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寒冷中的暖意
寒冷中的暖意
天氣愈發冷了下來,恐怕再過不久就得下霜了,好在地裏的活計已幹得七七八八,巧雲成日裏除了上山砍柴以備冬用,便是幫着素花一起出攤。
攤子上自打換了油酥火燒後,生意更加好了。
天兒熱的時候,好些挑夫寧願自己從家裏帶幹糧,也不願花一個錢買吃食,可天氣一冷下來,從家裏帶的幹糧就放不住了,早晨熱騰騰地揣在懷裏帶來,等中午吃飯的時候早已涼透了,無法下腹。除此外,油酥火燒的味道也實在好,油面搭着大葷,幹體力活的人沒有的。
如此一來,攤上的生意是想不到的好,人手就顯得格外緊張。
林氏雖然勤快,但也只能幫着幹些洗涮搬挪的活計,烙餅調味兒這樣的活兒她是幹不了的。這也是意料中事,別說是她了,就是素花,若是沒有巧雲傾心相授,恐怕也做不出這樣好吃的東西來。
此時巧雲的幫襯便格外重要,否則就素花一個人烙餅怎麽也忙不過來。
這天,早上那一陣剛忙過,她們就開始準備烙中午的餅胚,餡兒料在家裏就做好的,此時放在火爐上用蒸籠溫着。
幹活時随處張望,遠遠地瞧見一個半大小子往這邊來,他約莫十五六的年紀,很瘦,臉上都沒啥肉,顯得兩個眼睛格外大,身上穿得很是單薄。這個季節,大家都穿上加棉衣裳了,他還單穿着一件秋衫。頭發飛毛蓬亂,這倒不是因為他邋遢不愛梳理,而是因為營養不足的緣故使得頭發如同秋天的茅草一樣枯燥。
巧雲和素花對他很是眼熟,因為在碼頭幹活的挑夫大多是身強力壯的漢子,像何氏這樣的婦人,還有這半大小子這樣兒的是極少數,因此格外打眼。
“二小子,快過來烤火暖暖。”一旁打雜的林氏出聲叫他。
二小子和林氏沒有什麽關系,二小子也并不是誰的二小子,而是大家都叫他二小子,也不知是姓甚名誰。林氏沒有子女,但心腸有着婦女獨有的溫厚慈軟,她見二小子小小年紀自己讨生活不易,總是想着多照顧照顧他。天氣熱時給他舀一碗水,天冷了叫他烤火暖暖身。
二小子走過來,先向林氏道了謝,并沒去爐邊烤火,而是走到巧雲和素花跟前,吞吞吐吐地開口說出自己的來意,“我……我能不能把自帶的幹糧放在爐邊溫着……等我以後有了錢,會照顧你們生意的。”他眼巴巴的瞧着她們,語氣盡量禮貌懇切,卻掩不住可憐。
這不過是小事,素花就笑道:“這有啥,你盡管放在那兒,等快到中午了咱就給你熱上,這會兒放爐邊兒容易烤幹了。”
小小的善意讓二小子漲紅了臉,眼睛卻又潤又亮,一個勁兒地朝她們道謝。他從懷裏掏出了兩個拳頭大的黑馍來放在桌上,那黑馍馍一看就是黑荞做的,要不是十分過不去的人家是不會吃這樣的東西的,再不濟也是混了高粱麥面的黃馍馍。
等他走後,素花跟巧雲說:“他也怪可憐的,聽說父母都死了,在叔伯家讨飯吃到十一二歲,就被攆出來找活兒幹了,秋初才輾轉來了碼頭幹活。開始管事也是不願要他的,年歲太小了,是大家夥看他可憐都幫着說了好話才給留下。”她的語氣格外憐憫,當初何氏為了養家,也是百般哀求才能來碼頭做工,二小子比她們還要可憐。
二小子來碼頭幹活前在鎮上流竄找活兒幹,當過小二,幫人賣過東西,跑腿兒幫閑,各式各樣的活計都幹過,總是沒個安定。不過也因為這樣,好些人都對他臉兒熟,大概也知道他是個本分孩子,不然誰願意幫他求情說話呢。
巧雲默默聽着,突然想到了賀青山,他也是小小年紀便來鎮上讨飯吃,雖然在藥鋪當學徒有個固定起落之處,但想來日子也不會太好過。哪怕是種莊稼的人都知道,學徒年紀小時在師父家裏便跟長工差不多。
于是她扭頭吩咐林氏:“林嬸兒,等他中午再來時,給他盛一碗冬瓜排骨湯,不收錢。”
林氏自然是樂意的,她喜得直替二小子道謝。
她沒有孩子,但格外憐憫孩子。
要說起來她前世還是修了福德的,不然哪裏能擺脫婆家那個苦坑過上如今的日子呢,如今兩個東家雖然年紀都不大,但都很能幹,尤其是巧雲,只怕以後造化不小。難得的是她還有這份善心,自己跟着她們肯定錯不了。
這邊巧雲并不知林氏的想法,而是跟素花商量起來,“咱們做生意要緊,但我想着這樣順手的善舉也可以多做做,咱們幹脆告訴那些個挑夫,攤子上可以免費幫他們熱從家裏帶來的幹糧,但每日只限二十個,這樣對咱們的口碑也有好處。”
多了也不行,不然那些人都不願花錢買餅只想着占便宜了,她這個想法純粹是為了給像二小子那樣實在艱難的人行個方便。
素花對她的決定幾乎是只有贊成的,這次也是這樣,“好啊,等他們上面來買火燒時順便告知他們就是了。”
兩人搭配着幹活,速度快了不止一點點。
這段時間生意有巧雲在旁幫襯,她也可以歇歇心,不過她心裏還有一樁別的心事在打轉,她想跟巧雲商量,只是不知該如何開口。
……
傍晚,等攤子上一個食客也沒有後,她們才着手收拾攤子。她們要帶回去的東西并不多,笨重家夥都寄放去碼頭管事的住處就是了。管事家住得遠,懶得每日打轉,就和碼頭值夜人住在附近的倉房裏。碼頭到的許多貨物不能露放,在運走之前都堆在倉房暫放,倉房地方不小,放她們那些東西不過是順帶而已。
不過為了表達感謝,素花隔三差五地會給看倉房的老頭打一壺酒送去。
“咱們還有幾個沒賣完的火燒,一道拿去送給管事他們吧。”素花道。
她做了這段時間的生意,性子變得活泛許多,更懂得了與人為善和熱心的道理。
巧雲啧啧兩聲,打趣她,“依我看,你往後起碼得是個老板娘。”
行事做派大方周到,全然沒有以往的畏縮之感了。
兩人說說笑笑地去寄存好東西,回來時,何氏也下工了,與林氏站在一處閑聊等她們動身往家走。
何氏與林氏都算是苦命之人,相處久了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很能說到一起。
剛走到村口,就見小壯在村口等着,一見她們就迎了上來,‘娘’、‘姐’叫個不停。林氏在村口與她們分了路。何氏她們順着村裏彎彎曲曲的小路往家裏走。
何氏捏了捏兒子的手,熱乎乎的,她問小壯,“怎地跑出來了,晚飯做得了?”
近來天氣漸冷,天又黑得早,所以何氏便吩咐小壯在家做做飯,省得她們晚上回去點燈熬油。
小壯牽着娘一臉得意,“早就好了,我連菜都洗好了呢,只等着你們回去炒就成。”
完了又說,“今天薛媒婆來過了,說晚飯後還來呢。”
何氏輕斥他,“小孩子家家的,薛媒婆也是你叫的?要叫薛嬸兒。”
小壯嘴一撇,不大樂意地噢了一聲。
他不樂意薛媒婆上門。
別打量他不曉得,薛媒婆上門來是要給他姐說親呢,他不想他姐嫁出去。村裏小栓子的姐姐嫁了人兩三年才回得娘家一次,一想到往後不能常常見到他姐了,他心理就發悶。
巧雲姐就不用嫁人,要是他姐也和巧雲姐一樣就好了,這樣一家人就可以永遠在一起。
小壯這樣天真的想法,素花知道了肯定忍不住發笑,可她現在笑不出來。她跟巧雲相伴走在後面,剛剛她娘跟她弟的對話她也聽到了,眉頭不知不覺間蹙了起來。
薛媒婆前面提的兩個她都沒瞧上,不知這次提的又是誰。
巧雲像是看出了她的惆悵,拍了拍她的手道:“別想那麽多,這事兒也是講緣分的,反正何二嬸也不逼你,你只管慢慢挑,選個自己中意的就好了。”
素花嘆口氣,“中意的……說着簡單,其實難呢。”
她掰着指頭數:“要人品好,要孝順,長得不能太醜,還得準許我成親後接着做生意,最好還得離娘家近,一條條框下來,只怕猴年馬月才能碰得上那麽合适的,到最後我娘肯定急。”
巧雲挑挑眉:“這如何說得好,萬一天促良緣,就相到了呢。”
“反正呀,別為以後的事情發愁,不值當,只把當下的日子過好就是了。”
……
她們剛到家門口,就見薛媒婆已經在素花她們家門口等着了,她這樣火急火燎的樣子還蠻少見,難道真是尋到合适的人了?
巧雲沒多留,只打了個招呼就進家門去了,她走前跟悄悄沖素花眨眨眼,意思是有消息記得告知她。
素花揚了揚下巴表示知道了。
薛媒婆已經喜滋滋随着何氏進門去了,小壯無精打采地落在後頭。
巧雲進了家門,聽到竈房好像有動靜,她疑心是家裏進了賊,先去她爹卧房瞧了瞧,沒見着人,心往下沉了沉,出來在檐下拿了個家夥輕手輕腳往竈房去。
結果在門口探頭一看,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瞪大了眼睛。
只見竈房裏鍋裏冒着熱氣,好像在煮什麽,她爹正拄着拐手忙腳亂地在竈上忙活。
她趕緊丢掉手上的家夥,大步跨進去,“爹!你來竈房幹啥,你是傷還沒好全呢!”
別說現在,就是以前他進竈房的時候也不多,只能勉強煮些東西填飽肚子,不然也不會把巧雲托在江昌家養活大了。
鍋裏煮着米,火大水少,已經快要糊鍋了,巧雲連忙摻了半瓢水進去。
江順見女兒回來了,挪到旁邊給她騰位置,不太好意思道:“我是想做飯來着,沒想到做出來不成樣子。”小壯那麽小都知道給家人做飯,他自覺傷勢好多了,又體諒女兒辛苦,想讓她回家能吃上口熱飯,便試着做。沒想到手藝還是一如既往地爛,差點把飯燒糊了。
巧雲扶他到飯桌旁坐下,“你現在養傷是最要緊的,要是把骨頭掙脫位了可怎麽了得。”
她剛剛真是被吓着了。
“我傷沒事兒。”他伸脖子往鍋裏瞧了瞧,“鍋裏的米還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