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054章 第 54 章
落日熔金, 暮雲合璧,街上的燈火相伴次第亮起來。
今年上元節,裁縫鋪裏無人有閑情逸致去賞燈游玩, 只有俞慎思從燈市上買了一盞小老虎燈籠給小陽春玩。
小陽春樂壞了,提着燈籠滿院子跑,咯咯笑個不停, 追着俞慎思喊“小哥哥”。
俞慎思腦海中閃過一個同樣年歲的小女孩, 在陽光下追着泡泡, 喊着“小哥哥”。
不知道那小女孩現在什麽模樣了。
應該早忘記有他這麽個人。
俞慎思心中嘆一句, 繼續帶着小陽春玩。
-
俞慎微端着東西從竈房出來朝後堂去,喊他們過去吃點東西, 叮囑俞慎思莫貪玩太久。
俞慎思見是黃金糕, 笑道:“李夫子比較喜歡吃這個,我端點給他。”取了幾塊放在小碟中送到李幀的房間。
李幀正在燈下翻書。
上次送來的史書,沒看過的看完了, 看過的又溫故一遍, 現在竟然翻起他的閑書來。
“你傷未痊愈,莫坐太久。”将糕點放下, 又給他端來一盞清茶。在其對面坐下, 忽然問:“你想沒想過重新走科舉?”
依他的才學, 若是以李幀的身份重回科場, 絕對是大佬重回新手村, 一路暢通, 血虐其他學子。不過幾年便能夠金榜題名踏入仕途。
李幀放下書, 笑着搖頭。他留在臨水縣, 便是想過另一種生活。功名仕途,他如今一點都不想。
Advertisement
俞慎思沉思下, 了然,哀莫大于心死。點頭道:“也好。”将糕點朝他面前推了推,道,“我大姐做的,嘗嘗味道如何。”
李幀笑問:“令姐還會做這個?”
“以前不會,為了照顧你們三個傷員,跟娘和小嬸剛學。”
李幀捏一片細細品味,點頭道:“味道很好,可與令堂比肩。”
“真的?”俞慎思還沒嘗,他對俞慎微的手藝是不怎麽相信的,她在做飯這一塊兒着實沒有天賦,這麽多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肉糜粥。
他嘗了一塊,又黏又膩,這哪能和盧氏比?
見李幀吃得津津有味,想來是合他的口味,也不去掃他的興,打趣道:“你該當着我大姐的面誇她,你是第一個對她做的東西給出這麽高評價的人。”
“你代我告訴她。”
“肯定,難得有個人這麽誇她廚藝。”
兩個人閑聊會兒,話題又轉到縣試文章上。
自從上次李幀指出他文章中的問題,他這些天每日會寫兩篇練習,盡量去規避問題。他終究是個接受了二十年前世教育的人,思想還是無法做到與這個時代讀書人一致,只能刻意去改變。
李幀和俞慎言看了他這些天的文章,都道有進步。
-
寧州府二月處處透着春意,春草破土、柳條抽芽,然早晚間依舊寒氣逼人。俗話說春捂秋凍,俞慎思還穿着冬日的衣襖,沒敢減衣服。春日乍暖還寒最容易病倒,考試在即,他可不敢作死。
他怕兩位小同窗晌午天熱減衣着涼,特意囑咐他們注意保暖。
大盛朝縣試沒有做到全國統一,每個州略有不同,寧州府的縣試共分四場。第一場是正場,其後三場乃覆試。歷朝歷代都重首場,本朝在童試期間沿襲前朝,然自鄉試起,則是三場并重。
縣試于寅時進場,卯時開考,當天交卷。
俞慎思前幾天便調整生物鐘,到了時辰自動醒來。俞綸夫婦和俞慎微、高晖幾個人皆要送他去考場。
不過縣試而已,當初俞慎言考院試,就只有他陪着,自己在本縣考,哪裏需要一大家子出動,最後是俞慎微和高晖送他過去。高晖參加過童試,注意的地方能夠提點他。俞慎微是覺得二弟性子頑劣,這種大事不放心交給他。
到縣衙附近,便見到了兩位小同窗。為宗承玉送考的是宗承良,為高昉送考的則是高明達。
高晖笑嘻嘻地上前招呼:“三叔好,承良哥好,兩位弟弟好。”
兩個小少年也忙問好。
高明達越過高晖看向許久未見的孩子,如今也長大了。
外人面前,俞慎微姐弟維持表面和睦,随着高晖喚了聲“三叔”,又對宗承良欠身喚了聲,“良少爺。”
宗承良有幾年未見俞慎微,卻一直聽到她的消息。這幾年她經歷不少,特別是年前的一樁事,聽着讓人不寒而栗。
經過幾年世事,如今身上少了當年少女的柔弱,多了幾分堅毅。
俞慎思注意到宗承良的目光停在俞慎微的身上,帶着打量,喚了聲:“良哥哥好。”
宗承良收回視線,面露歉意,笑着道:“思兒好,好好考,良哥哥祝你榜上有名。”
“多謝良哥哥吉言。”
縣衙門口已經排起隊伍,他們三個小少年便和家人告別,提着考籃朝衙門口去。
高晖此時笑呵呵地湊到高明達身邊,讨好地道:“三叔,侄兒有個事求您。”
高明達知曉他頑劣性子,求他必然就不是好事,沒有應他。
高晖不管對方聽不聽,反正他是要說。“侄兒想去省城開書肆,三叔有沒有什麽人脈,幫侄兒一把。”
還是個正經事,出乎意料。臨水縣的書肆的确被他經營得像個樣子。
高明達笑道:“你心挺大,為何要去省城開書肆?”
“過年的時候,晰哥說他準備今年考排雲書院,以晰哥的品學肯定能考取。侄兒去省城開書肆,既能夠有個照應,還能夠方便晰哥讀書,豈不兩好?”
高明達知曉兒子的志向,他最大的遺憾就是當年院試落榜,科舉之路上沒能夠和小昭并肩。曾經說定一起做的事,如今他事事晚了三年。小昭在鄉試後考了排雲書院,他自然也要考此書院。
今年秋他就要參加鄉試,無論是否中舉,他必然要留在省城讀書。
自兒子知曉那些事,他們父子間一直有隔閡,再不複當初。也許幫一把小晖,能緩一分關系。
他道:“我幫你問問。”
“多謝三叔。”
宗承良看了眼走進人群中的弟弟後,餘光瞥向旁邊的姑娘,心中覺得諷刺。當年所有人看好她和鐘熠,郎才女貌,天賜良緣,去年鐘熠在鐘大人的安排下與旁人訂親。他也曾信誓旦旦認為自己與鐘熠不同,最後也是個拗不過父母的懦夫。
真是緣分天定,老天都認為他們兩個是懦夫,配不上這樣的好姑娘。
-
走到隊伍尾巴上的俞慎思和兩位同窗相互檢查所帶的東西,忽然聽到一聲很嫌棄的“嘁”。
三個人齊齊擡頭望去,面前站着兩位同齡的小少年,一位圓圓眼睛,一位尖尖下巴,表情一致鄙夷。
這二人他們三個都認得,是城中齊家的二郎三郎。去年年初,齊家的夫子請辭,齊老爺帶着他們到蘇夫子私塾拜師。蘇夫子因為有別的打算,不再收學生,婉拒。
俞慎思與同窗相互看了看,問:“昉哥、玉哥,你們得罪他了?”
二人搖頭。
“那他這是什麽意思?”
宗承玉調侃:“估計是被蘇夫子拒之門外,惱羞成怒,從而遷怒我們。”
高昉點頭,“很有可能!心眼忒小。”
“誰稀罕!”尖下巴的齊小三冷嘲一聲,“我們現在的夫子不比蘇夫子差,你們等着瞧吧!”
宗承玉譏諷道:“瞧你長案無名?”
“你才長案無名!”齊小三惱怒地上前一步,指着宗承玉拔高聲音喝道,“你大哥就因為頑劣被蘇夫子退回家去的,你能好哪裏去,肯定也考不中。”
周圍都是考生,聞聲全都望過來,打量幾個小少年。
臨水縣只要提蘇夫子,所有人都默認是城東私塾的蘇夫子。蘇夫子的學生不多,長大的那一批個個出息,除了被趕回家的宗承良。這在臨水縣不算什麽秘密。
只是年月久了,大家都知道這些年考中舉人和秀才的幾人,從而漸漸忘了此事。
經這麽一提,周圍的考生又全都記起來。
公然揭自己大哥的短,宗承玉氣得七竅冒煙,欲沖過去動手,俞慎思和高昉一人一邊拉住。高昉勸道:“今天縣試,考試要緊。君子不與小人鬥。”
齊小三得意地白了宗承玉一眼,然後反應過來高昉罵他,對高昉道:“你大哥也沒好到哪裏去,自己的仆人害別人不成,反把自己害得落榜。”
這是高家最丢臉的事情,那兩年沒少被人指點。此事也是高晰心中永遠過不去的坎,時至今日還為當年的事情愧疚不安。
高昉就要沖過去踹人。俞慎思忙去拉他,對齊小三喝罵:“你缺不缺德?考前如此嘲諷奚落別人,居心何在?真卑鄙!”然後勸高昉和宗承玉莫與此小人計較,把心思放在考試上,莫受小人影響。
齊小三又翻了俞慎思一眼,繼續毒舌:“聽說你哥從京城剛回來就把你扔河裏了,還真有個好哥哥。”
嘿!還挑人短,奚落人上瘾了?
自己被扔的事,看熱鬧的也不知道是他們家,并沒有傳開。這是故意打聽,有備而來呢!
俞慎思不想考前和這種人計較,影響考試心情,但是高昉和宗承玉顯然已經被對方影響,氣得不輕。馬上就要考試,若是因為此不能好好答題,從而失誤可就不值得。高晰當年就是因為考前被影響,才會落榜。
這齊小三也不過十多歲,竟然藏着這種心思,真是夠龌龊。
為了自己同窗,他也決定不客氣。
他朝前一步,指責道:“你以為這樣就能亂我們的心?心術不正之人,只會報應在自己身上。孔聖人可在旁邊廟裏看着呢!不積口德,絕對長案無名。蘇夫子不收你們是對的,你這品行不可教也,別敗壞蘇夫子名聲。真不知道你夫子是哪位,教出你這樣的學生,我都替他感到丢人!更替令尊覺得丢人!”
“你……”
“你閉嘴!你不是想讓我們心亂考不好嗎,小人伎倆,最後肯定自己不中!”
“你……”
“你口* 臭,你閉嘴!”
齊小三氣得眼珠子要瞪出來,一直想撲過來,被齊小二和另一個考生攔着。
俞慎思冷笑一聲,叫上高昉和宗承玉,道:“咱們好好考,到時候看某小人長案下面哭鼻子。”
“你才長案下哭鼻子,你們三個全都哭鼻子!”
見到齊小三被氣得發瘋,原本還生氣的高昉、宗承玉二人氣瞬間順了,心裏舒暢許多。
“思弟,罵得好!”宗承玉贊道。
三個小少年一起随着隊伍朝縣衙門口去,留下身後憤怒的齊小三。
旁邊看熱鬧的人,聽完俞慎思那一番話,也覺得齊小三這麽點孩子,考前存這種心思太不厚道。
*
縣試雖然不是秋闱、春闱,依舊是要上窮發髻,下至鞋襪,去衣檢查。
過了驗身、認保、搜查等流程後,便領卷到考棚裏尋找自己的座位。俞慎思的位子在考棚中間位置,還算不錯。
縣衙以前縣試條件很差,幾百名考生都是露天考試,甚至案幾還要自帶。遇到天氣好倒罷了,若是天氣不好,真是煎熬。
十來年前,縣裏的鄉紳湊錢,在縣衙內蓋起考棚,其中便有高、宗兩家。如今考棚雖然四面透風,卻能遮雨雪,又有統一的桌凳,也不必考生自帶,方便許多。
縣尊高坐臺上監考,一臉嚴肅,威嚴凜凜,像個鐵面無私的判官。若是年紀小,膽子小的,被這麽盯上一眼必會發怵,什麽心思都沒了。
縣試第一場正場,考四書題一道,五經題一道,五言六韻排律詩一首。縣試采用助考文吏舉牌巡場的方式公布考題,第一道四書題是“道不遠人”。
俞慎思看到題目,便确信李幀所言。縣試更着重考察品德。
這句話出自《中庸》,此道便是中庸之道,一種至高道德,天地人倫之道。
這一題想來大多數考生平素都有練習過,越是如此,想寫出讓縣尊大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越是不容易。
他平日随蘇夫子練過兩次,前幾日和李幀閑聊,聊到此,李幀又為他剖析深講一番。這一題答起來頗為順手,他想自己的兩位同窗也都沒問題。
助考在考棚內來回巡視幾遍後,羅縣尊走下臺,親自巡視,偶爾會停在某位考生旁邊,看幾眼考生的答題。
羅縣尊迎面走到俞慎思桌案邊也停下來,看了幾眼稿紙,還轉個身順着方向看稿紙內容。
俞慎思見羅縣尊停留有點久,不知道在看什麽,但此題他自信自己答得沒問題,于是心無旁骛繼續答題。最後聽到幾不可聞的一聲嘆氣,羅縣尊轉身繼續朝後巡視。
這一聲嘆氣,讓俞慎思心提了下,自我懷疑,答得有問題?
他又看了看文章,并無什麽不妥,覺得還是莫自我懷疑,誰知曉縣尊大人是不是站累了嘆口氣。
第二道五經題“無教逸欲友邦”,出自《尚書》。知其題知其出處,亦要知其上下文,然答題則無需言上下文,否則則是偏題。這句話的意思是讓治理四方的諸侯莫貪圖安逸和追求私欲。
俞慎思此時堅信李幀若是開個科舉輔導班,肯定火爆。
第三題不在李幀猜測範圍內,對他來說也是平常見過的,并不陌生。
午前他已經将三題全都答出來,通讀兩遍,略作修改,便開始謄抄。稿紙可以塗抹,考卷卻是要保證無錯字。縣試雖沒有十分嚴苛的要求,但出現塗改,必然影響觀感,印象分就差了。超過一定數量的錯字或塗抹,縣尊大人看都不看內容,考卷直接黜落。
他不敢馬虎,一筆一畫認真謄抄,考卷答完,剛過晌午。此時考棚內有考生在吃東西,他也有些餓了。既然都已經答完了,自己也無須在這裏吃,到考棚外曬太陽吃豈不更自在?
他舉手示意,然後收拾考籃,拿着考卷走向前方受卷處。
他不是第一個交卷,算得上前十。
羅縣尊展開他的考卷檢查是否有違規,第一眼先檢查身份信息部分。見到身份信息,眉頭微挑,擡頭朝他打量一眼。
俞慎思清楚這一眼什麽意思,去年他們家和縣衙打交道可不少,年前的一樁案子更是。史大和四名歹徒的案子雖然判書下來,人還沒有處治。
他微微垂首沒有回應。
羅縣尊檢查無誤後,便讓他離去。
俞慎思施一禮,人離開後羅縣尊重新拿起考卷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