讓宜妃露一露臉。讓太後瞧瞧,讓皇後瞧瞧。至于在場的嫔妃們?帝王忽略掉了。
“也罷,萬事皇後心頭有數,朕放心了。”李子徹笑道。
“既然如此,朕還有事,便先離開。”來去匆匆,說的就是帝王。
李子徹要走,賈皇後起身,她與諸嫔妃恭送。
李子徹沒有急着離開,他走至殿門前,又轉身,瞧一眼随衆人起身的蓁蓁,招招手。
“宜妃,随朕一起。”李子徹吩咐道。一聽天子招喚,蓁蓁忙應一聲。
待天子領着宜妃離開後。昭陽宮,又是一切如舊。
楊惠妃起身,她對着賈皇後福一禮,說道:“皇後娘娘,臣妾不多打擾,臣妾告退。”
楊惠妃要告辭,賈皇後是面帶微笑,說道:“惠妃妹妹慢走。”
楊惠妃再福一禮,爾後告退離開。
楊惠妃走了,婉嫔卻不急着急開。她笑道:“惠妃姐姐的性子還是一如既往的着急呢。”
“皇後娘娘,臣妾瞧着宜妃姐姐貌似多得陛下的聖心獨寵。也許惠妃姐姐是真着急了。”婉嫔這話說的殿內一陣安靜。
“宜妃妹妹心性純真,陛下歡喜,本宮一樣歡喜。”賈皇後給出自己的态度。
“皇後娘娘說的對,臣妾糊塗。宜妃姐姐率直純真,讓人一見如故,好生歡喜。”婉嫔附合了賈皇後的話。
話是附合一回。爾後,婉嫔也是識趣的起身告退離開。
婉嫔一離開,餘下的嫔妃們更識趣,這會兒也是向皇後見禮,爾後,一一告退離開。
瞧着嫔妃們一一走了,殿內安靜。
賈嬷嬷小心的說道:“皇後娘娘,宜妃的冊封大典,這是否要跟欽天監問了吉日?”
“當然要,按着規矩辦事即可。”賈皇後說道。
昭陽宮外。
一衆告辭離開的嫔妃們裏,落後面的是蘇婉華、江婉華、崔婉華等人。
蘇婉華、江婉華住在東六宮,她二人一道同行。
崔婉華住在西六宮,與崔婉華同行的還有住疏香宮、餘容宮的羅良人、葉良人、林良人、趙良人、張良人,這五人。
待到疏香宮的宮門前。
林良人、趙良人、張良人住餘容宮,這三人從容的道別一番。
倒是與崔婉華同住了疏香宮的羅良人、葉良人,這二人拜會了崔婉華。
疏香宮,東配殿。羅葉二人拜訪。崔婉華熱忱待客。
三人一起吃茶,羅良人說道:“今個一見,宜妃娘娘容貌天成。卻……”
卻字半天,羅良人想一想後,才道:“卻是仔細一瞧,崔姐姐不差半分。”
“唉,聖心難測。”葉良人感慨一回。聽着羅良人、葉良人的話。崔婉華的心頭堵得慌。
宏治元年進宮,進宮前多有幻想,期待前程。進宮後失望太多。崔婉華的心情是複雜難言。宜妃是什麽底細?
崔婉華耳沒聾,她打聽的一清二楚。這等宮婢出身的壓她一頭不止。
崔婉華要不是心性夠好,她真的能憋屈死。畢竟,當初楊惠妃等人恭賀她,那時候做的體面太多。
如今多少人想看她的笑話?崔婉華又不傻。她太懂了。
“二位妹妹,莫要忘記聖旨上宣讀的救駕之功。宜妃娘娘有大功在身。莫說一尊妃位,便是冊立貴妃,我覺得宜妃娘娘也當得起。”崔婉華溫柔笑着,語氣裏盡替宜妃說話的口吻。
“對,崔姐姐說的對。功大莫過于救駕。宜妃娘娘名符其實。”羅良人也附合一回。
“宜妃娘娘福大,如今在陛下心頭一定有一個位置。想一想,怕是只能羨慕着,若多想,還得誠惶誠恐的恭賀宜妃娘娘。”葉良人又說道。
崔婉華聽着二人的話,她聽的不是滋味。心頭再不是滋味,面上還得附合一二。
崔婉華忍不住深思,這二人做客,就為了在她跟前炫耀着宜妃的光明未來嗎?
“崔姐姐,您可瞧着,宜妃娘娘性子純真,許是容易信人。”羅良人在吃茶至半盞後,才繞到正題。
崔婉華這會兒聽懂了羅良人的暗示。不,應該是一份小盤算。
“宜妃娘娘純真,就怕侍候宜妃娘娘的宮人們是個個有本事。陛下指不定還盯着的。”崔婉華說道。
“崔姐姐,我們又不是起什麽壞心思。我們就想捧一捧宜妃娘娘,在宜妃娘娘跟前添一個彩兒罷了。”葉良人說道。
這話,羅良人葉良人講出來,她們自個信。崔婉華不太相信。
崔婉華太懂這二人的心思。宜妃純真?
不,應該是瞧着宜妃人傻。覺得很好哄,萬一哄好了,萬一能在陛下跟前冒出頭呢。
一本萬利的事情,總會有人想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