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第二天,曹子建沒來上課。
很快就到了放假的日子,荀俣和季汐準時來到丞相府赴宴。
臨近午時,古樸的街道上人員稀少。一輛馬車慢悠悠的駛來,停在了相府門前。
季汐率先跳下車,和荀俣一起進入丞相府。
這是季汐第二次來到丞相府,沒有先去見曹孟德,而是在家仆的帶領下直接來到了曹子建的院子裏。
曹子建看到季汐和荀俣,熱情地招呼道:“進去坐。”
東漢末年以左為尊。
季汐和荀俣的座位被安排在主座的左側,荀俣的座位離主座最近。
荀俣的對面坐着一個小孩兒。
季汐多看了一眼,他二人來的非常的早,沒想到還有人比他們先來。
對面的小孩兒也好奇地看着季汐。
荀俣低聲介紹道:“他叫夏侯威,是夏侯淵四子,今年才十歲。”
夏侯淵,字妙才,有名的将領。
說起來夏侯妙才和曹子建還有一層親戚關系,是曹子建的表姑父。
夏侯威端起了茶杯相敬。
季汐比夏侯威年長八歲,拼爹也占上風,回禮時只需點頭微笑便可。
不一會兒,有其他人進來了。
進來的又是一個小孩兒,坐在了夏侯威的旁邊,季汐的對面。
季汐低聲問:“來人是誰?”
荀俣介紹道:“他叫樂綝,是樂進之子,今年十七歲。”
樂進,字文謙,有名的将領。
後世将他和張遼、于禁、張郃、徐晃四人并稱為曹魏“五子良将”。
房間不大,聲音再小也都能聽見。
樂綝聽見季汐和荀俣的對話并沒有什麽反應,不如小小年紀的夏侯威靈活。
此時又有人進來了。
這人季汐和荀俣都認識,不用介紹。
來人正是比季汐小一歲的王肅,先和荀俣、季汐打了個招呼才入座。
其父王朗,字景興。
季汐在學堂第一次見到王肅時,聽說他父親是王朗,差點脫口而出王司徒。
建安十六年,王朗還沒有升任司徒。
這個時候最後一位客人終于進來了,坐在季汐對面的樂綝旁邊。
荀俣介紹道:“他叫張虎,是張遼之子,今年十六歲。”
張遼,字文遠,有名的将領。
在張虎落座後不久,曹子建便從內室出來坐在了主座上。
他所穿的衣服與在院子裏時不同。
在院子裏的時候怎麽清涼怎麽穿,穿的是數層薄薄的紗衣。
現在穿的是月白色的廣袖衣裳。
屋子裏有冰塊降溫這樣穿并不會覺得熱,配上和衣服同色的發帶更加彰顯才子氣質。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未成年,并沒有準備酒。
曹子建端起茶杯站起身來道:“我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
在座各位都将會是他的親信。
左右兩邊坐着的人都端着茶杯站了起來,回應曹子建。
宴席正式開始了。
每個人面前的長條形桌案上都擺滿了豐盛的菜肴,還有甜點、茶水和水果。
食不言,寝不語。
吃飯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吱聲,等大家都吃飽喝足的時候,一隊舞女魚貫而入。
宴會當然是以玩樂為主。
随着舞女的翩翩起舞,很快大家就交頭接耳的聊了起來。
曹子建在宴席上拉攏衆人。
現在曹丞相想要稱魏王的消息還沒有公開,不好公然拉票,但隐晦地拉票還是可以的。
夏侯威雖年少,但有成人之風。
曹子建雖然比夏侯威大了足足十歲,但因為十分的欣賞夏侯威,所以願意與其結交。
右邊的三位,父輩都是手掌兵權的大将。
和他們打好關系就等于是和他們的父輩打好關系,可以說是得到武将的支持。
左邊的三位,父輩都是有名的謀士、重臣。
和他們打好關系也可以等于是和他們的父輩打好關系,得到文臣的支持。
宴席上,曹子建隐晦地提到了陳長文。
荀俣聽明白了曹子建的言下之意,準備回去就打聽一下姐夫對曹子建的看法。
他與曹子建是同窗,要親近一些。
曹子桓比他大了六歲,小時候不在一起玩,才學也沒有與他年齡相仿的曹子建好。
他十分的不看好曹子桓。
推杯換盞之間,有不速之客不請自來,在門口朗聲說道:“曹子建,你居然在家中宴請朝臣。”
一時間,寂寂無聲。
曹子建看見這位不速之客心中火起,沒好氣地道:“你看看清楚。”
夏侯伯仁目光一掃,尴尬了。
在坐的賓客全是年未及弱冠的孩子,沒有功名在身,不算朝臣。
他在相府門外看見荀文若、王景興、夏侯妙才、樂文謙、張文遠府上的馬車,又聽聞曹子建在家中宴請賓客,所以才産生了誤會。
夏侯尚,字伯仁。
“哈哈,看來是場誤會。”夏侯伯仁尬笑一聲,轉身想溜。
來之前他已經向丞相告密。
曹子建卻不願意就此放過夏侯伯仁,說道:“夏侯将軍留步。”
夏侯伯仁停步轉身。
曹子建畢竟是丞相的公子,他不能得罪的太狠了。
雖然很不想留步,但還是留下了。
在夏侯伯仁來之前,曹子建正端着茶杯來到了荀俣身邊和荀俣“敘舊”。
此刻他手中依然還端着茶杯。
曹子建看向夏侯伯仁說道:“你來我家做什麽?素聞你與我兄長曹丕關系密切,莫不是他請你來的?”
他和曹子桓相比,年齡上很吃虧。
夏侯伯仁比曹子桓還要大上幾歲,和曹子建的年齡就相差的遠了。
“當然不是。”夏侯伯仁當即否認。
這個時候曹孟德趕了過來,遠遠的就看到了站在門口不知所措的夏侯伯仁。
他走到門口,裏面的情況和他想象的不一樣。
夏侯伯仁向他告發曹子建在家中公然宴請朝臣十分猖狂,結果就給他看這個?一屋子全是年未及弱冠的孩子。
曹孟德狠狠地瞪了一眼夏侯伯仁。
舞女們早在夏侯伯仁剛來的時候就自發的退下了,在坐的官二代們看到曹孟德來了,紛紛站起來行禮:“丞相。”
曹子建拱手喚道:“父親。”
曹孟德知道自己誤會了曹子建,找了個臺階下,說道:“我來是想告訴你,下個月我要率軍親征關中。”原本是來興師問罪的,現在只好臨時找個理由了。
曹子建主動請命:“我願跟随父親西征。”
曹孟德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一口答應曹子建的請求轉而看向季汐,問道:“季汐可願同往?”
此次西征,他想帶上季汐。
當年攻打柳城時久攻不下,年僅十六歲的周不疑給他獻策助他拿下了柳城。
季汐的才學不下于周不疑,定能幫他。
荀俣擔心季汐會不知輕重的答應,搶先說道:“丞相,季汐不能随軍出征。”
這話一出,衆人疑惑不解。
高級将領出征的時候時常會帶着家眷一起,其中就包括小孩。
比如曹丕和曹植。
建安二年,十一歲的曹丕随曹孟德南征張繡;建安十一年,十五歲的曹植随父東征海賊首領管承。
所以并不存在未成年人不能随軍出征的說法。
季汐問道:“為何?”
其他人也看向荀俣,等着荀俣說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最想知道原因的人是曹孟德。
荀俣不答反問:“你騎馬的技術熟練掌握了嗎?不騎馬負重前行你能走多久?”
季汐:“……”
作者有話要說:
寶寶用方言讀了一下唐詩,好有趣呀~還專門搜了小視頻聽老鄉用家鄉話讀詩,別有一番趣味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