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前世造反篇
直到司少商離開,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在意妞妞。不過臨走前,在轎車裏,他鬼神神差的透過車子的後視鏡看了看車子後的人,腦海中突兀的冒出了幾個字--光源氏計劃。
見鬼!
他晃了晃自己的小腦袋,不敢繼續想下去了。
司長生雙手交握放在小腹上,放松的後仰在汽車座椅上,對司少商調侃道:“怎麽了,舍不得?”
司少商大聲道:“沒有!”
司長生拍了拍兒子的小腦袋,調笑道:“行了,一心虛就大聲說話,這毛病什麽時候能改改。”
他透過後視鏡朝身後看了一眼,扶了扶自己的眼鏡,“以後還會見到的。我把地址和電話留給他們了。你要是想妞妞,以後常聯系就是了。”
司少商撇了撇嘴,不以為意,心道:我早就把地址留給妞妞了。
“對了,”司長生摸了摸司少商的小腦袋,感慨道,“人家妞妞和你一樣大呢,開學就上一年級了,我覺得人家可比你聰明多了。”
不像他這個傻兒子,聰明只是表面上的,內裏卻有些憨傻。
司少商猛地撲到司長生懷裏,震驚道:“你說什麽?!妞妞不是比我大一歲嘛!”他小腦袋轉了轉,懊惱道,“難道她騙我!”
而他竟然被一個虛歲只有八歲的小女孩給騙了!
司長生好笑的抱着目瞪口呆的兒子,拍了拍他的後背算是安慰,笑道:“我就說嘛,人家可比你聰明多了。”
萬家成一家人站在原地,一直等車子出了村,連影子都不見了,才轉身進門回家去了。
楊靈芝道:“這家人不簡單,以後咱們還是不要聯系了。”
萬家成從口袋裏掏出那張紙條,皺眉想了一會兒,猶豫道:“以防萬一,還是留着吧。”
Advertisement
多認識一個人就多一條出路,就如媳婦說的,那男人一看就是不簡單的。如果将來他出了事兒,沒準兒還能幫幫忙啥的。
能随便拿出一個鋼鐵廠辦公室職位用來報答的人,身份還是工程師。而且聽他話裏的意思,家裏的老人還是個麻煩纏身的大人物。這是目前他們家所能攀上的,能量最大的一個人物了。
萬家成掃了一眼地上司長生兩父子帶來的東西,自我調侃道:“嘿,抱了個仇就收到這麽多好東西,妞妞果然是受老祖宗鐘愛啊。”
萬穗心裏直翻白眼,對老父親的叫法已經不置可否了。
雖然她上輩子沒有留下子嗣,對後來的皇太女和繼承者也不甚關心,但既然老萬家想當她的後人,她也不是不可以勉為其難的收下。
“對了,”萬家成拍了拍手,一把抱起萬穗放到炕上,認真道,“我覺得有些話司長生說的不錯,你也聽聽,同不同意的,你自己做決定。”
萬家成回頭瞧了瞧楊靈芝,楊靈芝看了萬穗一眼,點了點頭,萬家成這才轉過身對萬穗說道:“你這個名字還是不夠妥當。”他按住萬穗的肩膀,俯下身盯着她的眼睛,嚴肅道,“聽着,如果你真的那麽喜歡這個名字,喜歡到非它不可,那我也就不逼你了。但如果你不一定非它不可,那好,就在你的名後面加一個字,叫‘萬穗兒’。”
“妞妞,你得明白,如果你還用原來的那個名字,真要有個萬一,這輩子你就在鄉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吧。城裏已經不招工了,想成為城裏人,你必須考上大學!”
萬穗看了看眼前老父親嚴肅的臉,瞅了瞅旁邊眼神亂瞟實則暗暗注意的母親。她想,為了一個名字,她真的要置他們的苦心于不顧嗎?
萬穗得到來自親人的愛實在是太少了。
前期她叫李朝華的時候,母親戰戰兢兢想的只是如何自保,也因為有對父皇的恨意支撐着,其實母親并不怎麽痛恨她,相反很多時候還會給她打掩護,教她讀書識字。
等到她初掌權柄的時候,母親的生活越來越好,父皇又有了妾室兒女,她也不甘寂寞的養起了面首。
萬穗還記得小時候母親是如何鄙視那些面首三千公主貴婦的,輪到她自己,倒是無話可說了。
母親和她的小情人生了一個兒子,但當時父皇大事已定,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知道,将來的天下,一定是李十五的。
唔,不對,不叫李十五,父皇改了名字,叫李止戈。
母親毫不猶豫的丢掉了她的小兒子,殺掉了她的小情人,遣散了面首,鬥志昂揚的回到了那個她曾經痛恨的地方。
出于對大哥的愛惜,父皇以正室夫人的身份接回了母親。而在大哥死後,由李朝夕變成的李曌,毫不猶豫的支持母親成為皇後--她們的利益是共通的!
那個年代,嫡子和庶子的區別,有甚于天和地。
當時貴妃齊氏也是很明白這個道理,使勁了渾身解數讨好父皇和文武百官。父皇想必也是喜歡齊氏的,準确的來說,是給他了生了兒子的齊氏。
父愛膝下單薄,除了死去的大哥和小弟之外,只有貴妃齊氏生了兒子,其餘的都是女兒。這也是為什麽齊氏一個小小的庶女妾室,竟敢與正室争戴鳳冠--兒子,是兒子給了她勇氣!
為了兒子将來能夠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父皇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氣想要保齊氏為皇後。
齊氏為皇後,名不正言不順,百官都不同意。父皇本可一言而避之,以他開國皇帝的身份,他可以也能做到。
可李曌不同意!
當時的李曌,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她要皇位。以她女子的身份,原會引起男人的反感。但李曌手握朝廷将近三分之二的兵權,戰功赫赫,出身正統,母家又是颍川胡氏嫡系女,對于那些将血統看作一切的士大夫來講,李曌做皇帝,總比一個庶女子作皇帝要好得多。
更可況李曌比她的弟弟大了一輪,整整十二歲。皇後之位争奪激烈的時候,弟弟還跟在太傅身後學習之乎者也,李曌卻是可以作為胡氏的依仗了。
李曌态度強硬。如果不想兩敗俱傷,李止戈必須妥協!
最後的結果是以胡氏做皇後為終結,齊氏終歸棋差一招,功虧一篑。
那時候母親胡氏與她的感情就已經很一般了。當然,李曌也從不指望,為了後位連親生兒子都能抛棄的母親心還和以前一樣柔軟。
母親以前做的事,稍微調查一下都能知道。百官不敢提,是怕惹怒了皇室。父親之所以原諒母親,一是為了大哥,二則,不得不承認,其實也是為了她。
這時候的一對夫妻,恩愛不再,唯一聯系在一起的也只有利益二字。父親為了自己的兒子鋪路,母親為了自己的家族和榮華。
最親最疏,不過如此。
她也不指望得到什麽父愛母愛。
在父皇專門慶祝她得勝歸來的宴會上,倒進杯中的酒是鶴/頂紅。唯一陪她赴宴的男人當場喪命,她也在吐了一口血之後昏迷不醒。
當時李曌年輕,身體又經過空間的調養,到底比旁人對藥的毒性抵抗力強一些,在屬下的衷心保護下昏睡了三天之後就醒了。
雖然調查到不是父皇下的毒,是齊氏下的。可憑着對宮裏的掌控,父皇沒有阻止,那就是默認了。并且事後也沒有對齊氏做出懲罰,卻趁機想要奪取她的兵權。
短短三天內,忠于她的屬下,十之八九遭貶。其餘的,不是被殺,就是被逼造反。
李曌也反了。因為她知道,父皇不可能把皇位交給她了。
不繼承皇位,齊氏和她的兒子不會放過她,她會死;被父皇收回兵權,沒有保命的權柄,新皇繼位後功高震主最後還是會死。
左右都是一死,為了自己的小命,她總要拼一拼的。
母後很聰明,她知道如今所有的榮耀均來自于她,所以她選擇了她,親手遞給了父皇一杯迷藥。
齊氏也很聰明,知道她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她調動了齊氏一族的所有家奴明火執仗的搜查公主府,實則為了殺死她。
于是她幹脆的打着清君側的名義進了宮,幹脆利落的把齊氏和她的兒子剁了。
兩個人腥熱的血噴濺在她的臉上,李曌穿着甲胄,提着兩人的腦袋去見李止戈的時候,血沒幹,滴了一路,流成了一條小河。
當時李止戈的态度很是耐人尋味,他既沒有悲傷,也沒有憤怒,非常的平靜。
等李曌做了幾年皇帝,年紀大了的時候,突然就明悟了李止戈的心思--他是在養/蠱。
他們姐弟兩個,只能有一個活下來。至于是哪一個,也許他根本就不在乎。也許,在父皇沒有明确的懲罰齊氏的時候,其實是隐隐的偏向她的--他在逼她動手!
這個時候動手,總比那小崽子長大了手上有了權力才動手要強得多。父皇是在逼她果斷的和他掰一掰手腕,到底是誰更強一些。
或者說,這個結局,更早的時候,胡氏成為皇後,就已經奠定了。
真奇怪,明明小時候記得李十五很愛笑的,很愛抱着她舉高高。見面之後,李止戈卻對她很是很嚴肅。
其實回想起來,李止戈那時候,可能就已經沒有把她當成女兒了--每一個在戰場上上活下來的人,人們都稱之為軍人,或者戰士。
刀子上染了血,甲胄上染了霜,時間匆匆,一切都回不去了。
說來也奇怪,李曌當上皇帝之前,最大的“敵人”是李止戈。當上皇帝之後,唯一可以交心的人,竟然也是李止戈。
母後為了胡氏的利益,給她送了不少屋裏人;皇伯父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聯絡朝臣和宗室反對她;嫂子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太女,把自己獻給了她重用的屬下。
每個人都想從她這裏得到,李止戈成為太上皇卻從來沒有找過她的麻煩,就顯得頗為難能可貴了。
那個時候,只要父皇和母後老老實實的,就是對她的愛了。
縱觀她這一生,除了她的第一個男人,竟然從沒有從別人身上得到過關愛。
李朝夕沒有得到,李曌不屑得到!
萬穗回過神來,轉了轉眼珠,沉聲道:“改吧。”
徹底的放下過去吧,從今往後,世上再也沒有李朝夕,更沒有李曌,只有萬穗兒。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正式開啓上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