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同買茶
晚上薛銘還是請大家吃一頓好的, 宋平安知道他的嘴巴刁,而且還挑食,由着他去了,心裏想着嘗一嘗這府城裏的菜, 等回去自己也能仿着菜做出來, 免得到時候酒樓開起來賠本。
在他認為,賣什麽麻辣小龍蝦, 什麽火鍋就是紙上談兵,大家夥對辣椒并不是很敏感, 像他這種成了精的就不同了。
薛銘瞧着他每次吃飯,都是慢慢地咀嚼,像是非得把裏面配方吃出來似的, 忍不住笑道:“是不是在想酒樓的事情?”
宋平安扒了兩口飯不搭理他,繼續嘗桌子上的菜。
一旁把嘴裏塞的滿滿的張書文,艱難的把飯咽了下去, 道:“老板,原來那個酒樓是買給夫人的呀?”
薛銘夾了一塊排骨放到宋平安的碗裏, 道:“多吃一點, 好好補補。”
一盤排骨沒有幾塊, 薛銘全給夾到他的碗裏去了, 連張老更都忍不住打趣:“也是多吃一點,來年生個大胖小子。”
把宋平安氣的一嗆,差點把飯噴了出來,顯然張老更是把他當成了一個哥兒, 而且還是很強壯的那一種。
宋平安沒覺得自己哪一點長得像哥兒,但是他面前這一個哥兒,明明是一個哥兒的身體,活的卻像一個男人。
第一次見面時,宋平安便将他仔細的打量了一番,沒有發現他身上有明顯的孕痣,張老更以為是自己戳到了他的痛點,道:“你們兩個也別急,我之前就聽說過了一個哥兒,他身上的孕痣的顏色很淺,也能生出孩子,而且生得還是個大胖小子。”
他前面一句話把薛銘說的一笑,後面一句話就發現了宋平安的目光在他身上晃了一下,這明顯就是有想讓他生孩子的意思。
薛銘認為自己一定是攻的那一方,從來就沒有考慮過生孩子的事情,見他有這方面希望,假裝很驚訝的說:“這樣啊,看來這顏色淺還能一舉得男,那好改明兒我也試試。”
聽得宋平安臉上一熱,當即就一腳踹了過去:“吃飯說甚話。”
張書文到現在都沒有弄明白到底誰是哥兒,論長相來說哥兒是薛銘,但是論性格來說男人也是他,笑着問道:“老板,你們以後誰孩子啊?”
薛銘雖然是在回答他的問題,卻是看着宋平安反問:“你覺得以後是誰呢?”
宋平安雖然別扭暴躁,但是自從答應和他試試,就沒有阻止過他向別人坦白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Advertisement
他放了一塊排骨,在嘴裏嚼了兩下,味道不是很好,面色變了變,不搭理他。
在他心裏薛銘是個哥兒,如果他能生出孩子,那肯定是讓他生,同樣也沒有想過以後自己生孩子這事兒。
這個話題并沒有在這裏終止,回房間睡覺的時候,薛銘打好了熱水,賴在房間裏不肯走,扒着木桶說:“要不咱們來一次吧,說不定我就能生個孩子。”
宋平安從包袱裏拿出一件衣服扔給他,瞪了他一眼,“行,那你自己跟自己生。”
薛銘笑了兩聲抱着衣服出去,正好看到張書文蹲在門口啃雞腿——這貨私藏了一個。
張書文看到他顯然一愣,尴尬地咽下雞肉,問道:“老板,你怎麽這麽快就出來了。”
薛銘對他啃雞腿的事沒太在意,只是抱着衣服看着這裝潢精致的酒樓,手指搭在扶手上,問道:“你說這酒樓需要多少銀子。”
張書文滿嘴的油,道:“少說得兩千兩銀子吧,這酒樓的生意也不錯,怎麽,老板你又想買下來?”
這酒樓的地理位置好,而且生意也不錯,就算他想買,這裏的老板也不會同意。
“再看看。”
張書文“哦”了一聲,蹲在門口把雞腿上的肉啃的幹幹淨淨。薛銘嫌棄地瞥了一眼,扒門縫去了。
……
……
外商因返航的時間有限,拿下外商這單大生意,薛銘又有足夠的錢,在府城也能盤下一個小店鋪,賣點東西還是足夠的。
天一亮,宋平安穿上布鞋去後廚要了饅頭和幾個昨天嘗着味道還不錯的菜。
薛銘起來的時候洗漱的東西都在床邊,連飯菜宋平安就給端了上來,填飽肚子張老更劃着船就帶着他們去收茶葉。
一個時辰到了岸邊,就有人過來迎接,張老更介紹道:“老板,這是我之前向你提起過的王老頭,他家裏有十多斤的茶葉,都是自家茶樹,他炒茶的技術高,茶的品質也不錯。”
“先去看看茶葉。”好不好不是說說就知道,有些茶看起來炒的很好,可是喝起來的味道不足。
王老頭殷勤地把他們請到家裏招待,讓幾個兒子把茶葉搬了出來,讓他檢查。
宋平安差抓了一把看了看,和他描述的一樣從外形上看來,條索,嫩度,光彩,都是上等的。便沖薛銘點點頭,拿去給他聞了聞。
香味純正,持久。反複嗅上幾次,不用泡開就已經證明這茶是好茶,薛銘放了一片在嘴裏含着,道:“你們心怡的價格是多少?”
王老頭一家都有很好的炒茶的手藝,但是卻不能靠這個吃飯,平時也就炒給自己喝喝,價格不太了解,又想到街上賣的都不便宜,便道:“茶你們也看過,我這确實是好茶,一斤一錢賣給你,怎麽樣?”
“一錢?”宋平安把抓的茶放了回去,“你當我們是真的不懂茶還是假的不懂,你這茶雖然是好茶,但是算不上最好的茶葉,你拿出去賣一錢,看有沒有人要。”
薛銘贊同他的說法一錢一斤也太獅子大開口了,這茶雖然是好茶,但也不是茶中精品,他沒必要花這麽大的價錢買。
“我是看在老更叔的面子上過來收茶葉的,希望你能有自知之明。”薛銘把嘴裏的茶葉吐了出來,“你要知道你的茶葉賣給我,那是錢,賣不出去那就只能你們自己喝,一分錢也沒有。”
王老頭的一個兒子走了過來,人看起來倒是挺激靈道:“那老板您給開個價吧,我看合不合适,要是合适的話,我家裏這幾斤您就拿走。”
薛銘自己開價,一定會把價格壓到最低,道:“二十文一斤。”
他猶豫了一會,又把價格擡高了一些:“二十五文一斤,您看怎麽樣?如果你覺得合适的話,以後我們家的茶葉你盡管收都是這個價。”
沒有合同,口頭承諾代表不了什麽,薛銘以前就懂這個道理,所以壓根兒就不買他的帳,“我很欣賞炒茶人的技術,所以才給他二十文一斤的價格,如果你覺得不合适的話,大可以找別人。”
“二十二文一斤如何?這個價格不能再低了,你要是覺得好的話,我們現在就給你取貨。”
二十二文這個價格薛銘可以接受,便道:“這個價格也行,我想見一見炒茶的人。”
那少年指了指自己,道:“這位老板,這茶是我炒的,如果你要是喜歡的話,我現在就給您沏一杯。”
看着這個少年還算機智,茶葉這生意他會長久地做下去,肯定也需要幾個拿出臺面的技術人員,道:“你要是以後需要工作,可以通過張老更來找我。”
“啊,太感謝老板了,我叫王志遠,你要是不嫌棄的話,我給你帶路,我知道這附近誰家的茶葉炒的好。”
王老頭一聽他要給自己兒子活幹,連忙催促兒子趕緊去把茶葉拿出來,然後領着他們去買茶葉。
有了王志遠的幫忙,事半功倍,原本計劃要兩天這個工作量壓縮到了一天,到了黃昏一公斤的茶葉就已經搬上了船。
張老更的船小,載着四個成年男子和一百公斤的茶葉有些吃力,王志遠便去把村子裏渡人的船借了過來,幫着他們把茶葉運回去。
這一趟他買了一些好茶,還買了一些劣茶。下了船便直接登上了外商的船,因為第二天交易往往會碰上地頭蛇,還要收一些保護費。
幾個外商興奮地同他一起驗貨,薛銘不是那些偷奸耍滑為了利益就不管品質的商人,道:“這一公斤茶葉裏面,有優劣幾個等級,你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品一品。”
外商道了謝就開始檢查茶葉,發現他把茶葉分配很規範,一級品、二級品、三級品都很明顯。
張書文拿出了一些樣品,泡給他們細細品味,在同他們講價格,道:“這茶是頂級品共三十斤,三十斤有不同價格,分別為三兩銀一斤、二兩八錢、一兩六錢,二級品共七十斤……當然也給你準備了一下粗茶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