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缺陷
第65章 缺陷
果然,當陸遠平提起了政績考核這件事,即便是目前他還沒有點名任何一個人,殿上的氛圍也開始變得嚴肅和謹慎。
可不得謹慎嗎?
這可是關乎着他們未來是升是降,是入陛下的眼還是被丢去天邊。
別說是各部的官員了,就是各部尚書這會兒都緊着皮子呢,生怕自己被判個下等。
雖說按照規定,正常完成自己的職責後,只有連續三年都評為中下或者是下等的人才會貶官,但萬事開頭難,這要是已經有了一個中下或者下,以後想起來就不容易了。
即便是僥幸躲過了這一次的,焉知不會有下一次?
到時候底下所有有機會的官員都會格外重點地“關照”他,揪他的錯處,好給自己讓位。
所以啊,這個頭能不開就不開。
陸遠平看着朝中百官的百樣反應,表情很是平靜。
“去年已經頒布的政績考核制度早已經發到了各位的手裏,不過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斟酌,朕決定将考核标準更細化一些,同時以此為這次考核的具體落實準則。”
啥玩意兒?又增加了什麽規定?不是,怎麽沒有提前說啊?!
陸遠平看到底下有幾個平日裏就比較情緒外放的官員那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好懸沒有憋住笑。
“諸位愛卿別擔心,增添的細則具體有什麽朕稍後就會派人送到各處衙門,都是些常理常情,只要大家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會因此而扣分的。”
陸遠平這話說的倒是真的。
之前政績考核制度頒布的略微有些匆忙,定下的大多是大框架,實際上有很多細微之處沒有照顧到。
如果這些細微之處不補上的話,未必不會有人利用規則的漏洞來打壓其他人。
現在這個漏洞打上了補丁,對于各人的判定也更加的公正,沒有左右搖擺的空間,自然也就更加的公平。
他陸遠平又不是什麽會以折騰大臣為樂的皇帝,做這件事的初衷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工作,一起把大恒變得更好而已,自然也就不需要留下給大臣們使絆子的地方。
此時的百官還不知道細則的內容都有什麽,一個個愁眉苦臉地回了衙門。
陸執安之前一直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列,看不到他們的表情,等到散朝的時候他才捕捉到了幾個表情管理不及格的家夥。
“爹,你可真夠惡趣味的。”陸執安在禦書房中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
但凡這細則早一點送到各處衙門,讓他們上朝之前看一眼,今日百官就不會是這樣的表情。
但是陸遠平偏不。
哎,就是玩兒~
陸遠平也在笑,他就是故意的怎麽着。
別看他這麽做好像沒有多大的用處,但是誰心裏有鬼,這麽一詐,陸遠平就多少有點數了,到時候讓監察院的人再仔細一點,說不定就能抓出來幾個想要渾水摸魚的家夥。
“今日聽政,有什麽感覺?”
笑鬧歸笑鬧,收斂了那些心思之後,陸遠平關心起了陸執安今日第一次上朝的感覺。
陸執安之前雖然也跟着上過朝堂,但那個時候他是接受冊封太子的旨意,當日朝中并沒有發生什麽事情,很快就散朝了。
今日陸執安是實打實的在明光殿上聽了近一個時辰的政事,二者之間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
話題轉到了正經範圍,陸執安也正經了起來。
他其實也沒有什麽意見,今日朝中所商議最大的事情就是政績考核制度正式啓動審查,這都是之前就已經安排好了的,其他倒也沒有什麽事情。
父子兩個又說了會兒話,主要是陸遠平在問陸執安問題,眼看着離第二節課的時間已經不遠,陸遠平就放他回東宮了
雖然時政課已經結束,但是軍事、武學、文學這三門課還是需要繼續上下去的,沒有什麽特殊情況,陸遠平自然不會平白地耽誤陸執安的時間。
上朝聽政這件事在百官們私底下讨論時稍微引起了一點波瀾,但太子聽政本就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情,區別也不過是早晚之間而已。
像是如今的陛下,當年上朝聽政的時候已經十五歲,但是直到十七歲大婚後才出閣講學,進而參與到了朝政中。
如今太子殿下也不過是比他爹早了四年聽政……而已,沒有什麽好奇怪的。
相反,因為這一年來帝後對于東宮的格外關照,絕大部分的官員對于陸執安都是陌生的,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個渠道可以了解一下這位太子殿下是什麽脾性,對于一些有長遠目光的官員來說,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對于那些已經上了年紀的官員,太子殿下如何其實與他們幹系不大,畢竟如今的皇上看起來身體不錯,他們很難活到太子繼位的時候。
但事情并不是這麽單純地看的。
即便是那些老大人,他們也是有子嗣後代的,這些後代自然也想着做官,等到他們家中的後輩們到了入仕的年齡,執政者是誰,又是什麽脾性,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想得極端一點。
假如儲君是個暴君苗子,他們總要提前預備好給家裏留下一脈香火;假如儲君是個昏君預備役,為了保證地位他們也要有人學着如何獲取他的好感。
沒有幾人願意丢掉已經品嘗過的權力的美味,所以幾乎人人都想要知道如今的太子是如何一個行事風格,好判斷什麽樣的人更受他的青睐。
所以無論東宮被保護的有多麽嚴密,都不曾打消百官們對于太子的好奇與探究之心。
這種事情是堵不住的。
太子早晚會現于人前,陸遠平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一直把他護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無論是他還是孟梓華,總是會先陸執安許多年阖上雙眼,到時候陸執安必須要有能力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乃至于保護整個國家。
陸遠平原也沒有想過讓陸執安這麽早就接觸朝堂,擔心會有人把他給帶壞了。
但是自從父子坦白局過後,陸遠平觀察了很久,發現陸執安如今年紀雖然還小,但是處事風格大約還是受了那夢境的影響,明顯是要比同齡人成熟穩重很多的。
嗯……如果他沒有三五不時的就想要捉弄一下他爹的話,就更穩重了。
他們父子倆的關系不同于尋常皇室父子,在大樹村的時候陸遠平從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一天重新帶着妻兒回到皇宮,即便是在思考未來的時候,也都是往如何在新帝登基之後隐姓埋名帶着家人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所以在那幾年裏,陸遠平就是以尋常父親的身份來與陸執安相處的,兩人的關系自然也就格外親近。
再加上陸執安這大半年的時間裏寥寥幾次搞事,就已經把他和幾個心腹大臣忙得團團轉,陸遠平一次又一次的認識到,可以信任的人手有多麽重要。
尤其除夕那天晚上,他們一家人守歲的時候,陸執安為了熬過枯燥無味的夜晚,拉着他巴拉巴拉地說了不少有的沒的,雖然大部分他都聽得不是很明白,但是陸遠平知道,這孩子肯定還有很多好東西沒有拿出來。
如今不過是水泥、羊毛、政績考核制度這三件事都已經讓他們忙了這麽久,甚至連報紙的撰稿權都開始下放,他們自己只留了審稿定稿的任務。
若是更多一些……
陸遠平都不敢去聯想那會是什麽樣的場面。
他還年輕,還不想這麽早就累死。
如今在朝的大臣們正在一遍一遍地篩查,未來留下的可用之人肯定會越來越多,但是陸遠平怎麽可能像是信任自己的兒子一樣信任他們呢?
人都是有私心的,這江山未來是陸執安的,可不是那些大臣們的,就算是心腹,陸遠平也不可能像是信任陸執安那樣信任他們。
正巧陸執安的心性足夠成熟,陸遠平也樂得讓他開始接觸權力,好幫他分擔一二。
要說陸遠平對于陸執安有什麽不滿的地方,那就要說一說陸執安對于那些彎彎繞繞的算計實在是太不敏感了。
他太過坦率直白,偶爾耍一點小心機小手段也都跟高門大戶裏普通四五歲的小孩子争寵一樣,像是他們這種見多了勾心鬥角的人,自然就會覺得不夠用。
甚至不僅是陸執安,就連他妹妹,陸風致和陸執安也是一樣的風格,說好聽點是真誠、光明磊落,說難聽點就是憨。
但是陸風致是女孩子,将來給她招個驸馬,有父母兄長撐腰,多注意着點,總不會讓她受委屈。
而陸執安是要做皇帝的。
所以,這一點,他必須改。
這是對他負責,也是對整個大恒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