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與武後互換靈魂後,李治發現了新大陸》9
第43章 《與武後互換靈魂後,李治發現了新大陸》9
【第一次出宮, 李治不太愉快。
但是回宮待久了,又實在憋悶。
即使現在武後以李治的帝王身份,已經與他的皇後身份一起“二聖臨朝”, 一起君臨天下,但是李治經受的壓力是曾經身為皇帝的百倍。
他不僅擔心一直換不回來會失去帝王大權, 也擔心自己真要一直當女人。
他受不了每個月又恢複的月事, 也受不了孩子一哭就找娘親娘親。
李治更受不了的,是當他變成女人後, 來自男性天生的優越沒了。
兒子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他敬畏有加,不再對他的話視若神明, 也不再因為他的一兩句表揚就高興到手舞足蹈。
變成女人之後才明白, 兒子對母親會聽從的只會是生活上的小事, 涉及事業上的大事普遍非常有主見。
尤其是在皇家,他的參政反而讓太子認為是為了與太子奪權,太子和其他兒子竟然對他這個“母親”非常抵觸。
他的大臣也不再那樣恭敬,頻頻在朝堂上打斷他的發言,動不動像長孫無忌的門客一樣,當面和背後罵他“牝雞司晨”。
甚至是宮中的宦官,不敢造謠帝王, 但是敢造謠诋毀皇後!
更不用說民間的書生,給呂後都造那麽多謠言,也不知民間現如今給他造謠了多少。】
“二聖臨朝?”呂雉輕聲一笑, 有些羨慕。
盡管劉邦已經故去, 但是想想劉邦幾次三番想廢太子劉盈,呂後心知, 劉邦忌憚的并不是他一向看不上的劉盈,而是強勢的自己。
劉盈本就懦弱, 一旦登基,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被母親呂後把持朝政。
Advertisement
盡管秦朝沒有皇後,但是秦國有。秦宣太後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秦宣太後,是所有政客都無法忽視的強者。
劉邦不敢忽視,呂後也不會忽視。
最終還是她棋高一着贏了,才有了今日臨朝稱制的呂後。
如果問她有什麽遺憾,那就是把持朝政太晚。
若給她一個二聖臨朝的機會……
呂雉半眯着雙眼,慵懶的如同一只站在懸崖上俯視衆生的雌鷹,瞥一眼龍椅上的兒子,又掃過表情各異的百官,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恰好這一次,武後派人打聽到,長安郊區有家小寺廟,裏面有位高僧是得道高人,有各種神奇手段。
因為之前召集高人進宮被彈劾,這一次武後打算他們再次微服出行。
武後知道,李治非常渴望換回來,而且越來越焦慮,再不換回來可能要發瘋。
武後便再次攜李治出宮,準備先在長安街頭逛逛,然後去長安郊區的寺廟見高僧求助。
也不知道是什麽孽緣,這次兩人做富商打扮,沒去酒樓,特意去街頭吃了一下街邊小吃攤,感受民間風情。
吃膩了宮中禦膳,吃吃民間小吃改善胃口頗為有趣。李治吃得心情開心,誰知竟然又遇到了上次酒樓出言調戲他的華服青年,而且一見面依然語氣輕浮:“喲夫人,咱們真是有緣。”
盡管這一次李治為了少些麻煩被大臣認出來,特意戴了帷帽,依然一下子就被華服青年認出來還出言騷擾。
武後擋在李治面前,冷眼瞪着對方,讓那華服青年悻悻離開。
李治二人本就是微服出巡,特意瞞着宮中,不想被大臣知道又彈劾什麽。李治不欲生事,沒讓武後派人追責,只是興致多少被打擾了些許。】
“這些世家公子看來是太閑了。”李世民語氣幽深,帶着絲絲涼意。
“長安城是沒什麽讓他們玩的嗎?”
唐初再怎麽百廢待舉,長安從前朝開始就大力興建,彙聚中原與西域的商人,各行各業百花齊放,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而且公子哥喜愛的青樓酒肆花船也有許多,這人好美色為何不去該去的地方,竟然在街頭、還是在有夫君陪伴的時候出言調戲已婚婦人?
哪怕這被調戲者不是李治,李世民也生氣。
他勵精圖治,對外征戰打下東突厥,對內勤勉,監督的百官不敢糊弄,民間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美名傳來。
加上天幕的誇贊,李世民也是有得意的時候。
但是在聽到長安城天子腳下就有這種事情發生,李世民還是非常憤怒。
“陛下,這……”長孫無忌被小說點名,深感委屈,連忙解釋,“這是小說。”
李世民反問:“長安城真的沒發生過小說裏發生的這種事嗎?”
長孫無忌不說話了。
李世民看向衆臣:“嚴查此事,以正天下風氣!”
【武後便說出出游的另一個目的:帶李治去一家佛寺。
佛寺名聲不顯,但是武後派人打聽這家寺廟的高僧有品行有修為,而且素齋做得不錯,便帶着李治過去散心。
李治對街頭男子的視線惡心了不短時間,聽說要去寺廟放心了許多,于是同意了。
這處小寺廟是兩人以前沒來過的寺廟。兩人微服出行,盡管看起來頗為貴氣,但是長安城最不缺貴人。僧衆和香客都司空見怪。因為有許多外人在,也讓李治看到了塵世煙火,感受到了衆生苦樂,也在佛前感受到了久違的心靜。
李治經歷了連續一年半的女子生涯,心情煩躁,心态越來越糟糕,甚至有時已經有自暴自棄之感,恨不得直接到大臣面前自訴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大臣自己才是皇帝,讓大臣繼續信賴自己這位帝王。
但是想想勢力越來越大的世家,為了江山穩定,實在不适合爆出帝王出問題。
先帝時期一個玄武門之變都能讓東突厥打到長安附近,他若是爆出什麽詭異的男女互換,恐怕首先迎接的不是大臣的體諒,而是亂臣賊子趁機作亂。
李治寧願來這個名聲不顯的小寺廟拜佛,也不願意寄希望于世家。
在佛前,在香火缭繞之中,李治和武後分別就自己所祈願來抽簽,抽中之後,武後借口想找方丈解簽,要求見寺廟裏那位傳說中很厲害的方丈。
方丈人沒來,卻派人傳話,說所求之事即日可成,讓他們在寺廟中住下。
李治更高興了,這意思豈不是說他們有機會換回來?這還猶豫什麽!
于是兩人在寺廟住下。】
“這就要換回來了?好遺憾。”太平公主還覺得意猶未盡。
父皇這才體驗當女人不足兩年,也僅限于宮中和長安一些街道,體驗的太少了,讓她想看的還有許多沒有看到。
武後笑而不語,李治眼神危險地瞪着女兒。
“為父白疼你了!”
太平公主嘻嘻一笑,再次撲到李治懷裏甜甜地喊道:“母後!”
李治頓時頭大:“叫錯了,你母後在那邊!”
武後哈哈大笑。
【因為是在寺廟,男女分開居住,李治只能住在專為女客留出的客堂。
被知客僧帶去客堂住宿時,李治仿佛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一閃而過,但是再一看又不見了,他還以為自己是錯覺。因為即将可以換回來,也沒多想。
等到了晚上,心情激動的李治難以入眠,一人出了房間,在庭院中散心賞月,突然有個男人從隔了一道牆的男客的客堂那邊翻牆而入。
李治立刻警惕起來,擔心是行刺。
當男人落地時不小心摔倒,哎喲了一聲,聽到那有些耳熟的聲音,李治反應過來:
這個身影,怎麽越看越眼熟?
等到男人站起來,李治認出來了,這不就是屢次調戲他的那華服青年?
李治眼神迅速冷下來,他上次出宮已經是七天以前,而且是在長安城的酒樓,這一次換了個位置再次遇到,城中且不說,眼線衆多。但是怎麽出城到了長安城外的寺廟又再次遇到?完全是巧合他才不信。
李治懷疑,這是世家發現自己出宮後,故意派來污他名聲的奸賊。
想到上次遇到的長孫無忌,李治甚至懷疑是長孫家派來的。】
長孫無忌眼前一黑:“冤枉啊!我怎會做如此沒底線的事!”
派男人深夜勾引皇後,這得是有幾個腦袋才不怕被砍!
長孫皇後憂心忡忡。
天幕裏透露出來的信息,明顯未來雉奴與舅舅不和。
一個是她的兒子,一個是她親哥哥,手心手背都是肉,誰受到傷害都心疼。
可是雉奴現在看起來性格柔弱,完全不像是霸道容不下舅舅的孩子,難道是因為兄長未來成為世家首領後變得跋扈專權了?
長孫皇後思考着,時不時暗暗打量一下兄長,讓本就被大臣懷疑的長孫無忌更是痛苦。
連妹妹都懷疑自己,他的清白名聲,沒救了!
【不過李治自己很快反應過來,舅舅沒那麽沒底線。
可能是舅舅的門客自作主張,也或者就是這華服青年本就不是什麽好東西,根本不知道他的身份,但偏偏盯上了他的美貌。
華服青年還不知道李治已經想挖出他的底細,看到李治冷眼看着自己,不但不緊張,還自命風流一笑:“我就知道夫人今晚在此等我。”
生平第一次被風流書生搭讪的李治一點也不感到驚喜,反而很憤怒。
這人明顯知道他已婚,稱呼他為“夫人”,也故意趁他“丈夫”離開時來相約,不就是故意勾/引已婚婦人?
如此品行,父母定然是沒有好好教育!
既然沒父母不教,他來教!】
長孫無忌松了一口氣。
但是其他世家大臣的心提起來了。
帝王要親自教育纨绔子弟,這得怎麽教育?
該不會連着家族一起教育吧?
.
“子不教,父之過。父親若是只顧着喝酒取樂,在家中蓄妓養伶,兒子怎麽能教好?”明朝,徐皇後對于教子頗有心得,聽到這裏,與朱棣議論起來。
“都知道贊美孟母三遷,馬援之母斷機杼。孟母為了給孩子好的受教育環境不惜一次次搬家,馬母為了教育馬援做事不能缺乏毅力半途而廢,但是讓達官貴人自己來做反而做不到。”
她從小出身名門,怎麽沒見過父親和其他貴人下朝後如何消遣。
子女看不到父親在朝中處理公務時的模樣,只能看到父親日日飲酒作樂,自然是有樣學樣。
朱棣立刻想起自己的幾個兒子:“朕也該約束自身,不能讓朕的幾個兒子重演唐太宗幾個兒子的覆轍。”
徐皇後溫柔一笑:“臣妾亦然。”
.
清朝,玄烨揉了揉太陽穴。
大清雖然沒有勢大的世家,但是有依然想恢複八旗共治的八旗貴族,和纨绔的八旗子弟。
他又是設置善撲營專門收八旗子弟相撲摔跤,又是木蘭圍獵打獵練兵,但依然阻止不了有些旗人只喜歡架鷹遛狗,賭博喝酒。
滿人是馬背上的民族,騎射都不會怎麽能行?
但是他這個皇帝各種措施都無用,到底得怎麽教育才行?
【帝後出行,除了明顯的侍從宮女,自然也帶了護衛。
客堂周圍也有護衛站崗,如果不是李治想看看是何人如此無恥,早在他翻牆時就被抓了。
李治思索的剎那,華服青年已經開始對李治動手動腳,非常速度的要求自薦枕席,與他共赴巫山雲雨。
李治冷笑一聲,正要揮手讓人把他拿下,聽到這邊動靜的武後趕來這邊,正好看到青年的手不老實,立刻揮手讓護衛把青年拿下。
被突然冒出的衆多護衛按住後,華服青年這才明白,自己似乎惹了不該惹的人。
但是當武後走到他面前,還沒開口,華服青年習慣性地甩鍋:“是她先勾引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