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通古今
通古今
秦之行畢竟是清平縣的縣令,不能久待在這兒。
她內心空落落的,謝過小二獨自往回走,到了家門口,才想起訂的飯菜還沒去取。
這樣匆匆折騰一圈,已是申正。
她又把屋子裏外打掃一番,等着豔娘。
不一會,門外響起敲門聲,她估摸着時間,豔娘這是早到了?
她放下手裏的笤帚:“來了!”
“啊!”迎面一個小身影大叫着抱住她的腿,她低頭看去,是秦安。
秦煙心裏吃驚:“秦安,你怎麽在這,秦卿呢?”
秦安還是老樣子,只雙手環抱着她的腿,聽得她的聲音擡頭看向她,睜着圓圓的大眼睛,似乎比上次胖了不少,小臉和眼睛一樣圓。
秦煙擡頭時,秦卿也出現在她面前,眼裏不再有悲傷,微笑地望着她。
那日拿了和離書後,她就來了上都,本來還擔心秦卿會陷在過去想不開,如此一見,反倒是她多心了。
她拉着秦安跑過去抱住秦卿,心中既激動又好奇:“你們怎麽來了?”
她本意是想接他們一起過來相聚,但是時間太倉促,路上來不及,只能作罷。
看着秦卿被她抱得漲紅了臉,她趕忙松開她,她的手指着遠處一輛馬車。
秦之行站在馬車旁,臉上的笑随着她投來的目光止住,又是那一副面無表情樣子。
秦煙走上前:“謝謝你,把她們送來上都。”
秦之行抿着嘴,不自然地說道:“順路看見他們,就帶過來了。”
秦卿笑着看向他倆,不想打擾他們,便帶着秦安拿着包袱先進屋了,進去之前還偷偷給她比劃:秦之行一路舟車不容易,留下來一起吃飯。
秦煙心裏對他很感激,自然不能虧待貴客,她說道:“今天是小年,你留下我們一起吃吧,天色不早了,你回去還不知是何時,晚上也不安全。”
秦之行:“不了,你們一起吧,我留下你們也不自在,晚上...我可以回客棧。”
秦煙脫口而出:“客房滿了。”
見他滿臉疑惑,她說:“我今早去客棧找過你們,客棧如今已經客滿了。”
她見秦之行還有猶豫,搶先一步把銀子給了車夫:“師傅有勞您跑這一趟,早些回家過節吧。”
“多謝姑娘。”車夫眼色極好,收了錢調轉馬車就走了。
她笑着對秦之行說:“現在你還要走嗎,秦大人。”
秦之行淺淺一笑,随她進去了。
她本來只準備了豔娘兩人的飯菜,秦卿她們都來了,肯定不夠,她說:“你們先坐,我再去買些飯菜。”
秦之行早已經提前買好,只需等着他們送來就好。
幾天前,他匆匆趕回清平縣,安排好衙裏的事,帶着秦卿姐弟倆匆匆趕來。
既然他上次領了秦煙的謝,那自是得好好照顧她們。
秦卿從家裏帶了許多東西,除了日常所需,還有她剪的窗花、買的對聯,她帶着秦安布置一番,本來簡樸的小院一下充滿節日的氣氛。
秦安只咿咿呀呀說着幾個字,但笑得格外開心。
秦煙和秦之行從沒正常過過節日,偶爾宮中大宴也拘謹得很。他們是臣,秦煙連臣也不算,只能聽候陛下安排,何時入宮,何時列席,坐何座次,都如他們的人生一般,被安排妥當,不能有絲毫差池。
伴君如伴虎,哪怕梁惠帝開明聖賢,但一朝踏錯便萬劫不複。
這次和秦家人一起過節,雖不比宮中奢華,但卻自在輕松。
往年都是秦卿準備,她把祭竈用的貢品擺好,虔誠地拜了幾拜。
秦煙算着時辰,她與豔娘約定的時間已過,已經快戌時但豔娘還沒來。
秦煙不放心,讓她們先吃,她準備去春風樓看看。
“我跟你一起。”秦之行起身,不容她拒絕,和她一起往外走。
兩人到了春風樓時,一向熱鬧的春風樓只燃了門口燈籠,門外也不見人。
秦煙過去敲門,也沒人應。
“哎,你們外地的吧,春風樓今日不營業。”路過的一人告訴他們。
秦煙問道:“那這裏的人去哪了,老板娘呢?”
那人把手指向遠處:“每到逢年過節,老板娘都帶着人去酒樓裏聚聚,估計現在人在那吧,這都小年了,你們有什麽急事,明天來不也一樣嘛,人家一年就歇這一天。”
總歸人沒事就好,春風樓裏那麽多姑娘,離了豔娘也不行。
秦煙不便去打擾她,和秦之行往回走,兩人一時無言,街上只有零星幾個行人走着。
“咳,這個算是賠禮。”秦之行伸手遞出一只簪子。
一只白玉簪子,色澤溫潤如消融的新雪,又似月光輕灑,透出不染塵埃的高潔。
簪身細長優雅,仿佛是大自然不經意間遺落的一根靈秀枝桠,其上精細地雕刻着細膩的蓮花圖案,每一瓣花瓣都栩栩如生,輕盈地展開,蓮花之下,幾縷輕盈的水草随波搖曳,在簪頭的位置,鑲嵌着一顆小巧的珍珠,與白玉相映成趣。
秦煙一頭霧水地看着他,心裏想着“賠禮”,他有何事需要道歉?
秦在口中的謝字還沒說出口,聽見秦之行說:“我給你帶上吧。”
他幾步走上前,仔細找了個位置,把簪子插好,認真打量了一下,覺得不妥,又換了個位置。
幾次三番,終是覺得滿意了,才放開手。
秦煙看着他如此認真,想到他做的事:“秦之行,你多次相助于我,把秦卿她們送來,還有這支簪子,我感激不盡。”
他不自然地別過頭,繼續往回走,臉上的緋紅之色隐藏在夜色中:“都說了是賠禮,自是不用言謝。”
頭頂的煙花綻開,宛若一朵五顏六色的花朵,盛開在月色中。
他們齊齊擡頭去看,璀璨的夜之花映在他們臉上。
彼此相視而笑。
這是她第一次見秦之行笑,像消融的冰川,帶着春風溫柔。
但他接下來的話卻讓她平靜的心再起波瀾。
秦之行開口問她:“我看書時,曾看到過一種奇異現象,一個人本來生活在秦國,某日不知因為何故,突然出現在另一個朝代,而且此人聞所未聞,在史書中也不曾記載,不知秦姑娘可聽過?”
這個故事中的人和她有同樣的遭遇,她的心慌了一瞬。
秦之行不可能有所察覺,她從沒和任何人提起過自己不是魏國人,也許只是巧合。
她回望着他,眼裏多了探究和好奇,說出她內心最大的困惑:“那這個人該如何回去,書中可寫了?”
“沒有。”秦之行答得幹脆。
秦煙眼裏的失望一閃而過,她只能裝作不懂,她與秦之行本就不相識,哪怕他們都來自大梁,她也不會輕易暴露自己。
秦煙:“你這個故事沒意思,沒頭沒尾,不若我來說一個。”
“洗耳恭聽。”
秦煙故作高深地說起她之前聽過的故事:“從前有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均以打獵為生,但是山後的森林卻沒人敢進。”
她說完看向秦之行,等着他的提問,他也饒有意味地問:“為何,因為林中有猛獸?”
秦煙得了回應,繼續講下去:“非也非也,因為走進這個林子裏的人都沒有出來過,村子裏一個小女孩貪玩進去了,結果從此就再也沒出現過,後來她的爹娘進去找她,也跟着一起消失了。
大家都不敢踏進林子半步。
傳說,這林子裏有個吃人的老婆婆,若遇見她,她定會問你問題,若沒答對,就會被她吃掉。
這村子裏有個小孩非常調皮,認為自己聰明絕頂,一定會成為第一個走出林子的人,那日散學後,他看爹娘還未回來,拿了點吃的,獨自一人往林中走去。”
秦煙和他并肩走着,突然一個跨步,接着轉身,攔在他面前,繼續講着:“這個小孩在林子裏繞了好久,一個人也沒見到,天色漸漸暗下來。”
秦煙提高聲音快速喊了一句:“突然,他被絆了一跤,等他爬起來看的時候,發現地上白骨森森,遠處還堆成了小山。
小孩害怕極了,也不想逞英雄了,從地上拔腿就跑,可是卻總在林中兜圈子,出不去。
就在這時,遠處有一個亮光,忽隐忽現,他以為是爹娘來接他了,高興地喊着往那跑。
等他走近時,發現是個頭發花白的老婆婆,他吓得退後幾步,老婆婆開口,聲音幹啞低沉。”
他們走到小巷裏,巷子昏暗無人,秦煙捏着嗓子學婆婆的聲音:“小朋友,你能否回答我一個問題呢?那小孩吓得轉頭就跑,可是無論往哪裏都會遇到她,小孩實在跑得累了,站在原地氣喘籲籲。
他感覺到肩膀被抓住,動彈不得,耳邊又傳來老婆婆的聲音:我這個問題很簡單,你猜我有幾個手指頭呢?”
秦煙學着老婆婆的樣子,問向秦之行。
秦之行雖然不信什麽鬼神之說,但四下無人,加上她講得繪聲繪色,不自覺聽進去了,他問道:“有幾個手指頭?”
秦煙看他聽得投入,慢慢貼近他。
左手摸上了匕首,此時若是一刀,定可以直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