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凡事盡力方無悔
第36章 凡事盡力方無悔
林黛玉微微擡頭,問道:“三哥哥,你要說什麽?”
她直接的這麽問,賈琰反而不知道怎麽說了,正巧這時候天有些微雨,賈琰就走到路邊,想挑一把油紙傘。
林黛玉跟在身後也走了過去。
玫紅翠綠的傘面,有湖水泛舟的,有雪開梅花的,有簪花仕女的,有墨山煙雨的。
“要這個。”賈琰跟林黛玉同時指着一把。
“哎,姑娘跟公子好眼光。”老板娘笑呵呵地遞給他們。
賈琰把傘面撐開,迷霧中霁青的竹林籠罩開來,而竹林下的姑娘,雙肩蕭瑟,細雨潤眸,一身松石翠荷色長裙,袅袅婀轉,清素如九秋之蘭。
林黛玉在傘內,賈琰在傘外,兩個人漫無目的地走,走過黛瓦粉牆,走過長街曲巷,走過青石小橋。
“山終有峰,水終有源,路終有頭,落花尚且有歸處,”林黛玉越走越慢,最終停在了月溪橋上,她用細白的骨指去撫摸橋上的雕石,冰冷的觸感凍得她手指猛然縮回來,她便放在嘴邊呵了口氣,卻又慢慢的将整個手掌放在雕石上,接着平靜地道:“我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她的性格本身就細膩敏感,賈府這麽長時間都沒派人來接她,賈琰也沒有對她有任何解釋,必是出了什麽變故。
賈琰見她如此通透,也松了口氣,他轉頭看向遠方,感慨道:“我們二月離京,四月到達梧州,如今已過中秋眼看到了九月,從春到秋,仿佛忽然而至。”
林黛玉點頭,很自然地問:“那三哥哥跟府上寫了幾封信?”
“七封,梧州地動第十日我從驿站送去一封,後來過了一個月沒有回音,我又重新寫了一封給老太太,半個月後,我又從官驿用官報寫了一封給二老爺,仍然無果,最後一封寫在七月,我寫給了京中一個舊人讓他轉送給琏二哥哥。”
“若說官路不通,不大可能,再不濟我的任命朝廷在一個月前就已下達,府上的人總應該都知道了,不但沒人來接你,連書信都不回,想必是出了什麽變故,”他頓了頓,還是決定說完:“你跟二哥哥的事恐怕是有些波折。”
林黛玉将手裏的傘收起來,又将臉上的絹紗解下,她輕輕吐了口氣,微微擡頭,閉起眼睛,遮住眼裏的輕愁,或許還有淚水,就那麽讓細雨灑在她瑩白如玉的面頰上,也不說話。
Advertisement
他看她一眼,她的反應比他想象的要平靜,可是這種平靜卻比大哭更讓人替她難受。
賈琰不是很喜歡這種氛圍,看見橋下的烏篷船,便扯了她的袖子往橋下走。
林黛玉被他吓一跳,也顧不上難受了,甩開他的手道:“做什麽?”因為他一向知禮,故而也沒有覺得冒犯,只當他有什麽事。
賈琰笑道:“這段時間忙,也沒帶你出來玩過,恐怕你以後也沒什麽機會再出來,我為你做不了別的,只能帶你游一游故土。”
其實一開始賈母讓他帶林黛玉回蘇州,他就有些猶豫,雖然《紅樓夢》沒有寫完,雖然這個世界和紅樓也有些不一樣,但寶玉黛玉定親定的這麽順利他老覺得不靠譜,只是這種事他實在不好插手,只能路上加倍小心,生怕出什麽意外,誰知躲過了人禍,卻碰上了天災。
雖然他已經第一時間将婚書塞在懷裏,可是現在看來,變故并不是出在婚書上,想想也是,如果一紙婚書能約束得了人心,世上哪還有那麽多癡怨官司。
這幾個月來,黛玉一直住在署衙後院,他又比較忙,稱不上朝夕相伴,可多多少少比之前了解她一點。這個在後世很多人眼裏與嬌弱挂鈎的姑娘,其實并不弱,也許是于情字上太過在乎,所以才顯得弱。
可是在其它方面,她稱得上堅韌,遇上大災,她幫不上忙,可也不拖後腿,平時就安安靜靜呆在後院,不給人添一點麻煩,連劉夫人都說,這個姑娘懂事的讓人心疼,用的上她的地方,比如賈琰拜托她整理一下從江南才子那收來的筆錄,她二話不說,熬了兩個夜晚細細的整理好,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都在後面詳細說明了原因,包括有些錯誤的地方,她還細細做了修改。
這樣一個聰慧體貼的女孩,賈琰也不希望她情路不順,只是感情這種事,冷暖自知,自然不能阻止,但眼睜睜的看着,他心裏又過意不去。他不能為她做別的,帶她散散心還是可以的吧。
賈琰去租了一條烏篷船,他的床頭有一張他爺爺奶奶金婚時的照片,就是在蘇州的這種烏篷船裏照的,夕陽落日,水波潋滟,古鎮橋下,頭發花白的兩位老人緊緊依偎着彼此,他當時看了就下定決心,想着如果有女朋友了,一定帶她一起來,并且背上畫板,不要照相,要自己親手畫一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心願一直沒有達成。
沒想到,他再次來到這個地方,卻是在這樣的情景下,中間隔了幾千年的時光長河,摸不到歸處,走不到盡頭,像一場獨行的旅途。
“三哥哥?”
林黛玉不得不叫他,把她莫名其妙拉過來,兩個人在岸邊傻站着,很奇怪呀。
賈琰摸了摸鼻子,他難得有點想家了,咳嗽了一聲,對黛玉道:“等一會兒再上船,我們先去酒樓買點酒菜。”
林黛玉本想阻止,但想到賈琰的那句她今後沒有機會出來,不由的心下黯然,略點了一下頭,就同意了。
于是兩人就從酒樓點了菜,用食盒裝回來,上船以後,站在船頭的船娘問:“兩位去哪裏?”
賈琰笑道:“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吧。”
碧水霧天,微雨朦胧,小船緩緩行開,穿過一孔孔的石拱橋,兩岸人家懸挂的高高的酒旗,岸上小姑娘叫賣菱藕的聲音,都在逐漸遠去,只剩下船娘清唱的蘇州小調:
“月子彎彎照幾州勒,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勒,幾家飄散在他州······”
林黛玉托着腮,見賈琰遞給她一杯松葉酒,略頓了頓就接了過來,笑道:“若真能盡醉兩忘言,倒好了。”
“你不用強笑出來給我看,我看着也別扭”賈琰自己拎了一壺烈燒白,将身下的坐墊扔開,席地靠在船壁上,“你瞧瞧你的眼睛,昨晚上哭了多久?”
林黛玉自是傷心難耐,雖然早已心有準備,但是總抱有僥幸,若是府上沒收到信呢?萬一琏二哥哥有什麽要緊事過不來呢,每夜輾轉反側,想起素日于與寶玉的情分,想起自己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想起自己身體孱弱只怕是薄命之人,便忍不住的流淚,心底惶惶然無所依。
可是親口聽到賈琰寄了七封,府上卻一點音信也無,她卻意外的鎮定了下來,大概是最讓人玄心的就是舉在頭上的利劍,因為未知所以害怕,但這利劍一旦放下,心裏卻松了一口氣,只覺得果真如此,就是傷心也能強壓下了。
林黛玉輕輕抿了一口酒,這段時間賈琰照顧她良多,他們兩人的關系不知不覺中也沒有那麽陌生了,聽聞賈琰的話,她也沒有覺得生氣,只是轉了話題說道:“三哥哥,梧州災後,你跟劉大人一起去長街給百姓講話,那天,劉夫人帶着我也一起去了。”
“你說,勢非無可轉圜,毋輕棄也!既有重巒疊嶂,亦有柳暗花明。縱力有不逮而畢竟未果,盡力方無悔焉。”
“在梧州這段時間,我所聽所見,都是我在大觀園裏想象不到的,我性子自來要強,爹爹自小就把我充男孩教養,我自覺地我懂得不比男子少,姐妹們作詩,我也願傾其才,壓上一頭。可是出了這方天地,我才發現,我不如他人多矣。就像你說的那些話,目不識丁的百姓可以做到,我就做不到,但我,願意去試一試。”
林黛玉又飲了一口酒,語氣仍然帶有江南女子的婉轉,卻也多了一絲堅定,她重複道:“縱力有不逮而畢竟未果,盡力方無悔焉。”
賈琰從來沒有聽她一口氣說過這麽多話,一時有些愣住,他稍微坐直了身體,仔細的看了看她。
名門閨秀的少女即使飲酒坐卧,一舉一動,也是秀氣雅致,她的雙肩蕭瑟如初,身形消瘦卻更勝以往,她的雙眼依然紅腫,還能看出哭過的痕跡。
古代對女子甚為嚴苛,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與人定親,婚期已近,卻無人問無人接,前路還不知有什麽變故,這麽尴尬難言的境地,她卻說我願一試。
她如此孱弱,可卻于情字上又如此勇敢。
“林妹妹,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賈琰笑了笑,此刻,他是真心的希望這個才情性情皆佳的少女能收獲自己的幸福了。
“我還要多謝你,這也是你教的。”林黛玉後知後覺的有點不好意思。
放在平時,她怎麽也不會說這些,但是這幾個月她一直跟賈琰在一起,兩個人共患難,今天又是這樣的情景,她急需找人訴說,而且她莫名覺得,他也不會笑話她。
賈琰喝了一大口酒,感慨道:“同樣的話我跟二姐姐也說了許多,希望她也能如你這般。”
林黛玉默然不語。
“你既有此心,那你也別怕,”賈琰想了想,還是覺得要安慰她一下,“既然已經定親了,就算是想悔婚也得等你回去,我這次升任的是京都府尹掌獄,若他們硬來,你拿了婚書給府尹遞狀子,我不好出面,但做做手腳足夠了,我們府上的人,”賈琰笑了笑:“吓一吓,還是很容易說話的。”
“只是這樣,你跟府上的關系就徹底僵了,成親了二太太怕也會怠慢你,但日子是你跟二哥哥過的,只要他護着你,加上老太太,也不是什麽大事。”
林黛玉壓下心裏隐藏着的害怕,還是點了點頭,朝賈琰笑了笑,道:“我們走陸路吧,早點回去。”。
只是他們誰都沒預料到,什麽才是最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