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
“黍米與稻米還是有差別。”應五郎嘗了一口啧啧嫌棄道。
距離上次播放三藏法師的實況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長安身為國都,自然緊跟潮流。原本只是胡人會吃的,在陳老頭家看到的羊肉飯早已被端上餐桌。
本朝吃羊本來就多,故此養的羊也多。羊肉價雖稱不上賤,但也比別的肉價格低,就算是貧苦人家也能攢幾日咬咬牙割二兩肉或是內髒回去做羊肉飯。
就是天幕中放的稻米,長安的普通人家可買不起,酒樓也同樣。所以羊肉飯本土化後,稻米就變成了黍米。
也不知陳家位置那麽偏僻,哪來的稻米。
“你要吃稻米飯回家不就行了,何必來我這蹭飯。”吳三郎嘴上嫌棄,手上卻實誠,剛剛烤好一條羊腿,就片了羊腿肉下來端給應五郎。
“家裏可沒有你這舒坦。”應五郎美滋滋地品嘗吳三郎的勞動成果。
兩人在這說話,前面廳堂鬧騰了起來,吳三郎趕忙出去查看,卻發現客人們在對天幕拍手稱好。
這已經是天幕播放的第二輪,上一輪他們還在争吵靈猴做的對不對,這一輪卻只知道拍手看戲搏熱鬧。
吳三郎聽見客人們直稱靈猴爽快,就應該這樣,讓猴子去看馬看桃園就不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事。這就相當于讓貪財之人看守庫房,讓貍奴守着魚缸,完全就是在撺掇人幹壞事。
當初第一輪播放到這兩件事,好多人都覺得這玉帝當得奇爛無比,我上我也行,至少他們還不會沒事為難猴子。
“大唐丢棄廢琉璃那麽多年,也只有你知道如何廢物利用。你這樓開張才不到五天,連丢棄琉璃的地方都遭了竊賊,完好的琉璃價格甚至翻了好幾番。”應五郎站在吳三郎身後,透過小片琉璃粘起來的窗戶往外看。
“可惜大唐燒制琉璃的技藝不太好,這些琉璃又碎又有氣泡,粘合處也十分阻礙視線,在裏面看天幕只能看個大概,不然我這生意必定更加火爆。”別人覺得好,吳三郎卻覺得處處都是問題,他說話語氣中都透露着嫌棄。
大唐雖然有許多琉璃法寶,但都是外國進貢給唐王的,市面上難得一見的琉璃寶物,價格也高得令人害怕。
一座琉璃蓮花盞的價錢,都能在長安偏僻一點的坊市買套宅子。
Advertisement
唐王同樣看到了琉璃的商機,他分出工匠,讓手下匠人們去嘗試制作琉璃圈錢,以充軍費。但匠人們不得制作要領,這麽多年來也沒多大進展。
聽說西域盛産琉璃,琉璃器皿價格低賤,就像大唐本土的陶器、瓷器。希望三藏法師到時候路過西域諸國,天幕能将畫面放出來。要是能買到好的琉璃片,在酒樓看天幕的觀感也能更好,吸引來平時見不到的達官貴人。
清脆的哨聲從天幕中傳來,嫌天氣太冷,縮在家裏的人們都打開窗探出頭來。
“是三藏法師,三藏法師他遇到了什麽事情?不過我更想看猴子,佛門法師千千萬,還是會說話又可愛的猴子有看頭。”一個小郎君打開窗,被迎面吹來的冷風凍得打了個鼻涕,他耶娘趕緊取出衣服幫他套上,他卻一點都不配合,光顧看天幕。
只見六個持着長槍短劍的大漢,從旁邊埋伏的草叢中跳到了三藏法師面前。
他們的武器直直地指着三藏法師,逼迫三藏法師把馬匹盤纏交出來。最旁邊那人甚至看上了孫悟空,他口出狂言,要把孫悟空困了去集市上賣,說油光水滑還會牽馬的猴子必能賣出個好價錢。
孫悟空才不會去理會這些小雜碎,他扭頭對唐三藏說:“師傅,看來這就是陳老頭說的盜匪。正好日夜兼程,磨得我鞋子衣裳都破了,他們幾人上趕着來給我送東西呢。”
打算下馬跟他們好好理論的唐三藏聞言十分詫異:“人家向我們讨要東西,怎麽到了你嘴裏,成了他們給我們送東西?”
“他們沒了,身上衣服不就歸我了。師傅,你要是不願意對他們動手,就在旁邊看着行李。”孫悟空說着就打算上前爽快地送這些盜匪一個好去處。
唐三藏聽完直皺眉,他攔下躍躍欲試的孫悟空,趕忙快步上前,輕聲細語地跟六人交談。
這些盜匪為惡多年,哪願意聽唐三藏的屁話,提起大砍刀就往唐三藏攻來。
唐三藏看着瘦弱,但盜匪們完全不是他的對手,幾下動作他就将盜匪們全部制服。
“師傅,你在幹嘛?陳老頭說他們做惡多端,一棍子打殺了他們便是。要我說不但要殺了他們,還得找出他們的大本營,以免還有別的過路人遇害。”孫悟空看唐三藏到處翻行李找麻繩,試圖将他們捆起來,十分不解地問。
“就算他們該死,也不應該由你來動手。你這樣嗜打嗜殺,又怎麽能算得上出家人?”唐三藏的脾氣被孫悟空挑了起來,他也不再理會癱倒在地的盜匪,而是打算和這個沒收多久,半路進佛門的弟子好好理論理論。
“悟空,你這個樣子為師怕是不敢帶你回長安。若是長安有人沖撞到你,你難道也要打殺那人?身為出家人,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只按自己想法行事。”唐三藏覺得自己說的完全就是勸人向善的道理。
孫悟空越聽越氣,只覺得唐三藏在胡攪蠻纏、無理取鬧:“我們行進的一路上,你也不是沒有打死過豺狼虎豹,你說那是為民除害,怎麽到了這就是我傷天害理?你這和尚,道理怎麽全在你那?”
“作惡的牲畜又怎能和人族類似?牲畜不通人言無法教化,全憑本能做事,但躺在地上的盜匪可以。若是我們可以教化盜匪,豈不是大功德?”唐三藏在金山寺時也會憐惜弱小的生物幫它們築巢,會幫山下百姓剿滅危害生命的猛虎。
孫悟空不解:“教化盜匪是功德,難道除匪就不是,除匪可是能讓百姓生活安康。”
“是否除匪需要官府評定,盜匪也不一定是壞的,私自評斷盜匪對錯甚至下手,和為虎作伥的人沒有區別。它們都是惡,都如同尚未開化只知作惡的牲畜。”唐三藏話裏話外都是不同意孫悟空的意思。
孫悟空不能理解,他覺得一地就有一地的法則,在人類城池找官員,在沒人統治地區按野外生存規矩來,拳頭大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我可哪裏去找官府,這地個把月都碰不見活人的,官府肯定遠在千裏之外……”
“更何況照你這般說,那我也算得上是作惡的牲畜。我雖然自己不吃人,但五百年前也不管其他魔王仗着我的名號做事,是在為虎作伥。大鬧天宮時甚至打傷了不少無辜的仙子,也不管她們會受何懲罰。”孫悟空不知道該如何與唐三藏争辯,氣得将自己的老底抖了出來。
唐三藏說:“你從前沒人教導,才會犯下如此大錯。現在進了佛門,與他們不同,只要真心向善,自然可以抵消罪孽。但你要是執意殺生,就去不了西天,做不了和尚,我這小廟也容不了你這尊暴虐的大神。”
孫悟空說:“說到底,你還是覺得人妖有別,讨食的老虎都可殺,害人的盜匪卻不行。”
孫悟空不但氣唐三藏歧視妖怪,覺得人族高高在上。還氣唐三藏覺得進了佛門就能抵消罪孽,顯得佛門是天上有,地下無的好東西。
最氣的是唐三藏說他沒人教導,他在懵懂時便遇到了菩提祖師,遇到了能一起玩樂的師兄弟。唐三藏成為他的師傅才月餘時間,無論怎麽比,唐三藏都比不過菩提祖師在他心裏的地位。
這事他從頭到尾都沒問題,他受到的教導就是這些人該死。
“你說不能殺生,俺老孫偏要殺。”孫悟空抽出金箍棒,唐三藏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将地上的盜匪全打殺了。
不等唐三藏開口罵,孫悟空就跳上了筋鬥雲:“去不成西天做不了和尚又能如何?我看你的武藝在人族也算強悍,平常事傷不到你,不用我這個打手也必定能安全去西天取到真經。既然我們互相看不慣,那就再此分別,以後過各過各的日子。”
話音剛落,孫悟空的身影就消失在了東方。
唐三藏看着東方無奈搖頭:“這潑猴真是不受教誨,只不過說他幾句,他便跑走,不能得來的徒弟還是不要強求。罷了,他也說我武藝強悍,這西行路我一人也能走完。”
唐三藏将六個盜匪拖到路旁,又用枯枝敗葉幫他們遮蓋了身體,才把行李綁好,騎着馬繼續向前。
大唐那邊被師徒分裂這一情況驚得說不出來話,沉默了許久,讨論聲才漸漸響起。
妖族與人族這事,時間太長,糾葛太深,也吵不出什麽花頭,更多的人都将目光聚集到了該不該打死盜匪這件事上。
三藏法師武藝高強,認為他可以讓盜匪改過自新,留着盜匪的命而不畏懼。
但大唐百姓可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別說六個盜匪,就算只有一個,他們全家人一起上也鬥不過。所以百姓中站孫悟空一方的人更多,他們覺得孫悟空這是俠義行為,應該贊賞,好鼓勵有能耐的人除盡各處盜匪。
更何況天幕裏也說了,這六個盜匪絕不會是全部。有更多的盜匪盤踞在那處,占山為城,對過往商人造成致命傷害,真是想想就令人害怕。
道門對孫悟空也沒什麽意見,道門本就對人妖兩族平等看待。
好妖誘惑進門派做客卿,天賦異禀的人族苗子收作徒弟。都是道門發展的好勞動力,合該是我的。
惡妖查明情況後,直接一劍一符送他們輪回轉世,更惡劣的魂魄都燒幹淨,作惡多端的人則是告發大唐官府,讓官府取他狗命。
既然靈猴所在的地區找不到官府處理,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全部打殺。要是真像三藏法師做的那樣,留他們活下來,他們不但不會改過自新,只會在三藏法師離開後變本加厲的針對普通人。
尹道長拿出紙筆,寫了一封信,讓人趕緊送去兩界山。
信上說,駐守在兩界山的弟子若是有空餘時間,就去将剩餘盜匪清理幹淨,三藏法師直接走人不解決後患,着實不太地道。
議論最為劇烈的是佛門。
有的堅定人妖有別,是妖就該除,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有的認為三藏法師過于死板,自己不能殺惡人,讓不是誠心想入佛門的靈猴幹這事又能如何?除掉盜匪才是真正對百姓有益的事。
還有的認為三藏法師不愧是觀音菩薩親點取經人,時刻謹記着教化世人,勸人向善。若真能勸原本兇惡的盜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廢到世間行走一趟的機會。這是何等的美談,佛門之人都無比向往。
李世民才無所謂道佛之争,他只是下了道旨,讓冬天活動都停下的各地駐軍,順便檢查附近的山頭。
駕雲離開的孫悟空,原本想一頭紮進東海,先去找東海龍王好好敘敘舊,順便說說取經人的古板。昭告附近他齊天大聖回來當他的山大王了,再回花果山和猴子猴孫們團聚。
但他的筋鬥雲最後沒飄向東海海面,而是停在了東海龍宮和花果山之間。他的眼睛控制不住地往花果山看去,完全忽略了近在咫尺的東海龍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