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031章 第 31 章
願望是美好的, 現實是殘酷的。
當天晚上俞慎思睡得正香被隔壁的咳嗽聲吵醒,他揪了兩小團棉花塞進耳朵裏,聲音只是稍稍小一些, 還是過了許久困極了才入睡。
第二天頂着昏沉的腦袋去學堂,路上便向俞慎言吐槽:“他今晚再吵我,我用臭襪将他嘴巴堵上。”
俞慎言這兩天也沒睡好, 白日精神氣不足, 影響讀書寫文章。笑着拍了拍弟弟頭道:“以後考鄉試, 是要在貢院過夜的, 同一字號的考生肯定有打呼嚕、磨牙、說夢話,甚至其他習慣。若是恰巧在隔壁號舍, 聲音可比李郎咳嗽聲大得多, 你怎麽辦?”
怎麽辦?自認倒黴呗,總不能真朝對方嘴裏塞臭襪吧?若是有前世那種耳塞就好了,可比棉花效果好太多。
俞慎思開始琢磨着, 是不是可以研究下耳塞這個東西。
俞慎言見他低着頭神思不屬, 以為他是睡眠不足沒精神,揉了下他腦袋道:“這幾日到縣學睡吧!”
他瞧李郎那模樣, 沒幾日是好不了的。
俞慎思好奇:“可以嗎?”
“只是睡幾日無妨。況且他病得這麽重, 若是不慎将病氣過給你我豈不麻煩?”
俞慎思想着也是, 保重自己才要緊。
散學後, 兄弟兩人回去收拾後, 和戚婆婆說一聲。
李郎坐在牆根曬太陽, 聽他們說搬出去幾日, 知曉是因為自己的緣故, 暗暗嘆了口氣,又忍不住咳幾聲。
縣學寝舍有限, 俞慎言一直都是和裴秀才一間。兩個人一個外面租房子,一個時常去兄長那裏住,反而寝舍大多時間空着。
兄弟倆剛到縣學寝舍,裴謙也從外面回來,手中提着一個籃子。俞慎言提前和裴謙說了幼弟過來的事,裴謙見到俞慎思便笑着道:“令弟長得真俊俏。”
Advertisement
俞慎思稍稍怔了下,這還是第一次有人誇他的外貌,之前旁人見到他只會說“太瘦了,要多吃點”。
這樣的誇贊對他很受用,他笑着禮貌問好,又道:“家兄常在小弟面前誇贊裴兄品學,讓小弟過來多向裴兄請教學習。”
裴謙笑道:“令兄過獎了,在下的才學可不及令兄,不過……指點你應該還是可以的。”裴謙放下籃子,從裏面取出兩冊書,又取出半只烤鴨,“餓了吧,剛剛從集市上買的,還溫着,這會兒口感還不錯,先吃些墊墊肚子。”
俞慎思本來是不怎麽餓的,但烤鴨的香味太誘人,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的确餓了,多謝裴兄,小弟不客氣了。”
俞慎言見幼弟無禮,想要攔下,裴謙勸道:“小孩兒別管得太嚴,會管得沒靈性。”
俞慎思很贊同裴謙的教育理念,點着頭道:“裴兄果然飽讀詩書,說得太有道理了。”
俞慎言走上前戳了下他腦袋教訓:“下次不可如此。”
“嗯。”俞慎思撕下一塊肉塞嘴裏,然後給他們每人撕了一大塊。
俞慎言看到旁邊兩冊書,以前沒見裴謙看過。裴謙知曉俞慎言愛書,因為家境困難,不是在縣學的致知樓中看書,就是向同窗借書,很少自己買。
他道:“益文書肆許多書在賤賣,比往日便宜近半,我就買了兩本詩集。”
兄弟二人聽到益文書肆,皆想到過年的時候俞慎微提過,她看上了益文書肆的位置和大小,想要租下那裏開裁縫鋪。
俞紋馬上要成親了,今年明年家裏肯定都要添人,人越來越多,不能只靠着鄉集上的那家裁縫鋪營生。
俞綸身體不及常人,量體裁衣這種活是能做的。盧氏嫁進俞家這麽多年,也會做衣。俞紋自不必說。如今裁縫鋪生意雖比以前紅火,但鄉裏人請裁縫做衣服有限,買各種布料也有限,是滿足不了裁縫鋪的。
“我明日也過去瞧瞧。”俞慎言道。
俞慎思吃飽喝足,早早将功課完成,鑽進被窩取暖。
俞慎言和裴謙兩人卻還在油燈下看書,偶爾讨論文章學問,後來說起今年科試,兩個人都想參加又都沒太多自信。沒多會兒兩個人以為俞慎思睡着了,讨論的聲音小了。
俞慎思兩天沒睡好,這個小小的身體早就扛不住,在兩人輕聲細語中睡着。
次日散課,俞慎言接幼弟一起去益文書肆。吳掌櫃和他們兄弟認識,買賣間多聊幾句。吳掌櫃現在一邊處理鋪子裏的書和後院的東西,一邊在琢磨改行做什麽。
因為是自家的鋪子,也不着急。
幾日後休息,兄弟二人回田灣鄉,順便将這事情和家裏人說。
幾位長輩都知曉俞慎微是要強的性子,并不甘心在鄉集上開個裁縫鋪,早就有進縣城的打算。如今手裏有點錢,希望更殷切。
一家人盤點家中所有錢,去掉三月俞紋成親所用,剩下的不足七十兩。這點錢想在縣城開裁縫鋪有點困難。
俞慎微琢磨一陣,看向三位長輩張了張口欲言又止。
俞慎思了解俞慎微,她是想将鄉集上的鋪子給賣了。一來可以賣點錢,二來布料和各種家當直接拿來用,也能夠少一部分開支。但是鄉集上的鋪子是祖上傳下來的,幾代人靠着這個店鋪吃飯,她這麽開口也有點太不懂事。依着幾位長輩的性子恐是不願意的。
俞慎思便“童言無忌”幫她試探,說道:“把鄉集上鋪子賣了不就夠了。”
俞綸立即道:“不妥。”解釋道,“縣城開裁縫鋪是盈是虧尚不知,若是将鄉集上的鋪子賣了,今後縣城鋪子開不下去,回來連個鋪面都沒有。”
鄉集上的鋪子不像縣城那麽容易買賣,鄉集上的鋪面都是經營十幾年或是幾代人,輕易都不動,一旦賣了就難再買回來。
俞慎微點點頭,俞綸的考慮也是必要的,誰都不能保證去縣城開裁縫鋪只賺不賠,若是賠了,還有條退路。家中本就沒有多少田地,就指望鋪子糊口。她沒再說什麽。
俞慎言寬慰大姐道:“那吳掌櫃也琢磨着想自己改行做別的生意,不見得就出租。他鋪子後院大,對于咱們做裁縫,倒是有些浪費了。”
俞慎微再次點頭,即便不租吳掌櫃的鋪子,她也考慮在別處租個鋪子,最好是買下一家鋪子。
這是她早就有的打算,只是如今手頭拮據,她沒将此事說給長輩知道。
就在俞慎微将要暫時掐滅這個念頭時,施長生和崔大春二人傳話來說,去年那個行商又來找昌隆布莊的少東家,還是收繡品的事,少東家讓他們再聯系去年熟悉的人,這次行商要多收些。
機會來了,俞慎微自是不會放過。
因為有本錢,有信譽,又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搶先下手,收得比去年多,半個月賺個二三十兩。
回鄉的途中,俞慎微便琢磨,以後不如就收繡品轉手賣,只要能夠找到幾個固定的行商,一年到頭能賺不少。
她想到這事請宗承良幫忙是最好的,只是單氏上次已經提醒,她不能硬湊上去,如此生意不成還得罪宗家。
想了片刻,覺得這事有些難,還需要大本錢,她将目光重新轉回裁縫鋪上。
裁縫鋪是爹娘和小叔最在意的。他們是祖傳的手藝,還是希望靠手藝吃飯。因為他們姐弟三人不學裁縫,還有意将這個手藝傳給小叔未來的孩子。
俞慎微私下希望小叔的孩子将來也讀書,若是覺得手藝無人傳承,可以收幾個弟子教習傳授。
這事她只能提一句,長輩的事她做不了主。
回到家她便和俞綸夫婦商議,今後若是到縣城去開鋪子,鄉集上的鋪子肯定沒人手經營,不賣掉可以把鋪子租掉,今後想回來還能夠回來。
俞綸夫婦思量後,沒有反對。
得到長輩的支持,俞慎微便和俞綸進城先去看店面。吳掌櫃的鋪子雖然是她最初想租下的,保不齊還有更好的,畢竟這是大事,不能太草率。
俞慎微那邊準備開鋪子事情定下,只待選鋪面。俞慎言這邊卻聽到消息一個新消息,今年科試大有可能安排在五六月份。
以往寧州府的科試和歲試都是在八-九月,今年特殊,因為本省曾學政被臨時任命兼任兩省,時間不得不調整。南原省各州府全都提在了暑日前。有的州府,月底已經開始考試。
俞慎言想參加明年的鄉試,但參加鄉試就必須先參加歲試。歲試成績分為六等,只有考入一二等才有資格參加鄉試,否則要再等三年。
三年太久,于他而言,他等不起。
依據大盛科舉條例,能夠參加科試者,一類是歲試時考入一二等的生員;一類是所在府、州、縣學中考入一二等的生員;三類則是各大書院考入一二等的生員。
所有參加的考生都是拔尖的,想要在拔尖的考生中再拔尖考入一二等,何其難。
遠的不說,他的兩位同窗,鐘熠和宗承文與他都師承蘇夫子,原本學問就在他之上。他耽擱三年,而他們卻入府學讀書三年,去歲院試前與他們讨論文章,便已能察覺差距。
認識的人中就有兩個遠超他的,放眼整個寧州府,不知幾何。
俞慎言心中沒太大把握,有些擔憂焦慮。
他去接幼弟散學時,請教蘇夫子,希望蘇夫子能指點。蘇夫子沉着臉沉默許久,開口言語也無平日對他的溫和,嚴肅道:“做學問需要沉得下心,最是急不得。急功近利,汲汲功名最是要不得,而你如今便是功利有餘,如何讀書?”蘇夫子沒再說下去。
俞慎言慚愧地垂首,他不想成為高明進那樣汲汲于功名的人,如今卻也要成為他那樣的人。可他只有盡快考得舉人功名,才能更好地護着大姐和幼弟,護着家人。
他起身朝蘇夫子作揖,“學生讓夫子失望了。”他真的不想再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