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金玉良緣道歡喜
第37章 金玉良緣道歡喜
榮國府。
大門上的匾額已經裹起了紅綢,大觀園裏所有的燈籠都換成了紅翠盞燈籠,綴錦樓,紫菱洲,秋爽齋皆是紅帶飄飛,一片喜氣盈盈,無他,皆是因為榮國府的寶二爺要娶寶二奶奶了。
怡紅院的大門上新貼了對聯:“花開并蒂姻緣美,鳥飛比翼恩愛長”,橫批是“鸾鳳和鳴”,待進得院中,只見處處紅纓缭繞,華彩缤紛,更有那石榴樹下結的紅石榴,個個大而飽滿,密密的墜在那兒,把樹梢都壓彎了些。
兩個小丫頭正在那議論:“聽說是二太太從好遠的地方植過來的呢。”話音未落,只見簾子一掀,寶玉從裏面走了出來,兩個小丫頭忙往後躲了躲。
她們是王夫人為了寶玉成親新調進來幫忙的,沒進來前聽說這寶二爺最是個憐香惜玉的性子,進了這怡紅院後,才發現傳聞不可盡信,這寶二爺的脾氣真說不上好,成天不是摔東西就是砸東西的,有時哭着哭着就大笑起來,他倒是不打罵丫鬟,不過這麽奇奇怪怪的瘋瘋癫癫的,小丫頭們也不敢往上湊。
寶玉才下了臺階,簾子一撩,後面又緊跟着出來一個人,走的太急,被門檻絆倒在地,她也顧不上疼,站起來一把拉住寶玉:“寶二爺,明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這又是要往哪去?”
寶玉冷笑一聲:“我還沒成親呢,你們就這樣看着我,這怡紅院什麽時候成了府尹大牢了?”
襲人忍着疼,知他心裏難受,好意勸慰道:“不是看着二爺,只是這秋深露重的,二爺身體才好些,莫吹了風,就不好了。”
“不好?你哪裏知道什麽叫好?現在若真能立時死了,我才叫大好。”寶玉甩開她的手,徑直離了院子。
襲人頓了頓,轉回身拿了個包袱,又追着寶玉而去。
剛聽到黛玉在梧州遇難的消息,寶玉立即吐血昏了過去,十多天都昏迷不醒,後來連水都喂不下去,老太太,太太都哭成個淚人,只覺得寶玉不行了,未料這時候卻來了一僧一道,就是那次治好了寶二爺和琏二奶奶瘋病的僧道。
那個僧人讓人取了寶玉從娘胎裏帶來的玉,照樣是擎在掌上,嘆道:“青埂峰別後十五載,當初是你求着要來,如今遂了意,還是把這段塵緣走完吧。”
說罷把那玉壓在寶玉枕頭下,徑直走了。
邊走邊又嘆:“金玉良緣道歡喜,木石前盟須散離。世人枉費用心機,一場大夢空自欺。”
第二日寶玉便醒了過來,只是還有些神志不清,木木呆呆的也不說話,直到聽到元春下旨命其與寶釵成親,才又如夢初醒,喃喃道自己定的是林妹妹,不是寶姐姐。
Advertisement
後來便一日一日清醒過來,只是整日哭泣,吵着要去梧州找林妹妹,老太太,太太便命人看着他。林妹妹已逝,說什麽也枉然,只道慢慢的這病根也就好了。
誰料想這林姑娘又沒死,襲人心細如發,後來越想越覺得這事透着怪異,這麽着急忙慌的定下寶姑娘,到底是為沖喜?還是因為早有人知道林姑娘沒死呢?她不敢深想,反正能定下寶姑娘是最好的,寶姑娘為人大度,也能勸着寶玉上進一些。
襲人跟了寶玉這麽多年,最是了解他的癡呆性子,現在府上除了他,都知道林姑娘這兩天便要回來的,明天就是大喜的日子,萬萬不能在這個時候出一點差錯,于是襲人一邊在後面跟着寶玉,一邊心裏念着佛,只保佑明天順利過了就好。
她以為他要去潇湘館,誰知他竟走出了園子,到了沁芳閘的河水邊。
寶玉做了個夢,他夢見林妹妹變成了三生石旁的一棵绛珠仙草,對他笑道:“我可還了你的淚了。”夢裏的林妹妹風姿綽約,不見一絲哀愁,他醒來雖覺得枕巾上一片濕淚,但心裏卻寬慰了些。
襲人見他一直呆呆的望着水面,過了許久還是小心翼翼的問:“二爺來這裏做什麽?我知道你心裏難受,不如我陪你去潇湘館,咱們也拜一拜林姑娘。”說着把包袱遞給寶玉。
寶玉打開一看,只見裏面放着香燭紙錢供品,他心裏的火氣消散了些,是他自己與林妹妹無緣,與襲人她們無關,襲人仍然體貼着她,他卻把氣撒到了她們頭上,果然他是比不得這些女兒的。
于是便放軟了聲音道:“很不必準備這些。那些年我們在園子裏看《荊釵記》,”寶玉面露傷感,接着回憶:“王十朋必要跑到江邊來祭奠他的妻子,旁人都道他癡情,心酸落淚,林妹妹卻道他迂腐的很,說天下水源都是一家,不必拘了哪一處,只要心誠,便哪裏哭一會,也算盡了情了。”
襲人聽不懂寶玉在說什麽,但見他神情緩和,便放下心來,只陪着他,也不說別的了。
寶玉走到桃花樹下,剪下自己的一截衣服,将落花都歸攏起來,埋在了黛玉常埋的那個花冢裏。
寶玉眼露哀凄,嘆道:“晴雯去時,我尚為她做了祭文,于你,我卻連一語也不敢下筆,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非我再無可期。你我素為知己,既為知己,你當知我心。”說到這裏大滴大滴的眼淚又落下來。
他在桃樹下坐了一個時辰,直到老太太喚人來叫他,才自去了。
第二天,榮國府大門敞開,喜迎賓客,吹吹打打,好一片喧聲鼎沸,彩衣缤紛,鸾鳴疊翠,正是佳偶天成時。
寶玉雖然面無喜色,但人已清醒,別人讓他做什麽便做什麽,踢了轎門,便引着新娘子走過火盆,踏過馬鞍,踩着傳席進入堂屋,随後喜燭,香煙都被點起,爆竹聲響,禮樂起奏。
坐在上首的是賈政和王夫人,賈母因為身體抱恙,沒有來,只派了鴛鴦來看看。
贊者在旁念着祝詞,讓其一拜高堂,二拜天地,等到夫妻對拜事,卻見新郎官呆立不動,只有新娘彎腰俯首,衆人心裏都捏着一把汗,贊者準備再念一遍時,就見新郎官的眼睛裏滾出了一滴熱淚,随後彎腰,和新娘對拜。
随着“送入洞房”的聲音響起,王夫人終于松了一口氣,豈料在她剛準備起身時,外面便傳來一聲驚呼。
“這是怎麽回事?”這聲音帶着驚駭憤怒,與滿堂的歡聲笑語格格不入。
衆人擡眼看去,只見堂屋門口立着三個人,正是剛從梧州趕回來的賈琰,林黛玉和紫鵑。
王熙鳳眉頭一皺,立馬跟鴛鴦耳語了幾句,鴛鴦随即離去。探春和惜春都低垂了頭。
紫鵑松開了黛玉的胳臂,不可置信的重複:“這是怎麽回事?”她急步走到寶玉跟前,顫抖着聲音大聲質問道,“寶二爺,你怎麽站在這裏?你這又是娶的誰?你不是要娶我們”
“紫鵑住口!”賈琰猛然打斷了她,他走上前一點,深吸了口氣,沖寶玉道,“二哥哥大喜。”
紫鵑也反應過來,她看着滿堂喜色,連嘆兩句:“好!好!二爺大喜!”實在忍不住往地上“呸”了一口,轉身走回黛玉旁邊,擔憂的看着她。
寶玉早在見到林黛玉的那一刻就呆住了,他呆了一會兒,而後就大笑起來,也不管寶釵,徑直就走到黛玉面前,笑問道:“林妹妹回來了?你可是瘦了?”
林黛玉的臉色蒼白到了極致,因為連夜趕路,坐的又是馬車,根本沒睡好,眼睛裏全是血絲,聽到寶玉的問話,她的精神恍惚,也笑回了句:“你可是寶玉?你也瘦了。”
幸而王熙鳳怕出意外,寶玉拜堂這裏坐的都是自家人,不會有什麽閑話傳出來,可就這麽着,這話聽着也不像話了。
王夫人給王熙鳳使了個顏色,王熙鳳只好上去打圓場,她去拉林黛玉,笑道:“林妹妹回來的剛好,正好能趕上你二哥哥的喜酒,快跟我們吃酒去。”
林黛玉上前一步,正好錯過王熙鳳拉她的手,她一步步的走,看着四周的龍鳳燭,喜香餅,如意釵,念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她轉過頭笑道,“寶玉,你娶的是誰?”
寶玉點頭:“我娶了寶姐姐。”
林黛玉将手放在袖子的地方,賈琰心道不好,只是阻止不及,就見林黛玉把那燙金的婚書拿了出來,幾下就撕碎了。
賈政滿臉愧色,立在原地手足無措,王夫人木着一張臉,邢夫人倒是假模假樣的在擦淚,王熙鳳也不知該勸誰,只好推了推寶玉,道:“你還在這裏做什麽,還不趕緊把寶二奶奶送進房去。”
寶釵一襲大紅描金流霞寶相絡錦嫁衣,一直站在原地靜立不動,綴着南珠的鳳祥繡凰織雲的蓋頭遮住了她的表情。
本是三生石旁舊相識,奈何你瞞我瞞他瞞姻緣錯,甚荒唐,夢中人誰道的盡心傷?只嘆,浮世無常,白落得個倉皇收場!
“我的玉兒!”
外面傳來一聲高呼,只見賈母在鴛鴦的攙扶下跌跌撞撞的走進來,她淚流滿面的一把将黛玉拉在懷裏,哭道,“我苦命的玉兒!”
黛玉老老實實的任她抱着,也不流淚,只是嘴唇在動,聲如細蚊,也聽不清她說的是什麽。
賈母湊到她耳邊,才聽她哆哆嗦嗦說的是:
“母親······接我回家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