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趙國公主
第51章 趙國公主
秦廊離開以後,幾乎是連滾帶爬的就往院首所在的院落沖,一路上遇到了好幾個路過的同袍,他都顧不上他們詫異的目光,來不及解釋半句。
今日院中在做什麽大家都清楚,而秦廊這樣狼狽慌張的表現,也讓大家面面相觑。
只怕是有大事發生了。
但是,經歷了這場大案調查的人,到底是怎樣的大事才會狼狽至此呢?
一時之間,所有目擊者都陷入了沉思。
同僚們在想什麽秦廊如今是半點都顧不上了,他勉強還記得進門前要禀報,把門敲得嘭嘭響。
“院首!有大事!!!”
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将公儀廣從資料中拉了出來。
“進來說。”
收集來自百姓們的信息這件事,公儀廣并沒有抱有很大的期待,畢竟百姓們能知道的消息有限,真正要幹大事的人基本上都會把自己藏得很嚴實,很少會被百姓們接觸到。
但是他也不否認有這種可能性,只是并沒有把希望都放在這上面罷了。
可是現在竟然有人來報說是有大事?
秦廊一路跑過來的距離并不算太遠,但是他跑的急,進到屋裏的時候還在喘着粗氣。
但是他還是沒有顧得上平複自己的呼吸,斷斷續續地就說出了最關鍵的話。
“有百姓上報線索,趙國公主私開鐵礦,囤積兵甲!”
Advertisement
什麽?!
公儀廣騰地一下就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
趙國公主并不是哪個小國的公主,從血脈上來講,她是太宗皇帝的親妹妹。
太宗皇帝一代總共只活下來了三位皇嗣,分別是長公主、太宗皇帝與趙國公主。
按照輩分,當今陛下還要叫趙國公主一聲姑奶奶。
因為輩分高,所以如今趙國公主在宗室之中的地位也是相當超然的存在。
秦廊剛剛說什麽?說趙國公主私開鐵礦,囤積兵甲?
大恒最堅硬鋒利的武器是用鐵打造的,為了保障皇權的安全,大恒境內所有的鐵礦都不允許私人開采,一律收歸朝廷。
私開鐵礦這件事往輕了說是觸犯律法,往重了說那就是想造反。
再加上還有囤積兵甲這一條,好嘛,意圖造反是沒得跑了。
也怪不得秦廊會驚慌成這樣,這可是謀逆大案。
短短幾瞬,公儀廣就已經緩過神來:“那人在哪?快帶我去!”
如果這個人說的都是真的,那麽這件事絕對不可小觑。
監察院如今初建,今日院外還有那麽多人圍觀,保不齊就會有人注意到不對勁的地方。
無論如何,從這人說出趙國公主之事後,他就不安全了。
公儀廣又是緊張又是期待,這個案子無論是真是假對他來說都沒有壞處,萬一所報線索确實為真,那麽監察院就能夠依靠這個案子徹底立住腳,穩穩地站在朝堂上。
而且像是謀反這樣的大事,如果能夠及早發現,那也必定是大功一件,不僅能有功勞獎賞,還能夠免一場兵禍。
至于牽扯其中的危險?
開玩笑,從監察院成立開始,他們的職責範圍就已經注定了他們的職業生涯會比其他文官要危險許多,因為他們做的本就是得罪一大片人的事情。
“人在十三號民廳,叫牛大富。”秦廊喘着粗氣,回答了公儀廣的問題。
他話音剛落,公儀廣就已經沖了出去,留給秦廊一個背影。
秦廊也只能喘着粗氣跟上。
于是,還沒想明白今日能發生什麽大事的監察院成員們又看到了更離譜的一幕——他們的院首,也在提着袍角拔足狂奔。
公儀廣忐忑了一路,好在等他到十三號民廳的時候,牛大富還好好地在裏面站着。
“你就是牛大富?”到底是年富力強,公儀廣底子不錯,跑完這麽一段之後比秦廊的表現要好上許多,至少可以不用連連喘粗氣了。
牛大富看着衣着一看就比秦廊更精貴,而且穿着官服的公儀廣,下意識就要下拜行禮。
“草民牛大富,叩……”
“行了,不用行禮,你把剛才和秦廊說過的話再跟我說一遍。”公儀廣一把就把牛大富彎了一半的身子給撈了起來。
牛大富懵懵地應了聲是,而後重複了一遍自己方才說過的話。
從證人口中證實了秦廊所言非虛,公儀廣的面色逐漸凝重了起來。
“牛大富,你提供的線索很重要,這确實是我們所需要的信息,跑這一趟,辛苦你了。”公儀廣看着面前這個老實憨厚的漢子,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不辛苦。”牛大富黝黑的臉上透出了紅,連連擺手。
“辛不辛苦的咱們以後再說,如今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将這件事上報,你應該明白,這件事絕非監察院一個機構就能夠處理的大案,所以未來一段時間我們都需要你的配合,你明白嗎?”
終于得了要處理這件事的消息,本就是為此而來的牛大富怎麽可能不願意?他願意極了!
他們全家十一口、牛家村上百口人的血債就背在他的肩頭,如今總算是有了複仇的希望,他怎麽會不願意!
看到牛大富毫不遲疑地連連點頭,公儀廣更有了幾分底氣。
“事關重大,等下我就帶你入宮面聖,你可有帶着什麽證據來?若是放在了什麽地方,我派人去取。”
如果只是一般的案件,為了表示他們能力不錯,上報的時候基本都是經過他們一輪以上調查的,總不能皇上問詳情的時候他們還一問三不知吧?
但是趙國公主之案性質不同,有幾個人敢拿自己滿門的性命來冒險,行誣告之事。
而且趙國公主如今年紀已然不小,在大恒經營了許多年自己的勢力,公儀廣也擔心萬一在自己核實的過程中不小心驚動了對方,反而會讓事情變得麻煩起來。
所以,如今他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盡快面聖,而後将事情交給皇上來處理。
監察院行使監察百官之責,并非不能監察趙國公主的事情,但是如今監察院人手本就不足,沒有必要強行攬責。
而且……公儀廣想起來這些時日聽說的消息,他很認同其中一個說法——皇上手中肯定有不少的暗衛。
由皇室暗衛來調查這樣的皇室相關事項,總是比他這個外人來調查要安全可靠得多的。
“草民已經把證據都帶在了身上,随時都可以出發。”
聽到要面聖,牛大富反而沒有那麽慌了。
從他逃出牛家村的時候,他就已經想過了自己能怎麽複仇,他無權無勢無錢,想要報複一國公主難如登天。
而且如今大恒又有幾人能處置公主?也就只有皇帝那一個罷了。
所以從他逃出來的那一刻開始,牛大富就已經下定決心要進宮告禦狀。
他反複思考過見到皇帝以後要說些什麽,怎麽說才能讓他為他的父老鄉親們報仇,這麽幾十上百次地揣摩下來,再多的緊張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本朝皇宮門外設有登聞鼓,是留給百姓們伸張冤屈的途徑,牛大富原本就是打算去敲登聞鼓的。
只不過聽聞了監察院的事情,他抱着一絲希望前來,就是想尋一個更穩妥的面聖途徑。
畢竟登聞鼓架在宮門外已經七十多年了,真正被敲響的次數卻十分有限,牛大富消息渠道也有限,他不确定這個登聞鼓會不會還有別的什麽要求,否則為什麽會沒有人擊鼓鳴冤呢?
比起登聞鼓,滿京城都知道的正在收集線索的監察院明顯更可靠一些的樣子。
如果監察院這裏行不通的話,他再去敲登聞鼓也不遲。
不過他沒有想到,進了監察院才這麽點功夫,他竟然就要去面聖了?
“好,那本官這就派人備馬車,我們這就入宮!”
監察院的人效率很高,公儀廣叫人去備馬車,然後帶着牛大富往外走,兩人從一個隐蔽的門裏走出的時候,馬車已經在不遠處等着了。
沒有說廢話,兩人上車之後車夫一甩鞭子,馬車直奔皇宮而去。
.
“陛下,監察院院首公儀廣帶一百姓在宮外求見,說是有要事。”
作為監察院院首,公儀廣是得了特批的,如果是有公務禀報,他可以不經通秉就到禦書房等地,而不必在宮門口等宣召。
但是今日他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其他人,這個被帶來的人就沒有不通秉的權利了,為了保證牛大富的安全,他選擇和牛大富一起在宮外等待。
陸遠平疑惑地擡起頭。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監察院最近也就只有審游鄭冬等人的案子這一件大事,那這個公儀廣帶人來是做什麽?
“讓他們進來吧。”陸遠平沒太在意,同意了公儀廣的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