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報紙
第39章 報紙
聽到率先出成果的竟然是造紙術,陸遠平眼皮一跳,沒忍住看了一眼葫蘆娃們。
他今日帶回來的這七個大臣裏,可是有足足五人是通過科舉走上來的,然後他要挖儒家的牆角,當着他們的面。
哦豁,這有些刺激哦。
陸遠平沒想到陸執安會在這個時候過來,帶來的成果還是造紙術;陸執安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直接撞上他們一行人,然後大家還一起聽。
于是現場的畫面稍顯尴尬。
意識到了此時的情況有些微妙,桓明德正摸不準要不要先告退溜走,免得聽了什麽不該聽的後面被他們秋後算賬,陸遠平開口了。
“仔細說說吧。”
桓明德心裏的退堂鼓不響了。
陛下沒說讓他們走就說明這東西是他們可以聽的,那就不用怕。
陸執安點頭,他也是這麽想的。
“今早匠人們讓內侍來給我遞消息,說是造紙術有了進展,我上完課就過去看了看。”陸執安試圖給自己翹課的行為打個補丁。
“爹你應該知道,如今一張紙想要造出來需要耗費三四個月的時間,這還是普通的紙,因為時間戰線拉得太長,所以想要支撐起一家造紙作坊不僅需要很多的場地,還要有時間投入。”
“我讓将作監的匠人們從減少材料準備時間入手研究,今日得出的成果也是這個方面的。”
“這麽說來,減少了多少的時間?”
“三天!”
Advertisement
“不是時間減少了三天,而是從材料運達到制成紙張,一共只要三天時間。”
聽到這句話,藺晖文正在捋胡子的手一抖,不慎拽下來了好幾根,他尴尬地左右瞟了瞟,發現無人注意自己,于是不動聲色地将那幾根胡須揣進了自己的袖子裏,假裝無事發生。
三天的時間就能夠從無到有生産出紙張,這樣的轉變可不僅僅意味着生産速度的加快。
造紙這個産業想要參與進來是有門檻的,僅僅只是三四個月的漚化時間就足以攔下絕大多數的人。
漚化需要場地,這就需要有足夠大的地皮,分批次進行漚化,一天一批,如此才能夠及時供應上市場需求。
這麽大的場地,也需要管理的人手,不管是雇人還是家中的仆人,都需要不少的數量,養這麽一批人又需要不少的投入。
而造紙時間從三個月直降至三天,就意味着造紙這門手藝可以以小作坊的形式開展起來,有這門手藝的人有了自立門戶的機會不說,生産紙的鋪子多了,紙的價格自然而然地就會下降。
紙價下降,那麽用紙印刷的書籍價格也會下降,百姓們讀書的成本同時下降,進而促使産生更多的讀書人。
朝廷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了。
讀書人多了,自然就有更多的人想着科舉入仕,可供朝廷選用的人才也就多了起來。
可以說,造紙術的一點點看起來不算起眼的改進,就像是一雙蝴蝶翅膀,輕輕一蒲扇,就能掀起飓風。
這也是為什麽桓明德會失手拽下自己的胡子了。
他能想明白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也能想明白,看向太子的眼神不由得變得奇異了起來。
改進造紙術,對于天下大部分學子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這些學子們大多都是寒窗苦讀,讀書這件事産生的巨大負擔壓在整個家庭的頭上,無數學子因為家中資助不起就只能放棄讀書。
造紙術改進以後,紙張和書籍價格下降,需要花用的銀錢更少,自然也就能留下許多因為家中清貧被迫放棄讀書的學子。
無論改進造紙術這個想法是太子提出來的,還是将作監的匠人們提出後得到了太子的支持,只要這個消息傳出去,天下間将有無數學子為此感激太子。
桓明德朝着身側瞄了一眼,和正往他這邊瞟的藺晖文撞了個正着。
兩人的眼中都帶着幾分震撼與不敢置信。
因為這件事所影響的絕不只是當下這一個時代,而是以後的千百年間,都會有無數人因此受益。
而這樣的成果,是如今僅有十歲的太子殿下主導做出來的。
此時的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更震撼的事情就要接踵而來。
“爹,紙張的制作成本下降了,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在次等紙上,我們之前的想法可以落實了!”
顧忌着有不熟的人在,陸執安擔心有些消息陸遠平不願意讓他們知道,所以暗示了一下。
但是今日都已經放他們進來了,就意味着有些事情陸遠平已經打算告訴他們。
按照陸遠平的觀察,未來陸執安這樣冷不丁搞出個什麽東西的事情估計是不會少了,接二連三地拿出人們理解之外的東西,陸遠平自己可抗不下來。
今日來的七個人都是朝中他十分信任的大臣,如果他們都不值得信任的話,那滿朝文武就沒有資格被相信了。
如今先對他們透一透太子天資聰慧的底,以後他的好大兒再搞什麽事情的時候也能不緊着他一個人來禍禍不是。
再說了,就陸執安先前提出來的那個羊毛貿易的方案,就不是派人去海對面找種子這種他一個人就能處理的事情。
這玩意兒牽扯許多方面,還有好幾個部門,如果不讓陸執安在外人面前露臉的話,就只能由他來轉述。
他有嘴沒錯,但是哪裏有那麽多的時間啊!不如直接取消他這個中轉站,直接讓陸執安來和他們對接。
反正他看這小子最近是越來越閑了,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把報紙提上日程?”
只一句話,父子倆就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陸執安有些不懷好意地瞄了一眼如今在禦書房內的幾個人,仿佛已經能看到他們被迫996的将來。
只是現在,希望他們不要被自己父子的目标給吓到才好。
“對。造紙術已經有了改進,活字印刷術也不需要多少的時間準備,發行報紙的事情已經沒了最重的兩個阻礙。”
“只要安排好人手,報紙随時都可以開始刊印。”
想要挖儒家的話語權這件事陸執安早就和陸遠平通過氣,儒家畢竟是如今最大的學術團體,門生滿朝堂,陸執安也擔心自己瞎搞的話會帶來什麽不良後果,就給自己找了個兜底的。
而且他覺得也沒有必要瞞着陸遠平。
這對他來說是好事,陸執安自己又沒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心思,坦坦蕩蕩的多好啊。
歷史上有多少皇帝和太子都是因為對彼此隐瞞、各懷鬼胎,才走向了決裂的道路。
陸執安一不需要争權,二不需要奪嫡,就更沒有瞞着的必要了。
但這些都是針對陸遠平來說的,葫蘆娃們可不知道啊!
就連孟信昭,在聽了陸執安的話以後都忍不住豎起了耳朵,想要聽聽看報紙是什麽。
陸執安給他們簡單地解釋了一下什麽叫報紙,然後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滿朝都是儒生,天下學子盡入儒門,朝上朝下響起的也都是儒家思想,我不是說這些人的思想一定就是錯的,但是當只有一種聲音出現的時候,還如何判別對錯呢?”
“并且,朝廷如今也确實缺少一個與百姓們溝通的渠道,朝中實行的政策想要落實到地方,只能依靠官員們來對百姓們做出解釋。”
“若這官員一心為民還好,若是他有私心,歪曲宣傳了什麽,豈不是容易讓百姓們誤會朝廷?”
“但是如果有報紙這個媒介,哪怕是百姓們不識字呢,總會有人願意将報紙上的消息說給別人聽,甚至如果有學子腦子活泛的話還可以借此賺取一些銀錢,多買些筆墨書籍回來,咳……跑題了。”
“總之,如今朝廷需要一個對基層百姓們的宣傳渠道,這個渠道一旦建成,那麽以後無論是向百姓們解釋政策,安撫人心,還是戰前動員,又或者是別的什麽,都會方便許多。”
“至于百姓們愛不愛聽。”陸執安抿了下唇,想起自己在紀錄片中看到過的畫面。
“百姓們的生活目前還是以穿衣吃飯為主旋律,日日在田中忙碌,少有休息的時間。朝中消息本就涉及到他們自己,自然會關注起來。”
“而且百姓們終究有閑下來的時間,即便是哪一日報紙上的消息無關民生,而只是朝中處理了什麽貪官污吏,他們也會愛聽。”
說到底,這個時代的百姓們都還在為了生存掙紮,哪有什麽心思來折騰娛樂方式,報紙上的消息再怎麽枯燥,也有可能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調味劑。
而且像是處理了貪官污吏這種事情,放在報紙上,讓百姓們也知曉,對于朝廷來說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更有助于凝聚人心。
而人心有多重要,就不需要詳細解釋了。
事實上,在陸執安前世的幾十年前,報紙就是國家範圍內傳遞消息的重要渠道,各種改|革政策都是由報紙向外傳播,在那個時代,連廣播和電視都沒有報紙來的有效率。
甚至,一些條件不錯的村子,還會裝上一個大喇叭,隔三差五地就安排人去念報紙,大多挑在吃飯時間,大家夥兒就蹲在自家的院門前,一邊往嘴裏扒飯,一邊聽着國家大事,再時不時地評判幾句。
百姓們不關心國家大事嗎?
不,他們只是缺少了解的渠道罷了。
報紙的好處有很多,尤其是在這個消息傳遞很慢的時代,報紙就是最好的宣傳口,哪怕依舊是以京城為中心向外逐漸降低影響力,但這些消息總會在口口相傳中傳遍全國的。
藺晖文等人這個時候看着陸執安的眼神已經全變了。
他們可是和皇帝一起遇到的太子殿下,至少在今天,兩人應該沒有對過答案才對,也就是說,這些想法真的就是陸執安自己想的?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報紙有多少好處,在聽了陸執安的着重提示之後,幾人自己也咂摸出了一些味道。
報紙在于民心方面的應用實際上還有很多,比如在民間開始流傳什麽不利于朝廷的謠言時,報紙就可以及時做出澄清,同時暗中使人将消息快速擴展到更遠的地方。
這個東西的存在确實是對朝廷有好處的,只是……活字印刷術又是什麽?
陸遠平上次從陸執安這裏薅走活字印刷術的理念,同時也薅走了他這邊已經雕刻好了的不少字塊,又經過這些天的趕工,目前已經制作出來的字塊數量已經不少了,常見字大多備了四五套,還有一些相對生僻的字正在雕琢中。
但是這個東西的存在,陸遠平還沒有對外公開。
倒不是他不想。
而是活字印刷術到手的時候他忙着調查睡眠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制定新的奏折規制,一時之間分不出心來。
然後,前腳處理完奏折的事情,昨天陸執安又來給他找新的活計,害得他被迫傍晚召人入宮商議。
哪裏有時間去說這個事情哦~
當然,這也是活字印刷術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沒有其他事情那麽高的原因。
如果像是羊毛貿易或者是尋找良種這種刻不容緩的事情,即便是再忙他也能抽得出時間來。
當再次了解了活字印刷術是個什麽東西之後,一向因為沉穩而聞名的衛将軍彭佑也不淡定了。
他雖然是個武人,但也是愛讀書的,以他的學識若是走科舉入仕的路子的話,也未必不能走到如今的地位。
如果說紙張的降價會讓書籍的價格下降20%,那麽活字印刷術又會讓價格下降30%。
時下的書籍為什麽那麽貴,因為成本足夠高,無論是紙張還是雕版,制作起來都費時費力,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蹭蹭的往上漲。
尤其是雕版,一,排版之後的每一頁都要單獨雕刻成板,錯一刀都要整頁重來,雕刻出來的這套板子還只能印這一。
活字印刷術看似只是将一整頁的版分割成了以字為單位的小塊,實際上卻要比雕版印刷要方便許多。
字刻錯了也只需要重新刻那一個字,一頁書印刷完了只需要重新排版,就可以再次印刷,節省了重新雕版的時間。
雖然因為同一頁乃至同一上會出現很多個重複的字,導致并不是每個字刻一遍就好,但也比雕版印刷要好許多,只要把常見字多備幾套,印刷起來就沒有什麽額外的問題。
有活字印刷術和改進後的造紙術搭配,大批量發行報紙未必不是一件可行的事情。
“如今消息傳遞慢,報紙可以不用每日刊印,我們可以以月或者旬為單位,在上面刊登過去這段時間的事情,并且,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讀得起報紙,定價也不宜過高,報紙發行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為了建立朝廷與民間的溝通渠道,所以即便是虧上一些本,只要報紙成功流行開來,就是值得的。”
現在從南到北傳遞個消息都要花上個把月,京城雖然是權力中樞,但也沒有那麽多的消息需要宣傳,所以日報的存在根本就沒有必要,也不切實際。
倒不如定為旬刊或者月刊,還能給讀者們留下足夠的消息傳播時間。
“同時,為了避免報紙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邸報,我們還可以在報紙上添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一些寓教于樂的小故事。”
邸報是當下流傳于官員之間的、關于朝政大事的彙總,也是類似于報紙的存在,形式上更像是機關內部報紙,而陸執安希望做的則是面對所有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