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金包銀蓑衣飯
金包銀蓑衣飯
他剛剛嘗了,米心還是硬的,鍋裏的水卻要見底了。
巧雲坐到了竈門口,把柴火退了兩根出來,“能吃,做成蓑衣飯就是了。”
蓑衣飯其實就是不用瀝米,一直把水燒幹把米煮熟的米飯,做起來簡單,有些人也把這樣的飯叫做懶婆娘飯——有些婦人不耐烹調,時常這樣幹的。這樣的飯口感偏綿軟,不如瀝米飯粒粒分明,米香濃厚,但也是能吃的。
他們現在是日子改善了,覺得蓑衣飯不如瀝米飯香。對于那些貧苦些的人家,想吃一頓蓑衣飯都難,即使要吃還得在裏頭摻玉米碴。
巧雲以前在鎮上趕集,聽說書先生講故事,說有錢人家就愛吃摻了玉米碴的蓑衣飯,不過有錢人家吃的蓑衣飯和尋常玉米碴蓑衣飯比起來更講究,他們在裏層堆放白花花的大米,外面覆蓋一層黃霜霜的玉米碴,名兒取得也講究,叫金包銀蓑衣飯。
那時候巧雲就想,有錢人可真傻,把農家人都不愛吃的當個寶。現在她長大了,雖也愛吃大魚大肉,卻也懂得了粗茶淡飯保平安的道理。
巧雲沒多會兒就把飯做得了,炒了一碗肉丁秋茄子下飯。竈孔裏夥食未熄,竈屋裏暖烘烘的,讓整個人特別舒坦。如今天氣涼了下來,江順傷處怕冷,行動又不十分方便,父女倆也懶得往院子裏折騰了,就在竈房裏的飯桌上吃飯。
他們剛擱筷子,素花便來找巧雲了,她神色有些奇怪,像是別扭又像是忐忑,總之瞧上去不太自在。
巧雲猜測多半是因為親事的緣故,她站起身來對還在吃飯的江順道:“爹,你吃完了把碗擱着,千萬別動,我一會兒來收拾。”然後帶着素花去自個兒屋裏說話了。
屋裏沒有竈房暖和,好在吃了飯身上是熱的,把窗一掩也就不冷了。
“你知道薛媒婆說了啥嗎?”一進屋素花就迫不及待開口,仿佛還有些不可置信似的。
巧雲見她慌裏慌張,有些想笑,心想薛媒婆總不可能給她說個老熊吧,哪至于這般驚慌失措,她抿着嘴回素花,“我又不是神算子,如何猜得出來。”
素花臉上閃過一絲紅,道:“她說有人托她上門來給我提親……”
她現在想起那人心裏還是五味雜陳。
巧雲心想,這不是正好嗎,忙問:“男方是誰?”
素花支支吾吾道:“……是……是佩蓮她二哥……”
這話還得從前日說起。
那日薛媒婆回石堰溝娘家給她爹做壽,在村口碰見鄭氏,兩人難免閑聊一番。這個年紀的婦人湊在一起,不是說些家長裏短就是兒女親事,更何況薛媒婆本就是做媒的。
鄭氏想給二小子說親,薛媒婆正為素花這事發愁呢,電光火石之間,突然覺得這倆不就挺般配嘛!鄭二哥是賣豆腐的,素花賣酥餅,兩人都是做小買賣的,不愁沒話說;再者鄭氏思想開明,最欣賞有本事的女娃,定然會喜歡素花的。
薛媒婆越想越是,便把素花跟鄭氏提了。
鄭氏一聽就覺得好。她是見過素花的,覺得這姑娘內斂持重,跟二兒子很相配,于是就說晚上回去問問兒子的想法,轉日回信兒給她。
第二天鄭氏來說,鄭二哥點頭了。
鄭氏趕忙就來托薛媒婆,要她幫忙上姚家說媒。
薛媒婆心裏高興,笑道:“你再怎麽急着娶兒媳婦,也得讓我今晚給做爹過完壽辰再走啊,你放心,素花的親事就是托在我身上的,跑不了!”
這話算是給鄭氏吃了顆定心丸,不然她非得催立馬下山來不可。
巧雲聽完先是大吃一驚,接着哈哈大笑:“這好啊!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細細一想,他們着實般配,這薛媒婆真是個人才!。
只是鄭二哥年初定過親,幾月前那姑娘得急病走了,聽佩蓮說,他還低沉過一段時間呢,現下他又願意跟素花說親,不知道他心裏到底是咋想的。
巧雲興致勃勃地給素花出主意,“這樣,我明日上山去找佩蓮,問問她。要是方便的話,就約個時間咱們幾個一塊兒上鎮上玩一回,到時候你跟他聊聊,你看咋樣?”
素花有些搖擺不定,她以前從沒想過會跟鄭二哥有什麽,畢竟那時候她的心還在江有才身上呢。一下提起來,她心裏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要不……我再想想?”她試探着道。
巧雲道:“這有啥好想的。我只問你,你還惦記我堂哥嗎?”
素花唰唰搖頭。
江有才都成親了,她還惦記他的話成什麽人了。
巧雲欣慰地點頭,接着又問,“你讨厭鄭二哥嗎?”
素花仔細回憶了下,還是搖頭。其實鄭二哥還幫過她呢,那次那個二流子來攤子上搗亂,就是他轟走的。
“這不就得了!”巧雲猛一拍手,“你未嫁他未娶,從各方面來說你們條件都很搭,再說,他還是佩蓮的親哥,你也打過交道的,人品肯定差不了,為啥不試試看呢?”
素花聽着覺得有些道理,可還是下不了決心。
“哎呀,又不是說現在就要你們定下來,只是見個面相一相嘛,要是他還惦記先前那個未婚妻,咱們指定不嫁他!”
素花終于點了頭。
翌日。
素花依舊一大早出攤去了,巧雲沒跟着一道去,準備把家裏收拾妥當了上山,誰知在她動身上石堰溝之前,佩蓮反倒找上門來了。
巧雲驚訝不已,笑着把她讓進門來,“我還打算去找你呢,你倒先來了,咱們真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佩蓮也笑,“我本是來找素花姐的,她家沒人,便拐來找你了。”
巧雲便問她所為何事,同時在心裏琢磨着,她們興許為的是一件事兒呢。
果然,佩蓮端着倒了熱水的陶碗開口道:“還不是為着我二哥,我給他跑腿來着。”說着她飲了幾口水,長舒一口氣後感慨道,“我二哥真是,平日裏心思就藏得深,我愣是沒看出來她喜歡素花姐,不過算他有眼光,要真是能讨得素花姐做我二嫂,我都為他高興。”
既已說到這裏,巧雲就順勢問她,“不是說你二哥之前定過一次親麽,他對那姑娘到底情分如何?”
佩蓮一下就明白她的意思了,她是個坦率的性子,直接說破:“你們不會以為他還惦記先前那個姑娘吧?那真沒有。那姑娘挺好,可說到底是我娘給定下的,我二哥對她并沒有多重的情分,只不過是覺得她年紀輕輕就喪命,有些可悲而已。”
“你放心,來前我仔細審問過他了,他是自個兒看上素花姐的,說覺得她不容易,覺得她能幹,是真的中意素花姐。要不是這樣,我才不會幫他跑腿呢!”
佩蓮語氣誠懇,巧雲知道她不會在這事兒上說假話,放下心來,“那就好。我原想去找你一趟,便是為了确定這事兒呢。”
佩蓮再三保證,她二哥絕對是誠心求娶。
鄭二哥話不多,實則是個心有成算之人,他知道這次托媒人上門求親有些倉促,便特意央了妹妹佩蓮來幫她約素花,他想跟她當面說說話。
本來他可以順路自己去攤子上找素花說話,可鄉下的習俗,一旦開始議親,只要還沒定下來,男女兩人不好來往太密,顯得不莊重。
若是親事定下來那又無妨了。
佩蓮本想親自把這事兒跟素花說,但沒想到兩頭想到了一處,于是巧雲便跟她商定好了見面的日子,就定在重陽,到時去秋鳴山看菊花。
正事說定之後,巧雲要留她吃午飯,佩蓮說家裏大嫂這些日該生産了,她得回去幫忙照看,巧雲也就不好再留了。
傍晚,素花她們收攤回來了,巧雲去叫她們過來吃晚飯——小壯今日跟着去出攤了,家裏現在還是冷鍋冷竈的。
照何氏以往的脾性她是斷不會來的,不過如今有小壯這樁幹親關系在,加之她們家裏光景好了許多,何氏底氣足些,她的性格倒更随和了起來,偶爾叫她們過來吃飯倒也不十分推拒了。
巧雲用蘿蔔炖了熱乎乎的臘骨頭湯。先臘骨的鹹味兒都透出來,用蘿蔔一炖,便成了美妙的鮮味兒。骨頭上連筋帶肉,趁熱吃得七七八八後,往鍋裏頭燙上些豆腐、青菜之類的時令小菜,那真是給肉也不換了。
江順滿足地感慨,“這菜入了秋就是好吃,甜絲絲的。”
何氏吃得臉色紅潤,接話道:“可不,今早起來見地裏有霜咧!經霜的菜不苦不澀,老話是不假的。”
大家熱熱鬧鬧吃完晚飯後,何氏幫着洗涮之後才帶着小壯回去,素花則留了下來,跟巧雲在竈房趁着暖意說話。
巧雲早給江順的卧房攏了炭盆,江順回房去歇着了。
“重陽節……哎呀,那天鎮上指定人多,能賣出好些酥餅火燒呢。”素花得知見面日期後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這個。
巧雲扶額,“我的姑奶奶!那天可關系到你的終身大事,難道不比一天的生意更重要?我看你真是鑽到錢眼兒裏去了。”
素花讪讪一笑,“我這……習慣了。”窮過的人很難不看重銀錢,尤其是能掙到錢時,更是一點機會都不願錯過。
不過她也知道巧雲說得對,馬上道:“我聽你的安排就是了,重陽就重陽吧。”
臨走前,她又問巧雲,“佩蓮真說是她哥叫她來的?”有時候長輩着急,難免在中間幫着使力。
巧雲噗嗤一聲,“肯定是啊,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要是假的,重陽一會面不就露餡兒了嘛。”
素花暗嘲自己多心,佩蓮不是會說謊的人。
她自己也沒發覺,自己開始對這樁親事有點上心了。
巧雲倒是把她的心意看得明白,心裏很是為她高興,她只盼着鄭二哥是個能依靠的,別讓素花失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