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051章 第 51 章
窦太主拿她沒有辦法, 氣得出了椒房殿,回到府中,又發了好大一頓脾氣, 左右侍從都不敢勸,唯有董偃添了茶水,悄悄奉到她跟前:“公主莫要氣惱, 皇後只是一時悲痛,所以才會失了分寸,若太皇太後知道皇後肯為自己的乳母纡尊降貴, 必定感念她的一片赤誠之心, 不會怪罪的!”
窦太主瞪了他一眼, 接過水道:“你以為本宮只是為這個生氣?本宮才是她的親娘, 她為了一個乳母服喪, 将本宮置于何地?”
董偃笑道:“公主是皇後的親娘,這一點永遠不會變,皇後少不更事,公主以後多加教導便是,何須跟她一般見識!”
“說起來容易, 那個死丫頭現在是越來越不聽話了, 本宮早晚要被她氣死!”窦太主說着, 伸手撫了撫眼尾, 今日這樣一氣,怕是又要老好幾歲了。
董偃在她身後跪下,伸手幫她揉着太陽穴, 又說:“皇後位高權重, 自尊心強,公主不宜再跟她動怒, 日後若實在生氣,公主可來找奴婢,奴婢可替公主解憂!”
窦太主順勢靠進他的懷裏,閉起眼睛享受他的撫慰,心想大概是自己上輩子沒積好德,這輩子生了這麽個沒出息的女兒,跟她親爹一個樣。
按了須臾,董偃察覺她的情緒好了一些,又問:“事已至此,公主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雖然陳嘉不争氣,她也不能放任不管,好不容易争取來的皇後之位,可不能被旁人搶了去,且她平日霸道慣了,連皇太後都要禮敬三分的人,如今倒被一個小小的歌姬挖坑擺了一道,失了明珠,這口氣哪能那麽容易咽下去?
窦太主說道:“你趕緊替本宮想個法子,看怎麽樣能除掉那個賤人!”
懷第一胎的時候窦太主就想弄死衛子夫,可嘗試了幾次都失敗了,皇帝護得緊,五祚宮固若金湯,宮人收買不了,毒藥送不進去,眼線就更別提了,陌生人根本不敢靠近。
董偃知道她的難處,說道:“我倒有一個法子,不知道行不行!”
“說來聽聽!”
“公主動不了她,可以拿她的家人開刀啊,奴婢聽說懷孕的女人身子骨弱,受不得驚吓,她若知道自己的親人因她而死,不知道還能不能像現在這般高枕無憂?”
窦太主想了想,覺得可行,殺不了衛子夫,殺了她的家人也行,她若還不識趣,就把她的家人都殺光,看她還能得意到什麽時候!
董偃把他打聽到的情況一一同窦太主細說,譬如衛家有幾口人,多大年紀,都在哪裏幹些什麽等等,最後把目标鎖定在衛子夫最小的兩個弟弟身上,理由是衛長君和衛青都被皇帝看重,兩個姐姐出嫁了,都不容易動,只有他的兩個弟弟尚在年幼,比較好抓。
不在乎殺哪一個,只要是她的家人就行,窦太主覺得董偃的主意不錯,睜開眼看他俊美的臉,溫柔地笑,這個深受她寵愛和信任的少年,不僅能給她帶來快樂,還能幫他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她是越來越離不開他了。
自衛家脫了奴籍,衛長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兩個幼弟送進學舍讀書,然而兩位弟弟都不是讀書的料,衛步寧願幫家裏種地都不願意讀書,在學舍讀了一年就不肯再去了,而衛廣則打着讀書的旗號,整日逃學,跟着一幫狐朋狗友鬥雞走狗,到處閑逛。起初衛長君還管一管,後來忙起來也管不了,只要不做什麽觸犯法紀的事,便由他們去。
窦太主派了幾個家丁去抓衛子夫的弟弟,家丁不敢真的闖到衛家去抓衛步,只能打衛廣的主意,奈何衛廣頑劣,不是告假就是逃學,家丁在學舍門口整整蹲了三天才抓到人,連忙将人送到了窦太主手上。
衛廣先還不清楚那些人為何抓他,罵了一路,直到看到窦太主,他才消停了一些,問道:“你們為什麽要抓我?”
窦太主看着眼前這個小孩子皺了眉頭:“你就是衛子夫的弟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瘦的緣故,他和衛子夫看起來并不像。
“不是”,衛廣立刻反對,他聽說了宮裏發生的,知道窦太主抓他肯定沒好事:“我只是他們家撿來的。”
“你說什麽?”窦太主詫異。
“我說我是他們家撿來的,不是她親弟弟”,衛廣重複道。
因為他是衛子夫的弟弟所以她才抓他,那他撇清一下關系,她是不是就能放了他?
窦太主愣了一下,她本想着殺了衛廣解氣,聽他這麽說,瞬間就覺得這招用處不大,殺親弟弟也許能出口惡氣,殺個假的效果可就要大大減半了。
可又轉念一想,既然人都抓來了,也不能就這麽放了,殺他不能解氣,但是刺激一下衛子夫還是可以的,遂讓人将衛廣關進了地牢裏。
她的計劃是先将衛廣關起來,待過兩日衛廣失蹤的消息散播開,就看看衛子夫的反應,若衛子夫反應不大,她就每天在衛廣身上弄點東西下來給衛家送去,或是砍胳膊砍腿,或是割耳朵鼻子,實在不行就挖眼睛,她就不信刺激不到他們。
若是衛子夫反應激烈,還關心她這個假弟弟死活的話,她就逼衛子夫出來談判,用一個活弟弟換一個未出世的孩子,衛子夫不虧。至于其他人,她也是不怕的,只要她不承認,母親也拿她沒有辦法,宮裏的孩子有的是,可女兒只有她一個。
安置好衛廣,窦太主開始靜待事态發展,等了兩天,她沒能等來衛子夫談判的身影,等到地卻是董偃被抓的消息。
抓他的人正是她的母親,而抓他的原因正是民間百姓傳唱的一首童謠:
董郎君,年十八,花容月貌人人誇。
賣珠身,侍太主,出雙入對生生許。
太主貴,天家女,內有賢夫外有寵。
男為侯,女為後,親爹姓黃娘姓窦。
……
“母後,我求求你,放過董偃,我求你了……”
長信殿內,窦太主哭着懇求母親放過董偃。
窦太後卻無動于衷,她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女兒竟這般荒/淫,丈夫還在世便豢養男寵,公然做出這等傷風敗俗之事,鬧得大街小巷人盡皆知,不管自己的兒女、置皇室的顏面不顧、也将她的臉丢得一幹二淨。
她不能責罰自己的女兒,只能所有的過錯都推到董偃身上,執意将他處死。
“公主,你不用管我,我願意為公主赴湯蹈火”,董偃淚流滿面:“待我死後,你就跟堂邑侯好好過日子吧!”
“董郎”,窦太主跑過去将他抱住,不讓執行的內侍動手,痛哭一陣後,又跪在地上懇求母親:“娘,我跟董郎是真心相愛的,求你成全我們……”
“母親!”一旁的陳嘉從震驚中緩過神來,茫然道:“你和他真心相愛,那爹爹呢?”
“別跟我提你爹爹!”窦太主呵斥道:“他就是個窩囊廢!”
在陳嘉的印象裏,母親和父親一直都不合,父親軟弱,母親霸道,以前在封地便經常吵架,後來母親帶着她和哥哥們回到長安,父親留在封地,他們二人便甚少見面。
陳嘉與父親的感情并不深,但也聽不得旁人诋毀他,對母親的謾罵,她氣憤不已,又抱着祖母哭。
窦太後怒道:“他再怎麽沒用也是你丈夫,你背着他跟外男私通,還如此振振有詞,你的禮義廉恥何在?”
提到陳午,窦太主反而沒有畏懼,跪直了身子說道:“娘可還記得,當年我為何要嫁給陳午嗎?”
窦太後沒有回答,腦子裏慢慢回憶起了一些陳年舊事,她是大漢皇後,她的兒子是皇太子,女兒也順理成章的成了漢室的長公主,尊榮一時無二,最終會下嫁給食邑只有八百戶的堂邑侯陳午,确實是事出有因。
“那日,娘給女兒梳頭,問女兒将來想嫁何人?娘還記得女兒是怎麽回答的嗎?”窦太主說着眼淚又掉落下來:“可娘最後又是怎麽做的呢?”
窦太後的思緒被她牽引着,想起了那些往事,那年館陶剛及笄,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她探聽女兒的心思,問她想嫁何人,女兒的回答是绛侯嗣子周勝之,她問為什麽,女兒說想留在長安陪着母親,這樣母親就不會孤單了。
那時她失明失寵,身邊只有兒女做伴,女兒的回答無疑是令她欣慰,她将這件事告訴了先帝,先帝原本同意指婚,卻因為慎夫人從中作梗,先帝最後改變了主意,給她定下了堂邑侯陳午這門親事。
當時慎夫人寵冠後宮,這樣做是為了打壓她這個無寵的皇後,為自己的将來打算,她心裏清楚,為了維護兒子的太子之位,她選擇接受先帝的安排,以此來争取朝臣的憐憫和支持,最終令女兒遠嫁。
窦太主自小便要強,這種要強來自于母親的軟弱和父親的不喜,父親更喜歡慎夫人的女兒,還讓她嫁給了周勝之,這是她後來才知道的。
她背井離鄉嫁到楚地,風俗不同,語言不通,剛去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她常常寫信告訴母親她想回來,得到的答複總是要她聽父皇的話,好好在家相夫教子。
相夫教子若是用在旁人身上也就罷了,可偏偏是陳午這個沒用的東西,他生性懦弱,不思進取,指望他做些成績出來調往長安根本不可能,只能靠自己,她日盼夜盼,一等就是十多年,直到弟弟登基稱帝,她才被诏返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