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038章 第38章
第38章
萬蓁蓁同意上位, 雲悔道姑很滿意,連連誇贊徒兒。
關于晦明道觀的新住持開齋儀,祈福壽。這等大事當然不能小辦, 得大辦。
萬蓁蓁有一點遺憾, 這一個喜訊得親自去皇家寺廟裏告知蘭草。蘭草卻不能參加她的住持齋儀。
順天府,皇家寺廟。
秋日裏,修行的僧尼依然各司其職。孫蘭草, 不,應該是愚靜法師做完手頭活計後。她結束一天的忙碌。
經要念,活要幹, 忙忙碌碌的一日又一日,重複又重複。愚靜法師已經習慣了。
萬蓁蓁前來時, 她贈一份香油錢。爾後,順順利利的見到好友。
“給。”二人相處時, 萬蓁蓁遞一個小包裹給蘭草。
“這是……”蘭草接過來, 一打開, 瞧着裏面的過冬衣物和吃食。
衣物厚實, 冬日穿着暖和。吃食裝在瓶罐裏, 不需打開,蘭草就知道是什麽。
因為這不是萬蓁蓁頭一回送衣物和吃食。罐子裏裝的是醬。說是沒肉, 實則,懂得都懂。
這醬,真香。不管拌飯,又或者是沾着饅頭吃呢,都香, 香的誘人。
光想一想,蘭草就覺着要咽了口水, 饞的。
“蓁蓁,你已送過冬衣,我這有。年年送,太破費。”蘭草心疼錢財。做冬衣可不便宜。或者說當了僧尼,看似在紅塵之外,奈何一衣一食,處處皆要花費。
Advertisement
皇家寺廟裏,人多眼雜着。
想活得舒坦快活,還得有人脈,還得有關系。要不然就拿錢財疏通。若不然,那就是苦日子一天連一天,真跟泡在黃連水裏一樣苦。
“冬衣多做些,只要收拾好,便是往後不做了,也有的暖和上身。”萬蓁蓁笑道:“我現在手頭寬松,想着能置辦上的就先替你置辦上。哪年我手頭緊了,到時想替你置辦,許是就難了。”
聽着萬蓁蓁尋退路的模樣。蘭草沉默下來。
人的日子,幾時好,幾時壞,确實沒一個準頭。
“蓁蓁,你考慮的長遠些,也對。就我總愛庸人自擾,還盡說一些糊塗話。”蘭草回道。
“我倆之間,有話就說。沒什麽糊塗不糊塗的。”萬蓁蓁笑道。
“我來是有一件事情告知你,喜訊。”萬蓁蓁笑道。
“快快說說。”蘭草在皇家寺廟裏被折騰着,她人都麻木了。一旦聽着喜訊,她就渾身得勁兒。
“我要升官了,來年開齋儀,我會成為晦明道觀的新住持。”萬蓁蓁指着自己,笑意盈盈的說道。
“真的?”蘭草高興問道。
“真的,比真金還真。”萬蓁蓁回道。
“恭喜你,蓁蓁,一旦成為一觀住持,往後你的前程就有着落。真好,太好了。”蘭草真開心。
萬蓁蓁也開心,她想,她的開心許是除了與高暻高二郎一道分享外。可能就只剩下跟孫禦女,孫蘭草一道分享。
再是旁人?
她那便宜養父萬太監,有一點遺憾,萬太監已經過逝了。
宏治三年,轉瞬而逝,時光匆匆。
宏治四年,春,晦明道觀開齋儀。萬蓁蓁這一位新住持露面,于人前顯聖。這裏的“人”前顯聖對象,全指着在長青山附近的香客與善信們面前風光一回。
對于晦明道觀而言,翻開嶄新一頁。
萬蓁蓁的上位是衆望所歸。畢竟對于一位自帶財富密碼的新住持,道觀之內,誰都喜歡。
春過,孟夏來臨,中呂之月。
燕京城,皇宮。
五皇子的周歲宴,皇家大辦。熱鬧一場,宣告着五皇子李濟安的拭兒禮上,去穢迎吉。
宮宴時,高貴妃很開心。
夏日,暑意重。待孟夏過,仲夏又來。蕤賓之月,月半。
晌午後,瑤仙宮的高貴妃小憩未醒。
“娘娘。”宮女采珠小心的喚道。
“……”高貴妃被喚醒,說道:“何事?”
“偏殿蔣嬷嬷禀話,五皇子不好了。”采珠回話時,語氣顯得焦急。
“皇兒出事。”嘴裏呢喃一句,高貴妃睡意全無。
對于高貴妃而言,五皇子李濟安是她的全部。或者說在這一個親骨肉身上,高貴妃寄托着太多的東西。
“本宮要去瞧瞧。”高貴妃匆匆起身。
瑤仙宮,偏殿。
五皇子滿周歲,身量未長太多。比着一般的周歲幼童小上一圈。
五皇子在哭鬧,奶嬷嬷們在哄。可小小人兒哪懂什麽,他難受,他就哭。哭起來,哭得可憐卻也聲音小小。
瑤仙宮鬧一場,太醫來了又來。
不止一位太醫被傳喚到瑤仙宮,關于五皇子病了,情況不妙等等,只要有耳朵的嫔妃都是聽一回小道流言。
壽康宮,鳳儀殿。
高太後聽過高嬷嬷的禀話,說道:“濟安這孩子,唉。”話至半,一聲嘆息悠悠響起。
雖然是親孫兒,還是親侄女生下的。這血緣跟高太後親近。
可是再親近着,高太後一年的時光瞧下來,她也親近不起來。不為旁的,就怕難受。
小孩兒精貴,皇子更精貴。奈何五皇子的體弱是從胎宮裏帶出來的病根。高太後怕過于親近了,将來孩子萬一養不大,她老了,遭不住那一份難受。
如今遠着一點。高太後還能心平氣和一些。
“這一遭,哀家就希望小五平平安安的渡過厄難。”高太後雙手合十,念叨一回,祈求祖宗保佑。
“太後娘娘,三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吵嚷着來給您請安。”
高太後前面還感慨一回五皇子病厄。爾後,養在壽康宮的兩個親孫子來請安。
高太後的臉上露出笑容,她道:“快,讓濟仁濟成兩個孩子進來。”
“太後娘娘,二位小殿下被請進來了。”高嬷嬷親自去殿來迎接。稍過片刻,兩個長得俊秀可愛,惹人喜歡的小郎君就被宮人們擁簇着走進殿內。
今年春,過完兩歲生辰的三皇子四皇子,實歲兩歲零三個月。
皇子服飾,穿在小小人兒身上。他們二人一喊話,聲音軟軟糯糯。
“皇祖母,安。”三皇子四皇子一道向高太後拜禮。
“哀家的心肝兒,快,快快起來。”高太後這會兒哪還會想着五皇子這一個小孫兒。在高太後的一雙眼眸子裏,她就滿心滿眼兒的全是三皇子四皇子的惹人疼愛。
一時間,壽康宮的鳳儀殿裏盡是笑聲。有高太後的笑聲,在三皇子四皇子這兩個小郎君的笑聲。
燕京城,內城,高府。
高家夫人在侍疾。入夏後,高家太夫人苦夏。
人老了,得服老。高家太夫人病一場。不是大毛病,就老毛病。年年鬧騰,也無大礙。高家太夫人不怎麽在意的。
倒是高家夫人請太醫入府開過一些舊方子,溫和無害,慢慢請太夫人吃着,全當養身。
屋內,擱着冰盆。
高家太夫人服不住熱。高家夫人坐旁邊,她跟太夫人這一位婆母說些趣事。
高府,高家主是正緊的國舅爺。高晨這一位世子亦娶妻生子,如今高府裏,掌家的主母便是世子高晨的嫡妻。
高家夫人算是偷得一點閑暇,她真有事情,兒媳服其勞。
當然,在府務讓兒媳多幫襯着。至于侍疾這等事情高家夫人親自上手,以示孝心。除此,也怕大兒媳染上病氣。
因為高晨嫡妻有喜了。懷孕之人不能染上病氣。莫說高家夫人注意,便是高家太夫人一樣忌諱着,她老人家是不讓孫兒媳來問安。
便是來了也在屋外略行禮。避諱着,全一片長輩的美意。
這一日,高家夫人剛侍候婆母用好藥。
高家太夫人來了睡意,便是小憩片刻。
高家夫人瞧着在院裏守着的兒媳,道:“你這孩子,你有喜了,多歇歇,寬寬心。你來這,讓你祖母知道,又要念叨一回。”
“母親。”高晨嫡妻面露難色。
“有事?”高家夫人問道。
“宮裏來人報信……”高晨嫡妻小聲的說道:“五皇子殁了,貴妃娘娘病了。”
“……”聽着這一個消息,高家夫人腿軟。
高晨嫡妻使了力,又跟侍候的丫鬟使一個眼色。二人合力一起攙扶住高家夫人。
“怎生是好。”高家夫人一時間失了分寸。
“母親,祖母還要安睡,要不,先去您院裏談話。”高晨嫡妻勸道。
“對,對。”高家夫人回道:“先去我那院。”
婆媳二人一道離開高家太夫人住的院子。待回高家夫人住的院子後。
屋中,打發掉侍候的丫鬟仆婦。婆媳二人對坐。
“傳信的宮人,兒媳已經差陪嫁嬷嬷送一送,已經送走了。”高晨嫡妻說道。
“至于宮廷裏的消息,能問的,兒媳的陪嫁嬷嬷已經問過。問不出來的,便是傳信的小黃門也不知道。”高晨嫡妻仔細說一說問出來的消息。
高家夫人聽後,她心慌慌。
此時此刻,高家夫人的心頭叫苦,她既婉惜着自個的嫡親皇外孫殁了,又更加的擔憂上女兒高貴妃如何?
兒是從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沒了親骨肉,跟天塌沒兩樣。
這等心情,高家夫人也是做母親的,她能夠感同身受。
順天府,長青山。
夏日,炎炎。萬蓁蓁在夕陽夕下時分,她結束了一日的就診。
今日收獲不錯,幫襯上一位大戶女眷。得小銀元寶一個,重二兩。
對于萬蓁蓁而言,行醫收獲,滿足快樂。這一份快樂還能分享,義診之時,花費着自己掙錢來的每一分銀子,這是一種修行。
一回晦明道觀。
“住持師姐。”小師妹湊上來,小聲跟萬蓁蓁嘀咕道:“長青道觀傳來的消息,浮雲子道長病了。”
“浮雲子病了。”萬蓁蓁驚訝。
明明清晨時分,萬蓁蓁親自給高暻高二郎送了去暑的涼飲。那會兒的高二郎無病無災,平安無恙。
咋就分別半日,他突然病了?
“我去瞧瞧。”萬蓁蓁不急着回自己住的院子。
萬蓁蓁塞一個小食盒給小師妹,裏面裝着從大戶女眷家得來的糕點。
“謝謝住持師姐。”小師妹開開心心。
萬蓁蓁擺擺手,示意小妹師自便。此時,她顧不得其它,就往長青山的山腰小舍去。
待萬蓁蓁來到小舍時,她見到卧榻的高二郎。
“你怎生病了?”萬蓁蓁伸手,她替高二郎診脈。
“憂郁成疾,傷心過甚。”萬蓁蓁打量一回高二郎的神色。
“可遇上難事?”萬蓁蓁問道。
高暻沉默片刻後,回道:“我無礙的,已經用過藥了。”
“宮裏出事,府上出事。我想回燕京城一趟。”高暻說道。
“偏偏就是這等關鍵時候,我又病倒。我真無用。”高暻有一些痛恨自己。
萬蓁蓁想一想,說道:“二郎,你想回燕京城,我親送你歸去。只你想開些,莫積氣于心。”
萬蓁蓁起身,她就準備去辦事。
“等等。”高暻喚一聲。
“子懿,我病着,這回府,不是鬧了親人,讓他們擔憂。罷。”高暻想通了。還是不折騰。
“……”萬蓁蓁停步。
她瞧過高二郎吃的藥,對症。這會兒她就準備聽一聽,聽一聽高二郎的苦悶,算是當一回傾聽者。
“五皇子殁了,家姐又病倒。府上,聽說祖母也不好了。唉。”高暻嘆息一聲。
“皇外甥小小一團兒,他的模樣既像天子表哥,又像家姐。我瞧着,那孩子真像他的爹娘。”高暻描繪着,他見過與想像加一起的美好畫卷。
“祖母為着皇外甥和家姐的事情,病情加重了。祖母打小最疼我的……”高暻伸手,他錘一下床榻。
“我這破身子不中用。”高暻有一種無力感。他想回燕京城,他想替家人分憂。
奈何一聽到消息後,他就病倒。沒來得及回燕京城,沒來及去替家人分憂。怕是他病倒的消息一傳出,還要讓家人替他擔心。
“……”萬蓁蓁靜靜的聽着。她想,高二郎需要的只是一個聆聽者。
在萬蓁蓁的心中,高二郎也不需得別人的憐憫。他,高暻亦是一位頂天立地的漢子。
宏治四年,孟秋來臨,夷則之月。
燕京城,皇宮,泰和宮,崇政殿。
李子徹很高興,前線大勝,又占三城。這是西線的最新消息。
前線的将門有立功,大頭嘛,卻是在李子徹的從龍心腹身上。雖然這等功勞裏有李子徹早先的布局。
又下三城于宏治帝李子徹而言,亦是大優勢。朝堂争鋒,帝王尊,則臣弱。
兵威最盛,一旦帝王握緊兵權,則是虎踞尊位,制下從容。
“哈哈哈……”李子徹暢快大笑。
戰争從來是開始容易,結束就是另外的一回事情。
利益,在無數的交鋒裏奪來。這一回大魏皇朝從鎬京遞來國書,表面是和親,盟兩姓之好。實則本質還是輸了,暗中在求和。
敵國送公主,獻媚于陛前。
對于宏治帝而言此乃人生幸事。特別是在朝堂上加強君威之後,宏治帝掌握朝局越加的得心應手。
皇宮,宮廷內苑,昭陽宮,椒房殿。
“皇後娘娘,泰和宮的小黃門來傳信,陛下申時會過來。”賈嬷嬷禀話道。
“去,瞧瞧皇兒可醒了。陛下過來,也讓陛下見一見皇兒。”賈皇後想到親骨肉身上,天子要來,就應該讓他們父子多見一見。
“諾。”賈嬷嬷應話道。
還差三個月,二皇子李濟泰就過五周歲的生辰。虛歲六歲。
按着皇家的規矩,來年,二皇子李濟泰就到正式進學的年歲。
二皇子乃嫡子,可以出閣讀書。關于二皇子是否被冊立為皇太子,賈皇後很關心,賈氏一族也很關心。
申時。帝駕至昭陽宮。
賈皇後牽着二皇子李濟泰的手,母子二人一道迎了帝駕。
“臣妾恭請陛下聖安。”
“兒臣恭請父皇聖安。”
瞧着皇後和二皇子這一對母子問安,李子徹走上前,他攙扶起賈皇後,笑道:“免。”
話罷,他伸手牽過二皇子的手,說道:“濟泰,跟父皇一道進殿內。”
“好。”李濟泰應一聲。小小的手,被大大的手握住。
李濟泰很開心。将要滿五歲的小郎,他的世界裏,人人捧着他。可人人捧着他之時,又會告訴他要孝順父皇母後。
父皇母後就像是李濟泰心中的大山。父皇偉岸,母後和藹。
等進殿內,李子徹讓二兒子坐于身側。賈皇後坐在旁邊瞧着這一對天家父子的互動,她唇畔含笑,靜靜瞧着。
“父皇,我昨天又學會一首詩。”二皇子興致勃勃。
“父皇,我昨天射箭,射中了靶子。”二皇子說起自己的得意之事。小孩兒總是快樂的。特別是有成就感的事情,他記得牢牢的。
可這些不要緊,最要緊的還是二皇子知道,他得文武雙全。他要讓父皇知道,他很努力的學文習武。
這樣的話,他做的好,母後會開心。父皇會誇獎,爾後,母後會更開心。
李子徹考校過二兒子。書讀得不錯,字,已見文章。
至于習武射箭,在帝王眼中,二兒子尚小,射幾支小箭不算什麽,這一份尚武之心最值得誇贊。
來一趟昭陽宮,宏治帝滿意極了。
不止誇一回皇後,更賞了二皇子。爾後,帶着賞賜,二皇子開開心心去玩耍。
李子徹留着皇後說話。
“來年,濟泰到出閣讀書的年紀。這事,皇後你提前做一些準備。”李子徹說道。
“陛下放心,濟泰出閣讀書是大事,我一定仔細着。”便是帝王不說,賈皇後是親娘,她一定關心兒子的進學一事。
“西邊大勝,連戰連捷,恭喜陛下。聽說魏朝求和,進獻公主和親。”賈皇後笑道:“宮廷內苑又要添了妹妹,恭賀陛下又新得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兒。”
“……”李子徹擺擺手,他不在意的說道:“不過獻媚一個敵國公主罷了。”
聽着帝王口中的敵國二字,賈皇後太懂了。
哪怕傳聞裏那一位魏朝公國是絕色佳人,又是鎬京城多少世家公子的心尖尖兒。那又如何?
在宏治帝的心頭已經挂上“敵國”二字,想得聖寵,癡心妄想。
當了帝王這些年的嫡妻,賈皇後太懂得,帝王一旦給一人貼上标簽,這一輩子想摘下來,難、難、難。
宮廷內苑,不缺美人。
賈皇後只想坐穩中宮之位,爾後,扶持自己的兒子坐上儲君之位。于此,一枝獨秀不是春,花開春色香滿園。
賈皇後是盼着魏朝公主早些進入燕京城,早些踏足大周皇朝的宮廷內苑。
這死水一潭的宮廷內苑總要添些新人,多一些變化。
賈皇後盼着楊惠妃等人多一點危機與挑戰,不要總窺視着昭陽宮的權柄與利益。
李子徹在昭陽宮小坐後,他去一趟瑤仙宮。
瑤仙宮,高貴妃在病中。
病了,高貴妃依然美的讓人心疼。至少讓宏治帝心疼。
“太醫無用。”李子徹想發怒。這當然是遷怒。
“陛下。”高貴妃咳嗽一回。
“表姐……”李子徹收斂怒火,他落坐,此時寬慰表姐。
瞧着天子溫言軟語,親自替撫背,替自己撫順了氣息。高錦秀感受着這一刻的溫存。她安靜着,亦不再開口。
此時無聲勝有聲,殿內安靜與祥和。良久後,高貴妃說道:“表弟,前線大勝,恭喜。”
“我在宮中聽得這般消息亦是開心。”高貴妃說道:“當年表弟和二弟總愛比劃一二,你們都想做了将軍,常勝的大将軍。”
高貴妃的嘴唇含着笑容,似乎在回憶過往的美好時光。
聽着表姐之言,李子徹也回想起來,當初的當初,似乎他真的想過做将軍,大勝而壯威勢,威天下,得令名。
“年少之時,争強好勝。如今想來卻也暢快歡喜。”李子徹回道。
“是啊,那時候真快活。”高貴妃輕聲說道。
“不止那時,如今亦可。表姐,你好好養病,待你痊愈後,朕出巡北邊。表姐伴駕,我等去草原上騎馬游獵,威北蠻,盟友善。”李子徹笑道。
“也叫表姐瞧一瞧北蠻諸部的草原風光。”借着機會,又有大勝。李子徹就想敲打一下北邊的諸部。
順道帶着表姐散散心,讓其歡喜一下。李子徹樂得施手為之。
“好啊。”高貴妃應了。她嘴上應下,心頭卻又苦澀一片。
高貴妃不敢提一點關于皇兒李濟安的事情。她不願提,或者說太疼了,一碰就會讓她窒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