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鬧訪
易九奇趕緊叫住劉猩猩,“等會,先上去給樓上那兩個麻煩上上政治課,萬一他們逃婚要給老子分手,老子麻煩就大發了。”趁着這會功夫,易九奇趕緊的去找附近的村幹部頂替自己,省的自己被絆住。
趁着這會功夫,易九奇趕緊撥通了老婆的電話,“老婆,政府大樓出事了嗎?猩猩正在趕過來,你怎麽樣了啊。”
“我沒事,老公,這邊挺亂的,你猜猜這些人怎麽堵的辦公樓?”李子洛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鬧訪還能有這麽好的方式啊。
“搭靈堂了,燒紙錢了,還是雜的,這些個人不會還牽衣頓足攔道哭,就算哭聲直上幹雲霄,咱們都是路人,農夫旦有恨,我們路人不敢申恨啊。”易九奇也是見識過一些鬧事套路的,明明老婆比自己成熟,易九奇還是覺得要關心老婆,當然更多也是提醒自己,別多管閑事,鹹吃蘿蔔淡操心,吃虧的就會是自己。
“知道的老公,不過沒這麽恐怖,大家都還給王書記面子,只不過,政府大樓的交通道路上都是賣菜的了。”李子洛避重就輕生怕自家老公擔心。政府大樓周圍被菜農的大板車圍的水洩不通,美其名曰賣菜,還有幾個天才,居然在十字路口開起了五谷輪回學校,屎黃金的味道讓每一個過往的人都知道惡臭彌漫虔化。
“我馬上過來,你等着我,有車,半小時我能到。”易九奇安撫着老婆,心中想,王興鑫會不會被堵到。
答案當然是沒有,此時此刻的王興鑫正在虔化賓館,本地招待領導的專屬賓館,送陪同的省,市同志去休息之後的宴會上,在苦集滅道包廂內,王興鑫早早的留下了幾個縣委領導,并把酒杯反扣上,把筷子橫着放,不給那些漂亮服務員加菜添酒的機會,強裝歡笑是比較累的,而此刻的王興鑫是虔化的縣委書記,是這裏的主人,讓人給堵成這樣,面上無光就算了,正經的縣長于念慈,幾個常務副縣長,副書記都沒有到來,顯得自己的到來比較不受歡迎。當然于念慈作為老油條,事先是和王興鑫通過氣的,幾個常務副書記,副縣長那也是真來不了,屎黃金開道,誰出來誰知道,當着省,市同志的面出動公安警察,那更是不講政治,不講原則。更是不講面子。眼下來的人不多。
“大家探讨一下,這是怎麽回事吧,我剛來,不了解情況,大家各抒己見麻。”王興鑫這話很官方,誰都知道不可能,你要來,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這話說的,不是你自己消極怠工,就是壓根扮豬吃老虎。
“歸根到底還是缺乏本地發展的産業,虔化是國家級貧困縣每年吃的是財政飯,當地發展不起來,我們也很着急,老百姓們就更着急,但是誰來也沒有辦法的啊。”縣委副縣長曾清泉趕緊出來打圓場。這麽多年大家都是這麽過的,前任怎麽樣不重要,能對付過去就好了,吳榮,蘇官生,要麽外調高升,要麽還在本地,公開批評前任書記,那可是組織部都不會幹的事情。一陣尴尬的沉默,沉默是金的道理在場的人都很熟稔。曾清泉也知道,這位新書記不會把任何人放在眼裏,王興鑫雷厲風行的作風,曾清泉是聽說過的,既然這樣,您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反正我們陪你。
“發展是要的,眼下更關鍵的是,要杜絕影響,把損失降到最低,我提議曾縣長安排公車,送省市的同志到偏遠的地方游玩一下,或者考察一下,我縣的貧困情況,以及要申請的扶貧項目,不要給上級留下不好的印象。”王興鑫并不是不知道眼下什麽情況,但是一陣沉默,意味着自己不表态,就不會再有意見。一片的複合聲,王興鑫繼續布置着任務,“于縣長和宣傳部的汪部長要把控好輿論,我建議要關注網絡輿情,網宣辦的同志要配合網絡警察,及時的疏導輿論,争取把輿論往有機于我們的方向引導。”
大自然的官律就是,你是領導,就聽你的,什麽建議不建議的,大家夥按你說的來,不就好了。曾清泉聽着,王興鑫的建議都比較中規中矩,但是眼下,縣政府都被堵着,于念慈縣長也出不來,這些遠水,怎麽解眼前的近渴啊。這個時候沉寂的王興鑫說出了最後一個命令,“走,咱們去見見那些虔化老表。”是的,圖窮匕見的時候到了,要網宣辦,宣傳部的,不僅僅是删帖,更要做文章,做成對王興鑫的個人宣傳。曾清泉是想到王興鑫要見上訪戶代表的,确沒有想到,他要這個時候去。
政府大樓裏,易九奇和李子洛一起招呼着上訪戶代表,所謂上訪,大多數事情都可以歸為民政口,而鄉鎮更是專業背鍋俠。“聽說,咱們新的縣太爺也要來視察民情。”易九奇對着忙上忙下的老婆說,不得不承認老婆還是比較給力的,對着這些老人家,态度一直良好,面對處理不了的事情,臉上一副我也很同情你,我也很無奈的表情,我也很想幫你啊,搞的很多上訪戶很快就說,“小姑娘,我知道不關你的事情,我找你們所長。”
正在倒水的李子洛把倒好的水杯拿給易九奇,“去,樓上會議室,一會指不定還怎麽的呢。”
“老婆,你不是說,不管王興鑫還是于念慈都解決不了問題的嗎?”易九奇也不急着去,會議室吵鬧的情況可以控制,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些上訪戶的咆哮,而且根據易九奇多年來的經驗,那些話都會不由自主的重複,過了半個小時沒人搭理他們,他們的自說自話就會好很多。
“其實吧,誰都解決不了,縣裏沒錢,沒工業,咱們這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态度好一點,別指望當救世主,我的大才子。”李子洛善意提醒這個嘴巴不長門的活寶,當初是看上他的才華,沒有想到,他是個賠錢貨,可惜,他是個嘴巴不嚴實,還不會說話的人,幹事是一把好手,可是來事的,總比做事的更讨人喜歡。
“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紀工委的權利太小,很多事情處理不了。”易九奇大表着自己的看法,這麽多年的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都處理不了。火山口的岩漿堆的太多了。紀工委全稱紀律工作委員會,按照黨要管黨的原則,是黨內管理機構,一般黨員的違紀事宜都由紀工委處理。“老婆,我的一定乖乖的,麽麽噠。”
Advertisement
“于念慈怎麽在這。”易九奇嘀咕着,一般上訪的事情是絕對不會輪到縣長親自處理的,但是于念慈出現在民政的會議室,不知道的,還以為要開表彰大會了呢。
“大家夥的意見我都知道了,新來的王興鑫書記,正在來的路上,王興鑫書記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複。”于念慈本不想來,萬一明天的新聞只有書記沒有縣長就不妙了,一般縣委書記任期三年,縣長倒是能幹完,縣長升書記的比較多,本來于念慈想的就是拖,把處理幹群關系當成這段日子的大事拖到結束,無奈王興鑫好像動了心,要整出點事情來。
好,人群叫好之後,都湧出去要找王興鑫書記處理問題,松了口氣的于念慈對着找來的曾清泉說道:“咱們累積了多少上訪的案子要處理。”
“老于啊,去年是300起,這些個案子處理,就足夠我們一年的工作了。”曾清泉說道,耐心的等于念慈先走,“咱們得過且過就好了,穩定壓倒一切。”
“紀工委缺個得力幹将啊,咱們還得加把勁。”于念慈說着,往外面走去。
紀工委缺幹将這個事情誰不知道,為什麽幾任書記都不搞呢?你讓人民監督,主體不明确容易專空子,讓本是同根生的紀工委當黑臉,這麽多領導頭上都來個利劍高懸,幹的成才怪,易九奇心想,這是想給王興鑫出難題啊。
幾乎同時,王興鑫書記做出莊嚴承諾,對于農業稅多收幹部承諾收的問題會依照市場價格給予補償,對于其他歷史遺留問題,将給紀工委書記調查核實,保證不讓一個老百姓吃虧。王興鑫不愧是見過大場面的,這些事情說的很順溜,他也有他的盤算,國家收農業稅有國家保護價,價格高,用市場價,補償金額少,再用陳年儲糧頂替一下,大體事情都處理的好,老百姓有飯吃就不會鬧,紀工委的問題,才真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