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地圖喲
薛銘剛掰了一塊鍋巴扔進嘴裏, 被一股熟悉的氣息震到,扔到嘴裏的鍋巴還來不及咀嚼,就扭頭看着身邊的人,差一點哽住。
“看甚看, 老子是去跑商賺錢。”宋平安臉紅撲撲的, 語氣雖然橫得不行,氣勢夠不到那個點。
薛銘抵唇憋着笑把手裏另外半塊鍋巴遞給他:“我懂!”
“老子不吃!”宋平安別開臉, 又對着牛老頭道,“時辰不早了。”
牛老頭拉過他們好幾次, 加上薛銘出手大方,多少也知道看得出薛銘對他的意思,又打趣了兩句便對着牛揮了一鞭子。
路上牛老頭又同他們拉了一會家常, 說昨天薛老太舌戰群漢,本來以為宋溫哥這事是要黃了,不曾想他還是答應了。又說宋溫哥阿兄也是舍得居然肯把自己的兄弟嫁給一個殘廢。
這一切都在薛銘的意料之中, 朝宋平安看了一眼,發現他壓根不感興趣, 便不再說話。
到了鎮上宋平安去看了看酒樓, 薛銘又同他說了一些未來的規劃, 比如麻辣小龍蝦、開火鍋店等等。
宋平安聽得似非似懂, 偶爾點點頭。
張書文一早就在家裏準備好了,就等着薛銘來,樂颠颠跑上跑下,熟人好辦事, 所以包的還是張老更的船。
這次薛銘一路直接到了府城,下船宋平安主動把包袱拎着,薛銘像個小媳婦跟在他身後。
下了船,薛銘剛把身上的銀子掏出來,就被宋平安搶了過去,道:“省着點花。”
薛銘也不顧旁邊人的笑意,配合着笑道:“聽你的。”
在客棧要了兩件普通的房間,他和薛銘一間,張書文和張老更一間,這便算是住了下來。
一晚上倒是過得安靜,薛銘睡了一個懶覺,起來時宋平安已經把洗漱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
到了吃飯的點,宋平安細心地把辣椒拿出來推給他,看得張書文羨慕的不行,也讓薛銘給他嘗一嘗。
Advertisement
夏天辣椒也放不了多久,薛銘就大方的讓他嘗了嘗,辣的張書文眼淚都飙了出來,猛地喝了幾碗茶水。
宋平安也沾了一些,淡定地吃着開胃。
直到吃飽喝足,薛銘才領着他們一起去碼頭。
下船時薛銘就注意到了,這府城的海邊停着不少的大船,而且還有一些外國商人在交換東西。
對這裏的人來說,他們咕咕唧唧也不知道在說什麽,交流十分困難,而對薛銘又是巨大的商機。
他流利地和外商交流着,把身後的幾個人吓的都是一愣。
交流完後薛銘便同他們握了手,對身後的目瞪口呆的人解釋道:“他們是國外來的,想來買一些茶葉。”
張書文連忙點頭,道:“這府城的茶葉都是精品,貴得出奇!但是咱們那種小地方的就很便宜。”
府城茶葉是從鄉下的茶園進貨,以一斤兩三文的價格囤貨,經過包裝後賣瞬間成為茶中精品,幾兩出去就是好幾兩銀子。
采茶的時間是季節性的,三四月采茶為春茶,是最佳的采茶時間,而夏天和秋天采茶,多數茶葉粗老口感不佳,極少數因為秋季雨水量少,茶葉生長速度緩慢,香氣集中醇厚。
薛銘要做茶葉的生意還得各處打點,一般出名的茶園都是不屑和他這種小商人合作夥伴,開價也比這裏富商貴,他能拿到的利益就很小了。
外商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見薛銘臉色有些沉重問道:“我們可以把價格提高一些。”
薛銘暫時開不出價,道:“我需要兩天的準備時間。”
外商連連頭,表示同意。
這單的生意薛銘定是要拿下來的,便轉身對張書文道:“你去打聽打聽這裏的茶葉的價錢,在打聽打聽周圍有沒有茶農,我們可以下鄉收購。”
張老更見着他有活幹了,連忙推薦自己:“老板,我知道來這裏買過魚,認識過一兩個人,我也去問問有沒有哪家賣茶葉,你看……”
薛銘現在差的就是人脈,道:“你也去打聽打聽,順便問問價格。”
見他們都有活幹,宋平安也看了他一眼,問道:“有甚麽活我可以幫你幹的。”
“确實是個大活。”他笑了笑,“你陪我去談談生意。”
宋平安不大相信他的話,就怕他是在糊弄自己,“醜話說在前面,老子是來幹活的。”
“我知道,現在我是老板,你是不是應該聽我的?”薛銘就知道他會想多,解釋道,“他們不僅只需要茶葉還要一些瓷器,我打算在進一點瓷器。”
雖然宋平安沒有做過生意,但是也知道需要不少錢,免不得替他擔心起來:“你有錢買嗎?”
“沒錢。”薛銘如實說,“總有辦法來錢,你就放心吧,所以現在你是不是應該陪我走一趟?”
兩人直接去了附近的店鋪去打聽陶器和瓷器的價格。這裏陶器的價格偏低,大多人都用陶碗,好一點的家境就買點瓷碗。
而外商看中的是瓷器,薛銘只能去民窯進貨,而瓷器也有等級之分,還坑的吓人,比如差一點的碗是十文錢的進價,店鋪會賣出十六十七文,薛銘現在手裏的能拿出來的錢遠遠不夠,買回來的瓷碗價格也會比別人高出不少。
他只是向民窯裏的管事的打聽了兩句,管事的就鼻孔朝天回了一句:“碗價起價十五文一個,你要多少?”
這明擺着就是在坑人,薛銘也不同他細說,問了價錢就帶着宋平安準備離開。
那管事的完全看不起人,傲氣地說:“沒錢還學別人進貨,想錢想瘋了?”
氣得宋平安差點掄起拳頭就和他幹起來,薛銘安撫地拉着他的手臂道:“不值得他多費口舌,總有讓他為自己的話付出代價的時候。”
宋平安這才把拳頭收了回來,他從心裏相信薛銘有這個能力。
一行人忙碌了一天,張書文一回到客棧就端起茶杯猛灌了一口,道:“我都打聽清楚了,這裏的茶葉黑得狠,都是賣給達官貴人的,不是咱們一般人買得起的,一小包就貴的要死,我問了一下就平時咱們自己炒出來的茶,也得十幾文一兩,更別說那種鐵觀音大紅袍了,都是按着銀子賣。”
果然和他猜的一模一樣,茶葉都是番了幾倍,賣的雖然少但是價格昂貴。
對于外商的需求,薛銘自然是要給他不同等級的,優劣都要賣。
張老更滿頭大汗的也從外面走了進來,道:“老板,我打聽一下,這附近有村子,自己也種茶炒茶,有的技術好一些,口感就好,有的技術不好,喝着沒甚感覺。”
目前來看,薛銘只能下鄉收購,好在他也愛喝茶,對茶也有一點研究,好茶和劣茶也還是分得出來,就是工程量浩大。
“價格怎麽樣?”他問。
張老更道:“自然是比茶園的低一些,但是他們膽子小,怕被報複,你也知道這是破壞行價,到時候……”
要是人窮怕了哪裏還會在意行價,他們就是想擡擡價,薛銘哪裏會不明白,直接跳過了這一層:“他們開價多少?”
“我同他們說了,我就是一個跑路的,老板是你,價格我也不好定。”張老更畢竟老了,做事也沒有張書文有主意,“這價格還是得老板你親自去談,地方我都問好了,我劃船過去的話兩個時辰來回。”
兩個時辰就非常趕了,品茶這事不是喝喝就行了。
一旁的宋平安看得出他的為難,道:“喝茶我還是會喝,我自己也會炒茶,明天我同你一起去。”
在家裏薛銘喝過他自己炒的茶,味道香茗,不然他也不會萌生賣茶的念頭。
有了他的幫忙,薛銘就如同如虎添翼。
一旁的張書文也猶豫了一下,問道:“老板,品茶我倒是說不出什麽韻味來,但是好茶壞茶我還是分得清的,你要是不嫌棄的話,我也可以幫上一點忙。”
薛銘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如果有些茶的質量好的話,他自然會考慮長期合作,要是茶的質量不好,這生意自然是不會做。
他點點頭:“行,那明天你準備準備,到時候會給你提成。”
一聽到有錢賺,張書文喜滋滋地抱着自己的小算盤到一邊去算賬了,還不忘奉承地說上兩句:“老板,你是不是打算長幹,等賺到這筆錢,你要不要在府城開家店?”
薛銘沒打算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他,對宋平安道:“明天咱們可以去談一談定金了。”
宋平安只知道他說有錢,但是不清楚他到底有多少,問道:“這次有把握嗎?”
薛銘沖他比了一個十字,道:“有你在,我有什麽生意做不成?”